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被視為一座島:讀賴香吟《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賴香吟新版的短篇小說集《島》,集結十四個短篇,一篇篇如星遙遙接壤,在夜裡亮出南國的天域,而我們也在這三十年的時光裡浮沉,隱約辨認出島的陌生面目。

第一篇是一九八七年的〈蛙〉,以蛙聲嘓嘓鳴出女人的命運,意識流般的傾淌,蔓延家庭與職場,同時也在母職與女性自我之間,發出微弱的抗議:

「那蛙兀自在下面叫著,或短或長,或微或亮,好似已經體會這廚房中的寂寞,主動與她對話。」在現實生活的推擠之下,妻子寂寞的心緒無處流瀉,丈夫一貫的應對方式,竟如對待蛙鳴一般:「叫歸叫,不惹事就沒關係。」

無論妻子在餐桌上或工廠裡討論這隻蛙,換來的多半是鄙夷的神情,除了功能之外,無人在意此蛙來處與去向。而妻子日夜揣想的心緒,卻巧妙與蛙聲合鳴,彼此在水管間蜷伏為委屈的共振。究竟生活或生存的辯證,只能存在於相互摩擦的愛,但妻子所擁有的溫存何其短暫,只能存在於丈夫熟睡後,看電視劇的幻想瞬間。水槽傾覆之後,蛙鳴已遠,而她的寂寞仍長,囚禁亦永無止盡。

從〈虛構一九八七〉、〈野地一九八九〉直到〈雨豆樹〉各篇,賴香吟以島的政治脈絡為敘事線,架構多重的生活痕跡。無論是解嚴、民運或各式選舉,島上諸民無人能置身事外。我們身居其中,有人趨光,有人背光,但無人在天光之外。

〈島〉一篇文末長長的情書,今日讀來仍然動人,儘管父親勸阻:「請妳離開島吧!」但她多願意對一個不在場的他者,傾訴那些幾乎被遺忘的時光……

最後一篇〈雨豆樹〉裡所言的「追尋」(Reherche)也是如此動態的過程。當遊子回鄉,只有樹認得故鄉所有途經的風,南城的雨豆樹,默默成為醫生的庇蔭,不僅是主角父親的縮影,也是南國無盡的擁抱:

「過去兩三個冬季,我喜歡它葉子落盡,顯露出傘狀枝枒的時刻,美中帶點果一,彷彿神經耗弱的夏目漱石寫〈倫敦塔〉,帶著不祥與冤恨的渡鴉,飛來停在樹枝上。」

小說裡直指島與選戰的近況:「有輛火車向南開,一站一站回鄉的地名,被包裝成呼喚、希望、不要放棄的指標------截然反於我這一代人一站一站北上,一站一站人越來越多,因為每個城市、鄉鎮的人,終點都是台北。」

原來,在漫漫南向之途上,逐漸稀落而寂靜的車廂,迎來並非孤獨的淒清,而是洶湧明亮的濤聲。

因為我們曾看過,雨豆樹的濃蔭之間,有顆孤獨的星,在夜裡閃熠明滅,未曾消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1會員
576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就像村上的作品總是幽微地描述生存裡的不得不、生活中的壓抑、生命裡的虛無。在回到真實後只能賴活,而我們都那麼樣地希望,自己也有機會許願——我不要再被焦慮侵擾,不要再被憂鬱擊倒,我還不想讓自己失望。 如果你不曾想過要死,如果你不曾感覺到孤獨,如果你不曾夜而不寐,如果你不曾見過世界反面的陰鬱,就去看看。
Thumbnail
就像村上的作品總是幽微地描述生存裡的不得不、生活中的壓抑、生命裡的虛無。在回到真實後只能賴活,而我們都那麼樣地希望,自己也有機會許願——我不要再被焦慮侵擾,不要再被憂鬱擊倒,我還不想讓自己失望。 如果你不曾想過要死,如果你不曾感覺到孤獨,如果你不曾夜而不寐,如果你不曾見過世界反面的陰鬱,就去看看。
Thumbnail
#《台客詩刊》第30期之島嶼主題詩 不記得上岸之時刻 他們以眼光以書寫脫離怨嘆 小小的愛,小小的夢 深海的鄉愁將落地生根 這座島收容了流浪者 鄉下的人情味 紅玉米懸著異鄉人離愁 汗水堆積城中燈火 傷懷是城的煙花三月 回首來時路的風貌 便利商店開開關關 打字機沒落了 三輪車失蹤了 不願打電報了
Thumbnail
#《台客詩刊》第30期之島嶼主題詩 不記得上岸之時刻 他們以眼光以書寫脫離怨嘆 小小的愛,小小的夢 深海的鄉愁將落地生根 這座島收容了流浪者 鄉下的人情味 紅玉米懸著異鄉人離愁 汗水堆積城中燈火 傷懷是城的煙花三月 回首來時路的風貌 便利商店開開關關 打字機沒落了 三輪車失蹤了 不願打電報了
Thumbnail
技術:不透明覆色法。材料:進口仿麻畫布,英國牛頓油畫顏料 作品名稱:《仲夏夜》。作品尺寸50*30公分,創作時間2009年。 民國八十七年,我再一次離開台北,搬到這塊紅土台地林口,而這次是搬進自己買的房子裡,海拔高約二佰六十公尺,面積約一佰六十七點五平方公里,此時此時的林口,人煙很稀少,除了老街有舊
Thumbnail
技術:不透明覆色法。材料:進口仿麻畫布,英國牛頓油畫顏料 作品名稱:《仲夏夜》。作品尺寸50*30公分,創作時間2009年。 民國八十七年,我再一次離開台北,搬到這塊紅土台地林口,而這次是搬進自己買的房子裡,海拔高約二佰六十公尺,面積約一佰六十七點五平方公里,此時此時的林口,人煙很稀少,除了老街有舊
Thumbnail
想像一座島就是一首詩,所有意象的隱喻、敘事的鋪排都在島上被詩人的巧手逐日完成;廣大的海洋是流動、不特定的讀者,在某個時間恰巧觸碰(閱讀)到這座詩的島嶼,沖刷(詮釋)的過程中同時也可能改變、豐富原先島上的生態。「島」與「島」之間是否有互文的可能?海流在不同島嶼之間穿梭,會發現什麼相同與相異之處?
Thumbnail
想像一座島就是一首詩,所有意象的隱喻、敘事的鋪排都在島上被詩人的巧手逐日完成;廣大的海洋是流動、不特定的讀者,在某個時間恰巧觸碰(閱讀)到這座詩的島嶼,沖刷(詮釋)的過程中同時也可能改變、豐富原先島上的生態。「島」與「島」之間是否有互文的可能?海流在不同島嶼之間穿梭,會發現什麼相同與相異之處?
Thumbnail
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Thumbnail
從第一篇〈蛙〉到第十四篇〈雨豆樹〉,賴香吟用了30年的時間,建造這座文學的島;同時,從這島嶼上因爭吵而消失的男子也叫做島。1987年至2017年,台灣從解除戒嚴時期邁入科技社會。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跟著回憶書中提及的年代。
Thumbnail
賴香吟新版的短篇小說集《島》,集結十四個短篇,一篇篇如星遙遙接壤,在夜裡亮出南國的天域,而我們也在這三十年的時光裡浮沉,隱約辨認出島的陌生面目。 第一篇是一九八七年的〈蛙〉,以蛙聲嘓嘓鳴出女人的命運,意識流般的傾淌,蔓延家庭與職場,同時也在母職與女性自我之間,發出微弱的抗議:
Thumbnail
賴香吟新版的短篇小說集《島》,集結十四個短篇,一篇篇如星遙遙接壤,在夜裡亮出南國的天域,而我們也在這三十年的時光裡浮沉,隱約辨認出島的陌生面目。 第一篇是一九八七年的〈蛙〉,以蛙聲嘓嘓鳴出女人的命運,意識流般的傾淌,蔓延家庭與職場,同時也在母職與女性自我之間,發出微弱的抗議:
Thumbnail
楊明《一個人在島上》以冷靜的文字梳理城市寂寞的眾生,原本隱而未顯的糾結,於是在島上一一顯影。雖然島上不只一人,但這十二篇的主角,卻形單影隻,出沒於寂寞的原鄉,在城市嘈嚷的喧囂之外,錯過情人,錯過工作,錯失被社會認可的機會,更多時候,她們錯過自己。
Thumbnail
楊明《一個人在島上》以冷靜的文字梳理城市寂寞的眾生,原本隱而未顯的糾結,於是在島上一一顯影。雖然島上不只一人,但這十二篇的主角,卻形單影隻,出沒於寂寞的原鄉,在城市嘈嚷的喧囂之外,錯過情人,錯過工作,錯失被社會認可的機會,更多時候,她們錯過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的坑疤星球不在外頭,而在裏頭,裏頭,有我們的整個道路,不畫出切面,不知道那些歇息的亭角,都是窩居轉動滾出來的路。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的坑疤星球不在外頭,而在裏頭,裏頭,有我們的整個道路,不畫出切面,不知道那些歇息的亭角,都是窩居轉動滾出來的路。
Thumbnail
「我們認識了多久了」夜晚的森林很安靜,潭水更靜,他把聲音壓得很低。 「從國小你就坐在我隔壁啊。中間拆班過兩次,還好我們都坐在一起」我把聲音壓得更低,深怕一點點過於激動的語氣,會洩漏出我如苔癬般的心事。 「今天就是畢業前最後一個晚上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K嘆了一口氣。 我幾乎是跳了起來。
Thumbnail
「我們認識了多久了」夜晚的森林很安靜,潭水更靜,他把聲音壓得很低。 「從國小你就坐在我隔壁啊。中間拆班過兩次,還好我們都坐在一起」我把聲音壓得更低,深怕一點點過於激動的語氣,會洩漏出我如苔癬般的心事。 「今天就是畢業前最後一個晚上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K嘆了一口氣。 我幾乎是跳了起來。
Thumbnail
讀完《沙漏之家》,是清晨五點。一個醒不來的秋晨,陰鬱而瑟然。但心裡有一些什麼,緩緩流洩著,像沙漏一樣。  《沙漏之家》是楊瀅靜的第一本小說,她自言小說比詩早出發,卻稍晚面世。全書十三則短篇,以各式視角切入「家庭」關係,在細軟如沙的絮語裡,解構虛浮的幻象。
Thumbnail
讀完《沙漏之家》,是清晨五點。一個醒不來的秋晨,陰鬱而瑟然。但心裡有一些什麼,緩緩流洩著,像沙漏一樣。  《沙漏之家》是楊瀅靜的第一本小說,她自言小說比詩早出發,卻稍晚面世。全書十三則短篇,以各式視角切入「家庭」關係,在細軟如沙的絮語裡,解構虛浮的幻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