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嬰中心畢業時的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可可五個多月就進到托嬰中心,學坐.學爬.學走.學講話.學自己吃飯都在托嬰中心一項一項長出了能力。這一年多非常感謝老師們的照顧,天氣好就帶他們散步,讓他們自己備餐.工作。作為新手爸媽的我們這才知道原來小小孩也有大能力,也開始放手讓她有更多的嘗試。
謝謝老師們用心的陪伴與照顧,雖然幼兒時期經歷的一切未來都不會有記憶,但卻是她非常重要的養分,我們很幸運也很感恩,能跟著可可一起在全台最美的青年托嬰中心成長。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因緣際會下,2021年開始,我進入了部落工作,這些年有很多珍貴的學習,想用圖文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cky&Coco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慶連假圓規颱風從台灣南端海域經過,沒想到完全沒發布陸警的宜蘭竟然風雨交加,九寮溪步道沿線倒木不少,找人清運倒木,同事說九芎插枝就能活,很難想像一根樹枝就能延續生命,於是撿了根小樹枝回家,泡水一日,插在土中,不到一個月居然真的發芽了!
國慶連假圓規颱風從台灣南端海域經過,沒想到完全沒發布陸警的宜蘭竟然風雨交加,九寮溪步道沿線倒木不少,找人清運倒木,同事說九芎插枝就能活,很難想像一根樹枝就能延續生命,於是撿了根小樹枝回家,泡水一日,插在土中,不到一個月居然真的發芽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進入幼兒園生活的幼幼班孩子,在學校裡慢慢累積各項生活自理的能力。 舉凡吃飯、午休等等生理需求的獨立完成, 還有刷牙、穿鞋、上廁所這類的基本能力, 都是孩子們要在幼兒園階段學會的生活自理項目。 我們幼幼班多數的孩子目前已能獨立完成用餐,以及無須奶嘴、奶瓶就能自行入睡, 可以
大寶兩歲了,在下個月即將迎來第一次遠離父母 —上幼稚園。 這是為人父母的一個必經過程,我們沒有送托嬰,都是由我老婆在家帶的(致最偉大的女人) 辛苦兩年了,在下個月終於要提早入學就讀幼幼班,因為剛好有名額。 回想這兩年,從呱呱落地到現在已經會跑會跳,有自主意識、有自己情緒,時間真的過很快。
Thumbnail
看孩子技能解鎖是一件快樂的事,第一次轉身,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說話,都讓大人雀躍不已。孩子漸漸長大,解鎖的技能越來越多,而大人所能感受到的驚喜亦逐漸減退,不再對孩子的新技能感到大驚小怪。 都已經長這麼大,學會什麼也不足為奇。事實上,許多家長唯恐孩子學得不夠多落後於人,於是報讀多個興趣班,但當中有多
Thumbnail
113年9月10日這天早上,我們小草班以及小茶樹班全數的孩子, 安靜地坐在廣場上參與早會,這也代表我們幼幼班全部的新生, 正式度過了新生適應期,沒有因為分離焦慮而會哭泣, 給這群初入團體生活的孩子一個掌聲鼓勵吧! 而孩子們可以順利度過這段適應期, 除了是班級老師努力與孩子建立互相的信
當我家大孩子滿17歲、小小孩滿13歲時,我看著她們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時,我想我可以說,老娘教的還不錯! 她們從小到大似乎沒有因為賴床被媽媽吼過,因為媽媽不喜歡小孩太晚睡又太早起,所以自學,但她們自學一樣要早起去上課,而現在媽媽都是敲敲門道:「小姐們起床了,幾點幾分了。」然後兩位小姑娘就自己起床、
Thumbnail
我家的小公主--依蘿的小姪女 畢業了 從托嬰中心畢業要去上附近小學附設的幼幼班了 從一開始進去這家托嬰中心 怕怕的走進去托嬰中心(而且那時候還走路不太穩) 再慢慢開啟心防(當初帶小姪女的小霖老師很用心,雖然已經離職,我們家人還是很感謝小霖老師) 和周遭的同學互動、遊玩、運動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進入幼兒園生活的幼幼班孩子,在學校裡慢慢累積各項生活自理的能力。 舉凡吃飯、午休等等生理需求的獨立完成, 還有刷牙、穿鞋、上廁所這類的基本能力, 都是孩子們要在幼兒園階段學會的生活自理項目。 我們幼幼班多數的孩子目前已能獨立完成用餐,以及無須奶嘴、奶瓶就能自行入睡, 可以
大寶兩歲了,在下個月即將迎來第一次遠離父母 —上幼稚園。 這是為人父母的一個必經過程,我們沒有送托嬰,都是由我老婆在家帶的(致最偉大的女人) 辛苦兩年了,在下個月終於要提早入學就讀幼幼班,因為剛好有名額。 回想這兩年,從呱呱落地到現在已經會跑會跳,有自主意識、有自己情緒,時間真的過很快。
Thumbnail
看孩子技能解鎖是一件快樂的事,第一次轉身,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說話,都讓大人雀躍不已。孩子漸漸長大,解鎖的技能越來越多,而大人所能感受到的驚喜亦逐漸減退,不再對孩子的新技能感到大驚小怪。 都已經長這麼大,學會什麼也不足為奇。事實上,許多家長唯恐孩子學得不夠多落後於人,於是報讀多個興趣班,但當中有多
Thumbnail
113年9月10日這天早上,我們小草班以及小茶樹班全數的孩子, 安靜地坐在廣場上參與早會,這也代表我們幼幼班全部的新生, 正式度過了新生適應期,沒有因為分離焦慮而會哭泣, 給這群初入團體生活的孩子一個掌聲鼓勵吧! 而孩子們可以順利度過這段適應期, 除了是班級老師努力與孩子建立互相的信
當我家大孩子滿17歲、小小孩滿13歲時,我看著她們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時,我想我可以說,老娘教的還不錯! 她們從小到大似乎沒有因為賴床被媽媽吼過,因為媽媽不喜歡小孩太晚睡又太早起,所以自學,但她們自學一樣要早起去上課,而現在媽媽都是敲敲門道:「小姐們起床了,幾點幾分了。」然後兩位小姑娘就自己起床、
Thumbnail
我家的小公主--依蘿的小姪女 畢業了 從托嬰中心畢業要去上附近小學附設的幼幼班了 從一開始進去這家托嬰中心 怕怕的走進去托嬰中心(而且那時候還走路不太穩) 再慢慢開啟心防(當初帶小姪女的小霖老師很用心,雖然已經離職,我們家人還是很感謝小霖老師) 和周遭的同學互動、遊玩、運動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