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人人皆是一座島:讀賴香吟的《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

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1987年,政府宣布戒嚴結束,整個社會一時間變得更開放。書裡的青春從喪禮開始,當時的高中生還拼命擠進大學窄門,深信「上大學就自由了」(頁64)。而我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

1989年,記憶裡不太安穩的一年,長大才知道原來當年電視裡的坦克是如此駭人,當時的台灣中學生仍舊熟讀中國鐵路與省分。〈野地一九八九〉也動蕩著,學生與社會運動接踵而至,人的內心躁動,侯孝賢的經典電影《悲情城市》也在當年上映。

1991年,故事從一年前的三月開始,那個時候中正紀念堂聚集大批學生,進行一場「野百合學運」。但主角的生命似乎停滯在大學畢業的時刻,沒有考上研究所,回家鄉無所事事,直到進入金融產業,那個年代台灣仍在起飛。

1994至1996年,大概是台灣經歷過最混亂的幾年吧。不過,隨著故事主角的人生不斷變化,他們談論的話題從學生運動、職場、轉變到結婚生子,政治淪為吵架的話題。現實中的狀況是:「戰爭的陰影,徘徊在海島台灣的上空。」(頁157)「台海危機」大概是這幾年最流行的詞彙,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九九五閏八月》這部電影,裡面詳細刻劃中國侵略台灣的策略與行動,引起眾聲喧嘩。

往後的故事,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台灣選舉氣氛依舊熱烈,一直到丈夫「島」消失之後,妻子回到故鄉台南:熱蘭遮、安平古堡、雨豆樹這些熟悉的名詞印在書上。一邊向前重修過往的台南記憶、一邊書寫對父親的追憶(recherche)。

30年的時間過去,從青春校園到中年危機,生命持續變化。有時候我們會像第一個短篇裡的青蛙,守在安逸的水管;有時卻又經歷混亂的時刻;回想曾踏過的歲月,如同賴香吟的〈後記〉所述,這段時期也許是「世代逆稅掙扎的過程……載浮載沉流向中年。」(頁302)但無論如何,希望都像藏在雨豆樹蔭背後發亮的星,永遠都還有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遺我雙鯉魚-avatar-img
2022/08/28
賴香吟 我最早買的是《史前生活》 也許這不是她最好最成熟的作品 可是我常常就是很愛那種情感真摯而不是文字迷宮的 希望我這樣說你能懂得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揮不去前人帶來的戰爭惡魘,孩子唯有自己涉險進入更荒誕的世界去找尋麻醉。
Thumbnail
揮不去前人帶來的戰爭惡魘,孩子唯有自己涉險進入更荒誕的世界去找尋麻醉。
Thumbnail
看片時突發的囈語 看《憂鬱之島》過程中,腦中莫名就浮現了”日久他鄉成故鄉"這個在台灣很常聽到的一句話,香港的歷史命運突然與台灣有了某種的連結,二者有著相似的起源但又有不同去向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看片時突發的囈語 看《憂鬱之島》過程中,腦中莫名就浮現了”日久他鄉成故鄉"這個在台灣很常聽到的一句話,香港的歷史命運突然與台灣有了某種的連結,二者有著相似的起源但又有不同去向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台客詩刊》第30期之島嶼主題詩 不記得上岸之時刻 他們以眼光以書寫脫離怨嘆 小小的愛,小小的夢 深海的鄉愁將落地生根 這座島收容了流浪者 鄉下的人情味 紅玉米懸著異鄉人離愁 汗水堆積城中燈火 傷懷是城的煙花三月 回首來時路的風貌 便利商店開開關關 打字機沒落了 三輪車失蹤了 不願打電報了
Thumbnail
#《台客詩刊》第30期之島嶼主題詩 不記得上岸之時刻 他們以眼光以書寫脫離怨嘆 小小的愛,小小的夢 深海的鄉愁將落地生根 這座島收容了流浪者 鄉下的人情味 紅玉米懸著異鄉人離愁 汗水堆積城中燈火 傷懷是城的煙花三月 回首來時路的風貌 便利商店開開關關 打字機沒落了 三輪車失蹤了 不願打電報了
Thumbnail
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Thumbnail
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Thumbnail
賴香吟新版的短篇小說集《島》,集結十四個短篇,一篇篇如星遙遙接壤,在夜裡亮出南國的天域,而我們也在這三十年的時光裡浮沉,隱約辨認出島的陌生面目。 第一篇是一九八七年的〈蛙〉,以蛙聲嘓嘓鳴出女人的命運,意識流般的傾淌,蔓延家庭與職場,同時也在母職與女性自我之間,發出微弱的抗議:
Thumbnail
賴香吟新版的短篇小說集《島》,集結十四個短篇,一篇篇如星遙遙接壤,在夜裡亮出南國的天域,而我們也在這三十年的時光裡浮沉,隱約辨認出島的陌生面目。 第一篇是一九八七年的〈蛙〉,以蛙聲嘓嘓鳴出女人的命運,意識流般的傾淌,蔓延家庭與職場,同時也在母職與女性自我之間,發出微弱的抗議: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Thumbnail
收音機沙沙地放送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玉音」。低品質的錄音及天皇低沉的聲音,令人聽不真切,拗口難懂的文言日語也難以理解。......隱隱地看似浪將要平息,雨過天青。接下來,還有什麼在等著我們?
Thumbnail
收音機沙沙地放送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玉音」。低品質的錄音及天皇低沉的聲音,令人聽不真切,拗口難懂的文言日語也難以理解。......隱隱地看似浪將要平息,雨過天青。接下來,還有什麼在等著我們?
Thumbnail
六十年代開始,除了藝術電影和文學創作,「藝術化」是最啟蒙的時候。五十年代已經有一點點跡象,像是姜貴、張愛玲的出現,姜貴的《旋風》,單單高陽就寫了五萬字的評論,胡適也相當推崇張愛玲。五十年代固然有覺醒,但是不那麼「藝術化」。
Thumbnail
六十年代開始,除了藝術電影和文學創作,「藝術化」是最啟蒙的時候。五十年代已經有一點點跡象,像是姜貴、張愛玲的出現,姜貴的《旋風》,單單高陽就寫了五萬字的評論,胡適也相當推崇張愛玲。五十年代固然有覺醒,但是不那麼「藝術化」。
Thumbnail
這座島嶼或許不盡如人意;這片土地或許還有許多都待改進;這幫政客不分紅橙黃綠藍或許都不安好心,意見紛擾、思辨分歧、假消息到處肆無忌憚攻擊。但我相信一定還有人是真正愛著這片土地,在這座島嶼上等候天明。
Thumbnail
這座島嶼或許不盡如人意;這片土地或許還有許多都待改進;這幫政客不分紅橙黃綠藍或許都不安好心,意見紛擾、思辨分歧、假消息到處肆無忌憚攻擊。但我相信一定還有人是真正愛著這片土地,在這座島嶼上等候天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