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基先生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夏天,首次應邀辦了一場線上的繪本分享。其中兩本是史戴夫妻所創作的《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與10年後的續集《麥基先生錯過巴士的那一天》。
以下內容為謝昀芳所筆記,我另外補上了一些準備分享時的筆記。考量論點清晰度,我就以「動物」「時間感」來分類我閱讀這兩本時的主軸。

【動物】

  • 對動物園的另一種想像——動物的移動自由​與殊性
其實跟動物園的相關繪本也不少,像是元老安東尼・布朗的《動物園》、韓國作家蘇西・李的《動物園》、台灣作家陳芳怡的《馬戲團》,以及佩琪・芮士曼的《晚安・猩猩》(史戴夫妻有提過,《晚安・猩猩》是他們很喜歡的繪本,因此書中對於「動物權益」的部份,也有是在向芮士曼致意的意味。)……等。這些繪本都試圖打破我們對於動物園的想法,提醒我們反思動物園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至於這本《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當中,動物們步出動物園,搭公車到麥基先生家探望他,則打破了動物被關在動物園的既定印象,將動物們移出了動物園。​
另外,繪者也非常細膩的在翻頁的過程中,帶給讀者空間和時間的移動感,例如,步出動物園-等待公車-動物們在公車裡前進-抵達麥基先生家。這種時空的轉換,更突顯出了動物的移動自由。​
而在續集中,動物的角色有更多「移動」:動物們主動分擔了麥基先生打掃、管理動物園的工作,並且小鳥與老鼠協助將麥基先生忘記帶出門的餐盒,和飛走的帽子送到動物園給他。這次,動物們拯救了麥基先生,進一步展現出他們的主動性。
在繪本裡,動物也是特別的。特別指的是:動物在繪本裡不是配角,而是各自有自己的個性。動物似乎也不再是為了其它隱喻而存在(以動物喻人之類),而就是⋯⋯他們自己。比如:沉思的大象、昂首運動的烏龜、害羞的企鵝、過敏的犀牛、明明是夜行性動物卻怕黑的貓頭鷹。
  • 人與非人物種的關係-彼此互惠​
人與動物在繪本中的關係是彼此互惠的(以動物喻人也無不可)。雖然在續集中,Amos落漆(睡過頭遲到),有點脫軌了(體力不支以致於無法完成工作)。但動物朋友們首先的感受是:擔心,並進一步肩負起了照護的行為。動物們對Amos的擔心,轉化為 「解決問題」的行動,不是停在那裡,不是停在擔心而已。
若觀察麥基先生的個性,便會發覺他在動物園中是一個照顧者的角色,因此當他生病時,他還需要接受自己也有需要被照顧的需求,因此促成了互惠的關係。若缺少了坦誠自己的軟弱與需求,將容易導致關係失衡,以至於人會去掌控或支配動物。其實換成人與人的相處也是。​

【時間感】

  • 緩慢
在續集中,給「緩慢」有更多空間。可以發現,續集裡,烏龜佔了不少篇幅。他獨自晃出動物園,解救了拖行麥基先生遺落物品的小動物們,將他們帶回動物園裡交給麥基先生——從遇見失物招領,到把東西物歸原主,共有6個版面。甚至用 「拉頁 」,利用實體書的裝禎設計,把烏龜所需要的時間感,在頁面上呈現。其實故事相當巧妙的透過劇情的交錯,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都呈現了烏龜的「緩慢」。
然而,在烏龜與麥基先生和其他動物們重逢的畫面中,沒有任何人或動物顯露出一絲著急,大家就這樣靜靜的等待著烏龜前進。烏龜雖然緩慢,但總有一天會達到他的目的地。​
​而這個目的地,是一個烏龜能夠保有他自己狀態的安身之處。在這樣的安頓身心之處,就如同大家願意協助麥基先生,烏龜願意協助小動物們,大家願意等待烏龜……這般善的循環一樣。當我們渴望被細膩對待的同時時,我們也會渴望能夠細膩的對待別人,互惠的關係因此往上提升了一個層次,更像是彼此共好,因而產生了大家都能夠安頓身心之處。​
  • 花時間抵達自己/他人的內心
雖然Amos是個生活很規律的人,可以在第一集中就看到不斷出現的時鐘、錶,這些計算時間的機械,標誌了工業化和現代性。
工業化和現代性的時間,指的是:時間感不再是以大自然的循環為準則,而改以機械與工業生產的時間進行。這樣的時間,規定了何時該生產、該達到什麼樣的產能、完成什麼樣的目標。
也就是說,因為時間感有了劇烈的變化,影響了人如何看待人的態度或方式。在工業化的時間觀下,人比較接近工具:價值來自於你在SOP下,能有多少產能、你的生產力決定了你能不能有尊嚴的在社會上立足。有點像是一輛高速行進的火車,大部份人都搶著要上車,沒有餘力理會那些上不了車的人、也沒有餘力理會掉下車的人。
但是,人類的心理機制,從來不是、也不會進化到這種工業化的時間。史戴說,創作繪本關鍵在於有無 「感受 」湧現。「感受」這不會是工業時間在意的東西,但卻是一個人能否安頓好身心,非常關鍵的一環。
感受是什麼?是察覺自己內心的情緒、想法;感受是去觀看到他人內心的風景。那不是勁速、不是狂飆時間,而是需要慢。而「慢」,到底是不是我們現代生活,或我們的價值觀裡,給得起的東西?如果給不起「慢」,那麼,「快」是要去哪裡?目的是什麼?
也就是太強調「快速」的時間觀,左右了我們的價值觀。工業化的時間觀裡,人變成工具,只看重很物質導向、短線操作的成果。這樣的影響,事實上讓「人」這個物種,與世界/環境斷了關係。這個切斷的意思,是指人把環境同樣視為工具,或把其他人視為工具,因此價值的判準,會走到比較危險的地方:不能夠被換算為產值、物質層面的,就是沒有價值的。但人的生命,有些根本性的東西,是你不可能剝奪的,如果沒有了,就永遠有種無家可歸、孤獨感、缺了一角的感受。我很喜歡史戴的作品——特別是Erin的——因為她的作品裡永遠自帶細膩感,無論是她使用的媒材或營造出來的情結氛圍。
在此,我以法國新生代哲學家巴諦斯特.莫席左《生之奧義》小結:
「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確實喪失了某種感受力:都市化大規模進行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接觸繁多的生命形式,這些都剝奪了我們的追蹤能力--我指的是哲學意義豐繁的「追蹤」,好比對其他生命形式跡象的感受力、為之提供的資源多寡。」
莫席左說,曾在一次追蹤北非候鳥的行程中,他看見一隊老車愛好者途經山谷,在大自然中停駐自拍。然而,那些人只關注眼前的老車,對正在頭頂上進行的這場地中海最熱鬧、最國際化、最多彩多姿的動物「移民」行動,卻完全視而不見。
找回「感受力」是連結人與萬物的重要關鍵。而是一個關於感知、關於情感、關於連結與歸屬的危機。史戴的繪本,讓我想到這些關鍵詞,也許是為什麼會反覆回來看:繪本中所給出的連結感,是溫柔的、溫暖的,意欲喚醒讀者的感受力。感受力,某個程度,是讓萬物有其尊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穿過隧道】作者/安東尼・布朗 此為某次雯青聚會帶了2本繪本分享,其一為《穿過隧道》。儀靜與昀芳,分別記錄下分享摘要與回饋: 這本繪本,在台南大專開始進行繪本工作坊時,就已經在書單中,算得上是這幾年工作坊中的元老級。因此,熟稔該文本的昀芳,記錄著各種想法碰撞的痕跡: . . . . . . .
閱讀是一件瘋狂的事。
順道紀錄一下:等了一個學期,都不敢在團體中開口講自己意見的孩子,終於在這本繪本時刻讓我等到了。N的陪伴跟努力,都匯聚在孩子願意開口表達的這一刻!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小兒子跟我說,他拿手機拿的手好酸喔。左手酸了換右手,右手酸了換左手。最後兩隻手一起拿,然後又酸了,再也拿不動了。 「所以我只錄了四分鐘,因為手實在太酸了⋯⋯」
【穿過隧道】作者/安東尼・布朗 此為某次雯青聚會帶了2本繪本分享,其一為《穿過隧道》。儀靜與昀芳,分別記錄下分享摘要與回饋: 這本繪本,在台南大專開始進行繪本工作坊時,就已經在書單中,算得上是這幾年工作坊中的元老級。因此,熟稔該文本的昀芳,記錄著各種想法碰撞的痕跡: . . . . . . .
閱讀是一件瘋狂的事。
順道紀錄一下:等了一個學期,都不敢在團體中開口講自己意見的孩子,終於在這本繪本時刻讓我等到了。N的陪伴跟努力,都匯聚在孩子願意開口表達的這一刻!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小兒子跟我說,他拿手機拿的手好酸喔。左手酸了換右手,右手酸了換左手。最後兩隻手一起拿,然後又酸了,再也拿不動了。 「所以我只錄了四分鐘,因為手實在太酸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繼《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睽違十年的續作(好久啊!),麥基先生想要給他的動物好朋友們一個驚喜!結果因為太興奮麥基先生整個睡不著,隔天麥基先生竟然就睡過頭、錯過了上班的巴士......。不僅如此,他上班一路上還沿路掉東西!到了動物園後,還頻頻打瞌睡!究竟麥基先生能否照計畫給動物朋友們驚喜呢?
Thumbnail
在動物園裡工作的麥基先生,每天都會細心地陪伴他的動物好友們,他會陪大象下棋、跟烏龜賽跑、還會借手帕給犀牛……。有一天,麥基先生生病請假了,他請假的那一天,動物們好無聊又好擔心阿!於是,動物們決定了!他們要一起去找麥基先生!
Thumbnail
🐘今天來看很可愛的《好累好累的動物園》, 到底動物們在累什麼呢? 和成人世界的祕密有什麼關聯呢?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色調以柔和的綠色和藍色為主, 作者以圓潤、柔和的線條勾勒動物們的形象, 長頸鹿、獅子、大象、小豬和袋鼠⋯⋯ 大家都在排隊等著公車到來。 �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裡, 快節奏與科技主導了一切, 我們常常忽視自然界的細微美好, 與生命間的微妙連結。 🐱今天的《貓與小鳥》, 由館野鴻和他的弟子、細密畫家中野真實攜手創作, 不僅是視覺上的藝術品, 更是本深入探討生態共生與心靈成長的繪本。 🐱我們先來看看封面: 封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凱特‧狄卡密歐的作品,最愛的三本:雙鼠記、愛德華的神奇旅行、魔術師的大象。其中「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算是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鎮店之書,非常力推。裡面的一句話:「如果你一點都不想愛人和被愛,你的生命旅程就毫無意義。」令人再三思考迴盪。 . 凱特‧狄卡密歐出了新作品,迫不及待閱讀。依舊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因為動物園的生意太差了,園長經常苦思要如何吸引遊客。某天他受電視節目的激發,想到了招募超人氣貓熊的好點子!可是,來面試的「貓熊們」都怪怪的⋯⋯園長究竟能不能用這招渡過危機、成功挽救動物園呢?共讀時,可以一起欣賞荒謬有趣的故事,體驗一下日式漫才的搞笑功力;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討論「標準」和「好壞」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繼《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睽違十年的續作(好久啊!),麥基先生想要給他的動物好朋友們一個驚喜!結果因為太興奮麥基先生整個睡不著,隔天麥基先生竟然就睡過頭、錯過了上班的巴士......。不僅如此,他上班一路上還沿路掉東西!到了動物園後,還頻頻打瞌睡!究竟麥基先生能否照計畫給動物朋友們驚喜呢?
Thumbnail
在動物園裡工作的麥基先生,每天都會細心地陪伴他的動物好友們,他會陪大象下棋、跟烏龜賽跑、還會借手帕給犀牛……。有一天,麥基先生生病請假了,他請假的那一天,動物們好無聊又好擔心阿!於是,動物們決定了!他們要一起去找麥基先生!
Thumbnail
🐘今天來看很可愛的《好累好累的動物園》, 到底動物們在累什麼呢? 和成人世界的祕密有什麼關聯呢?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色調以柔和的綠色和藍色為主, 作者以圓潤、柔和的線條勾勒動物們的形象, 長頸鹿、獅子、大象、小豬和袋鼠⋯⋯ 大家都在排隊等著公車到來。 �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裡, 快節奏與科技主導了一切, 我們常常忽視自然界的細微美好, 與生命間的微妙連結。 🐱今天的《貓與小鳥》, 由館野鴻和他的弟子、細密畫家中野真實攜手創作, 不僅是視覺上的藝術品, 更是本深入探討生態共生與心靈成長的繪本。 🐱我們先來看看封面: 封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凱特‧狄卡密歐的作品,最愛的三本:雙鼠記、愛德華的神奇旅行、魔術師的大象。其中「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算是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鎮店之書,非常力推。裡面的一句話:「如果你一點都不想愛人和被愛,你的生命旅程就毫無意義。」令人再三思考迴盪。 . 凱特‧狄卡密歐出了新作品,迫不及待閱讀。依舊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因為動物園的生意太差了,園長經常苦思要如何吸引遊客。某天他受電視節目的激發,想到了招募超人氣貓熊的好點子!可是,來面試的「貓熊們」都怪怪的⋯⋯園長究竟能不能用這招渡過危機、成功挽救動物園呢?共讀時,可以一起欣賞荒謬有趣的故事,體驗一下日式漫才的搞笑功力;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討論「標準」和「好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