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愛是生命的【意義】?還是犧牲奉獻殉道者的輪迴【宿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走在身心靈的路上,從一開始探索,看見自己的脫落、喜悅、不同面向的自己,就覺得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進而也希望週遭的人可以一起好,而這【一起好】的概念,原本初衷是美好的,但必須回到個人的自由意願及雙方有共識,你所謂的【好】,說不定別人覺得不好,認知不同很容易讓自己掉入善的執念,也讓週遭的人敬而遠之,結果覺得自己一片好意被賤踏,別人卻覺得你被催眠洗腦著魔了。

  身心靈修煉這條路是永無止境的,任何專業也是一樣,必須不斷歸零、淬鍊、反省、精進,若自己沒真正實證站穩,只不過是【半桶水】,以為現在有愛了,就去做傳愛陪伴,結果水一下就沒了,自己也枯竭了,沒了以為靠著有佛菩薩加持就可以,等到身體倒下才知道不行了,以為滿腔熱血的願力,【傳愛】什麼事都可以做,沒有不能救的,當無常來考驗時,卻無法接受不好的結果,覺得被菩薩上帝遺棄了,殊不知背後的傲慢,我執已執迷,以為行善,理所當然所有一切都該應允你,初發心已偏執了,以結果而論斷,當初傳愛的發心,不是無所求嗎?!

  傳愛是給予及付出過程中,看見自己的框架制約,進而修正調整,你好了,我也好了,也讓自己失落的部份更完整了,原來人生不只是工作賺錢而已,而是可以賦予更深的意義及價值。但(傳愛)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好像生命中只剩這件事要做而已,除非你是傳教士,否則(傳愛)只是你人生的一部份面向而已

  若傳愛的目地是為了成就完整的自己,但為何做到最後,反而是為了成就世界、成就別人,自己卻迷失了,沒有自己,變成犧牲奉獻的殉道者,以為這樣就可以成就,卻落入善的輪迴,自己都沒了,還成就什麼?在修煉過程中,我們都把自我打壓、批判、鬥爭得很嚴重,覺得自我罪該萬死,想把它消滅,殊不知要消滅的不是自我,而是加諸自我的概念、執著、意識,佛家說:人身難得,若沒自我,我們如何修煉成就呢?

  透過傳愛付出的過程,讓我們得以省思,重新用不同的角度視野看待自己的生命,看見自己的擁有,看見生命的恩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u shali療心室
10會員
107內容數
Kushali療心室,無關學術邏輯思維印證,分享女性多重社會角色經驗。
Ku shali療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4/05/30
要實踐愛,要自由自在,就請跳入這塵世紛亂裡。
Thumbnail
2024/05/30
要實踐愛,要自由自在,就請跳入這塵世紛亂裡。
Thumbnail
2024/05/27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Thumbnail
2024/05/27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Thumbnail
2024/05/23
寶瓶時代我想最大的特色是無法預測,尤其現在已經是進入未知無常的時代了。
Thumbnail
2024/05/23
寶瓶時代我想最大的特色是無法預測,尤其現在已經是進入未知無常的時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身體、情感和心靈,是造物主親手組建人生命主要的三種基本元素。 我們對生命若忽略該有的認識,人生就像孤舟飄蕩在一片無止盡的苦海,找不到靠岸的港灣;相反的,對生命若有正確的認識和運用,會是一趟享受造物主創造美好一切的探索之旅...
Thumbnail
身體、情感和心靈,是造物主親手組建人生命主要的三種基本元素。 我們對生命若忽略該有的認識,人生就像孤舟飄蕩在一片無止盡的苦海,找不到靠岸的港灣;相反的,對生命若有正確的認識和運用,會是一趟享受造物主創造美好一切的探索之旅...
Thumbnail
深夜有感,反省自身和外界相處的方式,帶入歸妹卦所預示的場景,檢討要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避免走了極端,越陷越深,離初衷,離大道越遠。
Thumbnail
深夜有感,反省自身和外界相處的方式,帶入歸妹卦所預示的場景,檢討要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避免走了極端,越陷越深,離初衷,離大道越遠。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隨著宇宙自然的進化,心靈意識的揚升,越來越多人走向身心靈的道路,走在身心修煉的道路,一開始好像為自己生命的旅程,找到了些許的目標方向,非常喜悅開心,但為何大部份的人,隨著越走越深往內探索,感動依舊但快樂卻消失了,取代的是任重道遠的責任,承接要成為偉大的聖人及菩薩的重擔,往往陷入永遠做不到也做不完
Thumbnail
  隨著宇宙自然的進化,心靈意識的揚升,越來越多人走向身心靈的道路,走在身心修煉的道路,一開始好像為自己生命的旅程,找到了些許的目標方向,非常喜悅開心,但為何大部份的人,隨著越走越深往內探索,感動依舊但快樂卻消失了,取代的是任重道遠的責任,承接要成為偉大的聖人及菩薩的重擔,往往陷入永遠做不到也做不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生命是珍貴的禮物 在生命的河流裡,我們不可能避免受傷, 但是可以選擇把人性的連結帶到傷痛之中。 那是一個人靈魂中最美的部分, 綻放在這個世界上的地方。 聽見靈魂深處的聲音, 輕柔地把生命裡每一個不同的部分, 回歸到完整,從完整進入世界。 每一個負面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 順應生命的河流,不
Thumbnail
#生命是珍貴的禮物 在生命的河流裡,我們不可能避免受傷, 但是可以選擇把人性的連結帶到傷痛之中。 那是一個人靈魂中最美的部分, 綻放在這個世界上的地方。 聽見靈魂深處的聲音, 輕柔地把生命裡每一個不同的部分, 回歸到完整,從完整進入世界。 每一個負面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 順應生命的河流,不
Thumbnail
  走在身心靈的路上,從一開始探索,看見自己的脫落、喜悅、不同面向的自己,就覺得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走在身心靈的路上,從一開始探索,看見自己的脫落、喜悅、不同面向的自己,就覺得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人生路上從蹣跚摸索到自信開創新路,都是必要的學習過程,現在自己雖然會更進一步往內觀照,但當外境考驗出現,仍免不了習性反應,還有得學、還有得學哪!😅
Thumbnail
人生路上從蹣跚摸索到自信開創新路,都是必要的學習過程,現在自己雖然會更進一步往內觀照,但當外境考驗出現,仍免不了習性反應,還有得學、還有得學哪!😅
Thumbnail
立下關懷大眾的生命目標。要把眼光放大、心胸放寬,為整體大眾設想考量。假使有這種人生觀,就會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生命的光和熱。
Thumbnail
立下關懷大眾的生命目標。要把眼光放大、心胸放寬,為整體大眾設想考量。假使有這種人生觀,就會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生命的光和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