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文章
何謂會計、會計科目與會計要素中,提到了五大會計要素的觀念,這些要素分別是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與費損,這篇文章的內容會大量用到這些要素,忘記的人可以再回去閱讀唷。
會計恆等式
下面就開始介紹今天的內容囉!首先介紹的是「會計恆等式」,我想先舉個例子,假設小新全家的總資產有1,000萬元,這些資產包括房子、車子與存款,而這些資產是怎麼來的呢?其中400萬是廣志與美冴自己存的,另外600萬是跟銀行借的,自己存的就是自有資金,就是權益,借的就是他人的資金,就是負債,所以就可以知道,現在手上擁有的=別人借的+自己原本有的,因此可得出:
資產=負債+權益
這就是會計恆等式。
資產的英文為Asset,負債的英文為Liability,權益的英文則為Equity,為了方便記憶,會計恆等式又可表達為:A=L+E。
借貸原理
我們在記錄會計科目的變化時,也巧妙地運用了會計恆等式的「結構」,例如:資產在等號左邊,負債與權益在等號右邊,所以就設定下面的規則:
- 資產增加記在左邊。
- 負債與權益增加則記在右邊。
- 相反地,若資產減少會記在右邊。
- 負債與權益減少則記在左邊。
- 左邊又稱為借方;右邊又稱為貸方。
- 將科目金額記錄於左邊這個動作,又稱為借記。
- 將科目金額記錄於右邊的動作,又稱為貸記。
借貸方名稱原由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左邊稱為借方,右邊稱為貸方呢?這是由銀行業中的銀行存款科目衍生的說法,下面必須站在銀行的角度思考,銀行存款屬於銀行的資產科目,若銀行存款增加,會記在左邊,銀行存款之所以會增加,是因為民眾將錢拿去銀行存,換言之,便是銀行向民眾「借入」資金,因此左邊才稱為借方。同樣地,當銀行存款減少,則會記在右邊,代表銀行向民眾「貸出」資金,因此右邊才稱為貸方。
正常餘額
接著來說明「正常餘額」這個名詞概念,資產增加會在左邊,也就是借方,因此正常的情況下,資產若有餘額也會在借方,否則資產就變成負數了。所以我們說資產的正常餘額在借方,同理可知,負債的正常餘額在貸方,權益的正常餘額也在貸方。
恆等式的簡單釋例
另外雖然會計恆等式看起來很單純,但它可以衍生出許多變化,接著要說明,要讓這個式子相等,可以有很多種排列組合。
- 第一種情況是資產同額增加、資產同額減少,負債與權益則不變,等號可以成立。這就像我用了5萬元買了一台機車,我增加了機車這個資產,價值是5萬元,所以是借:機車資產5萬元。同時我的現金資產則減少了5萬元,因此是貸:現金資產5萬元。
- 第二種情況是資產同額增加,負債也同額增加,這樣等號也可以成立。例如媽媽借我5萬元去買機車,我增加了5萬元的機車資產,所以是借:機車資產5萬元。同時我也增加了欠媽媽5萬元的負債,所以是貸:負債5萬元。
- 第三種情況是資產同額增加,權益也同額增加,等號也可以成立。例如媽媽投資我5萬元,我將5萬元拿去買機車,於是我增加了5萬元的機車資產,就是借:機車資產5萬元。而媽媽投資的5萬元則讓我的自有資金增加了,這個部份不用還,所以屬於權益,因此是貸:權益5萬元。
- 第四種情況是資產增加,負債與權益也增加。例如媽媽知道我需要機車,但又怕我養成依賴的習慣,於是她給了我5萬元,其中2.5萬元未來要還給她,於是我增加了5萬元的機車資產,同時增加了2.5萬元的負債,並增加了2.5萬元的自有資金,也就是權益。借貸的變化則為:借:機車資產5萬元;貸:負債2.5萬元;貸:權益2.5萬元。
可能的情況還有很多種,不過原理都一樣,我也就不繼續列舉了。
借貸法則
從上面的各種情況中可以歸納出,當有借方產生時,也會有對應的貸方,另外為了讓會計恆等式成立,借方與貸方的「總金額」會相等,這就是所謂的「借貸法則」了。借貸法則的口訣便是: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分錄與複式簿記
另外,上面的每種情形都可以說是一種交易,我們將交易影響的相關科目「分別記錄」,便形成了「分錄」,例如:借:機車資產5萬元;貸:負債5萬元,就是一項分錄。借:機車資產5萬元;貸:負債2.5萬元;貸:權益2.5萬元,也是一項分錄。
而將發生的一筆交易分別記錄在兩個以上不同帳戶中的方法就稱為「複式簿記」。其中複式是指兩個以上的意思,簿記則是記錄,如同剛剛提到的兩個分錄,都分別記錄在至少2個以上帳戶中,這就是複式簿記了。複式簿記法可以說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因為它透過系統性的方法記錄了每筆交易的影響,讓我們得以了解交易的軌跡與最終的結果。
T字帳
在前面的介紹中,眼尖的朋友應該有發現一個如同T型的符號,這是因為會影響會計科目的交易可能有很多項,為了記錄眾多交易對某一個會計科目的影響,於是便發明了這個T字形的記帳技巧,將每項交易對該會計科目的增減影響,分別記錄於T字形的左方或右方,這就稱為T字帳。
以現金這個資產科目為例,交易A使得現金增加500元,我們便記錄500元於T字帳的左邊,也就是借方。交易B使得現金減少300元,我們便記錄300元於T字帳的右邊,也就是貸方。交易C使得現金增加100元,我們便記錄100元於T字帳的左邊,也就是借方。最後現金科目的餘額則為300元,也就是左邊的500元減右邊的300元、加左邊的100元,這就是T字帳的應用技巧。
會計恆等式進階版
有了上面的基礎觀念後,我們繼續介紹會計恆等式的進階版,也就是將收益與費損放進來,同樣引用一開始小新家的例子,假設廣志努力工作一整年後,得到的年收入為200萬元,扣除掉全家一整年的開銷150萬元,收益200萬元減掉費損150萬元後,就得出了盈餘為50萬元,這50萬元就會變成自有資金,也就是權益了,現金資產同時會增加50萬元,使得會計恆等式得以成立,所以會計恆等式可以進一步表達為:
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損
我們將等號右邊的費損移項到等號左邊變成了
資產+費損=負債+權益+收益
同樣地,我們可以知道,費損在等號左邊,所以費損增加記在左邊,也就是借方,費損的正常餘額就在借方。另外收益在等號右邊,所以收益增加記在右邊,也就是貸方,收益的正常餘額在貸方。從這個進階版的恆等式,就能了解收益與費損的借貸方式了。
平衡不等於正確
這裡問大家一個問題,若會計恆等式的等號成立,也就是達成平衡了,是不是代表最後的財務結果一定正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有可能是錯誤的平衡,原因可能在於我們的分錄記錯了,譬如媽媽借給我們的5萬元,正確應該是要貸記負債5萬元,但我們卻錯誤貸記為權益5萬元,這一樣會使得會計等式平衡,但呈現出來的財務結果卻有極大的不同,因此要特別注意。
最後再簡單複習一下今天教過的觀念,
- 會計恆等式為:資產=負債+權益。
- 會計恆等式的進階版為:資產+費損=負債+權益+收益。
- 會計科目的增減要記在哪一邊,可以參考會計恆等式的結構。位於等號左邊的科目如資產與費損,若增加就記在左邊;位於等號右邊的科目如負債、權益與收益,若增加就記在右邊。
- 左邊又稱為借方;右邊又稱為貸方。借貸方的名詞是由銀行業的銀行存款角度所衍生的。
- 借貸法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 複式簿記是:將發生的一筆交易分別記錄在兩個以上不同帳戶中的方法。所呈現的態樣就是「分錄」。
- 恆等式平衡不代表一定正確。有可能是我們分錄記錯了。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一點幫助,請幫我點愛心與拍拍手五下(下方),這將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謹獻上最誠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