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消費者認知的設計細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從人類發展史設計史來看,早期市場多只以功能性商品為主,產品的繪製設計都以師傅一把手或以工程師為主導來完成,因此只看功能是否齊備運作,故物品裏外具備很多理性元素(例如直線,1/4圓線,橢圓形、多角形等可公式化元素),而人類發展至今,只要有愈多設計人員參與的案子,可以發現導入柔順曲線的元素愈多。 不是說現今當代生產出的產品都沒有了理性元素(例如B2B導向或給專業人士使用的工具如捍馬車)而是它如同光譜的兩端(理性與感性各佔一端)如同拔河在比重上拉扯。
<本文以車子局部細節為例,以下是敝人淺見做梳理,相信別人一定有更好的看法>。
我以同一家車子的後照鏡的背蓋為例;甲是該品牌很早期的設計,只用很簡單一個雙曲面背蓋,沒有任何多的元素;再看乙是近幾年的設計多了面的張力(這樣的造形語彙 (一定會在內部做充份的討論及檢視才會被固定下來)去形塑一條沒實用機能的棱線(如紅色指向線)。
想一下你我大家感受到這面的張力又如何?沒有它並不影響你使用後照鏡的功能。但相信我感性的設計好玩地方就是在這裏,而這也是我們跟工程師很不同的差異點。許多高級商品/車子就是用這些感性且沒實用功能的元素來長久堆疊出該品牌的價值感在消費者心中;結果認同此感性價值投射到品牌形象的消費者都很買單(不可能討好全人類),也忠實的反映在售價及市佔上。
(甲)B品牌早年之後照鏡理性元素-背蓋上的大雙弧面,取自:https://kknews.cc/car/ljbjgrg.html
(乙)B品牌近年之後照鏡感性元素(如紅線箭頭標示的棱曲線),取自:https://kknews.cc/car/ljbjgrg.html
再看一個負面細節的例子(丙照片)。是身為設計師至少在消費者有機會看到的眾多細節之一,應要小心處理(賈伯斯更連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的細節都要求);如丙照片中車頭與引擎蓋之間放大處的2部件接縫處用了一條黑色橡膠封條(防水防風及吸震等,這幾年一些車子都有部份的車頭與引擎蓋分件設計)。工業設計師對3D物件拆件時的間隙都要小心處理,要換位思考去推想消費者看到這間隙時感受會如何?
工程及組裝及不良率之間能做到的最小間縫是多少?只能用黑色橡膠封條來塞嗎?會對公司品牌造成何種影響?是加分或扣分呢?
簡單到複雜的產品在零件表(BOM表)裏可以簡單3、5件組好也可以如汽油車數萬件(如丙圖),每2個零件組在一起就必然有一個間隙。特別是外觀的間隙會直接被消費者感受到(認知到),因此設計師要主動要求/限定這些地方的公差多少才好!
設計師你若不要求,便會放由工程師接手要求在圖面上標註;但只有設計師會在意抽象感性的部份。連設計師都不在乎,沒有人會在乎的!
機構工程師要用"公差"(有分機能公差及外觀公差)來控制住全部的它,以使最終新產品被生產出來時能在某品質程度要求內,要經QC部門會抽樣或全檢檢核;QC抓嚴會反應在高不良率及成本,抓鬆反應在未來的客訴頻率。
因此若該新產品的各種問題(不只是設計製造等)未能在上市前解決,一旦開賣到市場上,那會是個災難的開始>_<lll,吾等曾看過QC主管不放行(怕未來客訴退貨),但業務部門想如期上市(合約罰款、業績目標及奬金)而吵架到總經理室要裁決。
無論有否品牌運作,我要說愈有品味(夢想)的公司愈知道感性元素的重要!即使是成本掛帥情況下,也會儘力保留住這原則。如果你有幸待到這樣的公司及跟到這樣的主管及先進共事時,你是幸運的~~
(丙)路邊作者自攝某台4門轎車
圖表取自: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showimg.asp?source=0000555446_2Y95O5IE3CDIPR79LCE1H&filename=555446-6-LCE1H.jpg&sourcetype=1
最後要說感性的設計在不同的設計者手上,其處理的功力也都不同,有使人會接受或不接受,愛或不愛。但無論如何在未上市時的內部檢視階段,總是要說個道理(不能說我喜歡、我覺得很好自我感覺良好的主觀理由)來說服設計總監(統管全部的設計重點的總負責人)給綠燈,像照片中的尾燈紅色與透明色為複合射出一體成型(請只看紅色U線區)今早又看到了,實在忍不住貼上來供大家思考一下如此畫的(如U形的走勢最終成為醒目紅勾)可能理由是什麼?到現在我是想不通啦~~
20220818 作者上班路上實拍
概括來看,(設計操作上)愈感性愈能高價,愈細緻愈能高級。
20200818記
avatar-img
7會員
14內容數
因應設計小白的詢問而寫下個人經驗,期許能在職場路上能進退保平安~~分享以實務為主(真的有經歷),對沒去過我會標示故讀者能參考20%~30%而已(自同業朋友聽來或讀來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魯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這島上,中小企業佔大部份,管理上很多都是人治方式,是老闆說的算;我在以前燦坤仍中型時(未進入自店通路時)就去台南面試,就真的是創辦人直接面試我。雖然後來沒去,但明顯感到只要大老闆滿意你的表現就是搞定一切了。
個人認為設計人員的個性(耐操、嚐鮮)及自身設計屬性(擅長造形、想點子、結構、CMF等等)。總是要求人及求職兩方面契合才是職場生涯的基本美好狀態。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老字號的工業設計公司,主管到學校求人,請我老師推薦,因此我有幸畢業前就面試通過;敲定了一畢業就去任職。
在台灣這島上,中小企業佔大部份,管理上很多都是人治方式,是老闆說的算;我在以前燦坤仍中型時(未進入自店通路時)就去台南面試,就真的是創辦人直接面試我。雖然後來沒去,但明顯感到只要大老闆滿意你的表現就是搞定一切了。
個人認為設計人員的個性(耐操、嚐鮮)及自身設計屬性(擅長造形、想點子、結構、CMF等等)。總是要求人及求職兩方面契合才是職場生涯的基本美好狀態。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老字號的工業設計公司,主管到學校求人,請我老師推薦,因此我有幸畢業前就面試通過;敲定了一畢業就去任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切的起源都來自一個傳說,流傳於馬達界當中的一項傳說"得槽滿率者必得高效率",造就了新的電動車馬達設計概念。 某一天馬達設計者發現,圓形的漆包線在堆疊時,中間會有明顯的空隙間隔,明顯降低槽滿率;但若是方形的漆包線,就可以避免這些空隙,因此漆包平角線的需求應運而起。 有了漆包平角線,馬達設計者就如
專利範圍是需要規劃的,而你的專利權也只在規劃的範圍內獲得保障,如果想讓競爭對手只能看你的車尾燈,就要針對單一主題做完整的專利佈局,有許多公司雖然擁有很多專利,卻缺乏完整的規劃,讓後進的公司有機會找到突破點,透過迴避設計找到參與市場的捷徑。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當前的工業設計傾向於圓滑和曲線,這種趨勢雖然為眾多產品賦予了一種美感,但卻可能使每個品牌的設計失去獨特性和個性。 車廠仿佛只是在為了跟隨所謂的時尚潮流而努力,只能保留一兩個所謂的經典元素,仿佛是在追求某種形式的前進,而非真正展現品牌的獨特文化和語言。 或許值得思考的是,過去那些在壓抑時期誕生的設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以《論述設計:批判、推測及另類事物》這本書的觀點出發,藉由反思現今的工業設計,提出由「消費主義」影響下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等。透過重新提出了工業設計的四個領域架構,進而幫助設計師釐清設計的其他可能方向。
Thumbnail
論述設計在傳統的工業設計基礎之上,重新探討了「人與物件的關係」之可能性。本篇文章將以《論述設計:批判、推測及另類事物》這本書的知識概念為基礎,為讀者介紹有為何出現「論述設計」的緣由。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切的起源都來自一個傳說,流傳於馬達界當中的一項傳說"得槽滿率者必得高效率",造就了新的電動車馬達設計概念。 某一天馬達設計者發現,圓形的漆包線在堆疊時,中間會有明顯的空隙間隔,明顯降低槽滿率;但若是方形的漆包線,就可以避免這些空隙,因此漆包平角線的需求應運而起。 有了漆包平角線,馬達設計者就如
專利範圍是需要規劃的,而你的專利權也只在規劃的範圍內獲得保障,如果想讓競爭對手只能看你的車尾燈,就要針對單一主題做完整的專利佈局,有許多公司雖然擁有很多專利,卻缺乏完整的規劃,讓後進的公司有機會找到突破點,透過迴避設計找到參與市場的捷徑。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當前的工業設計傾向於圓滑和曲線,這種趨勢雖然為眾多產品賦予了一種美感,但卻可能使每個品牌的設計失去獨特性和個性。 車廠仿佛只是在為了跟隨所謂的時尚潮流而努力,只能保留一兩個所謂的經典元素,仿佛是在追求某種形式的前進,而非真正展現品牌的獨特文化和語言。 或許值得思考的是,過去那些在壓抑時期誕生的設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以《論述設計:批判、推測及另類事物》這本書的觀點出發,藉由反思現今的工業設計,提出由「消費主義」影響下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等。透過重新提出了工業設計的四個領域架構,進而幫助設計師釐清設計的其他可能方向。
Thumbnail
論述設計在傳統的工業設計基礎之上,重新探討了「人與物件的關係」之可能性。本篇文章將以《論述設計:批判、推測及另類事物》這本書的知識概念為基礎,為讀者介紹有為何出現「論述設計」的緣由。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