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新冠肺炎會不會有後遺症?當然有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老媽跟我說,家裡附近有個單親爸爸確診,結果家門口被整個封起來,不讓他出來,連取餐都有困難。
⠀⠀⠀
新聞看到,有媳婦感染了新冠肺炎,半夜被家裡面的人趕出家門。
⠀⠀⠀
想起,最近有朋友確診了,一邊喉嚨痛得要命一邊到處跟最近接觸過的朋友們道歉請他們去快篩,接著就接到家人的電話,指責著他為什麼不小心一點,家裡的小孩或老人中標的話他要怎麼負責。
⠀⠀⠀
想像一下,經歷過這樣子的確診經驗,心理出現陰影也完全不意外吧?
⠀⠀⠀
新冠肺炎很可怕嗎?我覺得很可怕,但可怕的不是它的傳染力,也不是它的致命性,而是它讓人們的恐懼加速著整個社會的分裂。
⠀⠀⠀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看到許多家庭不讓北部的小孩回來過年
有人因為沒打疫苗被沒戴口罩的人羞辱(或反過來)
有餐廳拒絕外國人拒絕移工消費
有人從國外回來後就算隔離結束了也還是回不了家(因為家人會擔心)
⠀⠀⠀
小孩及幼童的確多數還沒有打疫苗,但過去一年來,這個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小孩及幼童也都沒有打疫苗不是嗎?
⠀⠀⠀
我覺得,人們對確診者的恐懼,對確診者家人的恐懼,對外國人的恐懼,對沒有打疫苗的人的恐懼......這些恐懼所造成的歧視,是比病毒本身更嚴重的傷害。
⠀⠀⠀
得新冠肺炎會不會有後遺症?當然有啊。
只是對我來說,真正嚴重的後遺症,其實並不是醫學上那種睡眠障礙、胸悶、肺功能下降或是長新冠之類的後遺症。
⠀⠀⠀
因為染疫而不被信任、不被接受、甚至完全被恐懼被排斥著,使得許多人即便康復了也還是活在擔心跟害怕中,好像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罪人,我想說的,是這樣子的後遺症。
⠀⠀⠀
沒有人是自願讓自己被染疫的(痾,除了保了很多張防疫保單的人以外)
更沒有人會故意想要感染其他人的。
⠀⠀⠀
我實在是不想再看到身邊染疫的朋友不斷的道歉了,這又不是他們的錯。
⠀⠀⠀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確診了,我會希望身邊的人們不會因此把我當怪物。所以,我希望至少能釋放出這樣的訊息給我身邊的人們:「無論你有沒有打過疫苗,無論你是否有去過國外,無論你是否感染過病毒,都不會影響我對你的態度。」
⠀⠀⠀
而如果我真的不小心中鏢了,我也希望能讓傳染給我的人知道:「沒事的,這並不是你的錯,你不需要太在意。」
⠀⠀⠀
如果多一點人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朋友們,這樣的後遺症應該會小一點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55會員
92內容數
如果你期待讓更多有趣的外國旅人到偏鄉去跟學生分享、互動;期待免費商店、共享糧倉及剩食餐廳在台灣各地出現;期待更多國內外用禮物經濟無條件地為人付出的傻瓜故事;或是期待看到我出國時,在世界各地拜訪學校跟組織的故事,歡迎支持這個你想看到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宗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學某次期末考後,老師在發數學考卷,她先發一百分的考卷,班上同學為拿到一百分的同學鼓掌,接著老師發下了幾位99分的考卷,同學們同樣也為99分的學生鼓掌,老師沉下臉來,嚴肅地跟我們說:「你們班上有幾個100分的?想想看全年級有幾個一百分的?想想看全縣有多少位一百分的?全台灣有多少位贏過你們的.....
當我在看偏鄉學生的時候,其實很多學生就像我國中時期一樣,明明還是有來學校,明明還是有在上課,但都不知道學到哪裡去。 我自己很清楚,多數學生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更好的設備、更多的考試、或是更多的補救教學。大人們自己明明也很清楚,這些東西根本救不了學生的學習狀況。
鏈鋸的發明使的工人的伐木效率提升了十倍,然而,工作效率提升十倍後,伐木工人的薪資並沒有隨之提升,休息時間也沒有增加,鏈鋸的引進只是讓工人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薪資比過去多鋸十倍的樹。 「只要科技持續創新,就能發明更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式跟更乾淨的能源,經濟也就能持續的成長。」 ⠀⠀⠀ ⠀⠀⠀ ⠀⠀⠀
小明跟小華看到了一坨大便,小明跟小華打賭:如果你把這坨大便吃掉,我就給你十萬。 ⠀⠀⠀ 小華想了一下,忍痛一咬牙就把大便吃了,小明傻眼的拿了十萬給小華。小明恨自己大意失去了十萬塊,小華也一邊為剛剛吃了大便而感到噁心。 ⠀⠀⠀ ⠀⠀⠀ ⠀⠀⠀ ⠀⠀⠀ ⠀⠀⠀ ⠀⠀⠀ ⠀⠀⠀ ⠀⠀⠀ ⠀⠀⠀ ⠀⠀⠀
"我希望,我能夠生活在一個 男生不會因為會做家事而被褒揚; 老闆不會因為善待勞工而被讚美; 工廠不會因為妥善處理廢棄物而被佩服; 政府不會因為兌現了選前的承諾而被歌頌; 同志不會因為向親朋好友出櫃而被感動的說我支持你......這樣子的社會⠀ ⠀⠀⠀ ⠀⠀⠀ ⠀⠀⠀ 為什麼會不自在呢? ⠀⠀⠀
「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每次回到有人在家,我都會去翻翻空屋筆記後面的留言,很久沒收到質疑聲了。 如果不用工作,不用賺錢就有辦法活下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一個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嗯....我啊。 為什麼要做這些不會賺錢的事? 因為很有趣啊。 這個問題可能更需要被討論吧。 畢竟
小學某次期末考後,老師在發數學考卷,她先發一百分的考卷,班上同學為拿到一百分的同學鼓掌,接著老師發下了幾位99分的考卷,同學們同樣也為99分的學生鼓掌,老師沉下臉來,嚴肅地跟我們說:「你們班上有幾個100分的?想想看全年級有幾個一百分的?想想看全縣有多少位一百分的?全台灣有多少位贏過你們的.....
當我在看偏鄉學生的時候,其實很多學生就像我國中時期一樣,明明還是有來學校,明明還是有在上課,但都不知道學到哪裡去。 我自己很清楚,多數學生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更好的設備、更多的考試、或是更多的補救教學。大人們自己明明也很清楚,這些東西根本救不了學生的學習狀況。
鏈鋸的發明使的工人的伐木效率提升了十倍,然而,工作效率提升十倍後,伐木工人的薪資並沒有隨之提升,休息時間也沒有增加,鏈鋸的引進只是讓工人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薪資比過去多鋸十倍的樹。 「只要科技持續創新,就能發明更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式跟更乾淨的能源,經濟也就能持續的成長。」 ⠀⠀⠀ ⠀⠀⠀ ⠀⠀⠀
小明跟小華看到了一坨大便,小明跟小華打賭:如果你把這坨大便吃掉,我就給你十萬。 ⠀⠀⠀ 小華想了一下,忍痛一咬牙就把大便吃了,小明傻眼的拿了十萬給小華。小明恨自己大意失去了十萬塊,小華也一邊為剛剛吃了大便而感到噁心。 ⠀⠀⠀ ⠀⠀⠀ ⠀⠀⠀ ⠀⠀⠀ ⠀⠀⠀ ⠀⠀⠀ ⠀⠀⠀ ⠀⠀⠀ ⠀⠀⠀ ⠀⠀⠀
"我希望,我能夠生活在一個 男生不會因為會做家事而被褒揚; 老闆不會因為善待勞工而被讚美; 工廠不會因為妥善處理廢棄物而被佩服; 政府不會因為兌現了選前的承諾而被歌頌; 同志不會因為向親朋好友出櫃而被感動的說我支持你......這樣子的社會⠀ ⠀⠀⠀ ⠀⠀⠀ ⠀⠀⠀ 為什麼會不自在呢? ⠀⠀⠀
「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每次回到有人在家,我都會去翻翻空屋筆記後面的留言,很久沒收到質疑聲了。 如果不用工作,不用賺錢就有辦法活下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一個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嗯....我啊。 為什麼要做這些不會賺錢的事? 因為很有趣啊。 這個問題可能更需要被討論吧。 畢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我那dc的朋友因為生病已經被他的父母拋棄了,他年紀輕輕就生病,工作好像是做甜點,都會在群組分享他做的甜點,他有租屋,但因為某些原因房東不租給他,把他趕走,他生病住院無法再做任何甜點了。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我那dc的朋友因為生病已經被他的父母拋棄了,他年紀輕輕就生病,工作好像是做甜點,都會在群組分享他做的甜點,他有租屋,但因為某些原因房東不租給他,把他趕走,他生病住院無法再做任何甜點了。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