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攜手 TYCIA 培育 ESG 人才共創永續未來
永續是種生活方式與態度,不是買一堆「環保」產品。
這句話,是課程中最引起我共鳴的。令我想起我與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創辦人楊振甫 交流的內容。
他說,為了對抗「不環保」的惡名,品牌積極開發永續時裝材質,但標榜永續的服飾,其實對環境不一定友善。環保衣物會加強其耐穿程度,以確保其使用年限夠久,不會造成所謂的浪費。但,因為材質堅固的關係,衣物在丟棄後進行焚燒時,常常是無法燒毀的情況,將導致「塑膠衣」產生,如同塑膠袋一樣將會長期存在環境中。
我還問他,一輛電動車價錢如此的高,一般老百姓根本不會想購入,這樣怎麼讓永續產品普及化呢?
他回應,如果一個企業規定車輛全部改為電動車,但每天都訂一百份海底撈外送,這樣到底是對環境好還是壞呢?大家都知道,火鍋外帶的包裝是非常繁瑣的,更何況是全公司一起訂,也由於份量十分龐大,想必業者會開車送餐,那外送車會是電動的嗎?是不是無意間為環境增加了一大堆負擔。
怎麼做,真的對環境有利?
許多設計師與服裝品牌,開始推廣「慢時尚」,建立消費者「買少一點、選好一點」的購買習慣,讓消費者擺脫大量購買、大量丟棄的惡性循環。
購買電動車完全不能與環保直接劃上等號。日常生活、交通方式等,有意識的看待這些小的動作,其實才是決定永續的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