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入門設計師-關於汽車用戶體驗設計的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汽車電動化大概是未來幾年科技的發展趨勢。然而,電動車除了電池續航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外,創新的人機互動更是吸引消費者買單的部分。對比傳統的汽車品牌,多年來對於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系統設計並沒有太大的本質改變,反倒是像特斯拉、小鵬汽車以及蔚來汽車等新創公司。重新以軟體的思維來造車,這也使得操作介面設計以及駕駛體驗上有越級突破的展現。

汽車用戶體驗的方向?

如果以狹義來看,目前市場針對UI/UX設計師的職缺內容大多以「 車內」的系統裝置為主。包含儀表板、抬頭顯示器以及車用資訊娛樂系統設計為大宗,也就是在主駕和副駕前面那塊大螢幕的中控台。舉例來說,可以在特私拉招募網站看到,希望設計師對於導航有一定的認知外,並且能為Tesla UI平台,包含車內和手機裝置,確保一致的設計語言。

Tesla上海廠UI設計師徵才標準

Tesla上海廠UI設計師徵才標準

反之,如果以廣義來看,從車輛預訂、配置訂購、客戶付款、訂單管理、交付流程,再到售後流程的服務體系,其實都是用戶體驗的範疇。舉例來說,知名的新創電動皮卡Rivian,在徵才網站上就提及,設計範疇包含官方網站、汽車配置以及零售活動體驗。

Rivian西雅圖UX設計師徵才標準

Rivian西雅圖UX設計師徵才標準

設計時要考量哪些重點?

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在汽車行業很重要,但一切都需要基於安全性和可靠性,畢竟這個攸關生命安全,所以在設計每個功能前,就是需要關注在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心智負荷程度來確保駕駛途中的安全。尤其目前市場上的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使用者介面百百種,相較於App或網頁的設計標準已漸漸形成一定的規範,對於使用者學習曲線相對較低。反之,在車載系統上,仍然維持各汽車品牌自成體系。針對車內的人機互動介面設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THSA)曾發佈關於人為因素設計指南,內容不外乎針對使用的字體、顏色、反光、設計佈局做出指引外,甚至會影響駕駛者的聲音和觸感都有制訂相關的設計規範。

常見使用場景及功能

要了解這個行業在做什麼,最好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拿行業指標性的電動車來觀察。這裡以特斯拉的Model X的功能拆解來介紹,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功能。大多仍聚集在駕駛途中場景下的功能,但似乎也試圖與智能家居做整合設計:

raw-image

除了車內的裝置以外,常見的使用者接觸點不外乎就是車主使用手冊。畢竟有些東西在說明書才能詳述。這裡以蔚來汽車的ES8手冊為例,內容閱讀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將複雜的車內裝置,讓消費者能淺顯易懂,並搭配圖與文來解說,甚至需要考慮到多國語系等翻譯問題。

raw-image

對於設計師的挑戰

每個產品設計領域來說,都有其限制和行業特性,那想要從事汽車用戶體驗設計的捧友們大概會遇到:

1.功能往往無法透過軟體升級解決

現行在路上跑的汽車,目前大多沒配置4G移動網路,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想要更新軟體就必須回原廠或是自己透過USB本地安裝最新的軟體版本。有鑑於如此,在設計功能和驗證時,都要付出額外的心力來確保設計品質。畢竟當車銷售到市場後,售後的召回往往都是一個很大的財務損失。當然以電動車來說,未來可能都會配有移動網路,但是有些功能的升級,不單單只是軟體本身,甚至牽涉到更多零組件硬體的搭配,而這些硬體又往往會因車款的型號規格等物理限制,使得無法在原有基礎下搭建。

2. 安全模式和體驗設計的取捨

在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上的功能往往都有安全模式的存在,也就是當車速超過一定範圍內,相關的功能將無法被使用,以確保駕駛者不會分心。這對於設計師,就是需要設計的範疇,是哪些行為需要被禁止?功能部分仍開放使用嗎?如果是副駕操作呢?等等議題。關於設計的拿捏和取捨可以參考華為車機第三方設計準則

3 設計創新推動的環境限制

在汽車行業中,產品的開發時程往往耗時多年且需要通過各國法規和車廠認證。因此對於設計師來說,推動設計時,容易因為硬體的限制甚至量產可行性等外在無法控制因素,使得最終的產出無法如預期。除此之外,連網功能往往需要與外部網路連接,例如:使用者需要開啟手機熱點來獲取天氣資訊。因此,在功能設計上就需要多加引導或告知。這些都是與純數位產品設計最大的差異,需要多加考量軟硬整合的執行面問題。

產業設計趨勢

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將影響設計師的投入與產出。哪些方向預計是未來可能的設計要點:

1.大屏又多屏

對於設計師最關注的莫國於設計尺寸,以目前市面上中控系統常見的有8英寸、10英寸、12英寸、14英寸、15英寸等等,每家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的規範。隨著車廠間的競爭,想要提供的服務也愈來愈多,再加上螢幕成本逐年下降,也使得使用的螢幕也愈來愈大,甚至進一步安裝配置在後座區域。這些種種的改變就會使得設計師要重新考慮整體的功能布局和重新思考使用者的操作情境。

raw-image
raw-image

2.多通道人機互動

對於車內體驗而言,它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也是說光靠中控系統的螢幕是稱不上體驗。如果以整車的角度來看,除了可以透過視覺,還可以強化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感受來滿足更豐富的全局體驗,比如帶有情感的語音助理、震動方向盤、香氛等。

raw-image

3.自動駕駛改變使用場景

過去消費者挑選汽車的標準不外乎就是外型和價錢,然而現在大家可能會問有沒有支援看Netflix和結合音樂串流服務等。汽車從基本的代步需求到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各種體驗和服務,我們已經漸漸仰賴著各種科技帶給人們方便。尤其,未來自動駕駛若普及的話,人們有更多時間會花費在娛樂身上。同樣地,汽車體驗設計重點也會慢慢轉向,不再是以安全駕駛為中心的設計思考,更多的使用場景將隨著而出。

raw-image

設計和研究資源

1.Google Automotive OS

該作業系統是谷歌專門為了開車使用情境所設計,與更早之前的 Android Auto 差異在於不需和 Android 裝置配合便可直接在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中使用。

2.Apple CarPlay

是蘋果公司生態一環的汽車作業系統,使用者只要將手機裝置連上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即可將功能投射到畫面上。

3.Amzon Alexa Automotive

亞馬遜公司針對車用市場提供的語音助理服務。服務包含播放音樂、聽有聲讀物、收聽新聞、查看天氣、控制智能家居設備、查詢路線、尋找停車等等。

4.Audi Design Guide

知名汽車製造商奧迪針對整體設計語言制訂的標準,包含品牌風格塑造以及細節的UX/UI設計細節。

5.Automotive user interaction design book

專門介紹汽車人機互動的書籍。內容除了基礎的設計流程外,還包含心理學相關理論、並討論了多模態設計、AR和VR等交互技術。

小結

這次文章淺述了整個行業用戶體驗設計的概觀,希望能讓設計同行們對汽車的人機互動有一定的了解。多虧於近年來特斯拉的領頭下,汽車用戶體驗設計有突破性的發展,未來也期望成為主流UI/UX領域。最後也歡迎一起切磋交流,一起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小弟,陪你一起長大長肉🙏,想要定期收到有趣的內容,可以查看下面的部落格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yne老摳摳UX設計師的沙龍
12會員
15內容數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的研發困難點,該如何突破以及如何逐步突破,一篇文章告訴你
Thumbnail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的研發困難點,該如何突破以及如何逐步突破,一篇文章告訴你
Thumbnail
<本文以車子局部細節為例,以下是敝人淺見做梳理,相信別人一定有更好的看法>。 工程及組裝及不良率之間能做到的最小間縫是多少?只能用黑色橡膠封條來塞嗎?會對公司品牌造成何種影響?是加分或扣分呢? 20200818記
Thumbnail
<本文以車子局部細節為例,以下是敝人淺見做梳理,相信別人一定有更好的看法>。 工程及組裝及不良率之間能做到的最小間縫是多少?只能用黑色橡膠封條來塞嗎?會對公司品牌造成何種影響?是加分或扣分呢? 20200818記
Thumbnail
閱讀「買下未來」這本書前大家可以發現,自從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到現在的5G飆速,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樣化,每一項新興事物,都會帶動產業發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更多的創意會被實現,更多的難題都會被迎刃而解,這本書就是帶你認識未來趨勢中,會最受到歡迎的服務和領域,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如何找出,未來的獨角獸產業
Thumbnail
閱讀「買下未來」這本書前大家可以發現,自從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到現在的5G飆速,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樣化,每一項新興事物,都會帶動產業發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更多的創意會被實現,更多的難題都會被迎刃而解,這本書就是帶你認識未來趨勢中,會最受到歡迎的服務和領域,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如何找出,未來的獨角獸產業
Thumbnail
為了單純敍述重點,在此先不論我也長久留意車子的公差及品質問題(我是不覺得付出價格及得到的價值相當); 會買特斯拉相當於入手iPhone手機(至少我是這樣對比的觀察到),它們只是價格不同、一動一靜但買它們的消費者心理都是相似......認同它產生信仰而購入。
Thumbnail
為了單純敍述重點,在此先不論我也長久留意車子的公差及品質問題(我是不覺得付出價格及得到的價值相當); 會買特斯拉相當於入手iPhone手機(至少我是這樣對比的觀察到),它們只是價格不同、一動一靜但買它們的消費者心理都是相似......認同它產生信仰而購入。
Thumbnail
汽車電動化大概是未來幾年科技的發展趨勢。然而,電動車除了電池續航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外,創新的人機互動更是吸引消費者買單的部分。對比傳統的汽車品牌,多年來對於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系統設計並沒有太大的本質改變,反倒是像特斯拉、小鵬汽車以及蔚來汽車等新創公司。
Thumbnail
汽車電動化大概是未來幾年科技的發展趨勢。然而,電動車除了電池續航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外,創新的人機互動更是吸引消費者買單的部分。對比傳統的汽車品牌,多年來對於車用資訊娛樂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系統設計並沒有太大的本質改變,反倒是像特斯拉、小鵬汽車以及蔚來汽車等新創公司。
Thumbnail
從Tesla到Waymo到自駕車到底離你有多遠?其實一些你沒聽過的自駕車系統廠商,才是L4自駕領域的領先者。而這些公司其實都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可以買到了。但整個行業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自駕車到底是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Thumbnail
從Tesla到Waymo到自駕車到底離你有多遠?其實一些你沒聽過的自駕車系統廠商,才是L4自駕領域的領先者。而這些公司其實都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可以買到了。但整個行業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自駕車到底是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Thumbnail
包括Apple在內,許多產品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方案」;即使並不真的是,也可以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創造」(或者說「虛構」)出問題,然後將自己的產品當作那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包括Apple在內,許多產品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方案」;即使並不真的是,也可以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創造」(或者說「虛構」)出問題,然後將自己的產品當作那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新一代電動車廠的本質都是「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車公司」。無論從工程、商業、或是企業文化的角度看,它們跟傳統車廠的經營模式都沒有太大關係,而這也將會是帶來破壞性創新的關鍵;不過,這些公司也可能將科技業行之有年的「負面」手法帶進汽車產業。
Thumbnail
新一代電動車廠的本質都是「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車公司」。無論從工程、商業、或是企業文化的角度看,它們跟傳統車廠的經營模式都沒有太大關係,而這也將會是帶來破壞性創新的關鍵;不過,這些公司也可能將科技業行之有年的「負面」手法帶進汽車產業。
Thumbnail
當全世界的自動駕駛汽車僅在「Level 2」或「Level 3」的程度,但前陣子馬斯克竟說特斯拉已經非常接近「Level 5」-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境界,又引發全球討論,尤其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
Thumbnail
當全世界的自動駕駛汽車僅在「Level 2」或「Level 3」的程度,但前陣子馬斯克竟說特斯拉已經非常接近「Level 5」-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境界,又引發全球討論,尤其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
Thumbnail
科技發展的腳步從未停下,更在疫情的影響下獲得大量資源,得到發展性的突破。現在處於實驗階段的無人巴士,所運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更為之後的貨運產業帶來變革。VR技術也從遊戲發展以臻完備,始觸及影視娛樂與商務領域。
Thumbnail
科技發展的腳步從未停下,更在疫情的影響下獲得大量資源,得到發展性的突破。現在處於實驗階段的無人巴士,所運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更為之後的貨運產業帶來變革。VR技術也從遊戲發展以臻完備,始觸及影視娛樂與商務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