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 -回教與佛教的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分享他在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友善往來成功的經驗。閱讀本文可提升了解跨宗教交流,亦可再點閱線上視頻觀看:http://lnago.com/ADO3M】

回教(Islam伊斯蘭)是穆罕默德於西元七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其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阿富汗是亞洲回教徒最多的國家。然而這四個國家卻和佛教有著深厚的因緣。

印尼

印尼,有一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世界文物一級古蹟-婆羅浮屠(Boroburdo),位於蘇門答臘中爪哇,在西元六世紀建立,也就是佛教在印尼最鼎盛的時代「室利佛逝」王朝所完成。而在其臨近有1234個佛教村,根據非正式統計有2000萬的佛教徒。印尼本土人佔1400萬人。他們都講印尼文,閱讀印尼文經典,南傳北傳為多。印尼政府特別設有佛教宗教部門,有佛教官員來為佛教的寺院服務。

最近我們也到了蘇門答臘島中爪哇天猛公村拜訪,並為佛教村的老師們舉辦讀書會及培訓營,也拜訪週日兒童班。佛教村村民大多數是以種稻米,種咖啡為主,生活非常樸實簡單,但是恭敬三寶。未來,我們希望在那裡開拓印尼佛學院,接引更多的印尼青年認識人間佛教,甚至可以到台灣佛光山叢林學院參學。

印尼宗教信仰非常的自由,在同一個家庭裡面,可以有不同的宗教結婚,不一定要改變自己原本的宗教信仰。佛教弘傳到印尼,至今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而今歷久彌新,祈願人間佛教的耕耘能夠繼往開來,在印尼蓮花朵朵開。

覺誠法師代表贈送《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給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

覺誠法師代表贈送《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給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

巴基斯坦

從來沒有想到巴基斯坦,有這麼多的佛教古蹟,並完整的保留在博物館及佛塔有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超過1000多座的佛塔以及佛教寺院遺跡,建立於西元前二世紀到七世紀。在巴基斯坦、印度及阿富汗這一帶稱為「犍陀羅王朝」。從阿育王開始,到孔雀王朝以「貴霜王朝」,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是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開始到後來的「犍陀羅王朝」,國王信仰佛教,並處處設立寺院林立,以及國家出家僧伽萬人以上,雕刻藝術最為興盛。

曾經,在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千間寺院早上同時早課時間,各間寺院敲鐘響起,整個鐘聲迴盪斯瓦特山谷。

雖然現在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回教國。但是政府以及人民還是非常尊重前輩祖先的信仰,並且保留下來幾乎完整的佛教以及佛像,歷史文物等等。包括了大乘佛教法華經拓本以及比丘及比丘尼戒本,並且以當時Udut當地語文寫出。歷史上也出現許多當時犍陀羅時代,當地巴基斯坦的出家僧侶,包括了世親、無著菩薩等。

東禪寺曾經在馬來西亞主辦過「發現巴基斯坦文化」的展覽,除了一座座的佛像令人動容不已,還有我們到佛教古蹟、博物館的參訪留下來的照片。更品嚐了巴基斯坦的芒果大餅等等,聽到巴基斯坦的古蹟琴、看到巴基斯坦人的舞蹈,回教及佛教的文化交流,交集在東禪寺,所有參與的人都非常的感動。回教及佛教的友誼,就在文化交流中展現了。

raw-image

馬來西亞

在今年四月份的開齋節,就是馬來人的過年,在馬來過年前一個月是回教徒的齋戒月,白天是禁食的,晚餐才進食──開齋。我們邀請一起到過阿富汗賑災的回教官員們,還有阿富汗的留學生,以及馬來西亞駐巴基斯坦的最高專員代表前來東禪寺出席開齋聚餐。出席的回教同胞都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到佛教寺院開齋。大家彼此坦承相處,暢開胸懷歡唱,互相祝福。回佛的友誼再次相遇,沒有隔閡,這是讓外界人士難以置信的回佛聚會!

馬來西亞佛光山共同慶祝大馬雪州衛塞節

馬來西亞佛光山共同慶祝大馬雪州衛塞節


在今年的衛塞節,我們受到州政府的委託主辦,全雪蘭莪州慶祝衛塞節。當天來了200多位馬來貴賓,包括了雪州大臣。慶典內容別開生面,大臣也在這一次的衛塞節作為鳴鑼開幕嘉賓,頒發獎學金給中小學生,觀賞了佛教藝術的演出。馬來同胞能夠來到寺院並且參與衛塞節的聖典,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有的來賓都非常的高興,歡喜看到如此開明的馬來領袖來訪東禪寺,並且對於東禪寺成為佛教旅遊聖地一再表示支持。

我們在馬來西亞,能夠和其他宗教種族相處和諧,共生共榮。的確。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動的事情。誠如星雲大師說,和各宗教種族要「尊重包容」、「共生吉祥」,因此我們積極推動佛教與回教的交流,不論是通過文化、慈善、學術、教育等的交流,付以真誠,不亢不卑,雙方互敬互重,和諧共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婆羅浮屠(爪哇語:ꦕꦤ꧀ꦝꦶꦧꦫꦧꦸꦝꦸꦂ,羅馬化:Candhi Barabudhur,印尼語:Candi Borobudur)是一座建於8-9世紀的大乘佛教佛寺,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馬吉冷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寺,建築基部尺寸為123公尺乘123公尺,最高點距地面35公尺,由九個堆疊的平台組成,
Thumbnail
婆羅浮屠(爪哇語:ꦕꦤ꧀ꦝꦶꦧꦫꦧꦸꦝꦸꦂ,羅馬化:Candhi Barabudhur,印尼語:Candi Borobudur)是一座建於8-9世紀的大乘佛教佛寺,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馬吉冷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寺,建築基部尺寸為123公尺乘123公尺,最高點距地面35公尺,由九個堆疊的平台組成,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分享他在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友善往來成功的經驗。閱讀本文可提升了解跨宗教交流,亦可再點閱線上視頻觀看:http://lnago.com/ADO3M】 回教(Islam伊斯蘭)是穆罕默德於西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分享他在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友善往來成功的經驗。閱讀本文可提升了解跨宗教交流,亦可再點閱線上視頻觀看:http://lnago.com/ADO3M】 回教(Islam伊斯蘭)是穆罕默德於西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在館長如常法師盛情禮邀下,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慈悲,於10月15日14:00-15:00將要為大眾主講〈尋著佛陀的足跡-穿越時空行腳印度〉。定和尚講演向來幽默風趣,大家可在線上隨他暢遊一趟印度之旅,尋找佛陀的足跡。敬請鎖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在館長如常法師盛情禮邀下,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慈悲,於10月15日14:00-15:00將要為大眾主講〈尋著佛陀的足跡-穿越時空行腳印度〉。定和尚講演向來幽默風趣,大家可在線上隨他暢遊一趟印度之旅,尋找佛陀的足跡。敬請鎖
Thumbnail
1. 阿底峽大師 2. 紅黃白黑四大派 3. 本性金剛乘
Thumbnail
1. 阿底峽大師 2. 紅黃白黑四大派 3. 本性金剛乘
Thumbnail
上座部佛教內的各成員,絕大多數修持聲聞乘的解脫道教法,以成阿羅漢為修行目標,但也未排除會有成員選擇修持菩薩乘的菩薩道教法,以成佛為修行目標的情況。上座部佛教在概念上大致是用以與大乘佛教相區隔,但是上座部佛教跟意謂菩薩乘的大乘佛法並不互斥。 #上座部佛教 #泰國 #南傳佛教 #阿羅漢 #成佛修持
Thumbnail
上座部佛教內的各成員,絕大多數修持聲聞乘的解脫道教法,以成阿羅漢為修行目標,但也未排除會有成員選擇修持菩薩乘的菩薩道教法,以成佛為修行目標的情況。上座部佛教在概念上大致是用以與大乘佛教相區隔,但是上座部佛教跟意謂菩薩乘的大乘佛法並不互斥。 #上座部佛教 #泰國 #南傳佛教 #阿羅漢 #成佛修持
Thumbnail
西元410年,我是一名旅行者,喜歡到訪世界各地領略當地文化,今天上了一艘由孟加拉灣起航的商船,儘管目的地還沒有頭緒,但我竟然無意間看見中國的高僧─法顯大師,決定不能錯過這機會,跟著他踏上斯里蘭卡。 旅行者 西元410年 寫於斯里蘭卡🖋️
Thumbnail
西元410年,我是一名旅行者,喜歡到訪世界各地領略當地文化,今天上了一艘由孟加拉灣起航的商船,儘管目的地還沒有頭緒,但我竟然無意間看見中國的高僧─法顯大師,決定不能錯過這機會,跟著他踏上斯里蘭卡。 旅行者 西元410年 寫於斯里蘭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