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世界變得更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想過,可能是想要對永續發展做點貢獻、可能是想讓政府的政策變得更好、可能是想減少世界各地的人權迫害、可能是想讓現今的教育體制變得更加完善、又或是其他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想法。
當然,學生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提出自己的偉大理想時,得到的回應通常是「學生想那麼多幹嘛,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有個可以賺大錢的工作後再說」、「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你這沒什麼人生歷練的小鬼頭,等到了我這個年紀再想這些」,我們年紀小該去做符合我們年紀的事情、經歷太少沒資格參與,但我們真的因為這些原因而沒辦法擁有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能力嗎?
我要告訴你,絕對不是。
別光想,起身行動吧
很多時候我們的偉大理想會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行動,讓理想隨著時間消逝,那現在身為學生的我們到底該如何行動呢?這邊我想和你介紹一位很厲害的人物。
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的氣候變遷顧問張榮廷,他在大學時想要推廣永續發展的理念、凝聚想要改變氣候環境的人,所以他加入了台大氣候行動社,和台大學生會永續部一起倡議,讓校方撤資高汙染、高碳排等具ESG爭議性的產業標的,逐步落實責任投資。
張榮廷跟我們一樣都有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想法,但他與我們絕大部分人不同的是,他不光想,還展開了行動,讓理想變成現實。
可是我們沒加入什麼氣候行動社或是學生會,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做到這些事,有沒有更簡單的行動方式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寫作。
寫作,最簡單的行動方式
使用像是臉書、ig這樣的社群軟體已經變成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每天都要上去滑一下,又或是發個貼文、限時動態,在做這些事情時,我們都會為我們觀看到的貼文按讚,其他網友也會在我們的貼文下方按讚或留言,如果我們把貼文換成文章,那文章就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隨著寫作時間、篇數增加,閱讀你文章的人除了好友外,也會有更多對你所寫的內容感興趣的人持續閱讀,同時也會得到一些很不錯的回饋,而這整件事就只不過是把平常發的廢文,換成一篇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文章,可以說是一個很簡單的行動。
但是,光是寫作卻還是不夠的。
參與活動,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
除了寫作,能結交到一群有同樣理念的夥伴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和這些夥伴互相交流對於這個理念但看法、想法,可以互相給予支持與鼓勵,可以互相分享些很棒的活動,甚至在哪天你想要為了你們共同的理想做出更偉大的行動時,他們也會願意加入,而結交這些夥伴的方式就是參與活動。
如果你是對人權議題有興趣,那可以去參加世界展望會的活動;如果是對公民議題有想法,可以去參加學校的模擬聯合國社團;如果是對環境保護感興趣,可以去參加淨灘活動,去參加這些活動,很大的機會可以認識擁有相同理念的夥伴,這些夥伴可能是學生、可能是社會人士也可能是活動的講師,跟他們好好結緣,讓自己在為世界變得更好這條路上有人可以互相支持。
持續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果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只靠行動其實是不夠的,持續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但這邊說的學習並不只是學生每天在做的上課學習,這種學習大部分都是有範圍的,都被限制在考試範圍中,可是若你想讓世界變得更好,那學習應該要毫無設限,不再是只讀國英數自社,像是心理學、哲學、商學等,每個領域的知識都要學點,同時也不能挑食,只學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應該要學的營養均衡點,每種都學一點,這樣你將會變得很不一樣,如果說學一種知識你可以變成專家,那學了十種知識,你可以擁有獨屬於自己的風格,就像是功夫明星李小龍,他集合百家之長,創造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截拳道,因此在武術界擁有一席之地,那如果你也走出了自己的風格,我想你也會擁有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能力。
別再因自己年紀小而停止前進
最後我想跟你說別再因年紀小、沒經驗、沒能力而停止前進,我們不須用等到年紀大了、有經驗、有能力了才開始行動,當腦中冒出想法時,就可以開始行動了,就算只有0.001%的機會最後會成功,也要行動,但若不行動,成功機率一定是零,永遠不會成功。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在未來不是在後悔為什麼年輕時沒有找點行動,只是一直在等待好的時機再行動,結果什麼都沒有,而是慶幸年輕時有做出行動,在人生中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讓這一生沒有白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