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認知差距調整用字,溝通過程更貼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資訊更新頻率越來越高的現代,在溝通應對上,難免需要多費心思,觀察對方的對資訊情報上的認知是否與自己有所落差。

家裡或職場上,在與人互動溝通或交待事情時,難免會遇到不少困擾,認為對方對於過度簡單的概念說明繁瑣,或是過度強調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導致失去傾聽的耐心。

會產生這樣的反應,除了聽者本身可以試著同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說話交代的對方,在常識與知識上,沒能力做尺度的拿捏所導致。

溝通鏈從左到右,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無論說出口的話是常識,還是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都有可能構成不同程度的理解。為了避免彼此溝通效力不佳,造成相處互動上不必要的困擾。能夠意識覺察到這現象的人,嘗試對說出口的話或文字進行調整的話,不僅能夠提升用字遣詞的能力,也可以幫助自己提升模式比對、類比的能力。如此在溝通上,也會更顯貼心。

溝通鏈從左到右,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無論說出口的話是常識,還是特定領域的專門知識,都有可能構成不同程度的理解。為了避免彼此溝通效力不佳,造成相處互動上不必要的困擾。能夠意識覺察到這現象的人,嘗試對說出口的話或文字進行調整的話,不僅能夠提升用字遣詞的能力,也可以幫助自己提升模式比對、類比的能力。如此在溝通上,也會更顯貼心。

將常識當作知識

之所以會有這類的溝通困擾,很可能是將常識當作知識的現象。

隨著資訊量倍增,訊息更新也越來越快速;知識的普及便捷,加上閱讀能力的提升,我們常看到各種領域面向的資訊以及討論,內容涉及多種學科領域的整合與判斷。很多之前被認為是知識的訊息,現在看來,早已經被我們內化吸收為一般性常識了。

依然將這類常識掛在嘴邊的人,難免容易導致聽者認為老生常談而不予理會,甚至被排斥、被嫌棄。

可以的話,除了用比較好的語氣態度,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適時協助對方更新資訊,平日透過資訊分享或協助解說,讓對方的認知能夠與時俱進,將有助於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身邊假如常接觸到這樣的人,需要更多的包容與同理,以及耐心。

將知識當作常識

有時候,我們也會有反過來將知識當作常識的狀況,要求聽者主動提升自己的理解,這可能令聽者產生無形的壓力。

不同學科領域與知識程度、不同的接觸環境、經歷,隨口說出的專有名詞或時下流行的梗,難免讓不熟悉的聽者感到疑惑,在溝通過程中拉出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在談話的當下被感知察覺到。

一旦察覺出對方透露不理解的表情或反應,講者有必要適時衡量評估是否進一步說明,在溝通的當下對所談論的內容做剪裁調整,或是給予相對應的類推比喻協助理解。

假如能夠在平日的聊天互動的過程中,意識到上述兩種現象,不僅有助於我們拿捏說話內容的尺度,還能夠讓溝通過程更順暢,讓自己養成貼心的習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celmarcel的閱讀頻道的沙龍
30會員
46內容數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2022/09/23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Thumbnail
2022/09/23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Thumbnail
2022/04/01
要怎樣自我揭露、展示真誠,做進一步的被認識、被理解?
Thumbnail
2022/04/01
要怎樣自我揭露、展示真誠,做進一步的被認識、被理解?
Thumbnail
2022/03/31
隨著作者對形色人物的紀錄與探詢,也讓我們跟著一同傾聽、體驗與想像其中的片段生活與情感。
Thumbnail
2022/03/31
隨著作者對形色人物的紀錄與探詢,也讓我們跟著一同傾聽、體驗與想像其中的片段生活與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生活中有很多資訊流經你我,只有經過思考轉譯,才能將資訊轉化成如何運用於自身的知識。
Thumbnail
生活中有很多資訊流經你我,只有經過思考轉譯,才能將資訊轉化成如何運用於自身的知識。
Thumbnail
看完<一聽就懂的重點表達術>這本書,我覺得它是值得發人深省的一本書。 跟我預期想看完學到的重點表達術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看完<一聽就懂的重點表達術>這本書,我覺得它是值得發人深省的一本書。 跟我預期想看完學到的重點表達術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主要探討如何將理解力最大化, 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你必須理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當你學習了一個知識,你必需理解知識,才能運用知識。所以理解力的提升,對於學習是相當重要。 書中提出了5個提高理解力的條件與方法。 一、理解相鄰的可能 理解力會隨著每個人的知識背景而有所不同,例如大量閱讀的人,他要理解一篇文
Thumbnail
主要探討如何將理解力最大化, 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你必須理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當你學習了一個知識,你必需理解知識,才能運用知識。所以理解力的提升,對於學習是相當重要。 書中提出了5個提高理解力的條件與方法。 一、理解相鄰的可能 理解力會隨著每個人的知識背景而有所不同,例如大量閱讀的人,他要理解一篇文
Thumbnail
有不少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概念認知,加上身邊的人沒有發覺引導,因而在校園與職場上表現便顯得弱勢。
Thumbnail
有不少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概念認知,加上身邊的人沒有發覺引導,因而在校園與職場上表現便顯得弱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