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整理:名詞解釋
目錄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數學中的認知與策略
★語文中的認知與策略
★社會學習中的策略
★記憶、知識與學習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忽略事物的其他層面,導致對問題的錯誤解釋。
例如:
①用身高推斷年齡的思考
②因為看到東西被分散了所以覺得比較多(通常也缺乏保留概念) - 【去集中化】:對事物認知「由所知而知」。
①具體運思期能依據內隱事實去思考問題,前運思期則表面思考。
②來源:★弗拉維爾-觀察兩時期兒童的思考方式差異。
(紅色玩具和深綠色膠片實驗:3歲會說黑色、8歲會說紅色)
→三歲兒童受知覺集中傾向的限制,面對此一問題情境時,只能根據情境的外顯表象去思維,即「由所見而知」。
***比較【知覺集中】:幼兒思考尚未合理成熟,容易知覺集中、不合邏輯,憑集中注意於事物單一層面、忽略其他層面,最後給予錯誤解釋。
例如:用身高判定年齡取向(誰高誰的年齡愈大)。
- 【單一表徵】3-4歲:思考僅有對立面,例如黑白、胖瘦。
- 【雙重表徵】
1、用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理解一個物體能同時代表本身,也表徵另一物體的能力。
2、假裝的能力。
①教室位置→轉看地圖(教室實體角度、地圖角度→同一件事)
②知道外觀像巧克力的石頭,不是巧克力,是石頭
③三歲幼兒看過老師戴上面具,但正式演出時假扮巫婆,幼兒卻嚇得大哭說「巫婆!」→→【雙重表徵】尚未成熟。解釋:平常老師戴面具是1個角度、正式老師戴面具又是另一個角度(雙重表徵、外表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