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讀書評】傾聽文青大叔的碎碎念: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2021/07/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做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做自己「想這樣做」的事,依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做,就行了。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前言

村上春樹,一個文青界的代表人物。過去學生時代曾經有個笑話,就說文青的基本標配一定是無印良品風+一本村上春樹的書。


雖然是笑話,但也可以想見村上春樹對大眾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特別是對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而言,村上就是他們的發聲筒,為他們說出心中的苦悶與無奈。


說來我不算是個標準的村上迷(以後不知道),除了在大學時期有稍微看過一小段《挪威的森林》之外,就沒怎麼認真看過村上的書籍。或許是出於本能的抗拒,我不太喜歡看太多人喜歡的作品,也或許是覺得他的創作風格並不喜歡。反正,直到閱讀完《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書,我才總算得以發覺這位文青大叔的獨特魅力。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不渴望得獎的反叛型作家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到底會不會得獎?」永遠都會成為被討論的話題之一。
眾人提及他,總會說他是諾貝爾文學獎最大遺珠。
這樣的評論在文學界早已不算新聞,而村上也有在書中提及他對「得獎」與否的心態。對他而言,作家最重要的就是創作本身,至於得不得獎這個不是他個人可以決定的,他大多都是抱持著最好不要得的這種心態。
然而,在這個凡是具有功利性質的時代,這樣「佛系」的心態自然不會被大眾接受。要不就是說他太虛假,或是說他根本就知道自己沒資格得獎才特意這樣說。

其實當他談及文學獎時,字裡行間透露的那種萬般無奈,我是深有同感的。有的時候自己對於某些事情本身不是那麼在乎,但是因為身邊的人比你還要在乎的時候,你的心態不知不覺會變得很古怪,就是不懂那種在乎到底要針對誰,或是針對什麼事?村上就是有這種矛盾的感受,一直說著自己真的不在乎,反而不會被相信。難道眾人在乎的東西,自己就非得也要有同等的在乎嗎?

至少我覺得村上春樹不是這樣,他是真的不在乎。因為他一直很努力在堅持做作家應該要做的事,那就是創作故事,持續不斷地突破自我。他致力成為一個對得起讀者和自己的作家,這樣的努力遠比渴望獲得任何獎項還要更為實際、有意義。

所以身為職業小說家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看完書之後,我大概整理出三大點:

1.持續性:村上不只一次提到,創作過程中就是一場耐力賽,要能耐得住無止境的寂寞時刻。另外,在撰稿完成後,還需要經過一連串長達好幾個月的改稿,這樣的反覆「折磨」若不是真心很喜歡創作的人,恐怕很難成為優秀的作家。

2.想像力:我在書中有看到村上寫了個很有趣的對比,他說與想像力產生明顯對比的是「效率」。特別是在我們這個追求「比快還要更快的」時代,追求效率的同時意味著你會失去想像的空間,凡事只有單向的目標,沒有多向的發展空間。但身為作家,你需要拋除那些效率為主的生活,因為創作急不得,這是個緩慢且漫長的過程。如果作家缺乏想像力,那麼自然無法創作出好的作品。

3.真實感:村上在書中出現最多次的恐怕就是這個「真實感」。但是他對於真實感的描繪很模糊,其實也很難用言語表達。用白話點講,就是「一種感覺」。而好的作家就是要追求這種「真實感」,即使很細微,即使很難讓人察覺,但你要相信總會有讀者感受得出來,隱藏在作品背後的「真實感」,那是得以支持你繼續創作下去最崇高的追求。會讓讀者說出「只要是村上春樹寫的書,那就不會太差。」這樣讓人感到驕傲的評價。

閱讀反饋

說實話,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喜歡這個謙虛又愛碎念的文青大叔。他活得自由又灑脫,對於喜歡的事情堅持不懈,對於無法喜歡的事情選擇放任與疏離。
這樣的人生觀充分展現在他對作品的創作概念上。看完書之後,我立馬下單了他其他部作品,之後有機會一樣會在讀完之後介紹給大家。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3會員
144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