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梅雨,與電子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一般來說,我是擅長寫開頭的那種人。

在這裡擅長的意思,指的是拉開簾幕,整整齊齊存放了108種可供使用的開頭,那樣的畫面。

(題外話,近期開始逐漸以逗號汰換掉大部分的分號、冒號和引號,我總覺得它們有天會和只有國文老師知道的書名號和專名號一樣,被掃進歷史的塵埃裡。
我有時還蠻進步主義的。時常。)

而實際上,的確是有七到八種開頭在我腦中爭吵著要先出去。

其實在我絕大部分的小說裡,開場都像某種會變形的機器人一樣,由好幾種開頭疊套而成。

有時那顯得過於臃腫,而發展到極致,拒絕讓所有開頭有序排列,就成了《編輯室報告》的情況。

(這份電子報的訂閱者,一部份是由我的小誌《DEKAMI》的組成,因此我偶爾會提到裡頭的內容)

總之這次不會嘗試那麼極端的寫法,不過如此你們反而會看見在《編輯室報告》之後,關於我某種更原始的思考狀態也不一定。

從提筆前我就知道這注定是封長信,有筆記的風格,或許條列的形式,極度隨性,卻沒有短的可能。

看累了可以喝喝水。

說到喝水,熟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卡爾維諾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開頭,叫大家找個舒服的姿勢準備開始閱讀伊塔羅・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在我接下來要提及的脈絡裡,卡爾維諾的這段敘述提示了關於寫作(發送方)與閱讀(接收方),最低限度的資訊——基於人類的生理構造,多數時坐著。

(名為電子報實為又一篇無法歸類的20世紀法國思想家會寫的那種文本,還是他們是寫了這種文本才被歸類為思想家?)

總而言之,我想說的是,對於文字的接收方與發送方而言,到此為止就是最基本的物理資訊了。

可以什麼都不用再揭露。(不覺得有點美嗎,夜空中兩顆恆星的隱喻)

當然,村上春樹會說他在看袋鼠(袋鼠通信),或者我們也慣於(特別在那些想顯得真誠的書信中)報導自身所在的環境。

寫這封信時,我在聽完安溥演唱會,一早回台北的高鐵上;在宜蘭市微雨的街上;或在景美某路邊咖啡廳的野餐桌上,梅雨過後的天氣晴朗。

其實沒什麼分別。

宣稱以上皆是是容易的。寫這封信的時間拉得太長。

宣稱以上皆非,則需要稍微說明。

我們所稱「說話的場域」(日文「語りの場」),其實並不存在任何現實的世界,這點在(乍看是)寫實主義的小說中特別容易被忽略,不過如果沒有那樣如魔術夾層般的「語りの場」存在於小說構築的現實,與讀者身處的現實間的話,很多東西便無法圓滑的進行。

「語りの場」是種可以通往近乎一切地方的場域,所有出色的文學家都知道如何使用它,如果這是一部light一點的奇幻文學,你就能看到歷代大魔(文)法(學)師(家)在這個古老的場域留下的痕跡,甚至是遺產。

(突然想通村上說「通常寫長篇沒用到的那些素材會留下來」是什麼意思。

想把想到的記起來的事情在一封信裡一次說完,就像要用針仔細穿過每個做好記號的點一樣。
做到了也不會有人拍手的。)

/

談談電子報。

就我所知的範圍裡,使用電子報的人有兩個。

一個是焦安溥,另一位是近期認識的一個很酷的女生,簡稱K好了。

寫電子報之前,我也參考了安溥跟K所寫的電子報。

儘管應該是很簡單的東西,還是學到不少事情。

例如K使用的寄件者與收件者都是自己,而真正的訂閱者則夾藏在密件副本裡。

聽起來很容易讓人覺得「...嗯理論上應該存在更『專業』」的做法(安溥的電子報就完全看不出這方面的痕跡),卻又覺得這方法簡單可行也很可愛。

不過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在於:難道這不是我們書寫時的真實情況嗎?

主要的收件者是自己,其他人才是密件副本。

我很喜歡這個隱喻意象。

從大一開始,寫了第一封真正意義上的信(到底是怎麼開始的呢?大約是心裡某個區塊想說的話累積到了一個程度,就冒出了這樣的舉動,好像非常自然)

之後斷斷續續寫信到現在。

曾發生這樣的對話:

「該不會我把妹最厲害的方式就是寫信吧?」

「絕對是啊!」

不過那個當下我最想聽到的並不是這句話,所以顯然不是。

總之(這封信用了非常多次總之,毫無寫作者之自覺),寫信並不是為了得到回信。這件事大概很早就明白。

寫信是為了獲得,對著一面牆說話的那種空白。

寫信可以幫助釐清思緒。

不過寫信並不是「為了」釐清思緒,大學普發總讓實用主義的氣息滲透到每個角落。有時連我們都沒發覺。

最後發現我忘記說了,K的做法是為了讓收件人看不到彼此的隱私保護,我看到那個設定後趕快跟著改,原本沒注意到這個漏洞。

不過一定也有人,在看了K的電子報的設定後還是渾然不覺的,這世上絕對還是存在著所謂人的頻譜或指紋。

/

另一件關於電子報,發現的有趣的事。

用手機輸入收件人的時候,如果輸入了Gmail偵測得到的郵件地址,就會跳出那人的大頭貼。

如果奈緒當時是用手機輸入的,可能就不會因為打錯一個字而將珍貴的錄音發給了錯誤的收件人吧。(偶然與想像-第二部〈敞開的大門〉)

不過用手機寫mail的手感與用筆電完全不同啊。

雖然會在手機的介面上檢查一次,不過基本上這封信是用筆電寫的,順帶一提。

最後一件關於電子報,或者說電子郵件的事。

不停使用同一封信收發訊息,換句話說一直使用「回覆」的話,那個標題會一直保留在每一封郵件裡,儘管它原本的意義已經完全被磨蝕而消失不見了。

我很喜歡那種感覺。

最後想講一段昨天上陳佩甄的碩班課(東亞現代性與文化翻譯專題)聽到的一段話,

她說:我總覺得現在看到的論述,都不能完全傳達,當我們提到「記憶」時,所感受到的那種感覺。那種模糊曖昧的感覺。

那幾秒間陳佩甄突然變得好文學。

那麽,雖然還有很多想說的話,但這封信就先到這邊吧。

就此擱筆

祝 平安


DEKAMI/蔡翔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鮫人的沙龍
54會員
110內容數
我的小說創作、日常隨筆,與非當期電子報存放區。
鮫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2
最近聽什麼歌都會輪播到橙草的〈烏鴉〉。草東的〈床〉,然後烏鴉;草東的〈但〉,然後烏鴉;世界還是毀滅算了,然後烏鴉。於是我們所相信的真諦,全都散落在絕妙的陷阱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寫電子報。引一段潘老ㄙ在2015年後記所寫:「面對內在結構的疾病,失語便是症狀⋯⋯手指斷了就是斷了,你會得到一段空白。
Thumbnail
2024/03/22
最近聽什麼歌都會輪播到橙草的〈烏鴉〉。草東的〈床〉,然後烏鴉;草東的〈但〉,然後烏鴉;世界還是毀滅算了,然後烏鴉。於是我們所相信的真諦,全都散落在絕妙的陷阱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寫電子報。引一段潘老ㄙ在2015年後記所寫:「面對內在結構的疾病,失語便是症狀⋯⋯手指斷了就是斷了,你會得到一段空白。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一個這期好像已經想好、又被自己遺忘了的電子報開頭,忽然發覺自己在DEKAMI的《編輯室報告》裡試圖達成的,那種「真的都很有吸引力的無數個開頭」似乎悄悄在每一期電子報的開頭裡達成了。 果然這種事需要時間累積。 如果有關注我的IG,可能可以猜到,這次的電子報會有很多關於《海潮之聲》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一個這期好像已經想好、又被自己遺忘了的電子報開頭,忽然發覺自己在DEKAMI的《編輯室報告》裡試圖達成的,那種「真的都很有吸引力的無數個開頭」似乎悄悄在每一期電子報的開頭裡達成了。 果然這種事需要時間累積。 如果有關注我的IG,可能可以猜到,這次的電子報會有很多關於《海潮之聲》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這期的電子報標題,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抄襲呱吉的電台直播標題,命名法其實是源於更古老的時代: 我高中時洗澡,想到許多想寫下的事情,但數量可能有八、九件之多。(現在比較老,許多都選擇忘記,一次洗澡能有兩三件留下已經是萬幸。) 於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為每件事取一個關鍵字,再將關鍵字串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這期的電子報標題,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抄襲呱吉的電台直播標題,命名法其實是源於更古老的時代: 我高中時洗澡,想到許多想寫下的事情,但數量可能有八、九件之多。(現在比較老,許多都選擇忘記,一次洗澡能有兩三件留下已經是萬幸。) 於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為每件事取一個關鍵字,再將關鍵字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前幾天聽聞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所謂前幾天,真的是種很好用的時間量詞) 我的兩位朋友在噗浪上討論起了我的電子報,而他們僅僅是互相追蹤,並不認識彼此。 更早以前,也曾有朋友拍了北藝大音樂系的某個置物櫃,裡頭有我印的明信片。 而我根本不認識除了那位之外,其他北藝大音樂系的朋友。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前幾天聽聞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所謂前幾天,真的是種很好用的時間量詞) 我的兩位朋友在噗浪上討論起了我的電子報,而他們僅僅是互相追蹤,並不認識彼此。 更早以前,也曾有朋友拍了北藝大音樂系的某個置物櫃,裡頭有我印的明信片。 而我根本不認識除了那位之外,其他北藝大音樂系的朋友。
Thumbnail
文字是有頻率的。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文字,極容易讓你聚焦於書寫者的世界中,即便那看來稀鬆平常,毫無文采。但確實有某種如流行情歌般的音樂性,在你閱讀時,輕敲你的心扉,小聲地問:「在嗎?我到樓下了。」
Thumbnail
文字是有頻率的。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文字,極容易讓你聚焦於書寫者的世界中,即便那看來稀鬆平常,毫無文采。但確實有某種如流行情歌般的音樂性,在你閱讀時,輕敲你的心扉,小聲地問:「在嗎?我到樓下了。」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這次選a: 離上一期的電子報才沒隔多久,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達成所謂模組化的寫作(好像故意和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反而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這次選a: 離上一期的電子報才沒隔多久,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達成所謂模組化的寫作(好像故意和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反而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Thumbnail
親愛的收件人: a. 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b. 前陣子聽到一個說法:把一篇小說的開頭切掉,總是能得到一篇更好的小說。如此,沒訂閱第一期的你,是否也收到了一封更好的電子報? 如此,又寫出了兩個版本的開頭。
Thumbnail
親愛的收件人: a. 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b. 前陣子聽到一個說法:把一篇小說的開頭切掉,總是能得到一篇更好的小說。如此,沒訂閱第一期的你,是否也收到了一封更好的電子報? 如此,又寫出了兩個版本的開頭。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一般來說,我是擅長寫開頭的那種人。 在這裡擅長的意思,指的是拉開簾幕,整整齊齊存放了108種可供使用的開頭,那樣的畫面。
Thumbnail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一般來說,我是擅長寫開頭的那種人。 在這裡擅長的意思,指的是拉開簾幕,整整齊齊存放了108種可供使用的開頭,那樣的畫面。
Thumbnail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輕易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的運作。每次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雖然不會看稿唸,但一定要寫出來)才不會脫稿演出。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Thumbnail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輕易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的運作。每次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雖然不會看稿唸,但一定要寫出來)才不會脫稿演出。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Thumbnail
按照慣例,將時間做點隨意的排列組合 拼拼湊湊而成的數字,就權充當下的時空切片吧。 關於書寫,你都會如何開始呢?
Thumbnail
按照慣例,將時間做點隨意的排列組合 拼拼湊湊而成的數字,就權充當下的時空切片吧。 關於書寫,你都會如何開始呢?
Thumbnail
  文章的開始,從一個故事。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一個現在我可以輕鬆寫下但當年卻差點改寫我一生的故事。一個我不斷鋪陳卻快變成無感前戲的故事。一個還沒開始卻已經惹惱所有讀者的故事。一個明顯想以字數詐騙稿費的故事。   那年,剛進廣告圈一年,有天,午後辦公室裡,跟我同期的文案,在座位上開始默默地用削鉛
Thumbnail
  文章的開始,從一個故事。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一個現在我可以輕鬆寫下但當年卻差點改寫我一生的故事。一個我不斷鋪陳卻快變成無感前戲的故事。一個還沒開始卻已經惹惱所有讀者的故事。一個明顯想以字數詐騙稿費的故事。   那年,剛進廣告圈一年,有天,午後辦公室裡,跟我同期的文案,在座位上開始默默地用削鉛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Thumbnail
外衣 有位朋友曾提:"我喜歡你的字,尤其接到信的時候,你的文字總可把微乎其微的事闡述如彈丸,所以愛看你的文字。"...就這樣,我來了,會看的人依舊持續愛看;無法共鳴的,可能連標題也懶得點選,就無疾而終了。不論緣聚緣散,都將過客─只是時間長短,就連這電子書生命幾時殆盡,我不知...因為它也是這個網
Thumbnail
外衣 有位朋友曾提:"我喜歡你的字,尤其接到信的時候,你的文字總可把微乎其微的事闡述如彈丸,所以愛看你的文字。"...就這樣,我來了,會看的人依舊持續愛看;無法共鳴的,可能連標題也懶得點選,就無疾而終了。不論緣聚緣散,都將過客─只是時間長短,就連這電子書生命幾時殆盡,我不知...因為它也是這個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