【SRN學習筆記】選擇了IG,然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為何選擇IG

想好了要經營的方式(看過的書為主+摘文),然後考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只打算寫短短的文字,這時就來考慮平台了。

因為是摘文,自然是要以圖卡的方式來呈現,而這在IG上是比較好表現的。雖然自己不是設計背景出身,但現在能夠輔助的工具也比當年多很多,應該能夠比較好上手。持平說最熟悉的當然是FB,我熟識的的朋友大多還是在FB活動,但因為沒有想要和朋友宣傳,所以不需要把這個當成考量,FB就當個順便,排程系統可以一併處理。

至於Youtube和Tiktok是不在考慮範圍內的,一方面是沒有影音底子,但更實際的考量是以摘文這樣的形式完全撐不起來,滑了一下Shorts和Tiktok後也覺得上頭的「氛圍」和我喜歡的相去甚遠,這樣一定持續不久,所以就不去想了。

開始試做了一些圖卡,寫了一些短短的文案,結果在設定標籤的時候,我才驚覺,哇,有這麼多人早就在做這些事了!


原來只有我沒發現

一開始我選用的標籤是「引文」,從書上摘出來的不就叫引文嗎?結果一搜尋發現引文的標籤數不多,想想怎麼可能。結果我換用「語錄」來搜尋,才完全驚呆。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寫語錄(還是講收集語錄?),然後有很多帳號經營的追蹤數都是破萬或十幾二十萬,我有種井底之蛙探出頭的感覺,這才發現有這麼多人需要這些東西,延伸的範圍也很大。有講正能量的,講感情的,宗教性質一些的,商業的,心靈成長的,名人語錄的,電影或影集對白的……包羅萬象。所以同溫層和演算法多奇妙,我在自己的小島上真的過的很好,以前只有在FB上看看「每天來點負能量」,但當時我也沒每天在看,關掉了我也沒覺得如何。。。。

2010年IG上線時,我是當年就開始用的第一批人。但現在回看真的有些感觸,有在想就會有不同,沒在想的如我就依然只是個隨手拍。從來沒有想要在上頭「做什麼」,但或許這就是時機點吧,看看那些語錄的帳號,有兩萬五千則貼文的(這怎麼辦到的),上千貼文的也很多,真的很令人讚嘆,但讚嘆完了,這些也真的都與我無關。


講初心是老梗,但這個練習我比較想要的是過程。

要開始經營一個帳號,原本是有想說要來設定一些目標,但我不想改變自己就是這麼發散的閱讀面向,也不想要在看電影時記下了一個好句子但不能po歐因為這裡只能談書。很難不在意什麼追蹤數的,但我連持續一年都還沒有,想這些幹嘛?

生活中可以分心的事情太多,最難的是能夠堅持一個什麼,一開始就只是把自己已經紀錄的文字再利用,那就先這樣吧,看看過程中還能發現什麼,甚至包括寫這個學習紀錄就是我一開始沒想過的事,但現在覺得挺好的。

所以我「前一個」IG帳號就這樣開張了,然後不到兩個禮拜,隨著命名(見上一篇)的改變,加上我又不小心看到了一支Youtube 影片後,居然全部整個打掉,開始看起Reels了。


*廣告時間:若有興趣的話,歡迎追蹤一下我的IG @summerreadingnote,就叫「夏天漫讀筆記」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天漫讀筆記的沙龍
7會員
6內容數
2022/09/07
但我一直覺得音樂是品味的展現啊,所謂品味,應該是一包呈現的,而且多少希望能更加分。
Thumbnail
2022/09/07
但我一直覺得音樂是品味的展現啊,所謂品味,應該是一包呈現的,而且多少希望能更加分。
Thumbnail
2022/08/31
換到今天,變成有好多工具,要花時間的反而在挑選哪一個工具比較適合自己,或者是有沒有較為優惠或免費的替代品。各種圖庫,還有模版,快速可生成的尺寸,一堆風格配色建議網站,各種icon免費生成,簡直是要淚流滿面。一開始決定往REELS走還擔心了一下我要怎麼做,後來就沒什麼煩惱了。
Thumbnail
2022/08/31
換到今天,變成有好多工具,要花時間的反而在挑選哪一個工具比較適合自己,或者是有沒有較為優惠或免費的替代品。各種圖庫,還有模版,快速可生成的尺寸,一堆風格配色建議網站,各種icon免費生成,簡直是要淚流滿面。一開始決定往REELS走還擔心了一下我要怎麼做,後來就沒什麼煩惱了。
Thumbnail
2022/08/23
上課讓我有種認真感,對於一件事情認真,還有對於自己打算要做的事情更認真,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感受。
Thumbnail
2022/08/23
上課讓我有種認真感,對於一件事情認真,還有對於自己打算要做的事情更認真,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第一次「單刀赴會」上 AMA(抖)⋯⋯細節、俯瞰、脈絡、收束。
Thumbnail
第一次「單刀赴會」上 AMA(抖)⋯⋯細節、俯瞰、脈絡、收束。
Thumbnail
為何選擇IG 想好了要經營的方式(看過的書為主+摘文),然後考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只打算寫短短的文字,這時就來考慮平台了。 開始試做了一些圖卡,寫了一些短短的文案,結果在設定標籤的時候,我才驚覺,哇,有這麼多人早就在做這些事了! 原來只有我沒發現 講初心是老梗,但這個練習我比較想要的是過程。
Thumbnail
為何選擇IG 想好了要經營的方式(看過的書為主+摘文),然後考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只打算寫短短的文字,這時就來考慮平台了。 開始試做了一些圖卡,寫了一些短短的文案,結果在設定標籤的時候,我才驚覺,哇,有這麼多人早就在做這些事了! 原來只有我沒發現 講初心是老梗,但這個練習我比較想要的是過程。
Thumbnail
不要害怕將自己的茫然與撞牆寫出來,然後也許可以遇到一些一起成長的朋友。大概是這樣,「夏天漫讀筆記 Summer Reading Note」正式開張了。
Thumbnail
不要害怕將自己的茫然與撞牆寫出來,然後也許可以遇到一些一起成長的朋友。大概是這樣,「夏天漫讀筆記 Summer Reading Note」正式開張了。
Thumbnail
沒錯,我就是為了那個可愛的貼圖來參賽的。
Thumbnail
沒錯,我就是為了那個可愛的貼圖來參賽的。
Thumbnail
  一、一輩子的創作魂,我的圖文寫作冒險旅程 說到創作的開端,對我來說可追溯到國小時期, 當時創作的平台叫做「課本」!(當時自然獲得老師的特別指導>. 進入國中在班導的開導下,我開始在「聯絡簿」連載學校的日常紀錄 高中開始參與動漫同人誌、大學嘗試電繪插圖, 甚至創作旅遊繪本當作畢業論文完成學業 不過
Thumbnail
  一、一輩子的創作魂,我的圖文寫作冒險旅程 說到創作的開端,對我來說可追溯到國小時期, 當時創作的平台叫做「課本」!(當時自然獲得老師的特別指導>. 進入國中在班導的開導下,我開始在「聯絡簿」連載學校的日常紀錄 高中開始參與動漫同人誌、大學嘗試電繪插圖, 甚至創作旅遊繪本當作畢業論文完成學業 不過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每次更新都會通知訂閱的人,所以認真經營的結果,就是我超越了某個我與其他人合作的專欄訂閱數目,然後寫著寫著居然有人對我捐款了。這跟我辛辛苦苦寫投稿去報章雜誌,還要被編輯改得亂七八糟的稿費,更值得激動萬分。所以決定把小說刊登在這裏,是一種終於找到自己創作出處的安心感吧!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每次更新都會通知訂閱的人,所以認真經營的結果,就是我超越了某個我與其他人合作的專欄訂閱數目,然後寫著寫著居然有人對我捐款了。這跟我辛辛苦苦寫投稿去報章雜誌,還要被編輯改得亂七八糟的稿費,更值得激動萬分。所以決定把小說刊登在這裏,是一種終於找到自己創作出處的安心感吧!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Thumbnail
分享發生在自己身上,到目前為止,關於寫部落格的10個發現。 關於寫作的喜好: 1. 更認識自己的跳躍性思考,跳出來的思緒很像虛線般斷斷續續,改的很辛苦。 2. 偶遇幾次靈感湧現,一段文字自然流露出,就像本來就有一樣。另一方面,如果
Thumbnail
分享發生在自己身上,到目前為止,關於寫部落格的10個發現。 關於寫作的喜好: 1. 更認識自己的跳躍性思考,跳出來的思緒很像虛線般斷斷續續,改的很辛苦。 2. 偶遇幾次靈感湧現,一段文字自然流露出,就像本來就有一樣。另一方面,如果
Thumbnail
「自媒體」不單單只能透過「影片」、「聲音」、「文字」去分享,也有另一種是將自己形塑成一個「訊息傳播站」,你把你想要推薦的,一一展現給網路的使用者,從影視到聲音,從娛樂到閱讀,從日常到深度的思考⋯⋯像個真正的媒體,多元地傳播好內容給其他的人。
Thumbnail
「自媒體」不單單只能透過「影片」、「聲音」、「文字」去分享,也有另一種是將自己形塑成一個「訊息傳播站」,你把你想要推薦的,一一展現給網路的使用者,從影視到聲音,從娛樂到閱讀,從日常到深度的思考⋯⋯像個真正的媒體,多元地傳播好內容給其他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