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水》南北朝.陳叔寶
《隴頭水》,《通典》曰:“天水郡有大阪,名曰隴坻,亦曰隴山,即漢
隴關也。”《三秦記》曰:“其阪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謂隴頭水也。”
其一
- 塞外飛蓬征,隴頭流水鳴。
- 漠處揚沙暗,波中燥葉輕。
- 地風冰易厚,寒深溜轉清。
- 登山一回顧,幽咽動邊情。
其二
- 高隴多悲風,寒聲起夜叢。
- 禽飛暗識路,鳥轉逐征蓬。
- 落葉時驚沫,移沙屢擁空。
- 回頭不見望,流水玉門東。
此兩首詩是描寫塞外苦寒艱困的環境! 塞外古來即是「征戰,流放,商轉」之地,征人落魄,景象淒涼,雖未一語描述心境,其實心由境生,已然不言而喻!
杜甫《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 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 欹倒衰年廢,招尋令節同。
- 薄衣臨積水,吹面受和風。
-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如夢令》宋.蔡伸
- 人靜重門深亞 a3。
- 朱閣畫簾高掛kua3。
- 人與月俱圓,月色波光相射sia7。
- 瀟灑。瀟灑。人月長長今夜ia7。
第一首的【亞】,是「壓」義!對仗前句的「垂」! 第二首【亞】,是「掩」義!
【向(ann3)落來】將身體前傾壓低,採用【向】字,在漢語語意裡,是有窒礙之處! 要釐清這個問題,要先來梳理一些不少的同音近音,同義,近義字! (中文時間)
一開始覺得是【偃】(ian2)字,後來又查到孳乳字【躽】,身向前也。【類篇】曲身。從【偃】字開始來爬梳 【ann3】音!!
- 仰臥;安臥。《詩·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南朝宋謝靈運《遊南亭》詩:“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唐韓愈《秋懷詩》之十:“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宋陸游《昔日》詩:“陣如新月偃,箭作餓鴟鳴。”
- 倒伏。《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移寳(實)易俗,草偃風邁。”清唐孫華《暮春雜詩》之四:“高枝翻偃地,低梗忽淩空。”葉聖陶《隔膜·苦菜》:“嫩綠的葉一順地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圖案畫。”
- 覆蓋。唐張喬《尋桃源》詩:“水垂靑靄斷,松偃綠蘿低。”宋蘇軾《過高郵寄孫君孚》詩:“故園在何處,已偃手種松。”參見“偃蓋”。
【躽】於殄切 ian2。謂曲身向前。(這應該是偃的孳乳字)
大陸的字典用字,則是採【音】im/im3 音符的字,如【揞】,以及仿【躽】的造字(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