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霸王戰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

但那一瞬間,他腦海裡浮現的,便是金城那一幕。

與其考慮生死問題,李世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親人站在一起。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

之所以能夠及時趕來,自然是因為收到了消息。


三天前,李世民抵達了太原北側的馬邑郡。

馬邑地處邊疆,民風剽悍自不待言。重點是,這裡有很多不入大隋戶籍的遊民。遊牧民族是也。

只要拿得出錢糧,便找得到願意賣命的勇士。

當然,拜地頭蛇是免不了的。

負責接待太原留守使者的,乃是馬邑郡丞,李靖。

同為李姓,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李世民方知,李靖乃是已故大將韓擒虎的外甥,年少時父母亡故,寄於舅家。但隨著韓擒虎為楊廣所忌,病逝後再無人照顧李靖,所以才被發配邊疆。

李靖生得劍眉朗目,面貌清秀,不蓄鬚鬍,許是自幼寄人籬下,極為健談。在兵法一道上,更能自出機杼,另闢蹊徑,叫李世民好生佩服。

招兵買馬一事,也是安排得妥妥當當。

李世民當下打定主意,回去後定要叫父親想法子將李靖調往太原府才是。


這日,兩人飲酒論兵,好不歡暢,突聞李靖有客來訪。

離席片刻後,李靖面色沉重的返回,道:「世民兄。李靖在祁縣楊家莊的故人來訪,聽聞有大批兇神惡煞進駐了楊家莊。而太原守李大人貌似帶兵正在巡捕無果……」

李靖年約四十,比起李世民自是要大上許多。但李世民為上官,兩人便以平輩論交,李靖也不甚在意。

李世民聞言,酒都醒了一半,正要說些什麼,只見李靖一伸手。

「怕是賊人設下埋伏,請君入甕。」李靖淡淡道:「按大隋律例,我馬邑郡不可跨郡出兵,除非太原守有令。唯今之計,應先整頓新召兵馬,讓世民你帶著前去救援。」

李靖頓了頓。

李世民不打算插話,他知道,李靖必然還有後著。

「另方面,派人持你符節,回晉陽要求援軍……不過以段司馬性格,必定怕是調虎離山。所以,同時要請他寫下命令,調動我馬邑軍隊支援。我會先在邊界備好兵馬,算上來回,頂多晚一日便到。」

李世民點了點頭,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李靖能想到的,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這任務關係重大,若是無忌在此,自可交由他去辦。」李世民此行未帶親信長孫無忌,倒是有些麻煩了。

李靖微一頷首,道:「久聞長孫兄弟大名,不過此時他留守晉陽也是好事,至少,長孫兄弟必會幫著持你信物之人。若是世民兄不棄,我那故友楊諤體力雄健,熟門熟路,更是李靖生死之交,或可擔此大任。」

李世民拍手道:「藥師兄說可以信任,那還有什麼問題。事不宜遲,咱們分頭進行吧。」

李靖又交代了一些戰術細節後,李世民隨即離去,李靖則轉入室內。

那名喚楊諤的中年男子,看著李靖的身影,面上不禁發起苦來。

「楚公……不,李郡丞,咱們真的非得這麼做不可嗎?」

楊諤口中的稱呼,若是被旁人聽見了,定要大驚失色。

楚公,正是數年前引起天下大亂的始作俑者啊。

再看真點,劍眉朗目的李靖,若是加上一副美鬚髯,不是楊玄感又會是誰?

「世諤,人說天命在李不在楊,這次,我們是順天行事,何錯之有?」

李靖雖是如此說,但也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

楊諤,也非本名。

他真正的名字,喚作韓世諤。乃韓擒虎嫡子。

三年前,楊玄感起義兵,韓世諤大力支持,為玄感所親信。

兵敗之後,眾人被擒。玄感親弟楊積善偽造了兄長首級,讓韓世諤護楊玄感逃出生天。

兩人流落至太原祁縣楊家莊,投靠過去楊素一個可信賴的老僕,改名換姓。

韓世諤更是用盡關係,想辦法假造了一個「韓擒虎的外甥孤兒」身分給楊玄感,趁朝廷混亂之際,前往邊境任職。

當時,楊玄感只說,希望作壁上觀,看著隋氏滅亡。韓世諤也拋下雄心壯志,在楊家莊務農維生。

但雁門之圍發生後,楊諤發現,李靖已經不甘寂寞了。

戰將出身的楊諤,對於歷山飛賊一行進駐楊家莊,本能的查覺到不對勁。前來通知李靖,也只是希望能在太原大亂之前,索性逃入突厥便是。

但李靖卻要他在此稍待。

楊諤隨便問幾個人,也知道李靖正在接待太原留守之子。

雖不清楚李靖打算如何,但多少也有個底了。

楊諤道:「天命之事,終是虛無縹緲。若是改了姓氏便能成王封侯,那些死去的弟兄,又算得了什麼?」

李靖慘然一笑:「你還信不過我嗎?過去位極人臣,我亦非為功名利祿。今日邊疆戍守,求的莫不是天下百姓安泰?李淵父子進駐太原不過數月,不僅支持者眾,更有心護百姓平安……光衝著這點,我們就非幫他們不可,不是嗎?」

若你是為功名利祿,現在就不會流落到這步田地了。有些話,楊諤也只敢放在心裡,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回說那戰場之上,李世民一箭射落魏刀兒,自是令賊軍陣腳大亂。有人不知道是該棄械投降,也有人想要拿下李世民爭功。

前後不一,號令失據的混亂,並不會持續太久。

更何況,歷山飛賊能成數萬人的組織,自然也不會只有酒囊飯袋在管事。

李世民一邊射倒賊兵,一邊注意到,周遭的喧鬧聲正在減少。

計劃,總有第二步。

李世民往箭袋中一摸,掏出鳴鏑,就向空中射去。

隨著嗚叫之聲破空而去,鑼鼓之聲隨之大作。

太原官軍旗幟紛紛自四面八方豎起。

大旗百人,小旗五十人,這粗略一看,那可是數萬官軍啊。


李世民當然沒有這麼多兵力。

他是再次借用了疑兵之計。

如果賊兵只有混亂,沒一個能打的,李世民反倒要煩惱了。

此刻,歷山飛賊果然開始以他們獨有的指揮方式,開始變陣。

不是鑼鼓,不靠旗幟。

那是一種空洞而幽遠的聲音,不如號角響亮,但即使在鑼鼓喧天的吵雜中,仍然很容易被聽見。

時而長,忽而短。

要是能連續不斷,聽起來倒有幾分像是……蕭聲?

李世民還沒想清楚,就聽得父親的呼喚。

「世民!有沒有哪裡受傷?」

歷山飛賊跟隨簫聲向外圍移動,讓李世民再無阻礙,成功與李淵會合。

「爹,入陣再說。援軍隨後便到。」

李淵先是一愣,勒馬回頭,氣急敗壞道:「荒唐,既有援軍,何不稍待片刻一同進攻,卻要兵行險著?」

李世民策馬與父親並行,道:「我自有計。」

說完,趕入谷口,命將士收集鳴鏑,自己取了登上高處,觀察賊軍動向。

此時,歷山飛賊的首領們,也已查覺官軍按兵不動,只見旗幟不見人影,許是有詐,開始往前推進。

李世民已經確定了。

當那奇妙蕭聲吹出長音,必定有一個方向以短音相應,隨即推進。

同時,在太原官軍旗幟的後方東北處,燃起了狼煙。

但這煙霧不同一般,不是長長一條,而是間歇一團作一團,真要說,倒有三分像是炊煙。

歷山飛賊中軍發出了兩個不同的長音,原本正在前進的右翼,也以兩個不同的短音相應,停下了腳步。

李淵大奇:「世民,那是什麼回事?是援軍嗎?」

李世民大聲道:「那是邊民常用的狼煙信號,意思是,我們到了!」

說完,李世民向天射出一發鳴鏑。

官軍這次,只掀起了戰鼓之聲。同時,弓騎兵隨之湧出!

李靖,到了。

李世民又掏出一發鳴鏑,向東北方天空射去。他聽得分明,東北方的賊軍將會按兵不動,以西側推進包圍。

李靖這邊的弓騎兵,隨即做出反應,讓開西側使步兵推進。

只要歷山飛賊一變陣,李世民便會從山谷發出指示,讓李靖能搶得先機。

李淵也是沙場老將,哪有看不明白的:「世民!是誰領軍,竟如此善戰,能與你配合絲絲入扣?莫非無忌實是不世出的將才?」

李世民又放了一箭,才對父親大喊:「不是無忌!這人我晚點再介紹給你認識!注意了,敵軍要往我們這邊來了!」

都說了歷山飛賊中必有能人,要發現後方有人弄鬼,也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不過,對他們來說,恐怕已經太晚了。

李世民一連串的鳴鏑亂放,早已驚動了埋伏在山中的李淵兵馬,往谷口集結過來。

兵力得到補充,前方又有援軍,李淵還怕什麼?

「眾將士,隨我殺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8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投降,對羅士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一開始,羅士信從軍,只是為了報父母之仇。他從沒想過什麼效忠朝廷之事。羅士信只知道,張須陀待他如子,秦瓊更以兄弟相稱。他們去哪裡,羅士信就去哪裡。 同樣的,當秦瓊不在,張須陀不在。該怎麼在軍伍中敷衍了事,羅士信也早有自己的一套。
Thumbnail
投降,對羅士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一開始,羅士信從軍,只是為了報父母之仇。他從沒想過什麼效忠朝廷之事。羅士信只知道,張須陀待他如子,秦瓊更以兄弟相稱。他們去哪裡,羅士信就去哪裡。 同樣的,當秦瓊不在,張須陀不在。該怎麼在軍伍中敷衍了事,羅士信也早有自己的一套。
Thumbnail
回說李世民一行人突破重圍,急往虎牢關趕回。 「開門!立刻點兵隨我前去救援!」李世民在虎牢關前勒馬立定,大聲吼道。 然而,城門之上,並無反應。脾氣暴躁的程咬金,旋又與士兵一同鼓譟起來。 不多時,裴矩出現在城門樓上,冷眼下瞧。那睥睨眾生的眼光,令死裡逃生,心頭焦躁的唐軍都打了個冷顫。 空氣,隨之凝結。
Thumbnail
回說李世民一行人突破重圍,急往虎牢關趕回。 「開門!立刻點兵隨我前去救援!」李世民在虎牢關前勒馬立定,大聲吼道。 然而,城門之上,並無反應。脾氣暴躁的程咬金,旋又與士兵一同鼓譟起來。 不多時,裴矩出現在城門樓上,冷眼下瞧。那睥睨眾生的眼光,令死裡逃生,心頭焦躁的唐軍都打了個冷顫。 空氣,隨之凝結。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始終攻不下汾陽城的李仲文,讓劉武周非常惱怒。 原本,這裡不過是李唐一支殘軍。 宋金剛也是吃準了,李仲文只是負隅頑抗,再無抵抗之力,才把這個「戰功」讓給主子,南下增援邊境。 不過,不管是宋金剛還是劉武周,都沒有發現,汾陽城中,悄無聲息的進駐了過萬士兵。
Thumbnail
始終攻不下汾陽城的李仲文,讓劉武周非常惱怒。 原本,這裡不過是李唐一支殘軍。 宋金剛也是吃準了,李仲文只是負隅頑抗,再無抵抗之力,才把這個「戰功」讓給主子,南下增援邊境。 不過,不管是宋金剛還是劉武周,都沒有發現,汾陽城中,悄無聲息的進駐了過萬士兵。
Thumbnail
太原義軍輕取霍邑,但李淵對於過程相當不滿意。 若是只有建成的馬匹出狀況,那或許還能說是意外。但一行十數騎兵皆然,連這也看不透,李淵也不用混了。 本來照理說,領馬軍總管柴紹要負最大責任。但一來柴紹戴罪立功,李淵也不便責罰。幾番探問之下,李淵總算得知,前一夜世民曾入馬房。可說到底,沒有人握有證據。
Thumbnail
太原義軍輕取霍邑,但李淵對於過程相當不滿意。 若是只有建成的馬匹出狀況,那或許還能說是意外。但一行十數騎兵皆然,連這也看不透,李淵也不用混了。 本來照理說,領馬軍總管柴紹要負最大責任。但一來柴紹戴罪立功,李淵也不便責罰。幾番探問之下,李淵總算得知,前一夜世民曾入馬房。可說到底,沒有人握有證據。
Thumbnail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 但那一瞬間,他腦海裡浮現的,便是金城那一幕。 與其考慮生死問題,李世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親人站在一起。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 之所以能夠及時趕來,自然是因為收到了消息。 三天前,李世民抵達了太原北側的馬邑郡,負責接待他的,則是馬邑郡丞:李靖。
Thumbnail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 但那一瞬間,他腦海裡浮現的,便是金城那一幕。 與其考慮生死問題,李世民的第一選擇,就是和親人站在一起。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任何準備。 之所以能夠及時趕來,自然是因為收到了消息。 三天前,李世民抵達了太原北側的馬邑郡,負責接待他的,則是馬邑郡丞:李靖。
Thumbnail
「無忌,這八風營是什麼玩意,你可有眉目?」 弘化通守府,李世民看著近日平亂戰報的副本。其中齊郡張須陀破敵的報告,特別引人注目。 以不到萬人的官兵,擊破了左孝友的十萬山賊。而張須陀只稱:「列八風營以逼之,復分兵扼其要害。孝友窘迫,面縛來降。」 這些,都是由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信,轉錄而來的副本。
Thumbnail
「無忌,這八風營是什麼玩意,你可有眉目?」 弘化通守府,李世民看著近日平亂戰報的副本。其中齊郡張須陀破敵的報告,特別引人注目。 以不到萬人的官兵,擊破了左孝友的十萬山賊。而張須陀只稱:「列八風營以逼之,復分兵扼其要害。孝友窘迫,面縛來降。」 這些,都是由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信,轉錄而來的副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