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洋離人們太遠 那就把海洋帶過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文 / 海波浪

海波浪 seabelongings 是位於宜蘭,關注當代海洋文化樣貌的團體。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夥伴成員有興趣的面向多元,從文史、設計、藝術、戲劇、生態、教育等面向都有不同投入與產出。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與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更認識海洋的豐富性,建立人與海之間的關係。

raw-image

受宜蘭青聚點邀請,參與了雜學校所規劃的「普列斯製造 Local Seed」地方團隊共識營活動。

創造更多不同的在地典範

雜學校為延續推動2021年由國發會委託所規劃的「普列斯製造Placemaking – 教育X地方創生計畫」。期望將實驗點中的「南澳」的「草衙」的執行經驗進行分享擴散分享。在這計畫中,宜蘭南澳和高雄前鎮草衙作為實驗示範基地。

南澳是宜蘭靠山面海傳統想像中的偏鄉,而高雄草衙則是存在於都市中的弱勢偏鄉。計畫逐步嘗試發展不同模式的在地典範,未來能讓新教育思維與方法陸續在全台各地推動,除了讓在地學子從小對在地的環境、文化的認同,近一步讓地方創新的商業模式滾動自給自足。

raw-image

為讓計畫經驗擴散,規劃了五場次每場歷時兩天的共識營活動。地點安排於桃園市龍潭區的野菱蔓生創生基地舉行,每場次依照區域別來進行設定,除了北、中、南、東四個地區之外,考量投入團隊的屬性,安排「不分區」場,讓長期投入教育創新、社會實踐的相關團隊,類型的專業團隊能參與。目標朝著使地方團隊成為「普列斯製造地方分校」。

我們參與了不分區場,從在宜蘭發展海洋文化內容,所建立的「龜山島學」發展經驗,和參與的團隊交流分享。同行的夥伴還有見域工作室、來宜蘭迺菜市場少年阿公、台灣話、樂創媒體、75lab、Tentenkid、5%Design、南郭國小資優班等。

透過教育帶來具社會翻轉力的改變

「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其實是教育。」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如是說。

雜學校將這次活動的共識主題放在教育上,主要是關注到自2019年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發展至今超過兩年,留意到台灣的鄉鎮、地方創生團隊,多將注意力放在推動產業上。但教育作為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應當受到更多的重視,強化地方團隊與工作者的支持與連結,增加地方教育的影響力,帶來具社會翻轉力的改變。

在共識營當中,從雜學校校長蘇仰志談「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小人小學扣扣老師與立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王馨敏,分享在地方的教育實作經驗、The One校長學校校長李惠銘在學園中長年帶領師生發展的「可支持創新投入的教育資源」模式,和林事務所林承毅「建構在地方創生系統」,到研究者吳雨致邀請地方團隊參與準備參與國際教育研討會「數據可視化方案」的研究計畫。除了重要的相關知識、經驗的彼此分享,也注重相互認識、意見交換以及理念目標校整等,透過相互交流來建構合作模式,讓未來可以以區域為中心進行相互之間的串連,有效凝聚更強大的能量。這個串連型態的構成,希望形成一個中介組織將在地青年團隊、社區生態與學校產生連結,針對108課綱跨域創新的需求,透過各種實際的轉譯與相互交流,用共好永續的教育創新經營模式達到地方創生、數位轉型和連結國際的目的。在日後,使各地分校遍地開花,讓教育成為創生最後一哩的信念與實踐,能透過與地方團隊協力建構出的支持系統網絡能展開、創造出實質影響力。

這參與經驗對「海波浪 seabelongings」來說,是互動中更了解所在地方主題的特殊性與價值,而也感受到這海島上許多更有趣多元的新世代教育樣貌,正在各地方開創蔓生。更自信的理解自己的身世與自在的選擇想成為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夏天,學校的野外活動變多了。基於安全起見,各班須要募集多位家長輔導員,連同座車的支援。這一次挑戰性更高了,目的地是位於北島中部;靠東岸的肥沃海灣Bay Of Plenty邊上,叫做陶朗加Tauranga City 的一個東部名城, 距離漢彌頓開車大約兩個小時。 活動本身就是泛舟,地點是陶朗加郊區的
Thumbnail
夏天,學校的野外活動變多了。基於安全起見,各班須要募集多位家長輔導員,連同座車的支援。這一次挑戰性更高了,目的地是位於北島中部;靠東岸的肥沃海灣Bay Of Plenty邊上,叫做陶朗加Tauranga City 的一個東部名城, 距離漢彌頓開車大約兩個小時。 活動本身就是泛舟,地點是陶朗加郊區的
Thumbnail
島洋婆娑,是台東夏天的微風。 終於12月眺島耕夢。在龜山島前止息。 海風蘭雨,是宜蘭冬天的水生活。 說期待,說想念。說再見。
Thumbnail
島洋婆娑,是台東夏天的微風。 終於12月眺島耕夢。在龜山島前止息。 海風蘭雨,是宜蘭冬天的水生活。 說期待,說想念。說再見。
Thumbnail
第017校: 海寶國小,後龍,十七公里海岸,夕陽下海岸的大電扇 * 那天看到國道大塞,於是打算走台61過新豐才接回湖口上國道。 既然是在後龍了,就繞道大山車站晃一晃,接著走苗9龍文路打算接台61,不想就碰到這學校。 其實早在一、二百公尺外,就看到遠遠樹梢怎會有藍海白浪在山岡上,這附近已然是田野
Thumbnail
第017校: 海寶國小,後龍,十七公里海岸,夕陽下海岸的大電扇 * 那天看到國道大塞,於是打算走台61過新豐才接回湖口上國道。 既然是在後龍了,就繞道大山車站晃一晃,接著走苗9龍文路打算接台61,不想就碰到這學校。 其實早在一、二百公尺外,就看到遠遠樹梢怎會有藍海白浪在山岡上,這附近已然是田野
Thumbnail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這句歌詞很貼切,暑假就是要泡在水裡啊,這樣才叫做清涼一夏。可是家有小學生的暑假,事情就不是這麼簡單的啦,雖然雙薪家庭一樣都是往安親班送,可是該有的儀式感也不能少,怎麼可以剝奪他們對放假的期待呢!於是趁著期末考一結束就直飛澎湖,來個一家三口的小旅行。
Thumbnail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這句歌詞很貼切,暑假就是要泡在水裡啊,這樣才叫做清涼一夏。可是家有小學生的暑假,事情就不是這麼簡單的啦,雖然雙薪家庭一樣都是往安親班送,可是該有的儀式感也不能少,怎麼可以剝奪他們對放假的期待呢!於是趁著期末考一結束就直飛澎湖,來個一家三口的小旅行。
Thumbnail
「2022基隆潮藝術」以「未來島航」為命題,從日本時代的漁會正濱大樓出發,鑑往知來人們一直在此與潮水的朝夕相處,再走入17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感受從在地連結生長而出的語彙,不用太多高深的論述,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就能在此間感受何謂潮水的變化?何謂與海為生的日常?
Thumbnail
「2022基隆潮藝術」以「未來島航」為命題,從日本時代的漁會正濱大樓出發,鑑往知來人們一直在此與潮水的朝夕相處,再走入17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感受從在地連結生長而出的語彙,不用太多高深的論述,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就能在此間感受何謂潮水的變化?何謂與海為生的日常?
Thumbnail
世界海洋日,守護海洋如同海洋守護著我們。
Thumbnail
世界海洋日,守護海洋如同海洋守護著我們。
Thumbnail
這裡是花蓮漁港,一艘艘的漁船停靠在岸邊, 透過海水映照,劃出漁村真實生活情景和樣貌, 海港不只有海味, 還有很多討海人精彩故事,藏在這些日常的風景裡。 這次,我們將請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親自引領, 邀您來到港口小小走上一段, 認識不同魚種的捕撈方式 感受漁民們的生活軌跡 再搭著"不出海
Thumbnail
這裡是花蓮漁港,一艘艘的漁船停靠在岸邊, 透過海水映照,劃出漁村真實生活情景和樣貌, 海港不只有海味, 還有很多討海人精彩故事,藏在這些日常的風景裡。 這次,我們將請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親自引領, 邀您來到港口小小走上一段, 認識不同魚種的捕撈方式 感受漁民們的生活軌跡 再搭著"不出海
Thumbnail
多羅滿賞鯨的 不務正業2021代表作 <東部以東> 陳聖文&金磊的展覽 「萬事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 「一個島如果不向海進取,卻背對著海,島還剩下什麼?」 座落西太平洋,台灣這座島嶼四面環海,人文歷史及經貿發展與海洋密不可分。然而在過往的生命經驗當中,對於都市以外發生的事總是輕描淡寫,偶爾受人注目的
Thumbnail
多羅滿賞鯨的 不務正業2021代表作 <東部以東> 陳聖文&金磊的展覽 「萬事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 「一個島如果不向海進取,卻背對著海,島還剩下什麼?」 座落西太平洋,台灣這座島嶼四面環海,人文歷史及經貿發展與海洋密不可分。然而在過往的生命經驗當中,對於都市以外發生的事總是輕描淡寫,偶爾受人注目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