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討厭的大人的模樣:久違與自己的對話

更新於 2024/08/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剛過21歲生日,正式跨入「二十多歲」的年齡層,前幾天夜裡剛好有青少年來訊,詢問對於過去時常說「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的一些脈絡,或許正好是個機會再次跟自己對話,談談過去到現在對於討厭的大人的模樣的想像。
►討厭的大人的那些模樣
我大部分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校園中度過,高中時基於求學經驗使我對於討厭的大人的模樣形塑在於被斥責、被數落、被當眾質問⋯⋯,這些校園內的種種無助堆疊成難過、懷疑與不公平,直至現在,都難以抹去的負面經驗;近一步反省成長經驗中與成人的爭執、不信任、環境不友善以致於部分暗示的不諱言,使我對於原先討厭的大人的那些模樣更加聚焦,雖然抽象卻倍感真實。
►還記得嗎?十八歲那年說過的那句話
十八歲那年還在地方政府任期時,有次去向一群年過半百的長輩們談在體制內改變現況的參與經驗,當時我以「長大後我們一定不要讓自己也成為當年那個討厭的大人!」作為總結,希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不必一昧被否定,透過創造彼此對話機會,期待成人應相信青少年有能力思考與表達與其有關的事物,而非固執地在行為與言語間透露幼體化的傲慢。
►成人世界的偽裝:社會化使成人不再坦率
相比起少年時期的真誠,成人世界有太多顧忌,發展歷程使然,少年不停長大,伴隨社會化的洪流推移,有形與無形的框架使少年在談話、待人處事、甚至日常互動,開始有所侷限,或許這就是長大的滋味吧,少年漸漸長成社會所期待的模樣,變與不變,皆在不知不覺中。
►理想的成人角色:穿針引線
「每個世代都有責任為下一個世代找到屬於他們的位置」,在我的想像與期待中,我所理想的成人角色是能適時地為青少年穿針引線,少年會有自己的想法開拓自己的人生,成人主要工作便是陪伴,適時出手引導,卻不過度介入,轉身之後,在少年背後成為他們的支持者,陪他們沐浴陽光風雨,在有需求時為他們撐把傘,誠如人權工作的核心,設身處地陪他人走一哩路,相信一路上,雙方都會有所收穫與成長。
►自己是及格的大人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試圖成為理想大人的模樣,也承認我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但我也有信心至目前為止,我相信自己是個及格的大人;我很謝謝少年時期那些討厭的大人,謝謝他們用行動告訴我討厭的的大人是什麼模樣,使我在成長過程中有好好長大,沒有長歪;近期也開始透過非正式的互動模式支持青少年完成計畫,在他們身上好像看到當時的自己,勇敢又執著,就像《小王子》書中寫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未來我依然會保有初心,依舊朝做個溫暖的大人努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Thumbnail
你身邊也有那種整天抱怨的同事嗎?從長官、同事、業務分配、辦公室的飲水機到茶水間的小強,她彷彿有無盡的怨恨...
Thumbnail
缺乏有效溝通和的積極態度真的會令人無可奈何,有可能是因為忙碌沒有看到,也有可能是不重視等,但不論如何終究會造成項目的難以進展。建議合作前事先建立明確的溝通渠道與合作規範,以增加項目的合作順利,也做好應備方案。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想起左撇子的兒子小學極度討厭寫字的往事。 於是我探頭問高三的兒子:你還記得自己國小很討厭寫字的事情嗎? 兒子:有嗎?我不記得了.....。 我:你討厭寫字這件事讓我很抓狂。 兒子無奈:還好吧?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Thumbnail
你身邊也有那種整天抱怨的同事嗎?從長官、同事、業務分配、辦公室的飲水機到茶水間的小強,她彷彿有無盡的怨恨...
Thumbnail
缺乏有效溝通和的積極態度真的會令人無可奈何,有可能是因為忙碌沒有看到,也有可能是不重視等,但不論如何終究會造成項目的難以進展。建議合作前事先建立明確的溝通渠道與合作規範,以增加項目的合作順利,也做好應備方案。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想起左撇子的兒子小學極度討厭寫字的往事。 於是我探頭問高三的兒子:你還記得自己國小很討厭寫字的事情嗎? 兒子:有嗎?我不記得了.....。 我:你討厭寫字這件事讓我很抓狂。 兒子無奈: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