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苦:痛苦的無謂複製

更新於 2022/03/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稍有良知的公眾人物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指標作用,許多話在出口之前更該審慎思量。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話出如風,出口容易,要追回可就難上加難。一旦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形成,除非良知泯滅,完全不當一回事,否則日後必然追悔莫及。當年憑著一時意氣大喊「打倒孔家店」的知識分子,後來回頭作了許多補救措施,然而大勢已去,傳統文化這艘船已然坑坑疤疤,真有一回頭已百年身之慨!
台灣從一九四九年勵精圖治,幾十年光陰的積累,成就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社會也相對穩定。一九八○年代,檯面上開始有立委動輒跳上主席台嘶吼,成功搏取媒體注意。此後民代爭相效尤,粗口、打架通過媒體大量傳播。而後是廣告金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風行,滲透民間,歲月靜好逐漸成為令人緬懷的過去。
引領風向的公眾人物對此固然責無旁貸,一般大眾也未必可以完全豁免責任。世風日下的罪魁禍首,政治人物的動見觀瞻是實,然而絕大部分還是透過大眾傳媒。如果傳播媒體有意投合大眾口味,刻意選擇悚動的話題以提高閱聽率,真要追究起來,該負責的究竟是誰呢?當媒體罔顧社會責任,根本無意,或者也無能為普羅大眾提供芬芳的美饌,只能端出腥臭料理的時候,我們這些閱聽大眾是不是也樂於一邊嫌惡,一邊狼吞虎嚥?
自媒體興昌的新時代,各色材料充斥,為求吸睛,自是無所不用其極,手段之惡劣,比起傳統媒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奈地看過媒體,再回頭檢視我們自己的日常。喝咖啡,聊是非,想想還真應了孔老夫子批評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一群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的盡是無關宏旨的八卦,不時賣弄點小聰明,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明末大儒顧炎武在明朝覆亡之後,平心檢討亡國原因,提出一個頗為中肯的評論:明代的江山,其實是葬送在知識分子的手裡。北方士人的毛病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呢?「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把顧先生請到今世來,恐怕他連批評的氣力都沒了──明代士人轉世投胎到當代的還真不少。
不說別人,且說我自己,也曾勤於進行毫無意義的閒聊。
生命中曾經有過一段極其低潮的時光,滿腔鬱悶不知向誰傾訴,唯恐變成別人的談資,惹出更多是非。最後總是找上一位守口如瓶的女同事。
這位同事的辦公桌就在旁邊,不但樂意傾聽,還會主動詢問我未及敘述的細節。等到整個事件鉅細靡遺地敘述完畢,善良的同事陪著我一起陷入無助的大網裡,有時義憤填膺,有時哀歎,有時掉淚──然而最後我還是得一個人回去面對自己生命的課題。
所有的談論都只是讓我再一次陷溺在受苦的當下,對問題的解決了無裨益。
這種大徹大悟當然不是在訴苦的當下發生,而是渾渾噩噩許多年之後,才逐漸了悟。那些痛苦的情緒在發洩之後就此蒸發於大空嗎?很可惜,完全沒有。
訴苦只是在複述中不斷複製受苦當下的情緒而已。
我想起那年大刀過後,頭暈的困擾始終如影隨形。有一次去到神經內科門診,說起這毛病。那位李醫師一直都是視病如親的好醫生,對病人說話極其溫和,那回竟然有點嚴厲地回我:「妳不運動,當然頭暈。」
李醫師說的沒錯。我不運動,當然頭暈。
與其抱怨症狀,不如對症下藥。
面對人間的煩惱,我們需要的,恐怕不是一味地傾吐,乃至抱怨,而是平心靜氣,觀照問題所在,而後,接受它,處理它。
這正是聖嚴法師的智慧。他以聽來極其平常的「四它」教導弟子:遇事不是轉身落跑,而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而後,放下它。面對問題,接受生命必有的考驗,學著以智慧處理。問題能否如願消除?未必。可有無煩惱本是個人主觀的覺受,能處理得掉,當然很好;萬一不是,那就放下。
天道自然,本有定數。處理不了就放下,自去面對其他的功課。
明天,太陽依舊升起。
avatar-img
35會員
167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田心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聰明難,善良更難,是亞馬遜CEO貝佐斯從祖父學來的人生智慧。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有近似的看法:有商才,還得有士魂!
能夠「不朽」的是偉人。我們這些凡人不求不朽,只求不被親友遺忘。如何不被遺忘?我們需要的可能是愛-當然不是嘴上空喊「愛你喔!」我們需要的可能是一點小小的良善-通過善意,尤其是善行來表達。
信仰的宗教非常另類。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偏偏天帝教一再宣說的都是「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乍看悖反人性的教誨,導師涵靜老人有另一種補充說法:「你不為自己設想,仙佛自然會為你設想。」真是如此?
存好心,可能做成壞事。存心不良,也有可能成就好事。 轉到文華,如魚得水,直到已經退休的今天都覺得它是上天的恩賜。而如此恩賜,緣於有人惡整。跨海讀北大博士,如果不是先前被某大學拒絕,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說的不錯:「有些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不僅是人際對應,對於事態的發展,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當下一般的眼,更需清明的智慧之眼,才能看清未來,以免存好心,卻做出壞事。
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看進對方的需要,大抵就不會把自以為是的想法硬套在別人身上,錯以為自己的鞋子穿在別人腳上也同樣舒適。那是「恕」的體現。 明知鞋子穿在別人腳上會磨腳,還硬要別人套上。強加的意志,控制的慾望,背後是強大的貪念作祟--說穿了,就是悖離了「廉」。
聰明難,善良更難,是亞馬遜CEO貝佐斯從祖父學來的人生智慧。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有近似的看法:有商才,還得有士魂!
能夠「不朽」的是偉人。我們這些凡人不求不朽,只求不被親友遺忘。如何不被遺忘?我們需要的可能是愛-當然不是嘴上空喊「愛你喔!」我們需要的可能是一點小小的良善-通過善意,尤其是善行來表達。
信仰的宗教非常另類。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偏偏天帝教一再宣說的都是「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乍看悖反人性的教誨,導師涵靜老人有另一種補充說法:「你不為自己設想,仙佛自然會為你設想。」真是如此?
存好心,可能做成壞事。存心不良,也有可能成就好事。 轉到文華,如魚得水,直到已經退休的今天都覺得它是上天的恩賜。而如此恩賜,緣於有人惡整。跨海讀北大博士,如果不是先前被某大學拒絕,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說的不錯:「有些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不僅是人際對應,對於事態的發展,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當下一般的眼,更需清明的智慧之眼,才能看清未來,以免存好心,卻做出壞事。
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看進對方的需要,大抵就不會把自以為是的想法硬套在別人身上,錯以為自己的鞋子穿在別人腳上也同樣舒適。那是「恕」的體現。 明知鞋子穿在別人腳上會磨腳,還硬要別人套上。強加的意志,控制的慾望,背後是強大的貪念作祟--說穿了,就是悖離了「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輪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卻有可能帶來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含經常性失眠、皮膚變差和情緒控管不佳等。近期一名女性網友於 Dcard 論壇以「輪班工作性質但長期睡不好該如何調整?」為題,分享了她因長期輪班而導致的一系列健康困擾,並提及每天健康狀況正逐漸下降的感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老師,孩子太我行我素,怎麼講都講不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老師,我跟你說, 「每次跟他(她)說話,講沒幾句就臭臉,真的很難跟他(她)溝通!」 「我多提醒他(她)幾句,他(她)就會覺得煩,我的關心就是被嫌囉嗦……」 「他(她)在家看起來都沒在念書,只會躺在床上滑
一切的開端,起源於一個小小的手術,甲男的父親因為一場小手術而過世。家屬無法接受好好一個人進了醫院,只是動個小手術卻再也無法回家,在手術室外崩潰痛哭。在甲男的心中,父親在全家都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況下過世,出現了預期外的死亡結果,滿滿的哀痛和憤怒都傾洩在醫院和醫師身上。
Thumbnail
為什麼西格麗德.努涅斯(1951-)在遲暮之年所書寫的作品,談及生老病死,甚至有些老調的議題,卻能夠在此時脫俗而出,擊中我的心?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出版之前,她的第七本小說《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定,才總算是真正受到廣大讀者注目,台灣也如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書寫關懷是龐大的,至
第一點、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外部環境,各個層面的承受值也都會不同。 第二點、我們為何不是互相鼓勵,而是互相傷害? 第三點、自己與他人擁有各自的「課題」,人生「課題」應當分離,而不是放在同一個基準線討論。
Thumbnail
我吞過食道鏡,這可能是我最接近地獄的一次。麻醉一點點之後就要吞下深不見底的管子,還要忍著嘔吐讓它在口腔、胃裡攪動。當下真的度日如年。而我爸是下咽癌,醫師說要食道鏡檢查12年...。
Thumbnail
「這樣就不會打擾到任何人了...」 早早安排好身後事,你輕輕地跟我傾訴著那些細節, 鉅細靡遺地, 連「抱著愛犬一起死」這樣的情境,都預設好了。 聽得我的心都碎了...。
Thumbnail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可是在不斷封掉這些岔路之後,人就會變得再也看不見岔路,只能在眼前這條筆直而崎嶇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漸漸地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就是如果不趁早下判斷的話,就會失去了判斷的能力,意即書名說的「無法辭職的理由」。
Thumbnail
猴子感慨的說著:「人啊,無法跨過自己的痛苦,去理解他人。」 越過自己去理解他人,其實是對自己的不理解,你沒有先同理自己就是被傷害了,然後去理解別人好像真的做不到耶。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輪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卻有可能帶來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含經常性失眠、皮膚變差和情緒控管不佳等。近期一名女性網友於 Dcard 論壇以「輪班工作性質但長期睡不好該如何調整?」為題,分享了她因長期輪班而導致的一系列健康困擾,並提及每天健康狀況正逐漸下降的感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老師,孩子太我行我素,怎麼講都講不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老師,我跟你說, 「每次跟他(她)說話,講沒幾句就臭臉,真的很難跟他(她)溝通!」 「我多提醒他(她)幾句,他(她)就會覺得煩,我的關心就是被嫌囉嗦……」 「他(她)在家看起來都沒在念書,只會躺在床上滑
一切的開端,起源於一個小小的手術,甲男的父親因為一場小手術而過世。家屬無法接受好好一個人進了醫院,只是動個小手術卻再也無法回家,在手術室外崩潰痛哭。在甲男的心中,父親在全家都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況下過世,出現了預期外的死亡結果,滿滿的哀痛和憤怒都傾洩在醫院和醫師身上。
Thumbnail
為什麼西格麗德.努涅斯(1951-)在遲暮之年所書寫的作品,談及生老病死,甚至有些老調的議題,卻能夠在此時脫俗而出,擊中我的心?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出版之前,她的第七本小說《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定,才總算是真正受到廣大讀者注目,台灣也如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書寫關懷是龐大的,至
第一點、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外部環境,各個層面的承受值也都會不同。 第二點、我們為何不是互相鼓勵,而是互相傷害? 第三點、自己與他人擁有各自的「課題」,人生「課題」應當分離,而不是放在同一個基準線討論。
Thumbnail
我吞過食道鏡,這可能是我最接近地獄的一次。麻醉一點點之後就要吞下深不見底的管子,還要忍著嘔吐讓它在口腔、胃裡攪動。當下真的度日如年。而我爸是下咽癌,醫師說要食道鏡檢查12年...。
Thumbnail
「這樣就不會打擾到任何人了...」 早早安排好身後事,你輕輕地跟我傾訴著那些細節, 鉅細靡遺地, 連「抱著愛犬一起死」這樣的情境,都預設好了。 聽得我的心都碎了...。
Thumbnail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可是在不斷封掉這些岔路之後,人就會變得再也看不見岔路,只能在眼前這條筆直而崎嶇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漸漸地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就是如果不趁早下判斷的話,就會失去了判斷的能力,意即書名說的「無法辭職的理由」。
Thumbnail
猴子感慨的說著:「人啊,無法跨過自己的痛苦,去理解他人。」 越過自己去理解他人,其實是對自己的不理解,你沒有先同理自己就是被傷害了,然後去理解別人好像真的做不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