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些騙子教我的事:別迷信地位、腳踏實地、遠離「我就怕被罵」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回顧一年多前籌畫第一季Podcast節目時,我與合作方公司簽約,有一位專案負責人擔任溝通橋樑、發包後製,多開啟一個專案意味在日常的寫稿工作外,必須生出節目企劃、大綱並錄音,一開始我完全掌握不到自然地對一支麥克風講話的要領,收聽數與口條當然不可能立刻有頂標節目的水準,只能一步一步琢磨。

時間推移到2021年十月下旬,我要從美東飛回台灣的前一天早上,正一邊收行李,一邊思考回台灣時找合作方公司與專案負責人討論,忽然就收到了訊息,專案負責人通知我明天是他在職的最後一天,下一句更是石破天驚:「必須告訴你,我做了一件大錯事。」

我趕忙回訊問哪裡出錯,兩地的時差是十三小時,我的上午是台灣的深夜,專案負責人隨即撥打語音通話過來:「你跟來賓對談的那一集原始檔被洗掉了。」

Podcast節目都是預錄的,我和來賓的對談發生在得知這個噩耗的兩個月前,錄完當下專案負責人確認檔案沒問題,接下來就該交給剪輯後製處理。嗣後我屢次詢問專案負責人進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你必須先把前面的集數錄完,才能連貫後面的故事」,待我交齊錄音檔,他表示對談「正在剪了」,一副完全掌握進度的篤定,怎麼會到此刻才發現檔案不見?

專案負責人用非常可憐的語調不斷訴說著原因理由,我回憶著兩造過往的互動,不得不吞下苦澀的事實--他一直在騙我。

raw-image

因為「我就怕被罵」而變成騙子的人

時光不會倒流,說出口的謊不是一方想當沒事,其他人就能夠忘記,不介意曾經被騙的疙瘩,願意給機會再試著努力一遍。

當下比起究責,我更著急要怎麼解決問題,後續24小時之內我要登機、轉機、搭十幾小時的長途航班,通聯和討論都很不方便,一定要立刻想出對策。

「你能不能委託公司的IT人員,用程式技術把檔案救回來?」我向專案負責人提出一個我所想到外部成本最小的方案。

這位專案負責人表示沒辦法,我問他已經試過了嗎?他吞吞吐吐地說,不想讓其他人--即使再過一天就會變成「前東家」的公司知道這個錯誤,他向我承諾他會用私人名義並全額負擔開支,來支援我和來賓重新錄音,接著他話鋒一轉:「曉嫚你可以去向來賓道歉嗎?你跟來賓比較熟。」

原本還沒空生氣的我,聽到這要求簡直怒不可遏,這人捅婁子居然推我出去道歉?!但思考更深一層,Podcast節目叫做「曉嫚的Cult Bar」,上面掛著我的名字,去向來賓分辯出包的是誰根本沒意義,因為通通都會算在我頭上;專案負責人到這節骨眼上還在找擋箭牌、想盡辦法要瞞住公司,我完全不敢讓他私下去接洽來賓,天曉得他會不會又因為「我就怕被罵」,把事情弄得更複雜?

「好,我去講。」我簡短回應,當下沒空也沒力氣說什麼重話,趕緊寫mail、撥打語音向來賓道歉,拜託他再跑一次通告,來賓很大器地諒解人難免有犯蠢的時候,答應再來上節目,末了來賓補了一句:「會出包我其實不意外。」

聽到這話我心臟狂跳、四肢冰冷,「還發生了哪些事讓你不意外?」

來賓告訴我,專案負責人與他相約到府裝設麥克風,頭一次約放鳥,第二次約遲到,等節目錄完來賓詢問器材要怎麼歸還,專案負責人竟說:「不急,我想到再去拿就好。」來賓忍不住在後續兩周內幾次提醒:「錄音設備是你公司的資產,一直放在我這邊不妥,請你安排時間來拿,你人不方便的話,要不要叫機車快遞來收?」專案負責人才與來賓約在捷運站面交器材,再次姍姍來遲。

得知先前發生這種事,我差點沒口吐白沫,即使我是與合作方公司簽約的創作者,專案負責人隸屬合作方公司,我並沒有職權去約束他的工作表現,但這些問題出在我的專案裡,只能用盡所有可以想到的道歉辭令向來賓道歉。

向來賓道歉的同時,我傳訊息知會專案負責人「我已向來賓鄭重道歉,對方現在仍在線上,請你也務必向對方表示歉意」,同時寫mail通知合作方公司,詳細告知這一小時內的出包驚魂記。

raw-image

籌畫Podcast專案時,我人在美國、合作方公司在台灣,我已經在家工作多年,很習慣遠距離工作模式,這也不是雙方第一次合作,我與專案負責人採取線上通聯、分工的形式時,也預設對方會把份內的工作做好,但我太天真了……

專案負責人一心想私了,屢次明示暗示我別告訴合作方公司:「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專案,覺得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可以用外包身分繼續參與。」「我願意負擔剪輯錄製的成本,所以我們就私下跟來賓約好不好?」而再過一天他就會變成「外部人士」,他要以什麼角色參與後續的專案呢?與我簽約的對象是合作方公司,合約還沒走完,遇到這樣的突發狀況,公司的立場是什麼?我必須明確釐清權責,不能因為被求情就和稀泥。

合作方公司很快回信,表明接下來會由交接的同仁統一聯繫、處理補錄音事宜,不會再讓這位專案負責人與任何創作者接洽。

我鬆了口氣,折騰了一大圈終於敲定緊急應變對策,總算可以專心收行李,沒想到我才蓋上筆電,這位前.專案負責人立刻來訊:「有急事想跟你確認,方便通話嗎?」

我嘆為觀止,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說?我在手機的通訊App中打字回覆:「我很快就要出門去機場,不太方便通話,請你把想要確認的事情逐項打給我,我會在網路穩定時逐項回覆。」

「那就不用了!」前.專案負責人忽然間不急也不需要確認任何事,留下一些祝福後續發展的吉祥話,無言的我回覆一個貼圖,此後這個對話框再無動靜。

那些騙子教我的事:

別迷信地位、實地跑流程、遠離怕被罵不負責的人

額外耗損許多的時間人力物力後,節目驚險地如期上線,與合作方公司的合約走完後,我找到新的夥伴繼續經營節目,一晃眼已來到第三季後半。

行走社會難免踩到沒掉過的坑,掉坑時必然怒火攻心,而事過境遷,眼前又有新的工作進度得追趕,平時我不會想起曾騙得大家雞飛狗跳的前.專案負責人,到了該做回顧與推出下一季新企畫的時刻,往事就會在心裡過一遍,應該好好爬梳寫下來,與它做個了結。

raw-image

公開以前被騙--在職場屢見不鮮的謊言、還可以救得回來,不是被吃乾抹淨的那種騙,感覺並不舒坦,也曾質疑有沒有必要,比起啃人血饅頭的詐騙集團,前.專案負責人「怕被罵而隱瞞問題」完全稱不上邪惡,充其量是軟弱到不敢負責任。

許多問題是沒辦法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的,也無法用謊言遮掩到天荒地老、趁事態還沒不可收拾前,去找其他人幫忙,就算被罵、被究責、被投以嫌惡的眼光,但這就是一開始對工作輕慢疏忽的代價,能承受責難,起碼人也成長了,不會以騙子的形象存在別人的記憶中。

我也仔細思考過,為什麼我會毫不質疑這位前.專案負責人的謊言?

首先是在實際製作Podcast之前,我完全是個小白,除了產出內容之外,不懂錄音的工作流程,再來是前.專案負責人過去在知名的網路平台服務,上一個前東家更是名聲響亮,經營了常佔據各Podcast排行榜前十大的超熱門節目,我是忠實聽眾,他的履歷令我肅然起敬,他向我強調他很有經驗,指示「必須先把前面的集數錄完,才能連貫後面的故事」,我也就「相信專業」了。

累積了三季的製作經驗,實際跑過所有流程並試誤後,我並不覺得自己變得多厲害,但明白了很多常識--每一集節目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說好一個完整的故事,讓聽眾從任何集數隨時進入,Podcast並不是在上嚴肅的課程,設計成聽完前面的基礎,才聽得懂後面的進階內容並不妥當,在後製作業方面更沒有「上一集剪完才能剪下集」這種邏輯。

去請益有地位的專業人士固然重要,知識要自己去執行驗證,這種老生常談的道理,最能夠篩出誰實在、誰唬爛。

我再也沒有更新前.專案負責人的動態,曾經雙方很熱絡地討論如何做好一件事,最後發現是謊言和騙局,這樣的人際關係也只能嘎然而止了,我長到三十幾歲已習慣人會來去,但這麼粗糙的斷裂依舊很難消化。

時光不會倒流,說出口的謊不是一方想當沒事,其他人就能夠忘記,不介意曾經被騙的疙瘩,願意給機會再試著努力一遍。

比起與人疏遠或絕交,我更受不了得成天為另一個人填坑擦屁股,除了隨時提醒自己做事要腳踏實地、減少明日的問題從今天的自己做起外,發現一個人自知敷衍不認真,連最輕微的被罵都不願承擔時,即使他本質上不是壞人,也離他越遠越好。


更多故事歡迎收聽:拆解地位焦慮:分享經典《我愛身分地位》


人必須被其它人敬重才能夠接納自己,而當現代社會越來越把經濟成就當成衡量地位的標準,人們也對自己是否成功、是否幸福、是否在社會上的地位充滿焦慮,究竟要如何拆解地位的迷魂陣?

本集節目分享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的經典著作《我愛身分地位》,順著「勢利眼」的源起往下走,探討歷史上對於地位的辯證,尋找一個我們了解也能夠認同的地位評價體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2023/10/07
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社群時代的地獄前所未有地接近你我,不僅千變萬化而且業力無邊。借加密貨幣為題發揮的網紅生態系,也是其中的產物。
Thumbnail
2023/10/07
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社群時代的地獄前所未有地接近你我,不僅千變萬化而且業力無邊。借加密貨幣為題發揮的網紅生態系,也是其中的產物。
Thumbnail
2023/01/20
《蓬萊仙山》收錄我一度好奇,但不曾在網路上留下系統資訊的人事物,幸虧有兩位作者黃郁仁、倪瑞宏的仔細爬梳消化,把差點被時代吞沒的傳奇歷史還原到讀者面前,重新思考這塊土地的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3/01/20
《蓬萊仙山》收錄我一度好奇,但不曾在網路上留下系統資訊的人事物,幸虧有兩位作者黃郁仁、倪瑞宏的仔細爬梳消化,把差點被時代吞沒的傳奇歷史還原到讀者面前,重新思考這塊土地的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2/12/03
世界盃足球賽在卡達開打,牽涉複雜的中東情勢、美國政治與近代的認知作戰模式,為什麼不該小看趣味型的假消息呢?
Thumbnail
2022/12/03
世界盃足球賽在卡達開打,牽涉複雜的中東情勢、美國政治與近代的認知作戰模式,為什麼不該小看趣味型的假消息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經驗的目的,是要我們可以從經歷中,去記取經驗,自己可以不用多走一遭冤枉路!
Thumbnail
分享經驗的目的,是要我們可以從經歷中,去記取經驗,自己可以不用多走一遭冤枉路!
Thumbnail
許多問題是沒辦法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的,也無法用謊言遮掩到天荒地老、趁事態還沒不可收拾前,去找其他人幫忙,就算被罵、被究責、被投以嫌惡的眼光,但這就是一開始對工作輕慢疏忽的代價啊!能承受責難,起碼人也成長了,不會以騙子的形象存在別人的記憶中。
Thumbnail
許多問題是沒辦法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的,也無法用謊言遮掩到天荒地老、趁事態還沒不可收拾前,去找其他人幫忙,就算被罵、被究責、被投以嫌惡的眼光,但這就是一開始對工作輕慢疏忽的代價啊!能承受責難,起碼人也成長了,不會以騙子的形象存在別人的記憶中。
Thumbnail
那關於我的故事呢?有點複雜,我儘可能講得簡單。 然後最後又跟我約了一個面試時間,然後就想說那就定下了。 沒想到面試當天,我到的時候,竟然是直接進現場上工,然後事前也都完全沒有跟我說,我就進去執行了三個小時,然後就直接成了員工???? 當下我才恍然,原來,她真的是個「壞人」呢!
Thumbnail
那關於我的故事呢?有點複雜,我儘可能講得簡單。 然後最後又跟我約了一個面試時間,然後就想說那就定下了。 沒想到面試當天,我到的時候,竟然是直接進現場上工,然後事前也都完全沒有跟我說,我就進去執行了三個小時,然後就直接成了員工???? 當下我才恍然,原來,她真的是個「壞人」呢!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你的老闆看得懂中文, 但,他卻跟你說看不懂你的中文辭職信, 你會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你的老闆看得懂中文, 但,他卻跟你說看不懂你的中文辭職信, 你會怎麼辦?
Thumbnail
在處理文案時,我會視情況來選擇用字遣詞的難易度,但大部分還是以大眾好理解的詞語來進行敘述,避免事後修改。直到我接到一單位的案子,他們讓我知道原來這世上有7成的詞是我自己創造的。
Thumbnail
在處理文案時,我會視情況來選擇用字遣詞的難易度,但大部分還是以大眾好理解的詞語來進行敘述,避免事後修改。直到我接到一單位的案子,他們讓我知道原來這世上有7成的詞是我自己創造的。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Thumbnail
在公司或是產線,被公司指派調動,其實你都不能有太多的情緒... 反應,只有兩種,就是一種發洩後,還是要做... 另一種,是自己受不了,只好說bye bye.... 朋友對我說一句話,當你不覺得『不要臉、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了.... 沒想到自己如此的渺小.... 太多事無法掌握了...
Thumbnail
在公司或是產線,被公司指派調動,其實你都不能有太多的情緒... 反應,只有兩種,就是一種發洩後,還是要做... 另一種,是自己受不了,只好說bye bye.... 朋友對我說一句話,當你不覺得『不要臉、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了.... 沒想到自己如此的渺小.... 太多事無法掌握了...
Thumbnail
老師,我想告解一件事。 一件困擾我很久,以為調整好越來越好卻在最近又發現故態復萌的事。
Thumbnail
老師,我想告解一件事。 一件困擾我很久,以為調整好越來越好卻在最近又發現故態復萌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