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箏週報:第 1 期】週報的誕生|戀箏準備|我的不完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週報的誕生

曾經
  很多人都告訴我,你很適合做XXX或是如果你可以○○○。
叛逆
  體內的聲音讓我覺得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不是我所想要的,你們真的是了解我的嗎?

為何會開始這篇周報

很久之前我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缺乏一個動力與執行,加上我想做的事情太、想表達的東西也很多,直到有說「要做就要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我是2019年9月開始練箏的,相信很多人的學經歷都比我更厲害、更專業,但我始終覺得古箏帶給我的不只是聲音、不只是音符、不只是娛樂,更多的是身心靈上的療癒,但身心靈不再此討論中,取而代之的是古箏帶給我的感受。

週報不是我想要的型態

一開始,我原本是要以 tik tok 與大家見面的,但還是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想要用文字留下紀錄、用文字描述感覺,所以週報出現了。

第一則的 tik tok其實已經錄製完成了,他其實沒有很完美。原本想用自己喜歡的角度、自己的實際練習情形展現出來,但技術所礙造成很多的問題。我也不想因此而糾結而不post,這也是我籌備的情況之一,也是記錄著我的生活。


戀箏準備

起源
  在我開始練箏時,很單純的只為了打發時間,更確切的說法是療情傷。
戀箏
  無論初衷是什麼,每天慢慢地練習,不跟別人比較、不為別人而練習,只為了與自己對話,才是『戀箏』的啟端。

從練箏到戀箏

學音樂的過程其實都是辛苦的,音符與節奏都是固定且枯燥乏味的練習過程,如果沒有時不時的練習很快地就會生疏。生疏的手勢、生疏的節奏,練起來比剛開始練習還要痛苦,也是因為這樣很快地就會篩選一批人,放棄不想要練習了。

熬過最開始的練箏,會發現很快地就會享受在戀箏的過程。雖然基本功怡然枯燥乏味,但是學會的基本功越來越多、學會的曲目越來越多,會發現疊加指法、疊加曲目其實很有趣。

回到第一首曲子「太湖船」從頭開始

我的第一首曲子其實不是太湖船,在2019年以前就有學過古箏了,而且還是一對一的教學,那時成效並不是我想的,或許我還沒找到練習的方法吧!

結束了3個月的一對一教學,在隔三個月後又從新開始練習,很快的我就得到老師的許可開始練習太湖船,那時候我對於太湖船的感覺是:老師要求好多唷,我怎麼會知道什麼地方該強、什麼地方該弱,反過來問現在的自己知道強弱的運用了嗎,我的答案依然還是模糊的。

事隔兩年,絲毫不偏差的整整兩年,我又重新開始練習太湖船,老師告訴我“用最簡單的曲子練指法”,我用太湖船練了『遙指』,對於連搖的部分始終存在著無法突破的部分,也因此突破了無法突破的部分。


我的不完美

疑惑
  練箏能幹嘛?學會了這首曲子然後呢?
未來性
  想當音樂老師、不想比賽、不想公開演出,我學古箏幹嘛?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你需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第一次上台,並不是因為我擁有什麼特長之處或是表現突出,而是因為老師覺得我很認真讓我上台。

平時喜歡低調的我還好有學姊的合奏,讓以為練習十分足夠的我沒有太過於「落漆」的下台。問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什麼,只記得自己勉強跟上學姊的節奏,腦筋一片慌亂的就結束了。

很慶幸老師邀請我登台,之後的每一次登台除了考驗著我對曲目的熟練度之外,還考驗著我對於臨場的反應,也在一次次的演出過程中更認識自己,會害怕什麼、會因為什麼而心慌。

對於未來的想像

其實沒有想過之後要幹嘛,真的只是因為喜歡與享受練爭的過程而持續,也因此有了週報的誕生。

只希望閱讀者能夠從中得到一點點的動力,讓彼此能夠在其中獲得進步成長的機會。也自我期許著,看著過往自己的文字中能不忘初衷。

avatar-img
9會員
11內容數
一個紀錄學習過程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
Thumbnail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Thumbnail
只能說我太久沒有練習箏藝了,看到校園的箏社可以有這樣的成果,覺得非常驚艷。 為了自己六月的義務演出,苦思曲目不成,想要聆聽音樂會找靈感,順道重新浸潤在國樂古箏的氛圍當中,重新激勵一下自己能夠再認真把箏藝找回來。 從節目表中就可以一窺箏藝等級的究竟,有不少高段的曲子都在節目表中出現,諸如雪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少了吉他體驗課,主要是圓夢。 很感恩第一堂老師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去理解。大家問我為什麼是木吉他?首先,木吉他彈奏出來的純粹與音色,是會扣動我心弦的。再者,我需要除了文字以外,有個工具來抒發我細膩的感受。我想嘗試看看吉他。當然我想找回「學習」的感受。 很感恩。今晚回去眉飛色舞地跟同事討論學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
Thumbnail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Thumbnail
只能說我太久沒有練習箏藝了,看到校園的箏社可以有這樣的成果,覺得非常驚艷。 為了自己六月的義務演出,苦思曲目不成,想要聆聽音樂會找靈感,順道重新浸潤在國樂古箏的氛圍當中,重新激勵一下自己能夠再認真把箏藝找回來。 從節目表中就可以一窺箏藝等級的究竟,有不少高段的曲子都在節目表中出現,諸如雪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少了吉他體驗課,主要是圓夢。 很感恩第一堂老師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去理解。大家問我為什麼是木吉他?首先,木吉他彈奏出來的純粹與音色,是會扣動我心弦的。再者,我需要除了文字以外,有個工具來抒發我細膩的感受。我想嘗試看看吉他。當然我想找回「學習」的感受。 很感恩。今晚回去眉飛色舞地跟同事討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