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非虛構:發展軌跡與寫作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這麼說,難道純文學寫作就脫離事實嗎?文學企圖捕捉的,不正是層層外衣下最真實的人情與人性?而非虛構寫作中就完全沒有虛構成分嗎?要在兩者之間嚴格划下一刀非但不可能,也無必要。

分類的目的在於輔助我們認知事物,非虛構寫作的主體是具體知識或事件,寫者對於該知識與事件需具備堅實而深入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採用文學技巧展開敘述、琢磨文字、安排結構,並且創造風格,以求內容主體能清楚而深刻地被更多人所理解。其文學性介於實用寫作 (商業書信、學術論文) 與純文學創作之間。

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非虛構文體自有其傳承的源流。

西方文學中有一脈講求知性的文類稱為Essay (類似隨筆,中文無準確譯詞),可視為十六世紀知識大爆炸時期的一種社會對應形式,人們對知識充滿熱情與好奇,就連處理個人情感也以求知的態度探索其來由,字裡行間散發出人文光澤,理性而優雅,其中以《蒙田隨筆》為代表之作。

這種以知識探索與分享為主體的文章,發展到今天已成為西方文壇最重要的領地,例如:《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自私的基因》等重量級著作,對社會與當代人的認知影響甚巨。

非虛構的另一座山頭——報導文學,崛起於60年代的新聞媒體,當時美國社會思潮風起雲湧,傳統文學作家來不及捕捉這種變動,而記者也苦於簡略的報導形式無從發揮,因而帶動了就真實事件或議題進行深入寫作的潮流。代表作有《寂靜的春天》、《冷血》、《夜幕下的大軍》。

近幾年華語世界對非虛構文類投注大量熱情,看似追在西方潮流之後,其實中文非虛構寫作由來已久,先不論史傳文學的悠久傳統,時評寫作至少可以追朔到上個世紀初,魯迅等人以短小犀利的雜文針貶社會時事,並寫下《小品文的危機》專文討論此類寫作之重要性。戰爭中的30年代,報告文學在抗日期間也曾經風行一時,然而曇花一現之後,隨即消散於接踵而來的政治動蕩中,與雜文一同淪為宣傳工具。

在台灣,直到70年代才有學者陸續引進美國新聞思潮,促使報紙媒體嘗試新型態專欄,開設報導文學獎項,在經濟轉型與環保運動歷程中,留下《大地反撲》、《黑色的部落》等多部重要作品。一代又一代精力充沛的作家投入,以嚴謹而認真的態度寫下台灣社會變遷中的真實面貌。

2010年,中國《人民文學》開闢非虛構欄目,將非虛構文學正式帶入主流媒體,向大眾推薦優秀作品,並提供高額獎金資助寫作計劃。於是我們讀到了梁鴻的《中國在梁莊》、慕容雪村的《中國,少了一味藥》、李娟的《冬牧場》、阿來的《瞻對》。其後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何偉的紀實中國三部曲——《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尋路中國》,亦獲得巨大回響,將非虛構寫作推向另一波高潮。

回顧非虛構寫作的發展軌跡,可以從中標記出兩項最重要的功能——回應知識傳播的需求,以及解讀社會現象的需求。我們生逢其時,站在又一次知識爆炸的現場,參與又一次社會劇變的過程,因應而生的挑戰——正是非虛構寫作企圖跨越的新里程:一種更廣博精深、更理性冷靜、更貼近人文精神的寫作。

開始寫吧!

探究非虛構寫作方法,「創意非虛構」 (Creative Nonfiction) 是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美國作家李・葛金 (Lee Gutkind)為此下了貼切的定義:「好好說出真實故事」 (true stories well told)。點明兩個重點,一為敘事對象的真實性,絕不捏造或誇大事實;其二強調文學技巧,讓內容得以被好好呈現,清晰而不冗贅,真摯卻不濫情。

對於非虛構寫作而言,材料的「取得」和「處理」至關重要。材料取得途徑主要有「人物訪談」 、 「現場考察」 、 「資料調研」等三種。

訪談前要先做足功課,臨場才能好好發揮,引導被訪者說出最真切的敘述。如果提出的問題都是可以事先得到答案的,不僅顯得沒有誠意,還會令人惱火。

切入談話主題前,不妨花點時間聊聊,讓被訪者卸下心防。如果要錄音,得徵求同意,錄音時同步做筆記,因為後續龐大的錄音資料還需要你親手寫下的重點作為導引。關上錄音機之後的閒聊,經常有意外收穫,被訪者最後的補充或不經意幾句話,往往真情流露,成為整篇訪談畫龍點睛的一筆。

非虛構寫作經常以「專案(Project)的形式展開,不論是接受委託、資助或自費,都涉及時間和金錢成本的限制。以現場考察為例,如果路途遙遠,就會產生較高的交通和食宿費用,時間的安排也得仔細規劃,才能在項目預算和期限之內完成取材。有些場地甚至只有一次機會,因此做好行前準備,不但有助於現場快速抓重點,避免遺漏,還可確保之後留有足夠時間整理及寫作。

自媒體寫作者最常用的取材方法就是網路調研,搜索引擎功能強大,輕易就能翻出海量資料,但難就難在如何篩選、找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如何下精准的關鍵字,如何縮小搜尋範圍,如何辨別資料來源的可信度,這些都已經成為現代非虛構寫作者必備的能力。此外,有些需要申請或付費的資料,則要考慮時間是否來得及,費用是否在預算之內。

處理龐大的調研資料,不能生吞活剝,需要採取「檢視閱讀」技巧 (方法請參閱《如何閱讀一本書》)初步篩選,針對選出來的內容再進行深入研讀,以求正確理解,然後才能正確轉述。如果寫作主題屬於某項專業學科,最好可以請該領域中值得信任的專家協助,既省時,又能雙重確認內容合理性。

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要好好把它們寫出來。

如果說虛構寫作是一幅原創圖畫,非虛構寫作就是裱畫技術。

別小看裱畫這門活,可不比畫畫容易。首先你得掌握住作品的特質,才能選出適合的邊框顏色、材質、粗細、風格。你不僅要有良好的品味,還需要專業知識和技巧。裱畫的目的在於烘托原作,不能搶去風頭,因此簡約勝於繁復、內斂勝於張揚。筆鋒要穩健、流暢、含蓄、幽默 (請注意,不是誇張搞笑)。

在此前提下寫作,很容易陷入套話連篇,以不變應萬變是最糟糕的表達方式。什麼是套話呢?每天朝會上主任講得讓人昏昏欲睡的長篇大論,就是套話,讓人膩到已經沒有任何感覺的語言。有些報導文章看似洋洋灑灑,如果把套語虛話刪一刪,可能也就剩下兩句。追求清晰、新鮮的語言,應該是所有非虛構寫作者不斷磨練的技藝。

非虛構寫作的另一個陷阱,就是把材料大段大段照搬進來,這些材料在原來的文本中也許很棒,但是你現在是進行再創造,是寫一篇新的文章,就算已經被很多人寫過,可是既然已經決定再寫一篇,就要有所不同。根據你所寫的架構把內容組織進來,盡量蒸餾出本質的東西,發現隱藏在原石中的光芒,把它挖掘出來。

有時候需要一點技巧,才能呈現最真實的內容。以訪談為例,受訪者所說的是未經修飾的口語,前後也許反覆多次,如果全部引用不僅太冗長,也可能模糊其本意,這時就需要調整實際的情況,以忠於受訪者真正的意圖為原則,修改引文:挑選、去除、調換位置。但是不要變換詞語,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從未用過的詞語以自己的口吻被印出來。如果原話真的不適合作為引語放入文章中,就捨棄那段話,而改以旁述的方式說明。

對於剛剛開始寫作的人而言,非虛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寫你最熟悉的材料,寫你想探索的領域,唯有從寫作中獲得樂趣,才能一直寫下去。

延伸學習:

以下是我在寫作本文過程中反覆參考,獲益良多的資料來源。其中《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已經成為我常備案頭書的一員。

  • Creative Nonfiction (創意非虛構雜誌網站)
  • 《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 《故事技巧:敘事性非虛構文學寫作指南》
  • 《寫心靈深處的故事:非虛構創作指南》
  • 《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
  •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

本文作於2017年12月3日,刊登於簡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羊
5會員
14內容數
天地遼闊,開心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真實從來都不平凡。
Thumbnail
真實從來都不平凡。
Thumbnail
如同書名所述,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撰寫真實故事的書籍。從「創意非虛構寫作」的定義開始(就是真實故事),到各種相關注意事項。本書在第一部分說明了要撰寫真實故事的注意要點,第二部分則從如何閱讀開始說明,了解如何去閱讀別人的小說,你就會知道如何去撰寫屬於你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如同書名所述,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撰寫真實故事的書籍。從「創意非虛構寫作」的定義開始(就是真實故事),到各種相關注意事項。本書在第一部分說明了要撰寫真實故事的注意要點,第二部分則從如何閱讀開始說明,了解如何去閱讀別人的小說,你就會知道如何去撰寫屬於你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Thumbnail
故事決定你蒐集和提供的研究資訊(事實) 我記得有一次和某位備受尊敬的電台記者一起旅行,路上我觀察著他的工作方式。我跟他跟了一整天,和他一起採訪、蒐集事實和提問,到了一天結束時,他已經準備好返回數百英里外的總部。他說,「現在我掌握了事實,接下來必須釐清我要如何描述這個故事。」 危急關頭是框架的一部分
Thumbnail
故事決定你蒐集和提供的研究資訊(事實) 我記得有一次和某位備受尊敬的電台記者一起旅行,路上我觀察著他的工作方式。我跟他跟了一整天,和他一起採訪、蒐集事實和提問,到了一天結束時,他已經準備好返回數百英里外的總部。他說,「現在我掌握了事實,接下來必須釐清我要如何描述這個故事。」 危急關頭是框架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人文瑰寶」、「文化資產」,等字句常常被拿來形容文學在社會上的貢獻,雖然從以前就聽過了,但從沒真正去理解這些話的涵義。 直到前陣子,為了寫故事,我開始蒐集資料去翻看歷史相關資料。 各種困惑湧了上來。 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蜂擁而至,導致我難以下筆。 文學作品,何止是文化瑰寶,也是一台歷久不衰的時光機呢。
Thumbnail
「人文瑰寶」、「文化資產」,等字句常常被拿來形容文學在社會上的貢獻,雖然從以前就聽過了,但從沒真正去理解這些話的涵義。 直到前陣子,為了寫故事,我開始蒐集資料去翻看歷史相關資料。 各種困惑湧了上來。 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蜂擁而至,導致我難以下筆。 文學作品,何止是文化瑰寶,也是一台歷久不衰的時光機呢。
Thumbnail
透過閱讀就辦得到,與我們一起力行報導故事學,用故事的視角看穿世界的問題。
Thumbnail
透過閱讀就辦得到,與我們一起力行報導故事學,用故事的視角看穿世界的問題。
Thumbnail
每位作家都必須依循他們感到最自在的一條路 每位讀者都必須依循他們感到最自在的一條路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迪是,「原來寫作並非等同文學」。
Thumbnail
每位作家都必須依循他們感到最自在的一條路 每位讀者都必須依循他們感到最自在的一條路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迪是,「原來寫作並非等同文學」。
Thumbnail
報導文學就是紀實文學,不像新聞報導的資訊較片面,但又不如歷史紀傳的長篇。報導文學運用文藝寫作的手法,揭露曾被社會短暫關注的真實事件或人物,是具有撼動社會價值觀的文學體裁。 於今,報導文學逐漸式微,早在民國六◯~七◯年代,報導文學曾是台灣文學裡十分重要的文類。當時報紙副刊,作家們上山下海進行採訪,主題
Thumbnail
報導文學就是紀實文學,不像新聞報導的資訊較片面,但又不如歷史紀傳的長篇。報導文學運用文藝寫作的手法,揭露曾被社會短暫關注的真實事件或人物,是具有撼動社會價值觀的文學體裁。 於今,報導文學逐漸式微,早在民國六◯~七◯年代,報導文學曾是台灣文學裡十分重要的文類。當時報紙副刊,作家們上山下海進行採訪,主題
Thumbnail
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放不下的、反覆回歸的題目,這就是寫作者的「母題」。如果不希望走太多彎路,我會建議想嘗試非虛構寫作的朋友,在動筆之前就要能回答:我為什麼要寫作?以及,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放不下的、反覆回歸的題目,這就是寫作者的「母題」。如果不希望走太多彎路,我會建議想嘗試非虛構寫作的朋友,在動筆之前就要能回答:我為什麼要寫作?以及,我要寫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