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廢文連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星期我在ptt發表了兩篇文章


這些是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一篇是科技業老人去哪裡了






這篇是以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中年離開科技業的人 為什麼會離開

希望看完文章的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另一篇是 科技業底層魯蛇的心理建設




因為有了第一篇所以我想寫第二篇補充一下,我個人心理層面的狀況,我是如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Nicole Lai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cole Lai的沙龍
1會員
26內容數
這是一個資訊分享的平台。如何利用網路的力量讓自己變成一位部落客~~~
Nicole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7
當初本著在vocus建立訂閱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心得然後寫這個週記 轉眼也過了快兩年 這週看到波克夏將台積電納入投資組合內,讓我覺得我當初選擇台積電的眼光是正確的 當初在VOCUS收費的目的 是希望藉由收費 讓我對於各位有責任感 強迫自己每週把自己的投資心得記錄 進而讓我對於自己的投資方法更有信心 目
Thumbnail
2022/11/17
當初本著在vocus建立訂閱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心得然後寫這個週記 轉眼也過了快兩年 這週看到波克夏將台積電納入投資組合內,讓我覺得我當初選擇台積電的眼光是正確的 當初在VOCUS收費的目的 是希望藉由收費 讓我對於各位有責任感 強迫自己每週把自己的投資心得記錄 進而讓我對於自己的投資方法更有信心 目
Thumbnail
2022/11/10
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會隨著我們接觸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經驗。一開始害怕開車上路,但是隨著每天的練習,就會越來越熟悉,知道如何開車上路。當你知道並熟悉怎麼開車之後,你就會想要在平常開車的路線中尋找捷徑,想著如何更快的到達目的地。當你都不敢開車上路,就更別談尋找更快的方式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2022/11/10
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會隨著我們接觸到的事情越來越多,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經驗。一開始害怕開車上路,但是隨著每天的練習,就會越來越熟悉,知道如何開車上路。當你知道並熟悉怎麼開車之後,你就會想要在平常開車的路線中尋找捷徑,想著如何更快的到達目的地。當你都不敢開車上路,就更別談尋找更快的方式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2022/11/04
我在十幾年前接觸到日本學者所謂半農半X的生活概念的時候,心理受到的衝擊是很大的。 我個人解讀的想法,其主要概念有幾個: 1.過簡樸的生活 2.從事農業活動獲取食物,減輕為了生存必須的工作負擔(即所謂的"半農") 3.光靠務農無法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獨自生活,所以必須要靠額外的工作來支付生活所需費用(即所
Thumbnail
2022/11/04
我在十幾年前接觸到日本學者所謂半農半X的生活概念的時候,心理受到的衝擊是很大的。 我個人解讀的想法,其主要概念有幾個: 1.過簡樸的生活 2.從事農業活動獲取食物,減輕為了生存必須的工作負擔(即所謂的"半農") 3.光靠務農無法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獨自生活,所以必須要靠額外的工作來支付生活所需費用(即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覺得傳統產業這些人也太沒有競爭力了,他們要做一個星期的事情,我大概一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後來有了年歲,這幾年世界局勢劇變之後,我才發現我想錯了。 高科技產業以外其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相對需要較長的陣痛期,所以我觀察到這些產業當中對於「數位化轉型」不適應所產生的後遺症。
Thumbnail
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覺得傳統產業這些人也太沒有競爭力了,他們要做一個星期的事情,我大概一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後來有了年歲,這幾年世界局勢劇變之後,我才發現我想錯了。 高科技產業以外其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相對需要較長的陣痛期,所以我觀察到這些產業當中對於「數位化轉型」不適應所產生的後遺症。
Thumbnail
這星期我在ptt發表了兩篇文章 這些是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一篇是科技業老人去哪裡了 這篇是以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中年離開科技業的人 為什麼會離開 希望看完文章的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另一篇是 科技業底層魯蛇的心理建設 各位讀者啊 不要和他們一樣啊
Thumbnail
這星期我在ptt發表了兩篇文章 這些是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一篇是科技業老人去哪裡了 這篇是以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中年離開科技業的人 為什麼會離開 希望看完文章的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另一篇是 科技業底層魯蛇的心理建設 各位讀者啊 不要和他們一樣啊
Thumbnail
08/14/2022-08/20/2022 這星期我在ptt發表了兩篇文章 這些是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一篇是科技業老人去哪裡了 這篇是以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中年離開科技業的人 為什麼會離開 希望看完文章的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另一篇是 科技業底層魯蛇的心理建設
Thumbnail
08/14/2022-08/20/2022 這星期我在ptt發表了兩篇文章 這些是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一篇是科技業老人去哪裡了 這篇是以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去告訴大家中年離開科技業的人 為什麼會離開 希望看完文章的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另一篇是 科技業底層魯蛇的心理建設
Thumbnail
科技業是許多人羨慕的行業,但若是現在已經步入中年,想要轉職到這個行業會不會太晚呢?我是覺得還好,實力能夠證明的。轉職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相應的準備,才能夠贏過別人。
Thumbnail
科技業是許多人羨慕的行業,但若是現在已經步入中年,想要轉職到這個行業會不會太晚呢?我是覺得還好,實力能夠證明的。轉職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相應的準備,才能夠贏過別人。
Thumbnail
02/27/2022-03/05/2022 這星期看了一個影片 以前金流狀況是只要有閒錢就是要投資,所以身上扣除生活預備金之外不會有任何閒錢。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三十幾歲依然事業無成,甚至幾度面臨失業。於是,他去找算命師算個命看看…… 算命師:「你啊,將會一直窮困潦倒,直到四十歲…」
Thumbnail
02/27/2022-03/05/2022 這星期看了一個影片 以前金流狀況是只要有閒錢就是要投資,所以身上扣除生活預備金之外不會有任何閒錢。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三十幾歲依然事業無成,甚至幾度面臨失業。於是,他去找算命師算個命看看…… 算命師:「你啊,將會一直窮困潦倒,直到四十歲…」
Thumbnail
這次全球疫情的一年多裡面,我發現許多的青中老年人,失去了穩定的月薪+獎金=主動收入/月,同時,也幾乎沒有被動收入,來支撐每月養家活口的需要。 所以,就想藉回顧我自己42年的職場生涯,整理”主動+被動“收入的累積過程,發展適合未來幾年的考慮考慮+準備方法,提供青中老年人轉型的參考喔
Thumbnail
這次全球疫情的一年多裡面,我發現許多的青中老年人,失去了穩定的月薪+獎金=主動收入/月,同時,也幾乎沒有被動收入,來支撐每月養家活口的需要。 所以,就想藉回顧我自己42年的職場生涯,整理”主動+被動“收入的累積過程,發展適合未來幾年的考慮考慮+準備方法,提供青中老年人轉型的參考喔
Thumbnail
07/18/2021-07/24/2021 最近在ptt看到一篇文章,討論有關台積電薪水的問題: E 在台灣普遍來說,受薪階級要有破百萬的年收入,進入科技業是比較可行的方法。雖然話說行行出狀元,但是要能吹冷氣上下班就能拿到百萬年薪,也要公司夠賺錢才有辦法。台灣是科技島,靠科技業賺全世界的錢,老闆賺
Thumbnail
07/18/2021-07/24/2021 最近在ptt看到一篇文章,討論有關台積電薪水的問題: E 在台灣普遍來說,受薪階級要有破百萬的年收入,進入科技業是比較可行的方法。雖然話說行行出狀元,但是要能吹冷氣上下班就能拿到百萬年薪,也要公司夠賺錢才有辦法。台灣是科技島,靠科技業賺全世界的錢,老闆賺
Thumbnail
回首過去20年我的職場生涯,我的心得是每個人的天賦和能力不同,造就了未來發展的不同。就像小孩子一開始小時候看不出差別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各自有不同的發展和前途。 一開始進入職場,同輩份相同時期一起進公司的同事,起初大家都做一般比較低階和新手的工作,不容易看出彼此的能力差異。但隨著時間發展,有的人際關
Thumbnail
回首過去20年我的職場生涯,我的心得是每個人的天賦和能力不同,造就了未來發展的不同。就像小孩子一開始小時候看不出差別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各自有不同的發展和前途。 一開始進入職場,同輩份相同時期一起進公司的同事,起初大家都做一般比較低階和新手的工作,不容易看出彼此的能力差異。但隨著時間發展,有的人際關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一個老朋友吃飯, 他問: 「Daniel,你當初怎麼會想離開待了16年的微軟?去台達電?」 「你前一陣子還獲選模範員工,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類似的問題,我想不如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以我一個45歳的中年男子,分享轉職第500天的心得,也許可以給想要中年轉職的人一些啟發吧!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一個老朋友吃飯, 他問: 「Daniel,你當初怎麼會想離開待了16年的微軟?去台達電?」 「你前一陣子還獲選模範員工,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類似的問題,我想不如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以我一個45歳的中年男子,分享轉職第500天的心得,也許可以給想要中年轉職的人一些啟發吧!
Thumbnail
最近進駐在好想工作室,經常被諮詢幾個關於職涯的問題,剛好最近也在因應公司的擴張做了蠻多的調整跟學習,覺得可以整理一些經驗跟想法分享出來: 如果有機會回到20歲告訴我自己一句話,我會說「請開始學習用投資的角度來審視你的每一個抉擇」
Thumbnail
最近進駐在好想工作室,經常被諮詢幾個關於職涯的問題,剛好最近也在因應公司的擴張做了蠻多的調整跟學習,覺得可以整理一些經驗跟想法分享出來: 如果有機會回到20歲告訴我自己一句話,我會說「請開始學習用投資的角度來審視你的每一個抉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