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劇照/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文/李永傑
2022 年酷兒影展的主題以「無盡的愛」與「愛的無限」為核心概念,而本篇分享華人徵件單元中的五部精彩作品。
單元中有兩部處理青少年同志慾望跟自我認同的作品。《深海》(Deep Ocean)是標準的異男忘故事,描繪高中生賴汎暗戀自己的好友鄭滔洋:對肉體產生的凝視、彼此玩弄產生的曖昧感始終是這類題材的不敗元素。影像上滿溢的藍色色調、青春氣息、三角戀情的痛楚,不免讓人想到觀看《盛夏光年》時的悸動;不過隨著時代更迭,這樣的異男角色似乎心思上更敏銳了。創作者擅於將水的元素融入到角色名稱和場景中,並將房間的封閉空間跟大海的開放空間、魚缸中的魚和大海中游動的自己作為對比,展現主角的慾望投射以及對未來的迷惘。對比其他的異男忘作品,像《十六公里長的夜》中,以角色對家庭的不諒解來呼應兩人關係,將坦承戲的衝突放在高潮段;《深海》著重的點較小但一樣動人,戲的重點幾乎只放在兩個男生身上,而且更強調主角內在的情慾抒發,及坦承心意後的反思、認同及成長。隨著彼此終將畢業,這場戀愛的經驗應該也讓他們多少都有點領悟。

《启哲》劇照/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吾家有男初長成》劇照/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如果《启哲》呈現家庭中與未出櫃兒女相處時被壓抑的樣貌,《吾家有男初長成》 (Today, You Are You)則展現另一種家庭與 LGBT 兒女相處融洽的狀況。片子前段鋪陳被攝者何星冉在表演後大受好評,眾人都說他帥,讓觀眾看到被攝者平常的面貌後,插入何星冉七歲時的影片,這才知道原來被攝者是跨性別舞者。想到盧卡斯東特(Lukas Dhont)的《芭蕾少女夢》(Girl)中,主角身為跨性別舞者,儘管所處家庭跟周遭環境滿溢善意,他卻始終過不去自己的那一關;如果觀眾好奇這些善意本身的話,《吾家有男初長成》絕對可以打動到你。作品從被攝者的家人、伴侶到舞團的學生都有受訪,也出現關於跨性別手術、伴侶間相處、飛揚民族舞團的敘事線。由於片長關係,不然這些段落感覺都很值得再深掘,加上被攝者十分討喜,容易讓觀眾意猶未盡想繼續看下去,期待之後有機會看到更長的版本!

《永恆酷兒》劇照/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永恆酷兒》(Forever Queer)則更像是以拼貼的概念,描述從香港到台灣、中國、新加坡共五條同志故事線的經歷:挑戰性別刻板印象的非二元健美選手、經歷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女同志、結婚長跑超過二十年的女同志伴侶、排斥假結婚並質疑中國傳統婚姻價值觀的男同志、一對男同志的結婚典禮現場。這些被攝者娓娓道出自己的想法並呼應華人文化,畫面大量模擬重複曝光,並穿插城市地景的快速剪接。以一部 30 分鐘左右的短片來看資訊量蠻多的,但敘事清晰,十分有野心。

《The Scarf》劇照/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最後《The Scarf》把玩了不同電影的類型元素,在題材上似乎延續導演之前的作品《羅比與冰冰》中,為了心愛的人進行變裝這樣的性別認同概念,描述一位遊民在街上遇到 Drag Queen 而心生嚮往,遊民搶走 Drag Queen 的圍巾後,兩人在城市進行一場場的追逐遊戲。這是一部饒富趣味的小品,尤其以影迷的角度來看的話,很容易找到令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光是整支片的片頭、景框比、色調、音樂風格就在致敬早期歐美無聲片,追逐戲像是盧米埃兄弟作品的轉化,甚至連《驚魂記》(Psycho)都可以化用進去。片長雖短,但光是片中一段遊民對著鏡子憐影自容的情節就足以讓人感到動容。
除了這五部片外,之前看過短片競賽單元的《台北過手無暝無日》(Do Not Go Gentel In Taipei)和《未泯》(A Rolling Stone)也都很喜歡,但礙於篇幅就不多提了,歡迎觀眾進場感受台灣短片創作的魅力。相較於長片而言,我其實更喜歡短片作品中揮灑自如的多元想像力,除了眾所期待的《士兵與軍官》(Firebird)外,也想邀請觀眾一起來酷兒影展共襄盛舉看看這些精采的短片競賽作品!
2022 第 9 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TIQFF),即將於 8 月 26 日於台北盛大開幕,年度影展主題:「Love Plus + ∞(愛宇宙・愛無限)」。秉持著「溫柔的革命力量」,希望透過電影中的酷兒再現突顯酷兒相關議題,建立對話平台!
2022 第 9 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Queer Film Festival
台北・國賓長春 08.26 - 08.28
台中・站前秀泰 09.03 - 09.04
全國・線上影展 08.29 - 09.11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影展手冊、影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