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皆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受到莫名的打壓,受到莫須有的指控,受到誹謗讒言,人身攻擊,甚至趕盡殺絕,斷人衣食,人離家散,在這樣的處境,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陽明屢受朝廷忌恨讒毀,廷杖下獄,生死一髮;即使在他的晚年,被朝廷奸佞指陽明心學為偽學,反傳統、搞山頭,至死後三十九年始得平反。期間凡屬王門師友,無論是弟子抑或官員,一律打壓,甚至解職下獄。但陽明他與其他受害師友,都能夠坦然面對人生,不憤激,不怨悔,不尤人,不畏懼。只要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益信良知足以忘患難、出生死。無論什麼指控,無論身處絕境,都會把重擔平平放下,心境平和;甚至什麼問心無愧,什麼心靈傷痛,什麼公道自在人心,都已經不在念下,完全毋須介懷,而徹底寵辱皆忘。得,不以得為喜;失,不以失為憂。
其中有位師友叫南元善(1487-1541),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歷戶部郎中,出任紹興知府。曾經數次拜訪陽明,殷勤問學,深得致良知教。於是禮請陽明先生於稽山書院講學,並刻錄《傳習錄》中卷。由於朝廷不滿陽明良知心學,不許私自纂刻,免誤正學(程朱學派),於是在嘉靖五年(1526年)在彙報政務考績時,被藉故罷官歸鄉。其後一直在關中講授良知心學。
大家想想,一生的功名(非指利祿),為官十五年,這樣就被罷官了,會有憤激嗎?會不甘心嗎?
然而,他在回鄉途中,去信陽明先生論學,至於自身遭遇,則隻字不提。
陽明回書曰:「…略無一字及於得喪榮辱之間,此非真有朝聞夕死之志者,未易以涉斯境也。」
如何能夠如此坦然面對人生?皆因有道德信仰,有文化理想,有政治抱負,有蒼生承擔。
(寫於2022年9月10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7會員
    796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提到孔子一句話「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人人果真都能自我克勝私欲,使視聽言動都合乎禮;那麼,天下人都能真誠相待,和諧共處,這就是天下歸仁的境界了。 《大學》開宗明義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良知本心,是治世的良方! (寫於2022年9月6日)
    許多人都會問:良心在哪裡? 你憑良心時,良心就出來了;你不憑良心,良心就躲起來了。 你看家長督促孩子要用心寫作業,為什麼說要用心,而不說用手? 工作投不投入,也會說上心不上心。可見:心才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 問題來了,心既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那又何以要反求其放失之心?又何以要正心?
    在第一講裡,筆者曾提及一些大陸學者,說:「即使在大學研究院突起一股王學熱潮,研究王學的人,恐怕也未必能與陽明先生的生命精神相應啊!」果然畀我話中! 以這樣的心態來看陽明,什麼「秘而不宣」呀?要偷雞摸狗嗎?這還能叫「陽明」嗎? 陽明先生的詩句說: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是。龍溪尊敬陽明夫子,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就有如昔日子貢之尊敬孔子。這話怎麼講?那就要看看龍溪自入陽明師門的一些經歷,再參考龍溪中後期之著作,即可定論。 過了三年,在準備殿試前,由於閣部大臣多不喜陽明學,龍溪語緒山曰:「此非吾輩仕時也」,於是不就廷試而歸。
    單從【天泉證道紀】的記載來看,龍溪之言(或為其弟子之言),與陽明夫子的四句教義,實頗有出入,特別是龍溪把四句教改稱為「四有教」,這不但錢緒山當時不認可,即使陽明夫子在九泉之下得知,亦不會同意。 ⑥「四有」,是龍溪針對四句教而發的。 ⑦還有個小問題,關於提到顏淵和程明道的。
    上文提到究竟王龍溪是不是叛逆師門?是否要把陽明夫子所立的四句教的教義推翻又或修正?何以牟宗三先生最終卻論定龍溪為陽明的嫡系?這點留在問題釐清後再作另文交代。 接下來先繼續把「天泉證道」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釐清交代,再回過頭來看看龍溪的四無之說,是否叛逆師門。 (寫於2022年8月22日)
    之前提到孔子一句話「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人人果真都能自我克勝私欲,使視聽言動都合乎禮;那麼,天下人都能真誠相待,和諧共處,這就是天下歸仁的境界了。 《大學》開宗明義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良知本心,是治世的良方! (寫於2022年9月6日)
    許多人都會問:良心在哪裡? 你憑良心時,良心就出來了;你不憑良心,良心就躲起來了。 你看家長督促孩子要用心寫作業,為什麼說要用心,而不說用手? 工作投不投入,也會說上心不上心。可見:心才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 問題來了,心既是人的意識行為的主宰,那又何以要反求其放失之心?又何以要正心?
    在第一講裡,筆者曾提及一些大陸學者,說:「即使在大學研究院突起一股王學熱潮,研究王學的人,恐怕也未必能與陽明先生的生命精神相應啊!」果然畀我話中! 以這樣的心態來看陽明,什麼「秘而不宣」呀?要偷雞摸狗嗎?這還能叫「陽明」嗎? 陽明先生的詩句說: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是。龍溪尊敬陽明夫子,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就有如昔日子貢之尊敬孔子。這話怎麼講?那就要看看龍溪自入陽明師門的一些經歷,再參考龍溪中後期之著作,即可定論。 過了三年,在準備殿試前,由於閣部大臣多不喜陽明學,龍溪語緒山曰:「此非吾輩仕時也」,於是不就廷試而歸。
    單從【天泉證道紀】的記載來看,龍溪之言(或為其弟子之言),與陽明夫子的四句教義,實頗有出入,特別是龍溪把四句教改稱為「四有教」,這不但錢緒山當時不認可,即使陽明夫子在九泉之下得知,亦不會同意。 ⑥「四有」,是龍溪針對四句教而發的。 ⑦還有個小問題,關於提到顏淵和程明道的。
    上文提到究竟王龍溪是不是叛逆師門?是否要把陽明夫子所立的四句教的教義推翻又或修正?何以牟宗三先生最終卻論定龍溪為陽明的嫡系?這點留在問題釐清後再作另文交代。 接下來先繼續把「天泉證道」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釐清交代,再回過頭來看看龍溪的四無之說,是否叛逆師門。 (寫於2022年8月22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洪應明《菜根譚》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古人文句,每每讀到它,內心總感到無比的舒心!
    Thumbnail
    人受「寵」或「辱」,內心都會起波瀾,應重視大患存在於「身」。身心為一體,「身」是代表著「我」的個體,它承擔著所有無形的東西,產生心理活動,所以心的變化來自於身的承載,而大患始於心亂。
    Thumbnail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洪應明《菜根譚》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古人文句,每每讀到它,內心總感到無比的舒心!
    Thumbnail
    人受「寵」或「辱」,內心都會起波瀾,應重視大患存在於「身」。身心為一體,「身」是代表著「我」的個體,它承擔著所有無形的東西,產生心理活動,所以心的變化來自於身的承載,而大患始於心亂。
    Thumbnail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