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寫009 「搬出去住?現在房租很貴捏!」 - 獨自生活如何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艾希。

今天這個主題也是寫給剛畢業的年輕人,關於到底要不要搬出去住。
先講結論,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我一率建議搬出去住。 就算是植物,想要茂盛生長的話,每一株之間都需要留有陽光足以映照的空間;動物也是,科學家用老鼠做過實驗,只要空間內的壅擠超過一定程度,老鼠就會呈現暴躁的狀態。

因此,人與人之間保有一定的距離,不只可以減少傳染病交互傳染的機率(當兵睡過大通鋪的一定記得疾病是如何被共享的),更可以確保每個人自己的生長狀態。 畢竟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那麼,這個主題的討論還需要討論什麼呢? 主要是有一些年輕人跟我聊這個主題時會連帶提到幾個常見問題,像是「房租太貴」或「家人不讓自己搬出去住」。

那麼今天就針對這些常見問題做一些討論。

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世界了嗎?

其實搬出去住很大的一層意義就是代表自己要直面這個世界予己的挑戰。 在美國往往是孩子一成年就趕出家門,讓他們學會去挑戰這個世界,相較之下,華人則是常見 30 多歲還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狀況。 但在崇洋媚外之前,我們先來捋一下脈絡。 美國的民族性根本在於拓荒者精神,而華人則多是農耕社會延續的氏家傳承。 拓荒原本就是要將人往蠻荒趕去,如果人太過密集,則會把地力用盡(牛馬會把草地吃成沙漠);但農耕則一直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協作繁重的農作。 這些都是根植在文化深層的民族性,我們都是順著這個根生長成今日的模樣。 因此在評論之前,先了解這些才有利我們去做調整。

而無論是東方或西方,搬出去住就代表自己有能力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 那麼先問問自己,準備好了嗎? 過去那些由家人代勞的部分全部回到自己身上,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我在國外生活時,聽過很多鬼故事,像是打翻飲料不收拾,說是以前在家裡時,打翻的飲料和弄糟的空間過陣子會“自動”清理乾淨。 這種把周圍的人都當成小精靈的奇葩,真的我還是會建議不要出來危害世界了。


展現出自驅力和自制力了嗎?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不願意放小孩去闖,而是小孩還是像個小孩。 如果我父母不願意我搬出去,我會問自己「是不是我表現的不像是我有能力獨自生活」。 我以前大學是住宿舍,有些人的生活習慣真的是不敢恭維。 而自己是否假日能妥善安排自我進修或成長的內容,是否能夠下廚做最基本的營養均衡管理,是否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去提供自己必要時的協助。 更重要的,自己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型態或人生追求,是需要透過搬出去住來更容易達成的。 有的話,父母知道嗎?


想要的東西是否耀目到足以照亮其他黑暗

我在國外時,只要是留學生,無論男女,都會買菜、做飯、精打細算,許多甚至在家沒洗過碗的人,都願意跑去餐廳打工,蹲在路邊洗著堆積成山且永不見減少的碗盤(薛西弗斯的碗盤)。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離開舒服的家鄉到冷冽的遠方是為了什麼。 尼采說過一句話,「如果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接受近乎所有的存在方式」,這是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寫出來貼在書桌前的話,伴隨了我兵荒馬亂的年歲。

如果搬出去住是因為不想要有人管,想要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我也滿佩服你能看我的文章看到這邊,但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可以滾了。 我很喜歡看脫口秀,所以台灣脫口秀的新興如 喬瑟夫 和 Jim,一開始搬到台北都是住在連熱水都沒有的頂樓加蓋時,我非常能夠體會。 事實上,當自己很忙的時候,住的地方就只是個睡覺的地方要跟人睡覺去外面開房間就好了,我以前年輕時也會覺得為了晚上有個可以躺的地方花太多錢,沒什麼必要。

至於,怎麼找到足以為其而生、甘願為其受苦的人生目標,就是後面的主題了。


希望你在我的文字中,多看懂了自己一點點。
我是艾希,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工程師 - 艾希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大部分的ACG作品就跟《小王子》一樣,是一種成人童話,他在企圖撫慰的是,心中那些沒有好好長大的少年。
2022/09/03
今年的颱風來得比往年都晚,而一來就挑在我要去游日月潭的日子,真的是很棒呢。
2022/09/03
今年的颱風來得比往年都晚,而一來就挑在我要去游日月潭的日子,真的是很棒呢。
2022/08/24
2022/08/24
2022/08/20
今天的主題是探討社會上的一種主流說法,所謂的「你是誰不重要,你認識誰比較重要」。
2022/08/20
今天的主題是探討社會上的一種主流說法,所謂的「你是誰不重要,你認識誰比較重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若家裡資源豐富,是高階級人士,住家裡也沒不好,但你若階級一般,並且想要力爭上游,出去住對你而言是很重要的決定。 家裡擁有高級住宅,並且父母有人脈,從小就給你不同於人的高等教育,你自己也擁有閱讀習慣,喜歡充實自己,也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作息,那麼住家裡沒什麼不好,甚至這類人不會有要不要出去住的問題,他
Thumbnail
若家裡資源豐富,是高階級人士,住家裡也沒不好,但你若階級一般,並且想要力爭上游,出去住對你而言是很重要的決定。 家裡擁有高級住宅,並且父母有人脈,從小就給你不同於人的高等教育,你自己也擁有閱讀習慣,喜歡充實自己,也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作息,那麼住家裡沒什麼不好,甚至這類人不會有要不要出去住的問題,他
Thumbnail
結婚-----不知道為什麼要結婚,因為家長催 生小孩-----不知道為什麼要生小孩,因為爸媽想要抱孫子 生完小孩正常上班-----因為小孩可以丟給爺爺奶奶顧 諸如此類,可以說是一個完全沒有想法跟夢想的人,唯一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尋求CP值,吃飯要比哪家最便宜、買東西一定要有打折、小孩的東西能用就好、小孩
Thumbnail
結婚-----不知道為什麼要結婚,因為家長催 生小孩-----不知道為什麼要生小孩,因為爸媽想要抱孫子 生完小孩正常上班-----因為小孩可以丟給爺爺奶奶顧 諸如此類,可以說是一個完全沒有想法跟夢想的人,唯一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尋求CP值,吃飯要比哪家最便宜、買東西一定要有打折、小孩的東西能用就好、小孩
Thumbnail
就三件事: 一、要搞錢 二、找一些可行方法規避一下環境 三、轉移一下生活上的注意力
Thumbnail
就三件事: 一、要搞錢 二、找一些可行方法規避一下環境 三、轉移一下生活上的注意力
Thumbnail
現代多數人要滿足生存很容易,但要生活就不容易 講到生活你有什麼想像? 把自己的家裡布置很精緻、用閒置時間喝咖啡看劇打遊戲、每個月吃幾次大餐、滑手機逛商城、規劃這禮拜要去哪裡玩、有什麼電影可看、與異性出門約會。 上述生活,男女方都可以在 25 歲之前做到,但大學畢業後,女人仍然可以繼續這麼做,且目前多
Thumbnail
現代多數人要滿足生存很容易,但要生活就不容易 講到生活你有什麼想像? 把自己的家裡布置很精緻、用閒置時間喝咖啡看劇打遊戲、每個月吃幾次大餐、滑手機逛商城、規劃這禮拜要去哪裡玩、有什麼電影可看、與異性出門約會。 上述生活,男女方都可以在 25 歲之前做到,但大學畢業後,女人仍然可以繼續這麼做,且目前多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當你想成長時,會有人要你不要努力、不用那麼累,這種環境就是蟹桶,常見的蟹桶就是原生家庭。 想成長,但周圍都存在這種人,你就必須離開這個環境。離開會伴隨著恐懼,因為你離開原本舒適的環境,離開跟你一樣的人,離開你適應的場所,前往一個未知的領域。 會離開蟹桶的人都想要成長,環境的選擇就很重要。
Thumbnail
當你想成長時,會有人要你不要努力、不用那麼累,這種環境就是蟹桶,常見的蟹桶就是原生家庭。 想成長,但周圍都存在這種人,你就必須離開這個環境。離開會伴隨著恐懼,因為你離開原本舒適的環境,離開跟你一樣的人,離開你適應的場所,前往一個未知的領域。 會離開蟹桶的人都想要成長,環境的選擇就很重要。
Thumbnail
但多半的日子都還是喜歡一個人住挺自在的,如果沒有誰能成全這樣一個人的自在,人還是不要跟太多人同住。(而消耗掉原來擁有的情感!)
Thumbnail
但多半的日子都還是喜歡一個人住挺自在的,如果沒有誰能成全這樣一個人的自在,人還是不要跟太多人同住。(而消耗掉原來擁有的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