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

含有「微習慣」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7 天前
是啊!
宇牛 嘿嘿 宇牛大是不是被動機騙過幾次, 我自己就很常被動機耍😅
「你不是沒毅力,只是用錯了方法」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立下宏願,要每天早起運動、閱讀一小時、斷捨離房間、學一個技能。剛開始幾天充滿熱情,沒幾天就因加班、心情差、忘記了……又失敗了。 其實,問題不在你。而是沒有掌握真正有效的方法,從「微習慣」的角度出發!
Thumbnail
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其實不用太努力,只要每天透過這5個微小的改變,你就能夠在一年後看到驚人的成果。這些微習慣不僅容易執行,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生活品質。 📖1.每天閱讀5分鐘 每天花5分鐘閱讀一本好書,讓你的知識慢慢累積。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思維將變得比別人更為強大,這不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3/11
還有一個是⋯訂閱懸緝youtube
「維思維WeisWay」平臺推薦:學習成長好去處,分享《原子習慣》懶人包,核心概念在於改變身份認同,透過微小系統性習慣累積產生複利效應,達成目標。文章詳述建立習慣的四個步驟:提示、渴望、行動、獎賞,以及克服困難的方法。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任營長很常講的一句話 時隔20幾年 仍然是很經典 尤其 科技及許多技術的進步 外在許多不可抗的因素 讓變化的速度更加快了腳步 也形成所謂的”VUCA”時代
Thumbnail
探討習慣養成的方法,並提出系統性學習的五大面向:行為製作、習慣流程、情境、心態及自我認識。鼓勵讀者透過小習慣的累積,逐步達成目標,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習慣養成方式。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1/18
「保持彈性」 才不會因太辛苦或無趣而放棄。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9
李英華 真的很棒,您的每一篇故事都好像曾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很謝謝您。
本文分享「慶祝」作為建立正向神經連結的關鍵方法,並提到大腦在行為後立即獲得正向回饋的重要性,以及專注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學習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享受習慣養成過程。
Thumbnail
分享韓國明星宋慧喬的方法~她說她會把讚美自己的話寫在小紙條上,放進盒子裡(類似存錢筒的概念),然後到了年底或是自己沒有力量的時候,一張張打開來看。這一張張都是在述說著自己做到的每一步,看見自己成長的每一步。看得見的自己的美好,分享給你~🥰🥰🥰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2
花花家的雜貨店 這一招好棒啊,學起來。謝謝花花。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行為模型中的「提示」來建立好習慣,特別著重於在早晨安排習慣和利用既有行為作為提示(錨點)的策略,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和行為來建立新習慣,並強調習慣的特定調性和個人體驗的重要性...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04
謝謝喵爪分享!也讓我想到 原子習慣!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 莊小昕 這本書和原子習慣一樣,都在講如何養成習慣。[設計你的小習慣]架構比較容易吸收,我會參照他的步驟調整習慣的難易度,像是調校說明書,蠻有趣的。小昕有特地培養的習慣嗎?
在追求改變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面對無法持續、負面想法以及找不到意義感等障礙。因此,當面對挑戰時,學會將改變視為小步驟的練習至關重要。通過微小的改變,增強自信心,並建立自我挑戰的勇氣,最終能改變生活...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12/08
努力、持續、堅持、不間斷。這就是要做的。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3
普普文創 雙手贊同!!
《微習慣》的作者史蒂芬‧蓋斯是一位美國作家,他原本是一個普通的宅男,生活中充滿了懶惰和拖延。然而,他決心改變自己,開始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並將自己作為實驗對象。他發現微習慣策略比其他任何習慣策略都更有效,於是寫下了這本書。 史蒂芬從2012年開始,每天至少做一個伏地挺身,兩年後,他擁有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微習慣呢~誠心推薦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7
喵爪跳跳堂 我是一代螽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