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與AB寶閒聊時,她們提到有認識的學長姐曾報名keep walking夢想實現計畫的徵選,其實我還跟這個獎項有點淵源呢!十多年前有個國際企業想到台灣做這個公益計畫時,要拍公益廣告來宣傳,他們找上了我來代言。
記得他們委託的廣告公司要寫文案、設計畫面前先訪問我,他們一直追問:「你有什麼挫折?」原來他們的發想是既然要鼓勵年輕人追夢,就要有位一再受挫折卻不氣餒,最終實現夢想的典範。
結果我在十來位廣告公司創意人圍剿下,還是不鬆口:「我認為我在推動環境運動過程中沒有挫折。」他們不相信,但是我仍堅持是即便努力再努力都沒成功,我也不會把它視為挫折,因為挫折是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當我降低期待,只做自己該做的事,心境上就不會覺得有挫折了。
最近剛好連續三天接受三個不同媒體的採訪,一個是慈濟大愛電視台的人物誌專訪,一個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另一個是文化大學實習廣播電台的訪問,三個的方向與主題不同,但是卻不約而同的都問了一樣的問題:「你有沒有碰到挫折?你怎麼處理你的挫折?」
奇怪?是不是現代人真的充滿了挫折啊?
或許從一些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台灣的小學生很大百分比覺得不快樂,甚至百分之二十幾曾經想要過自殺,到了中學那就更多了,甚至有百分之12曾經某個階段被診斷為罹患了中到重程度的憂鬱症。
如果連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孩子都是如此,那麼長大之後,煩惱多、壓力大,面對社會愈來愈沉重的競爭,恐怕挫折是有增無減了!
不過,我覺得遇到不順利的處境或是別人惡意對待時,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覺得遭受不公平對待,這些遭遇是不是挫折,其實還是要看我們的態度。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體會,這種態度似乎讓別人覺得很奇怪,故事要回溯至四十多年前。
記得高中時英文老師曾發下好幾張英語名言佳句要我們背誦,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西方著名的祈禱詞:「請賜給我平靜,能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給我勇氣,能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請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當時我正為這句漂亮的佳句而讚歎時,坐在我隔壁的同學卻冷冷地說:「這一句根本是廢話,一點意義也沒有!」看到我滿臉狐疑的樣子,同學繼續解釋道:「你看這一句話有沒有像我們常開玩笑說的『大郎的弟弟叫二郎,二郎的哥哥叫大郎,廟的前面有旗竿,旗竿的後面有廟』,話講了半天,卻等於沒講一樣。我們面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原本也就只有這兩種態度,要嘛摸摸鼻子接受下來,要嘛去抗議去改變,我們缺的是不知道那些事情該接受還是抗議,看完這句話,我們還是沒有學到那個分辨的智慧啊!」
聽了這番話,一時還真無法反駁,不過,到底什麼是分辨的智慧也一直縈繞在我心裏。到了大二時,有一陣子忙著社團,在籌辦許多活動忙得焦頭爛額中,忽然體會到,原來要區分可以改變或無法改變的智慧並不難,只有自己能做的事以及自己的態度與看法,是唯一自己可以改變的;而必須求之於人的,就是不能改變的事。換句話說,別人要怎麼對待我,究竟是要幫我的忙,還是放鴿子故意扯後腿,或者是要稱讚我們還批評我們,我們只能平靜的接受,是當下不必去改變也無法改變的事。
換句話說,當時我的體會就是,不要對別人有期待,不要讓別人的言語與行為來影響自己的情緒與態度。當我試著去掉對別人的期待之心後,忽然感受到海闊天空,心情自在開朗。甚至,有了這樣的頓悟之後,這三十年來,我反而得到最多人的幫忙與協助,因為原本我不期待別人幫我忙的,結果一但當別人來幫忙了,我們的感激,往往會使別人幫我更多忙;同時若別人放我鴿子或惡意批評與中傷,也因為原本對別人就沒有期待,所以也可以維持平常心,到後來,那些人也會不好意思而友善相待甚至轉而協助我們。
不過,說實在的,要做到不對別人有期待,並不容易,甚至已經可以說是相當高的宗教情操了,因此,若免不了還是會有期待時,我會儘量把這個期待說出來,因為我發現人之所以不快樂,覺得被傷害,往往都來自於這些沒有說出口的期待。
我們認為家人應該記得我們的生日,伙伴應該要瞭解我的苦心,老闆應該知道我的努力,我們也希望朋友應該能夠體會我們的心情,每一個的「應該」都是我們對別人沒有說出口的期待,這些秘密的期待落空之後,就造成我們被剝剝,被忽視,失望,氣憤或幻滅的種種情緒。所以這些年,只要我嘴巴或腦海裏出現「他應該」這三個字時,就立刻提醒自己:「我又有對別人懷抱著沒有說出口的期待了!」
的確,年齡愈長,愈能朝內看,只把精力放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回顧以往,年輕時,我滿懷志氣,想改革社會,想改變別人,想更正一切不合理之事;如今我已知道,改變世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
印度聖雄甘地過一句不斷被引用的名言:「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是的,我們不必期待別人改變,我們如果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首先就要改變自己。
印度聖雄甘地過一句不斷被引用的名言:「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是的,我們不必期待別人改變,我們如果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首先就要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