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療癒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我們的一生中,所有的劇情,都是靈魂的選擇安排,目的是要我們從中學習,獲得啟發而得以提升(開悟解脫)。

此世的劇情,是前生因果業力編排,為什麼會說是靈魂的選擇呢?

因為宇宙的生命真相,是每一個靈魂,都渴望回歸到清淨無染的源本狀態,那是生命最初始的源頭,如同佛經所云: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圓滿狀態,因為我們渴望回家,但我們累世的業力果報(思想做為),使我們的靈魂染上了厚重的塵埃,必需要清洗乾淨,才得以向上提升,回歸源頭(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

所以當肉身死亡,靈魂要歸天時,發現因累世的汙垢未能滌淨,以致無法上升還源,於是只能安排下一世的人生課程,希望藉由在人世間破關突困,讓靈魂得以淨化提升。

那麼,為什麼有人課業繁重,有人卻可以輕鬆愉快的度過一生呢? 這除了與前世的因果業報有關(上輩子功課做的多,這輩子自然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也與靈魂個體的選擇大有關係。

正如同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不同,有人感悟到在生命的遊戲場中,只是虛空無常的一場夢幻,不想再持續生死流轉,於是為自己設下繁重的課題,希望能儘快脫離輪迴,解脫生死。而有人卻在這場生命的遊樂場中,玩得不亦樂乎,輕鬆地償還業力,從遊戲中慢慢學習。

所有的選擇,都是靈魂設下的體驗,並無好壞對錯,因為宇宙生命的真相就是,靈魂(能量)依據自己的思想意念(自由意志),安排自身的因果出路,而因果是時間的產物(昨日因-->今日果,前世因-->今世果),致使輪迴轉世的發生(若無因果,便可斷輪迴)。

想體驗生命的靈魂,因應他們的思想意志,在人世間經歷人生百態的各種滋味,若種下善因,所收穫善果的環境,會讓這些靈魂玩得比較開心一點。然而若不想繼續在肉身中經驗生老病死,確實就得腳踏實地的修練提升,結清自身的因果業報,了悟生命的原委始末,才能夠解脫輪迴,躍升成佛(回歸每個靈魂的自在佛性,升級到不生不滅的境界)。

現下這個世代,有許多身心靈的療癒法創生,作為我們修練提升的工具。

很多人其實都已意識到,疾病不單單是身體的問題,與內在靈魂所生出的情緒、個人習氣衍生的性格與生活習慣都有關係,因此現代醫學的對症下藥,只能暫止一時之痛,許多疾病若欲根治,仍需究竟疾病生成的真正原因(不是肉身層面,而是靈魂層面)。

因為這輩子所生的疾病,也是靈魂安排好的劇本,疾病的發生,並不是要讓我們痛苦,而是要讓我們發現,在身體底下有靈魂的存在,而身體與生命,都只是靈魂暫時的載體,真正的"生命"是恆久的,疾病或痛苦的用意,只是為了喚醒我們,讓我們體認並憶起這一世的靈魂課題。

所有的痛苦當中,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難覺察到,我們心的痛苦,往往比實際肉身的痛苦更甚劇烈。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頭腦,在抗拒這些外在事件的發生, 生命中大多數的痛苦,其實是來自於抗拒。

抗拒的意識,會讓我們聚焦於痛苦的事件中,致使我們看不見這個事件所欲帶給生命的禮物(提升或是啟發),以及周邊許多美好的風景。

靈魂安排這些痛苦的衝擊,是因為一帆風順的人生,無法讓我們學習成長,從中領悟到宇宙生命的真理,人類往往遭受到嚴重打擊之後,對生命及生活的價值觀,有了新的體悟,於是開創人生的新局,找回了靈魂的天命。

也可以說,生命來到地球上,是為了經歷創傷與療癒,創傷以傳統佛教的解釋,就是償還過去的因果業力(也是靈魂設下的功課),療癒則是在既定的業報情節當中,找回真實的自己,了解生命來此一遭真正的原因,然後釋放掉原本不屬於我們的業力模式(我們的習氣、思想信念、性格、慣性、情緒等等)。

因為其實我們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無論是身體的病痛,生活的不如意,乃至於生命中的重大事故,都是業力模式運作下的吸引,業力模式可以想像是一個引力圈,每個人由於能量場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聚力,而吸引了相應的事件來到身邊。

生命歷程中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不同的時間場域,所形成不同的能場,與我們既有的業力模式(能量引力圈)結合擦撞,於是在特定的時間點,促成了該發生的因果事件,這除了是靈魂的設定以外,也是藉由這些事件,我們才能發現並找出改變業力模式的方法。

因為唯有改變我們的習氣、思想信念、性格、慣性、情緒等等,才能改變我們業力模式的能量場,從命運的迴圈中解脫出來,吸引更美好的事件來到我們生命中(或是超脫輪迴)。

現下這個時代,身心靈圈有許多療癒法,這些療癒法可以作為我們向上提升的工具,但不應該成為我們逃避自身功課的依賴。

因為所有身心靈的療癒法,最後都是要導入修行。

我們並不是找到了一個功力高強的療癒師,或是自身學了什麼療癒法之後,就可以免除疾病跟事故的發生,而是必須借助這個療癒法,去發現身體形成疾病的內在原因,從內在願意接受療癒,並療癒自己(改變自己,對自己負責),命運才有可能轉變,療癒才可能會發生。

所有的療癒法,當下或許能夠疏通緩解我們內外能量場的淤塞,療癒師切除造成生命堵塞的負能量之後,可讓我們生命裡外的氣場流動順暢,生活可以更加順遂(流通了就順利了),身體的疼痛不適,以及內心的創痛,都可以獲得緩解(通則不痛)。

然而如果被療癒者不願對自己負責任,或者內心並無被療癒的意願,抑或是抱持將信將疑的態度,那麼療癒的效果其實也極為有限,即使暫時挖除掉了我們的負面能量,也只能得一時的舒緩,因為業力模式倘未改變,相同的能量依舊會積聚而生,形成重複的問題。

所以這些療癒法只能作為輔助,最終還是必須得回歸到我們對自己及對生命的體認。

療癒師是一種職業,既然是"職業",就必須背負該職務所帶來的"業力","業力"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性,善業也是一種"業",然而就如同先前所述,生命的因果業力,其實是個人靈魂的選擇,既然有所選擇,就必須走完靈魂自身所選擇的道路。

療癒師有著他們本身的功課之外,還需要幫忙處理我們的功課,雙重的課業加諸在他們身上,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才能夠將迷失的靈魂導向正確的途徑。

在我以修行者的角度認為,善業其實是走向無業的一條通道,在眼下這個時空當中,天時地利人和的能量,促成了許多靈魂淨化提升的順境,讓很多療癒者以及被療癒者,玩得不亦樂乎。這或許是靈魂進化與淨化的必經過程。

然而因果業力的運作,是宇宙中不變的真理,無論現在造就怎樣的業,就是在為未來的自己鋪路,"業"所形聚的能量,會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另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空地點),吸引相應的事件發生(無論是善業惡業)。

這麼說來,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2025/04/05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2025/04/05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2025/03/12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2025/03/12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2025/03/1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Thumbnail
2025/03/1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最近學到的靈性相關資訊,讓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曾經我是非常感性的人,但現在的我看待事物的方式變得理性起來,我自己是有點不太適應,但有了這樣的靈性覺知,理性的看待世界似乎也很正常? 畢竟情緒是人的產物? 靈魂藍圖是自己安排的 人生功課是自己安排的,甚至因為業力關係,自己選擇想去體驗"自己曾
Thumbnail
最近學到的靈性相關資訊,讓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曾經我是非常感性的人,但現在的我看待事物的方式變得理性起來,我自己是有點不太適應,但有了這樣的靈性覺知,理性的看待世界似乎也很正常? 畢竟情緒是人的產物? 靈魂藍圖是自己安排的 人生功課是自己安排的,甚至因為業力關係,自己選擇想去體驗"自己曾
Thumbnail
書名:『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 書籍簡介與推薦原因: 很多人都活在於過去已發生的困境與事件中,無法擺脫過去對自己的傷害。事件已過去,但是事件留在心中的影響卻遲遲無法散去,甚至有存在自我受苦的跡象。無法擺脫過往的牽扯,常常發生以下三種心態的身上,受害者心態、救贖者心態及批判心態。
Thumbnail
書名:『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 書籍簡介與推薦原因: 很多人都活在於過去已發生的困境與事件中,無法擺脫過去對自己的傷害。事件已過去,但是事件留在心中的影響卻遲遲無法散去,甚至有存在自我受苦的跡象。無法擺脫過往的牽扯,常常發生以下三種心態的身上,受害者心態、救贖者心態及批判心態。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我們遺忘了真實的自我,並因循此遺忘盲目生活... 我們如何在療癒的過程中改變日常生活 改變我們照顧自己的方式? 審視你所處的環境 當你專注於照顧好肉體 你就已經進入氣場第一層的療癒過程當中......
Thumbnail
我們遺忘了真實的自我,並因循此遺忘盲目生活... 我們如何在療癒的過程中改變日常生活 改變我們照顧自己的方式? 審視你所處的環境 當你專注於照顧好肉體 你就已經進入氣場第一層的療癒過程當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宇宙萬物生萬物 宇宙中總是充滿著數不盡的奧秘 從拒絕接受天命,直到認命,前前後後不知道花了多少年的時間 以前的自己,總是不懂...為什麼想做的事,總是被阻擋? 為什麼總是無法照【自己】的意念前進。總是不斷的拉扯著... 前前後後,不知道對於人生道路拉扯了多久,心靈衝突了多久,才終於了解到 【人,是一
Thumbnail
宇宙萬物生萬物 宇宙中總是充滿著數不盡的奧秘 從拒絕接受天命,直到認命,前前後後不知道花了多少年的時間 以前的自己,總是不懂...為什麼想做的事,總是被阻擋? 為什麼總是無法照【自己】的意念前進。總是不斷的拉扯著... 前前後後,不知道對於人生道路拉扯了多久,心靈衝突了多久,才終於了解到 【人,是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