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不配得?成為外婆的母親,對孫女比對我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那日,一位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因為自己的母親非常疼愛這對外孫女,而前來療癒。

這位媽媽的眉頭,在打開視訊鏡頭之初,就緊緊皺著。這個表情,馬上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一般來說,個案在正式進入療癒、真正把情緒放出來之前,通常都還是會先用中性表情來進行互動,不會這麼快地就喜怒形於色。

可見,這件事情所帶來的情緒,已經無法輕易地被壓制住了啊!

不出所料,在我的簡單提問後面,是她的長篇大論;只是,在滔滔不絕的話語裡講述的都是「事情」,完全沒有和「情緒」相關的字句,然後搭配著從頭到尾都沒有鬆開的眉頭。

「所以,母親這樣做,妳的感覺是⋯⋯難過嗎?」我找尋可以對應得上的情緒,試圖確認她的表達。

「老師,我已經說了啊!母親很疼我的女兒們;打從她們出生,我做完月子、回公司上班,都是母親在照顧她們。後來,她們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母親還多留她們在身邊一年,中班才開始去上學;今年,升上小學一年級,母親不讓她們去安親班,堅持要放學後就帶回家⋯⋯。」皺著眉頭的她,不厭其煩地又再講了一遍。

「那妳是覺得自己很奇怪嗎?為什麼母親對自己的女兒們這麼好,但是心裡面卻有不舒服的感覺?」看著她臉上、通常被定義為「煩躁」的表情,對照不相稱、慢條斯理解釋的行為,我試著切入。

「嗯⋯⋯對⋯⋯對!我覺得我很奇怪!」她的姿態,原本因為激動而前傾,因為被看見了而往後靠向椅背。

「因為妳沒有應該要有的開心、感謝的感覺?」我接著問。

「我很感謝母親,但是⋯⋯沒有開心。」她的視線垂了下去,也因淚水而模糊。

「嗯嗯,沒事的!這是可以的!」我點了點頭,用允許來安撫已經靠近情緒洞口的她;畢竟,走到這兒已實屬不易,即使還沒找到打開大門的關鍵。

於是,我安靜地陪著她,而她低下頭、怯懦地讓眼淚滑過臉龐的路徑,盡可能地不要被看見;直到淚水稍微停下,才用手背快速抹了抹臉,用「沒事」的樣子,回到鏡頭前。

「妳都是這樣對待情緒的嗎?」我帶著好奇提問。

「嗯⋯⋯我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剛剛就突然有一股⋯⋯」她不知所措地說。

「我不是責怪的意思,只是想要知道『這就是妳平常、在有情緒的時候,會有的反應嗎?』,這樣。」我補充了幾句的同時,學了她剛剛的動作,讓她可以放鬆下來。

「嗯⋯⋯我不知道;嗯⋯⋯好像⋯⋯差不多都是這樣吧!」她尷尬地笑了之後,眼睛飄進回憶裡;依據她的回應,看起來是找到蠻多畫面的。


看到她已經可以順著情緒的線索、進到記憶之中,我向她分享【療癒❺步驟】的〔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中的初始事件〕,以及「人,在孩子的時候,都是會直接表達情緒的;當我們長大之後,情緒的流動受到阻礙,通常都是因為學到的應對方式是壓抑、迴避、過度反應⋯⋯等等」

而她,在花了點時間回想之後,發現:情緒,從來沒有人「教」她要怎麼處理、照顧;她只知道「情緒是沒有用的東西!」,因為總是忙碌的母親,即使臉上有淚痕,都還是埋頭於家裡的小生意裡。

「會想要埋怨母親嗎?」我試探性地問。

「怎麼可以?」她驚呼。

「妳的回答很有趣!如果不會想埋怨母親,回答應該會是輕鬆的『不會啊!』,對吧?所以⋯⋯」我反過來問,試著讓她接住這把鑰匙。

「不行⋯⋯母親已經付出很多了!」她一把推掉。

「好吧!就當是我要求妳埋怨母親的吧!就當這是一道考卷上的題目,妳會怎麼回答?」我把鑰匙放在中間,由她來決定要不要使用。

「嗯⋯⋯如果她能再多關心我一點,就好了!」這句話,從她的嘴巴裡,看似是被吞吞吐吐地說出來的;但是,一聽就知道,已經埋藏在心底深處很久了。

原來!她的母親是自助餐的老闆娘;因為餐廳的作息是跟著用餐時間的,所以她雖然總是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享用,但也都是和調皮的弟弟一起吃,不會有母親的陪伴。

某次,她到朋友家玩,也被留下來吃晚餐;在朋友家的餐桌上,她看到:晚餐,竟然是一家人互相分享事情和心情的時光。這讓從來沒有被這樣傾聽的她,相當驚訝;回家後,便積極地提出「一起吃晚餐」的要求,但是換來的卻是母親帶著歉意、但是混雜著汗水和淚水的臉龐,而向來貼心的她,也只能硬生生吞下這份渴望。


「所以,看著女兒們,覺得她們得到了妳當初想要的,有嫉妒的感覺?」我問。

「嗯,好像有一點;但是⋯⋯跟女兒吃醋,很無理取鬧吧?」她歪著頭說。

「或者,妳發現:母親其實是可以這麼關心小孩的喔?但⋯⋯」我的話被打斷。

「對!我一直以為母親是沒有辦法的⋯⋯」她徑直承認。

「又或者,妳有『難道是我不配得到?』的想法?」我繼續推進。

「喔⋯⋯我的天啊!」她不斷地搖頭;只是,這個動作不是在否認這個想法,而是對於自己的內在竟然貼著這樣的定義,感到不可置信。

。。。我刻意在對話中留下空白,讓她好好與自己的情緒感受在一起。。。

「都有吧!對女兒們,我有『妳們好幸福』的羨幕,也有『以前,都沒有人這樣對我』的難過,還有『這個幸福,竟然來自於我的母親』的嫉妒。對母親,原來是有能力可以這樣對待小孩的,我有困惑不滿⋯⋯再加上妳剛剛說的,我認為自己是不配得到的,感到無力。」過了一會兒,她整理出這些。

「人真的很複雜,對嗎?」我欣慰地看著她。

「啊⋯⋯真的。」她挺起內縮的身軀、深深吸氣,在最高點、用力地嘆出氣來。

「妳很棒啊!現在的妳,已經梳理出這些不同方向的情緒,有充滿愛意的羨慕、帶有敵意的嫉妒,也有帶來力量的憤怒,以及讓人洩氣的無能為力⋯⋯這已經是療癒裡的〔步驟釋放情緒,整合理性〕了喔!妳剛剛在命名那些情緒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在同理自己;沒有再像一開始的那樣,無法定義、說不出來,或是不敢承認⋯⋯」我明確地鼓勵她。

「對捏!」她接下我的認可,也肯定了自己。


「還是會覺得『自己是不配得到』的嗎?」我趁勝追擊。

「該怎麼說⋯⋯好像沒有到『完全沒有』,但已經不會像一開始那麼沈重了!」她直接進入自己的感受,細緻地分辨著。

「很好哇!那現在的妳,已經來到〔步驟❹用新的自我認知取代舊的負面定義〕了喔!對妳來說,舊的負面定義就是『我是不配得到的』,新的自我認知⋯⋯」我的話再次被打斷。

「我值得!」她直指核心地說了出來。

「對!很厲害喔!就是這個⋯⋯不過,要從『我不配得到』直接變成『我值得』會不會有點難度?」我看著她眼裡的興奮中,閃過一絲遲疑。

「有一點⋯⋯」她不好意思地說。

「沒關係!這是很正常的,就像妳的名字是OOO,這樣叫了三十幾年,現在突然要叫妳OXO,反應不過來,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就是回家作業、〔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產生新行動〕了,要請妳在療癒完之後,生活裡遇到腦海裡響起『我不值得』的時候,要有意識地用『我值得』的意念去覆蓋。」我簡單扼要地說明。

「這樣啊⋯⋯」她再次皺起眉頭。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的大腦是一片草原。以前都是走『我不值得』這條路,已經讓它在這大草原裡、變成一條有三、四線道的高速公路;現在不走這條路,要改走『我值得』的時候,就變成要從草原裡面開闢一條新的路⋯⋯所以,生活裡出現『我值得/不值得』的時候,不能走好走的、大條的『我不值得』,一定要停下來,在十字路口賦予自己選擇權,然後選擇用新的『我值得』的自我認知去走。」我用極具畫面感的方式,引導她在這個情境裡去理解。

「那『我值得』就會變粗!」她淺顯易懂地給出回饋,弄得我哈哈大笑。


結束療癒後,又過了幾天;這位媽媽,發來私訊。

訊息大意如下。「那天,我去接女兒們的時候,隨口說出的『妳們好幸福喔!放學之後,阿嬤都會陪⋯⋯』被母親聽到。一開始,我不敢抬頭確認母親的反應,害怕她會認為我在怪罪當年的她;但是,回家之後,我鼓起勇氣傳了『如果我在現在、這個時候來當妳的女兒,妳也會像照顧雙胞胎女兒們那樣照顧我嗎?』的訊息給母親,並且得到『當然!』的回覆⋯⋯我好開心!」

對於她的轉變,以及新的收穫,我也深深地感到喜悅。

因為,許多人在與父母和好的路上,在講出「覺得被辜負的地方」之後,得到的並不是好的回饋,而是害怕被責備而極盡所能地推卸責任、迴避;有的家長甚至還會有反過來攻擊、貶低孩子情緒感受。

所以,無論對方的反應如何,我們都還是要持續地與自己和好喔!跳脫認同父母的桎梏,重新理解童年時期的自己、融化因著未處理而凝固的情緒⋯⋯讓內在小孩轉大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的沙龍
143會員
126內容數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媽媽這樣⋯⋯就因為她是媽媽,所以我就要一直包容她?」大女兒罕見、直白且忿忿不平地說出心底深處的感受。 「照理來說,的確是不需要。」我給出支持性的回應。 但是,與此同時,我順著大女兒直指核心的尖銳,在心裡面探勘到一個過去不曾被描繪過的「內在空間」,那是「超乎尋常的『子女對母親的寬容度』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媽媽這樣⋯⋯就因為她是媽媽,所以我就要一直包容她?」大女兒罕見、直白且忿忿不平地說出心底深處的感受。 「照理來說,的確是不需要。」我給出支持性的回應。 但是,與此同時,我順著大女兒直指核心的尖銳,在心裡面探勘到一個過去不曾被描繪過的「內在空間」,那是「超乎尋常的『子女對母親的寬容度』
Thumbnail
那日,一位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因為自己的母親非常疼愛這對外孫女,而前來療癒。 。 這位媽媽的眉頭,在打開視訊鏡頭之初,就緊緊皺著。這個表情,馬上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一般來說,個案在正式進入療癒、真正把情緒放出來之前,通常都還是會先用中性表情來進行互動,不會這麼快地就讓喜怒形於色。
Thumbnail
那日,一位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因為自己的母親非常疼愛這對外孫女,而前來療癒。 。 這位媽媽的眉頭,在打開視訊鏡頭之初,就緊緊皺著。這個表情,馬上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一般來說,個案在正式進入療癒、真正把情緒放出來之前,通常都還是會先用中性表情來進行互動,不會這麼快地就讓喜怒形於色。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兒童的心理、生理狀況是母親沒說出口的謊言」 為什麼我活出自己的人生會覺得對不起母親? 為什麼媽媽要我示弱、要我依附強權⋯不敢做我人生的主控者 什麼是母愛?真的無不是的父母嗎? 背叛母親的女兒 媽買了一塊牛肉,外婆叫她不要亂花錢,要問過婆婆。 媽:「我不是跟你說我今天煮很多,叫你不要端進來嗎?」
Thumbnail
「兒童的心理、生理狀況是母親沒說出口的謊言」 為什麼我活出自己的人生會覺得對不起母親? 為什麼媽媽要我示弱、要我依附強權⋯不敢做我人生的主控者 什麼是母愛?真的無不是的父母嗎? 背叛母親的女兒 媽買了一塊牛肉,外婆叫她不要亂花錢,要問過婆婆。 媽:「我不是跟你說我今天煮很多,叫你不要端進來嗎?」
Thumbnail
總有許多親友或路人在看到媽媽對孩子不耐煩或有情緒的時候,會說:做媽媽的怎麼可以對小孩不耐煩?孩子這麼可愛,怎麼捨得對他兇喔~~ 常常有許多媽媽會找我諮商說:「我是不是病了?怎麼會罵孩子甚至對他這麼沒耐心?」但我常回答:如果沒有這些情緒才真的是病了吧?」 媽媽們辛苦了!
Thumbnail
總有許多親友或路人在看到媽媽對孩子不耐煩或有情緒的時候,會說:做媽媽的怎麼可以對小孩不耐煩?孩子這麼可愛,怎麼捨得對他兇喔~~ 常常有許多媽媽會找我諮商說:「我是不是病了?怎麼會罵孩子甚至對他這麼沒耐心?」但我常回答:如果沒有這些情緒才真的是病了吧?」 媽媽們辛苦了!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母親成為一個像是外婆般的母親,而我從來沒有從孩子那個位置離開。每一次若是誰談起「母愛」這事,我總是無法確定「我媽那些行為到底算不算母愛?」
Thumbnail
母親成為一個像是外婆般的母親,而我從來沒有從孩子那個位置離開。每一次若是誰談起「母愛」這事,我總是無法確定「我媽那些行為到底算不算母愛?」
Thumbnail
這是「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封,道盡一個媽媽可能的恐懼。沒有感受到的愛,怎麼給?就像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哭鬧討奶,但是媽媽還沒泌乳一樣,擔心無法滿足女兒的焦慮,與自己滿身的疲累,情緒的張力,通通在這個沒有辦法,卻一定要想到辦法的媽媽身上。 這本書的閱讀契機,來自於一個需要幫忙的邀請,我試著從旁
Thumbnail
這是「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封,道盡一個媽媽可能的恐懼。沒有感受到的愛,怎麼給?就像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哭鬧討奶,但是媽媽還沒泌乳一樣,擔心無法滿足女兒的焦慮,與自己滿身的疲累,情緒的張力,通通在這個沒有辦法,卻一定要想到辦法的媽媽身上。 這本書的閱讀契機,來自於一個需要幫忙的邀請,我試著從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