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更新頻率越來越高的現代,在溝通應對上,難免需要多費心思,觀察對方的對資訊情報上的認知是否與自己有所落差。
家裡或職場上,在與人互動溝通或交待事情時,難免會遇到不少困擾,認為對方對於過度簡單的概念說明繁瑣,或是過度強調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導致失去傾聽的耐心。
會產生這樣的反應,除了聽者本身可以試著同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說話交代的對方,在常識與知識上,沒能力做尺度的拿捏所導致。
溝通鏈從左到右,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無論說出口的話是常識,還是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都有可能構成不同程度的理解。為了避免彼此溝通效力不佳,造成相處互動上不必要的困擾。能夠意識覺察到這現象的人,嘗試對說出口的話或文字進行調整的話,不僅能夠提升用字遣詞的能力,也可以幫助自己提升模式比對、類比的能力。如此在溝通上,也會更顯貼心。
將常識當作知識
之所以會有這類的溝通困擾,很可能是將常識當作知識的現象。
隨著資訊量倍增,訊息更新也越來越快速;知識的普及便捷,加上閱讀能力的提升,我們常看到各種領域面向的資訊以及討論,內容涉及多種學科領域的整合與判斷。很多之前被認為是知識的訊息,現在看來,早已經被我們內化吸收為一般性常識了。
依然將這類常識掛在嘴邊的人,難免容易導致聽者認為老生常談而不予理會,甚至被排斥、被嫌棄。
可以的話,除了用比較好的語氣態度,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適時協助對方更新資訊,平日透過資訊分享或協助解說,讓對方的認知能夠與時俱進,將有助於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身邊假如常接觸到這樣的人,需要更多的包容與同理,以及耐心。
將知識當作常識
有時候,我們也會有反過來將知識當作常識的狀況,要求聽者主動提升自己的理解,這可能令聽者產生無形的壓力。
不同學科領域與知識程度、不同的接觸環境、經歷,隨口說出的專有名詞或時下流行的梗,難免讓不熟悉的聽者感到疑惑,在溝通過程中拉出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在談話的當下被感知察覺到。
一旦察覺出對方透露不理解的表情或反應,講者有必要適時衡量評估是否進一步說明,在溝通的當下對所談論的內容做剪裁調整,或是給予相對應的類推比喻協助理解。
假如能夠在平日的聊天互動的過程中,意識到上述兩種現象,不僅有助於我們拿捏說話內容的尺度,還能夠讓溝通過程更順暢,讓自己養成貼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