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文明的界線並非如你我以為的涇渭分明——《扭轉近代文明的6種植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出版時間:2018/6 (二版)

每一年,超商7-11都會推出「巧克力大賞」,誘使甜點控打開荷包。而在2021年11月,巧克力知名品牌GODIVA和甜甜圈品牌「mister Dount」聯名的甜甜圈,造成搶購風潮,甚至一度停賣。在韓劇向全世界大力放送下,泡菜文化廣為人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將韓式泡菜的譯名改為「辛奇」,蔚為一時話題。米其林的餐廳評鑑,向來是餐飲業戰戰兢兢的大事,但米其林卻是靠販售汽車輪胎所起家的。香菸對人體的危害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癮君子聚集的吸菸區總是有一股散發不掉的煙味。在牛排店、速食店,菜單上一定會有玉米濃湯的蹤影,而走在夜市,烤玉米的攤販也構成其中一景。最近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所影響,海上航運壅塞而導致延遲到貨,摩斯漢堡也不得不公告將暫停販售部分薯條商品。

上述的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不過是日常一景。然而其中卻藏有六種植物,它們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文化形態達百年之久。這些植物分別是:可可豆、辣椒、橡膠、菸草、玉米,以及馬鈴薯。

本書的作者酒井伸雄以知名航海家及探險家——哥倫布的航海旅程為起始,歐洲人開始與所謂的新大陸有了交流,這六種植物均原生於中、南美洲,它們被探險家們帶上了船,到了陌生的歐洲大陸,逐漸融入原舊大陸上人們的生活之中,甚至在文明大幅度進展的推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raw-image

從嫌棄到不可或缺

馬鈴薯今日在歐洲的地位,幾乎等同於米飯在亞洲的地位,但令人意外的是,當年馬鈴薯第一次橫跨大西洋來到歐洲時,當地人只將它視為觀賞植物,根本沒人想將它吃下肚,在食用方面可說是各種嫌棄。然而到了十八世紀,普魯士、法國為了發展國力,增加人口,強力推廣將馬鈴薯成為主食,至此之後馬鈴薯在歐洲人的餐桌上成為一方之霸。今日,馬鈴薯的另一個化身:薯條已經成為了速食套餐的靈魂,可想而知,當摩斯漢堡的公告一刊出,不少人心中應該充滿著「無言薯條」吧!



raw-image


讓人類飛天遁地的橡膠

汽車是現代生活重要的代步工具,有了汽車,人類的活動範圍也隨之拓展。能讓車子載著人到處跑的車子,有一個萬不可缺的重要物件,那就是輪胎,而製造輪胎的原料便是橡膠。此外,橡皮筋、橡皮擦,還有雨衣等,也是橡膠經過加工後的產物。當然在眾多橡膠加工物之中,說輪胎是最重要的應該當之無愧,作者酒井花了不少篇幅將輪胎的歷史娓娓道來。發現橡膠功能的開發演進過程與人類活動範圍擴大的歷程應該有相當大的重疊。誰能想到呢?一棵原本生長於南美洲的橡膠樹,有一天漂洋過海,後代在東南亞開枝散葉,並且讓人類上山下海,還能飛上天空,僅僅幾個小時就可以抵達他們老祖宗必須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地方。若橡膠沒有進入我們的生活,歷史的走向肯定會大大的不同。


raw-image

療癒人類的良伴

看以前的人吃可可豆的方式真的非常有趣,巧克力在幾百年之前並不是甜點,甚至可說根本是「苦點」。可可豆搖身一變成為現代社會的甜點寵兒,得先經過多道手續,萃取提煉,加入砂糖後,才會變成撫慰人心甜食。以前的可可豆被視為藥物,治療身體;到了現在,則是變成甜點,功能從治癒身體轉換成療癒心靈。只能說現代人的生活實在太苦了,很需要甜食來平衡一下。


raw-image

令人又怕又愛的辣椒

光看到辣椒那一片火紅的外表,口中就會自動分泌口水。有人喜歡辣味的刺激,有人討厭其在嘴巴帶來的刺痛感,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辣椒確實為我們餐桌上的菜色增添許多樣貌。曾經辣椒與可可豆是能混合在一起的飲品,依現在這個時代看來卻是個冷門的組合。辣椒的原生種類雖然才四種,其演化出各異的品種卻在全球餐桌,尤其是亞洲掀起巨大革命。唐辛子、七味粉、泡菜,咖哩……辣椒從一地傳入一地,又從另一地傳回這一地。飲食文化的交流在味蕾上進行精彩的對決。


raw-image

難以擺脫的成癮物

已經有無數的醫學報告指出,吸菸對身體的傷害,近年癮君子吞雲吐霧的形象也不再被認為酷、時尚,但走進超商,店員後方一排的櫃子還是能見到五顏六色的各種香煙品牌。緣起於安第斯山高地的吸菸習慣,菸草在世界各地發展出各異的文化。其中江戶時代的香菸文化我覺得特別有趣,那時的人認為,一個有能力獨當一面的人,才有資格吸菸,有經濟能力,對社會有貢獻力的人,以手持煙管為驕傲的象徵。香菸中的尼古丁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有效轉換情緒,可惜其中的焦油對身體傷害最大,如果哪天能發明出盧基揚年科在《新巡者》一書中有利於健康的「負尼古丁」、「沒有焦油」的香菸,說不定吸菸的形象會再度正面起來!


raw-image

很難不吃到的玉米

和前面的植物一樣,玉米在海外也對各地飲食造成不小的影響,即使不是所有國家都將玉米奉為主食,玉米的利用範圍仍很廣泛,家畜飼料和果糖糖漿就是很好的例子。就算你是個不愛吃玉米的人,當你選擇吃牛、豬或雞時,牠們的飼料裡面就有玉米的蹤影,或是下午茶時間想吃個蛋糕、零食作為點心時,你其實也將玉米轉化成的糖漿吃下了肚。

當下次我們買了個巧克力蛋糕,搭著Uber,在車子行駛過路邊的禁菸廣告,在Line上和好友討論晚上該吃附有薯條和玉米濃湯的牛排還是新開的麻辣火鍋時,或許可以想想,這些生活中的片段,背後是貿易、文化,搭配著西方價值觀所形塑的現代世界,而我們正身在其中。


其他出沒地:

👉Mat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芸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紀錄每本書在心中留下的感覺和想法,為它們建立一個「書櫃」。這裡不太找得到「新」書,畢竟人都會老,新書總有一天也會變成舊書。It’s a simple and chill place.
葛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1
我說這是那女人的選擇,她有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2022/10/01
我說這是那女人的選擇,她有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2022/09/06
瑪麗的劣勢在於她是名移民、低社經、大齡單身女子,當梭普發現瑪麗與眾多傷寒感染的事件有關時,他採用的手段可說是相當粗糙,而且從梭普留下的第一手紀錄看來,這位自封為「流行病鬥士」,他對於自己採取的行徑對瑪麗的冒犯沒有絲毫自覺,反而在受挫後一味檢討受害者。
Thumbnail
2022/09/06
瑪麗的劣勢在於她是名移民、低社經、大齡單身女子,當梭普發現瑪麗與眾多傷寒感染的事件有關時,他採用的手段可說是相當粗糙,而且從梭普留下的第一手紀錄看來,這位自封為「流行病鬥士」,他對於自己採取的行徑對瑪麗的冒犯沒有絲毫自覺,反而在受挫後一味檢討受害者。
Thumbnail
2022/09/01
我們不只想知悉自己的命運,也想操控、干預他人的命運,動機可能是愛,也有可能是恨。就算是發自於善意而想干預他人,但進行干預後會發生的事卻無法事事如己意——悲劇和地獄往往是由善意的道路所鋪陳而來的。
Thumbnail
2022/09/01
我們不只想知悉自己的命運,也想操控、干預他人的命運,動機可能是愛,也有可能是恨。就算是發自於善意而想干預他人,但進行干預後會發生的事卻無法事事如己意——悲劇和地獄往往是由善意的道路所鋪陳而來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由於馬鈴薯烹飪的多元性及營養價值,在全世界被廣為栽種及食用。目前全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國是中國,第二大則是印度,兩國的產量合計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馬鈴薯是繼牛奶、小麥和稻米的第四大主食。
Thumbnail
由於馬鈴薯烹飪的多元性及營養價值,在全世界被廣為栽種及食用。目前全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國是中國,第二大則是印度,兩國的產量合計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馬鈴薯是繼牛奶、小麥和稻米的第四大主食。
Thumbnail
香料貿易在人類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中世紀的歐洲,對香料的渴望直接催生了地理大發現。什麼意思呢? 從遙遠的東方運送香辛料到歐洲的貿易線路被稱為香料之路。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 香料就非常流行, 一直到中世紀, 香料是奢侈品, 當然也是富貴和權力的象徵, 它的價值曾經和黃金並列, 在中世紀的
Thumbnail
香料貿易在人類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中世紀的歐洲,對香料的渴望直接催生了地理大發現。什麼意思呢? 從遙遠的東方運送香辛料到歐洲的貿易線路被稱為香料之路。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 香料就非常流行, 一直到中世紀, 香料是奢侈品, 當然也是富貴和權力的象徵, 它的價值曾經和黃金並列, 在中世紀的
Thumbnail
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出版時間:2018/6 (二版) 上述的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不過是日常一景。然而其中卻藏有六種植物,它們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文化形態達百年之久。這些植物分別是:可可豆、辣椒、橡膠、菸草、玉米,以及馬鈴薯。 從嫌棄到不可或缺 讓人類飛天遁地的橡膠 療癒人類的良伴
Thumbnail
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出版時間:2018/6 (二版) 上述的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不過是日常一景。然而其中卻藏有六種植物,它們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文化形態達百年之久。這些植物分別是:可可豆、辣椒、橡膠、菸草、玉米,以及馬鈴薯。 從嫌棄到不可或缺 讓人類飛天遁地的橡膠 療癒人類的良伴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可可」在很久以前就是「神的食物」,由這個名字可以看到古代,甚至瑪雅人對它們的重視。關於可可的來由,可以說非常早,可可有它獨特的風味,以及非常深厚的底蘊。
Thumbnail
「可可」在很久以前就是「神的食物」,由這個名字可以看到古代,甚至瑪雅人對它們的重視。關於可可的來由,可以說非常早,可可有它獨特的風味,以及非常深厚的底蘊。
Thumbnail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Thumbnail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Thumbnail
種子是生物文化多樣性具體而微的體現,它蘊含幾億年來生物及文化演化的歷史,也揭示無數生命據以生息的未來。──范達娜‧席娃博士
Thumbnail
種子是生物文化多樣性具體而微的體現,它蘊含幾億年來生物及文化演化的歷史,也揭示無數生命據以生息的未來。──范達娜‧席娃博士
Thumbnail
遠處灌木叢一片藍與紅點綴其上,那正是野生藍莓與紅莓。不久後,我們三人已經席地而坐,以自身為圓心,品嘗起以手臂為半徑內的莓果,最後乾脆或趴或躺在苔蘚上…
Thumbnail
遠處灌木叢一片藍與紅點綴其上,那正是野生藍莓與紅莓。不久後,我們三人已經席地而坐,以自身為圓心,品嘗起以手臂為半徑內的莓果,最後乾脆或趴或躺在苔蘚上…
Thumbnail
即使臺灣人常對飲食文化的多元感到自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美洲仍是遙遠到好像不會有瓜葛的地方。至於中美洲古代的馬雅文化,更像是外星球的事情。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可能每一天,都在把古代馬雅人吃過的食物塞進嘴巴裡。
Thumbnail
即使臺灣人常對飲食文化的多元感到自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美洲仍是遙遠到好像不會有瓜葛的地方。至於中美洲古代的馬雅文化,更像是外星球的事情。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可能每一天,都在把古代馬雅人吃過的食物塞進嘴巴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