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植物園區各區特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自2021年5月開展之後,緊接著,9月陸續展開「佛教植物園區」的栽種,從中發現很多佛教植物在唐代玄奘大師西行取經都曾經食用過,甚至帶回中土栽植。時至今日,從印度來的佛教植物可能分布至中亞、東南亞不等,猶如佛教弘揚至世界各國,產生了連貫的因緣,更重要的是,佛教長存,法水長流,佛教植物也會順著因緣長遠分布各地,永續共存。在佛教植物園區導覽手冊發行之前,特別節錄以饗。除此,佛館設計了佛教植物園區團體導覽路線、教育推廣學習單、佛教植物教育展,還可玩佛教植物性格測試等,從室內到戶外,都可以讓小朋友感受六根體驗。除了現行有佛教海線美食(佛教植物餐)外,日後將陸續開發更多的佛教植物餐、飲品等,這也是推動低碳蔬食,合乎「淨零願景‧綠色行動」綠色飲食之面向。

raw-image


第一區:玄奘大師區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為中土帶回珍貴的法寶,口述此行過程中旅途上的見聞,由弟子辯機撰筆《大唐西域記》一書,令後世的我們得以一窺玄奘大師取經沿途的歷程。而今在佛館的玄奘大師區,我們再以「佛教植物」來重現玄奘大師取經的點滴,藉由認識佛教植物,跟著玄奘大師一起啟程佛國尋根。

特別是,佛陀於菩提樹下證道,因此菩提樹對佛教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存在。當您來到佛陀紀念館,一定要來尋覓來自印度那爛陀的菩提樹,在佛光大佛加持下,合掌祈願自己的福慧增長,平安吉祥。

raw-image


第二區:藍毗尼園區

經典中記載「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中,手攀無憂樹之時,太子由右脅而生。」藍毗尼是梵名,意思是「花果等勝,妙事具足」。釋迦牟尼誕生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誕生後行走七步,步步生蓮,並且手指天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本區中,讓我們認識無憂樹與更多與佛陀有關的植物。

raw-image
raw-image


第三區:祇園區

佛陀成道後,印度北方憍薩羅國舍衛城的須達長者建設祇園精舍獻給佛陀,作為佛陀講經的道場。佛陀在祇園度過24個春秋,宣講《阿彌陀經》、《金剛經》等重要經典,可以看出2600年前,佛陀說法度眾的盛況。如今在佛陀紀念館的祇園區裡,種植的諸多佛教植物也在說法,給十方有情眾生聆聽。


raw-image
raw-image


第四區:樟樹林區

阿育吠陀,可以說是佛教的傳統醫學,認為人體與自然是不可分割,因此當身體與自然不調和時,人體器官等各項機能無法順暢運作,於是產生不調或生病。在阿育吠陀的醫療體系裡,有食用與藥用的方式,讓人們藉助自然的植物藥方,重新調整人體的四大不調,恢復正常的和合運作。進入本區,就可認識阿育吠陀植物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7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自心清淨對於一切的顯現是自然清晰、了了分明,沒有絲毫的障蔽。就好像我們在觀修唐卡上的佛像時,唐卡上的圖案會顯現在心中一樣。譬如從此處看雖然看不見印度金剛座的佛陀二十五歲等身像,但佛像並非沒有存在,而是我們凡夫肉眼太容易受到物質障蔽了。經過曾經去印度金剛座,朝禮過佛陀等身像的人們描述所見所聞以後,我們
Thumbnail
自心清淨對於一切的顯現是自然清晰、了了分明,沒有絲毫的障蔽。就好像我們在觀修唐卡上的佛像時,唐卡上的圖案會顯現在心中一樣。譬如從此處看雖然看不見印度金剛座的佛陀二十五歲等身像,但佛像並非沒有存在,而是我們凡夫肉眼太容易受到物質障蔽了。經過曾經去印度金剛座,朝禮過佛陀等身像的人們描述所見所聞以後,我們
Thumbnail
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與佛陀紀念館共同打造的全台首座佛教植物園區,目前至少已種植56種、230棵佛教植物供大家欣賞。星雲大師創辦佛陀紀念館,推動生命及環境教育,環保和心保雙管齊下,努力打造佛館成為校外教學的最佳場域。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是 國際上最重要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保育基地。
Thumbnail
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與佛陀紀念館共同打造的全台首座佛教植物園區,目前至少已種植56種、230棵佛教植物供大家欣賞。星雲大師創辦佛陀紀念館,推動生命及環境教育,環保和心保雙管齊下,努力打造佛館成為校外教學的最佳場域。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是 國際上最重要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保育基地。
Thumbnail
第一區:玄奘大師區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為中土帶回珍貴的法寶,口述此行過程中旅途上的見聞,由弟子辯機撰筆《大唐西域記》一書,令後世的我們得以一窺玄奘大師取經沿途的歷程。而今在佛館的玄奘大師區,我們再以「佛教植物」來重現玄奘大師取經的點滴,藉由認識佛教植物,跟著玄奘大師一起啟程佛國尋根。 第三區:祇園區
Thumbnail
第一區:玄奘大師區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為中土帶回珍貴的法寶,口述此行過程中旅途上的見聞,由弟子辯機撰筆《大唐西域記》一書,令後世的我們得以一窺玄奘大師取經沿途的歷程。而今在佛館的玄奘大師區,我們再以「佛教植物」來重現玄奘大師取經的點滴,藉由認識佛教植物,跟著玄奘大師一起啟程佛國尋根。 第三區:祇園區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館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供養,就在中軸線的成佛大道上。 我記得很清楚,佛光大佛建築完成後,當時統籌擘劃整體園藝景觀的慈惠法師問大師:「成佛大道兩旁要種什麼植栽?」大師不假思索答道:「同品種、同花色的九重葛。」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館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供養,就在中軸線的成佛大道上。 我記得很清楚,佛光大佛建築完成後,當時統籌擘劃整體園藝景觀的慈惠法師問大師:「成佛大道兩旁要種什麼植栽?」大師不假思索答道:「同品種、同花色的九重葛。」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2佛教植物園區3月12日舉行揭碑典禮,此為2021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推動,從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大唐西域記》等經典為依據,以保種中心及佛館的佛教植物作。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2佛教植物園區3月12日舉行揭碑典禮,此為2021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推動,從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大唐西域記》等經典為依據,以保種中心及佛館的佛教植物作。
Thumbnail
春神來了,今天(3月12日)上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施展魔法,與佛教相關的綠樹和花種,搖曳生姿向您招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歡迎大眾看樹賞花時放下煩惱、執著,找回內心的清淨和光明。
Thumbnail
春神來了,今天(3月12日)上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施展魔法,與佛教相關的綠樹和花種,搖曳生姿向您招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歡迎大眾看樹賞花時放下煩惱、執著,找回內心的清淨和光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