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熊市觀點:跟著肯恩費雪洞悉市場

2022/09/2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許多讀者或觀眾詢問,市場跌成這樣,清流君你有沒有賣出?
我說:「為什麼要賣?當初買進的原因一直都存在,並沒有賣出的理由。」
各大指數從年初至今跌接近三成,造成市場大眾普遍人心惶惶,我覺得Ken Fisher這本洞悉市場的書,為熊市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真知灼見,也非常符合我當初買進並長期持有的堅韌理由。
----------------
我們必須知道正常的市場報酬不是平均而是極端的,市場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得很「正常」,這個正常指的是非常「多變」,進行投資前我們必須打從心底先接受多變正是市場的常態。
人們總是想要得到某種訊號告訴他們 :「警報解除,大家快進場吧」、「這時候危險,該離場了」,想要市場表現得很平穩,希望報酬不要那麼多變、希望它能更可靠,如果你在等著這樣的事情發生,那你會等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市場的正常報酬不是平均而是極端。
首先,股市正報酬的次數遠遠大於負報酬,大約超過了2.5倍,長期來看熊市並沒有什麼威脅性。那些認為熊市有持續威脅性的人,要不是記憶有很大的缺陷,不然就是衡量報酬的方式很扭曲,又或者兩者皆是。
再來,整體最不常見的是有負報酬的年份,歷史告訴我們,大幅下跌的年份確實會發生,但是非常罕見,年報酬率低於-20%的年份,占不到10%的時間。的確大跌會發生,而且經歷下跌的年份是極端痛苦的,但好消息是隨著時間的經過,即使是巨大的下跌,也會被市場長期之下帶來的更大、更充足、更極端的上漲所掩蓋。
如果投資人能從骨子裡知道報酬是多變的,並且不要隨時間淡忘,就可以讓我們免於陷入恐懼或貪婪的追逐熱潮之中。如果長期來看市場的平均報酬在8%左右 ,而牛市報酬高於平均水準,那麼投資組合獲得大約8%的年化報酬率肯定相當容易,而且出入不會太大,但事實上要獲得這個成果很難,從實務上來說不難,這很容易,但在情感上沒有比這更困難的了。
投資人的情緒讓平均報酬難以達成,大多數人不僅在市場上進進出出,而且他們還在錯的時間點上這麼做,也許不是徹底錯誤的時間,但依然是不好的時間,大幅下跌的年份會讓投資人感到害怕,並以極端的方式,也就是和長期目標不一致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像是離開市場,過度趨避風險奪走了他們的報酬。
而大幅上漲的年份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因為過度自信會逐漸產生,同時還會放大人性中的貪婪,因此投資人會逐漸拉高風險,這也和長期目標不一致,像是開槓桿並不斷加大,但通常這種行為在不久後會立刻受到懲罰,而且傷害程度會比他們在下一次衰退時遭受得還更加嚴重。以上這些一直不斷重複再重複的行為,最終都會大幅侵蝕長期投資報酬。
我們不可以忘記市場的報酬是不平均的,光是記住這一點就能讓我們勝過市場上大多數的投資人,畢竟他們的報酬遠遠落後市場平均。
許多投資人都有一個明確打敗市場的目標,但諸多資料顯示的卻是平均來說投資人並沒有打敗市場,他們甚至沒有接近市場,如果你能真正接受這個事實,為什麼投資人連平均報酬率都無法達成,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開始改善自己的績效表現。
如果那些每天都關注市場的散戶投資人,能夠強迫自己只關注每季的報酬率,三年內他們就會看報酬率有明顯的改善,他們就比較不會依照本能隨便做出反應,也比較不會在錯誤的時間在市場上進出,單就這一點就可以提高績效表現,當然大多數的人永遠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天生就是短視的。
----------------
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股市在2009年3月觸底,比經濟衰退還早,接著股市開始大漲,三個月後全球股市從底部上漲了44.1%,美國股市上漲了40.2%,12個月後,全球股市上漲了74.3%,美國股市上漲了72.3%。到了2010年年底,全球股市從底部上漲了93.3%,美國股市則上漲了93.1%,報酬率之巨大,遠遠超乎每個人在那艱難時期的任何預測。
如果你認為這次不一樣,是一個永遠停滯的時代,而不是每次熊市都會出現的常態現象,那麼你就會錯過那次的市場飆漲。對於我們這些依然保持投資並做好分散風險的投資人來說,這波上漲可能很快就能抹去先前熊市大部分的損失,其速度之快遠超出當時大多數人的預期。
這其實不罕見,反而是很正常的現象,幾乎在一直發生。股市通常在經濟衰退正式開始前就會下跌,反映出未來的低迷時期,然後在大多數人只設想最壞的可能結果時,市場會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美好(我們忘記了,但市場沒有),但也不是世界末日。由於現實與感知之間的脫節,股市在經濟觸底之前就會先觸底,並在之後開始突然大幅走高。
長期市場報酬率一直都包含下跌的年份,在未來也將繼續包含下跌的年份,下跌的年份是投資中的現實和常態,只要你能好好地分散風險,也就是不要將大量資金配置在少數幾檔股票上,像是存股,也不要大量投資於一個或少數幾個產業,並堅持適當的資產配置,那麼歷史會告訴你,股市中的壞年份會被之後更大、更頻繁的好年份給淹沒。
在股市下跌期間,我們的恐懼會使我們難以理解股票可能會突然大幅上漲,我們的錯誤記憶會讓我們看不到那樣才是正常的事實,而非異常現象。
如果資本市場沒有超乎尋常的恢復力,那麼全球所有公開交易的股票市值,怎麼可能會隨時間的經過不斷增加呢?2011年是54兆美元,目前接近90兆美元 ,到了2030年、2050年、2100年,這個數字具體會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但唯一確定的是它只會愈來愈高。
儘管市場波動劇烈,但其恢復力也很驚人,市場知道,但可惜的是人們遺忘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從未消失,所以無論遭遇怎樣的挫折,人類都會繼續向前,我們的經濟和資本市場亦是如此。
這不僅僅是對人性的樂觀看法,同樣也是過去諸多經濟事件證明過的結論,人們認為現在是很艱難的時刻,但實際上歷史從來沒有過無聊的時刻,綜觀過去,股市時不時在下跌,但整體而言,資本市場最終會持續不規律的上漲,並在這過程中大幅增加了全體的整體財富。
儘管古往今來許多宗教領袖或是引領時代的人物都以悲觀思維著名,因為悲觀主義聽起來像是試圖對大眾伸出援手,而且悲觀主義聽起來就是比樂觀主義更聰明、更合理,同時也讓你顯得比其他人更明智一些,所以那些對市場悲觀的看法往往能吸引到更多的流量。
但回顧歷史,保持樂觀是最好的投資對策。衰退和熊市肯定都會發生,而且會一直發生下去,這些情況是常態,但並非新常態,他們只是現實中的一部分,並且必定會帶來傷害,這沒錯,但擴張期幾乎總是比衰退期更長、更強烈。如果你一生只看到糟糕的時刻,因為恐懼而畏縮不前,那麼就很可能在經濟持續運轉、資本市場不斷創新高並持續向上時,錯過更頻繁更持久更強勁的時刻。
雖然從很多方面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看空選擇觀望在情感上總是比看多更容易,如果你看空而看錯了,你可以說服自己說:「好吧~至少我沒有虧錢。」
如果你的投資目標很短,或者是長期目標是「在絕對金額的基礎上絕不虧錢,去他的通貨膨脹」,那麼永遠看空不進場也許是合適的。
但如果你是以長期財富成長為目標,那麼看跌且持有極少數的股票,導致錯過整體市場的複利向上,就可能會對長期投資結果造成相當大的損害。
也許你更喜歡一個沒有波動的世界,但是一個沒有波動的世界,是投資報酬很可能連通貨膨脹的侵蝕力都無法擊敗的世界,為了獲得報酬,你必須承擔風險,如果你想要更低的波動,那也沒問題,只需要降低你的期望報酬,如果你根本不希望有任何波動,那就必須滿足銀行支付的存款利息。
----------------
所以說如果你是一個長期以財富成長為導向的投資人,並且能理性地分散風險,你就不應該過度關注偶爾下跌的年份,為什麼?因為牛市的時間更長、更強勁-就牛市本身性質而言,他們的年度報酬率遠高於市場平均值。
很多人會錯誤地認為,投資人應該時常關注熊市過後的損益平衡點,事實上根本不該如此,如果你是一個有長期財務目標的投資人,你應該完全忽略各種基準點, 像是損益平衡、高點、指數價格等等...,相反的,你應該把重點放在投資策略是否對長期財富成長有明顯意義,而不是整天去想上週、上個月或是去年的股市表現。
而且每個牛市你都不應該缺席,歷史表明牛市通常始於一聲巨響,非常快速又劇烈的反彈,如果你為了避開熊市而錯過了這部分,終究會得不償失。
如果長期投資以財富成長為目標導向,那麼錯過上漲就是對自己所做最有害的事情之一,假設你錯過15%的上漲,這可能要用未來的15年來彌補才夠,你必須平均每年以1%的幅度打敗市場(扣除費用),才能回到你什麼都不做長期持有所能得到的結果,否則就只能讓自己接受更差的長期績效。
而且如果你選擇袖手旁觀、想等一切明朗再進場,你很可能也不會在熊市觸底時,在那種極度無望和可怕的日子持續投入資金,而這段時間只有在股市大幅上漲後才能得知,實際上這也是持續投入資金的大好時機。牛市通常比大部分人意識到得更持久、更猛烈,所以說如果錯過最初的大幅上漲,那麼一切就不會那麼完美了。
如何做到不缺席每一個牛市呢?唯有全程參與方能做到!
----------------
從書中各種精闢的論點和內容闡述,可以發現Ken Fisher是位非常厲害的主動市場擇時專家,但就連他都無法長期戰勝市場了,何況是一般看看公開資訊的散戶投資人呢?
所以作者在書中也強烈建議我們採取長期被動投資,買進並持有整體市場,全程參與!
1.6K會員
85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