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誰的博物館」,邀您從影片看當代博物館議題

2022/10/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今年影展主題之一「#誰的博物館
不僅是「博物館」之名首次出現在影展主題中,也是以博物館視角出發,延續人權影展對於族群衝突、國家暴力與環境正義等人權議題的關注
這次的選片個人尤其推薦:《#流浪的克里米亞寶藏(The Treasures of Crimea)》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除了與目前俄烏戰爭,俄羅斯兼併烏克蘭東部四州有關,更重要的是,呈現多重文化語境下的克林米亞考古文物,究竟應歸屬借展時的原屬國家,抑或是與其共生共存的地方社群?
儘管「文化遺產」的所有權往往不如我們想像那樣的二元,它可以由不同的參與者、關係社群共同擁有(cultural heritage can be ‘owned’ by various actors),克林米亞藏品的困境在歷史上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像是蘇聯解體時,許多「新國家」的出現,也曾有類似情形)
不過,作為動態且包含各種社會規範、價值觀的文化權(cultural rights)仍可以從中扮演積極性的角色
當應本於歷史文化脈絡的文物,被寄予民主、獨裁善惡二元論的責任,且文物的法律主張背後涉及了高度相關的情感和政治因素時,又能帶給我們什麼重新思考文物所有權的可能?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其他影展影片像是:《物歸原主?(RESTITUTION ? Africa’s fight for its art)》、《博默館(Muteum)》以及《讓靈魂回家(Returning Soul)》等,我個人也非常喜歡
隨著近年越來越多的呼籲要求博物館承擔更大的責任,關注博物館內所展示的物品與歷史,人們開始重新想像博物館
不只是如何與過去被排除在館外的社群及聲音互動,還有如何將專業知識範圍擴展到策展框架之外,去填補這些不曾去質疑的權威性空白
這些內容,以及博物館當中的殖民歷史、文物歸屬與轉型正義等面向,都可以在這次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的選片中看見
誠摯推薦有興趣的人在 #10月10日以前 透過線上影展的序號,#免費在Giloo紀實影音上https://tihrff.nhrm.gov.tw/home/zh-tw/2022screenings/96346)飽覽這些精彩影片,把握這個難得的觀影機會!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圖片取自: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