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知道你有第二大腦嗎? | 使用數位工具達成高效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唉呦,幹嘛這麼認真啦~才剛開學餒!
XXX… 期末考要到了啦,我書都還沒念,報告也都沒寫,不過我也不知道要考哪些?有哪些報告?

看完以上對話,不知道螢幕前的你是否心有戚戚焉? 希望不是!

如果是,也不用覺得沒救了。只是建議你開始使用「工具」來規劃生活,才不會船到橋頭還是彎。


raw-image

上週迎來 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TYCIA) 所舉辦的 STI 永續人才孵化計畫 第一堂培訓課程-「使用 Notion,管理生活 & 工作」,講師為數位工具實驗室創辦人蘇鈺程

雖然課程標題是「使用 Notion」,但不彷將其換成「使用數位工具」,而課程一大部分便是幫大家釐清數位工具的定義。

這正好戳重我的痛點。我之前想增強自己的生產力,因而向具有高生產力的人學習,模仿他高效的工作方法或是數位工具,但到頭來才發現,原來

每個人適合的數位工具皆不同,端看遇到的問題而定。

網路時代加上疫情崛起,等於按下了社會「數位化」的加速鍵。

WFH ( Work from home )、遠距上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同時,為因應生活型態的改變,數位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除了大家最熟悉的 Google 協作工具,也有思維導向的 Miro、Figma、Whimsical…等,還有專案管理的 Trello、Notion…等。

數位工具的種類琳瑯滿目到讓人難以下手,又發現上手成本太高,甚至沒人可以詢問。

先思考「工具」的定義?

工具,是讓人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更高效率的達成目標。

假設今天要在牆上釘釘子,總不可能用手慢慢敲吧…當然是趕快找鎚子來!

數位工具,是讓人們在遇到問題時,能透過數位化的方式,有效管理待辦,專注達成目標,更高效率的完成任務。

挑選數位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挑選數位工具之前,更應該要先:

  1. 釐清目前遇到的問題
    可以利用麥肯錫「MECE」分析法(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從達成目標的最高層次開始,一層一層往下,將問題拆小成多個彼此獨立而完整小問題,讓我們更好理解問題、也更容易進行有效的分析與判斷。
  2. 找到與問題相對應的使用情境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即會產生能夠處理問題的使用情境。 例如,問題是專案太多,目標太大,使用情境可以是,概覽待辦,排定時間,執行待辦。
    可以利用 Whimsical 快速展開問題,接著收斂出使用情境,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數位工具。

學習數位工具

舉 Notion 為例,Notion 的自由度很高,適用於眾多使用情境,但這同時是它難上手的原因。

所以,不要奢求自己在一開始就能夠馬上打造出一套厲害的模板,但可以先從他人厲害的模板開始

以我學習 Notion 的過程為例 :

  1. 利用幾小時的時間,將最基本的功能完全摸透
  2. 到網路上搜尋相關的資源,並獲得他人厲害的模板
  3. 實際將模板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熟悉資料庫( database )的使用方式,建立與問題相對應的使用情境
  5. 練習可以加快使用效率的快捷鍵,例如 : Markdown 語法
  6. 打造屬於自己的一套工作流

總結來說,可以將學習數位工具濃縮成三大步驟 :

  1. 他人模板
    參考他人已經設計好的模板,找到對應的使用情境,並帶走自己適合自己的使用技巧。
  2. 實際應用
    實際運用他人的模板,發現符合自己使用之處,並優化其他部分,使其更貼合自身需求。
  3. 打造數位工作流
    他人的模板終究是他人的。擁有使用技巧與模板設計概念後,針對自己目前面臨的問題,設計適合的使用情境,打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流。

工具框架

raw-image

講師提到「工具框架」概念,我認為這可以讓我們在挑選數位工具與設計模板時更有想法。

釐清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後,接著成為優化者尋找適合解決此問題的理論

找到符合的理論後,接著成為設計者,套用此理論到適合的工具。

利用工具,成為執行者,解決面臨到的問題。

舉個學生常見的狀況 : 除了課業外,可能還有社團、培訓計畫、實習或比賽等專案,每個專案都有各自的活動,像是報告、會議或課程,而每個活動又有各自的時間。

這時,即須要將目標拆解,安排每個小目標的截止時間。此動作便可以利用 GTD(Gets things done)理論,優化時間管理,決定事情的優先處理順序。

GTD理論可以套用在 Trello 或是 Notion 等數位工具中,讓數位工具成為你的第二大腦,使任務被有序地處理,創造時間的最大價值。而你的大腦也不會再因為要記住一大堆待辦事項而感到混亂。


管理人生與生活

講師將管理人生與生活會面臨到的問題,歸納出三大項 : 角色混亂、目標貪婪、行動拖延,並利用 Notion 來解決。

角色混亂→系統化

「工具框架」中的三大角色主導我們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設計者」負責規劃工作流程,排定執行時間;「執行者」負責完成每一項待辦任務;「優化者」負責找出整個系統中可以改進之處。

如果三個角色分工明確,早上設計者開始安排工作,執行者接著完成任務,一天工作結束後,優化者再回頭檢視,工作起來自然會很輕鬆且有效率。不會發生工作到一半,突然想到上一個工作可以如何改進,或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做甚麼的狀況。

目標貪婪→最小化目標

raw-image

不想生活太無聊單調,因而跳脫舒適圈參加活動,來到了學習圈。

隨著活動越來越多,這時候卻發現超出了自己可應付的能力範圍,進而來到了焦躁圈。

最小化目標便是將任務拆解,從焦躁圈回到學習圈。

行動拖延→三日待辦

人們都是及時行樂的動物,最後驚覺時間已經所剩不多,才開始後悔當初怎麼不安排好執行時間。

將目標最小化過後,便要將小目標列入行程表內,形成所謂的「精實藍圖」。

raw-image

心得

過往,我為了追逐高效而模仿他人的工作方式,模仿他人使用數位工具。但卻始終未釐清自己的問題,了解哪個數位工具符合自己的需求,只是「為用而用」,並不知其所以然。

透過這次的課程,我驚覺原來挑選數位工具之前,事先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思考自己的問題,思考可以應用的理論,接著才是尋找適合的數位工具。

我本身用過 Notion 一段時間,熟悉大部分的功能,使用過各類型模板,也做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管理庫。

「卡片盒筆記」是我正在研究的筆記方式,它使筆記不再是單向式紀錄,而是創造筆記與筆記間的連接。

不過 Notion 要做出此系統有些困難,而市面上也有更符合此系統的數位筆記軟體。我想,我要做的並不是花大量的時間研究如何在 Notion 做出卡片盒筆記模板,而是運用現有的數位工具直接進行操作。

畢竟,「數位工具的初衷」,並不是要人們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鑽研,而是如何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的沙龍
28會員
8內容數
Lil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3
電影《無聲》取材自台南特殊學校集團性侵事件,描述學校裡存在數年的集體性侵事件。從事件中聊聊心理學中的習得無助感,與我「無聲」的過去......
Thumbnail
2022/12/13
電影《無聲》取材自台南特殊學校集團性侵事件,描述學校裡存在數年的集體性侵事件。從事件中聊聊心理學中的習得無助感,與我「無聲」的過去......
Thumbnail
2022/10/14
從快 300 人申請的TFT學期志工,經過一連串的篩選,我終於成為了那幸運的 30 人,也因此成功聽見這場只有 10% 人能聽見的志工培訓分享。 TFT 永續長-杜瀛,毫不掩飾地將自己從臺大社會系到 IBM ,再從 IBM 到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的所長所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見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2022/10/14
從快 300 人申請的TFT學期志工,經過一連串的篩選,我終於成為了那幸運的 30 人,也因此成功聽見這場只有 10% 人能聽見的志工培訓分享。 TFT 永續長-杜瀛,毫不掩飾地將自己從臺大社會系到 IBM ,再從 IBM 到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的所長所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見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2022/09/22
永續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不是買一堆「環保」產品。
Thumbnail
2022/09/22
永續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不是買一堆「環保」產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告別知識管理的困擾,寫作無憂 作為一個知識工作者,你是否常常在海量的資訊中覺得迷茫,不知該如何有效地組織和應用它們?或者在需要寫作時,卻總是找不到合適的靈感來源?不用擔心,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三個有效的解決策略。 善用工具,高效思考,靈感處處 利用知識管理工具提升效率 知識管理工具如Ob
Thumbnail
告別知識管理的困擾,寫作無憂 作為一個知識工作者,你是否常常在海量的資訊中覺得迷茫,不知該如何有效地組織和應用它們?或者在需要寫作時,卻總是找不到合適的靈感來源?不用擔心,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三個有效的解決策略。 善用工具,高效思考,靈感處處 利用知識管理工具提升效率 知識管理工具如Ob
Thumbnail
「Notion是什麼?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進而讓生活更加有條理,讓人生更豐富呢?」 本書脈絡清楚、排版精美,可藉由本書了解Notion的基本功能,一起來探索現在這個當紅的筆記軟體吧!
Thumbnail
「Notion是什麼?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進而讓生活更加有條理,讓人生更豐富呢?」 本書脈絡清楚、排版精美,可藉由本書了解Notion的基本功能,一起來探索現在這個當紅的筆記軟體吧!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雙面刃 在這個相較以往的數位時代,資訊流通成為一種快速並且無所障礙的現況。在以往的時代裡,很難想像在家就可以聽台大教授講課、在線上跟不同國的人一起交流,也很難想像一則新聞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讓全台灣或是全世界的人知曉。以上,很多的例子都可以說明數位時代的創舉。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雙面刃 在這個相較以往的數位時代,資訊流通成為一種快速並且無所障礙的現況。在以往的時代裡,很難想像在家就可以聽台大教授講課、在線上跟不同國的人一起交流,也很難想像一則新聞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讓全台灣或是全世界的人知曉。以上,很多的例子都可以說明數位時代的創舉。
Thumbnail
從0開始 打造專屬自己的All in One高效數位系統 什麼樣的人適合Notion?   ——有筆記需求的人   無限的頁面搭配清楚的階層分類方式,支援快速搜尋功能,再也不用煩惱找不到筆記的問題,是學習與思考的最好夥伴。   ——喜歡雲端作業的即時性   只要一個帳號,便能隨時隨地跨裝置
Thumbnail
從0開始 打造專屬自己的All in One高效數位系統 什麼樣的人適合Notion?   ——有筆記需求的人   無限的頁面搭配清楚的階層分類方式,支援快速搜尋功能,再也不用煩惱找不到筆記的問題,是學習與思考的最好夥伴。   ——喜歡雲端作業的即時性   只要一個帳號,便能隨時隨地跨裝置
Thumbnail
接觸 Notion 在升大學前的空檔,我找了很多活動參加,藉此提升自己的能力。當時發現原本高中使用的手帳無法符合我的需求,由於生活不再是教室和書本,而是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等著我去探索和規劃,因此我需要尋找適合的工具,便於我記錄、安排和回顧。 考慮到資料連通的問題(手機、平板、電腦),我從眾多選項中選擇
Thumbnail
接觸 Notion 在升大學前的空檔,我找了很多活動參加,藉此提升自己的能力。當時發現原本高中使用的手帳無法符合我的需求,由於生活不再是教室和書本,而是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等著我去探索和規劃,因此我需要尋找適合的工具,便於我記錄、安排和回顧。 考慮到資料連通的問題(手機、平板、電腦),我從眾多選項中選擇
Thumbnail
第一屆STI永續人才培育計畫的第一堂課邀請了數位工具實驗室的Charlie和我們分享「使用Notion管理好個人生活和工作」,課堂並不是單純地介紹Notion以及如何操作,而更多聚焦在如何管理、如何制定或安排行程。 回到起點,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使用數位工具呢? 因為潮流? 因為方便? 因為保存
Thumbnail
第一屆STI永續人才培育計畫的第一堂課邀請了數位工具實驗室的Charlie和我們分享「使用Notion管理好個人生活和工作」,課堂並不是單純地介紹Notion以及如何操作,而更多聚焦在如何管理、如何制定或安排行程。 回到起點,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使用數位工具呢? 因為潮流? 因為方便? 因為保存
Thumbnail
網路時代加上疫情崛起,等於按下了社會「數位化」的加速鍵。 為因應生活型態改變,數位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除了大家最熟悉的 Google 協作工具,也有思維導向的 Miro、Figma、Whimsical…等,還有專案管理的 Trello、Notion…等。 到底該怎麼選擇數位工具,又該怎麼學習呢?
Thumbnail
網路時代加上疫情崛起,等於按下了社會「數位化」的加速鍵。 為因應生活型態改變,數位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除了大家最熟悉的 Google 協作工具,也有思維導向的 Miro、Figma、Whimsical…等,還有專案管理的 Trello、Notion…等。 到底該怎麼選擇數位工具,又該怎麼學習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