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不配得?成為外婆的母親,對孫女比對我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那日,一位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因為自己的母親非常疼愛這對外孫女,而前來療癒。
這位媽媽的眉頭,在打開視訊鏡頭之初,就緊緊皺著。這個表情,馬上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一般來說,個案在正式進入療癒、真正把情緒放出來之前,通常都還是會先用中性表情來進行互動,不會這麼快地就喜怒形於色。
可見,這件事情所帶來的情緒,已經無法輕易地被壓制住了啊!
不出所料,在我的簡單提問後面,是她的長篇大論;只是,在滔滔不絕的話語裡講述的都是「事情」,完全沒有和「情緒」相關的字句,然後搭配著從頭到尾都沒有鬆開的眉頭。
「所以,母親這樣做,妳的感覺是⋯⋯難過嗎?」我找尋可以對應得上的情緒,試圖確認她的表達。
「老師,我已經說了啊!母親很疼我的女兒們;打從她們出生,我做完月子、回公司上班,都是母親在照顧她們。後來,她們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母親還多留她們在身邊一年,中班才開始去上學;今年,升上小學一年級,母親不讓她們去安親班,堅持要放學後就帶回家⋯⋯。」皺著眉頭的她,不厭其煩地又再講了一遍。
「那妳是覺得自己很奇怪嗎?為什麼母親對自己的女兒們這麼好,但是心裡面卻有不舒服的感覺?」看著她臉上、通常被定義為「煩躁」的表情,對照不相稱、慢條斯理解釋的行為,我試著切入。
「嗯⋯⋯對⋯⋯對!我覺得我很奇怪!」她的姿態,原本因為激動而前傾,因為被看見了而往後靠向椅背。
「因為妳沒有應該要有的開心、感謝的感覺?」我接著問。
「我很感謝母親,但是⋯⋯沒有開心。」她的視線垂了下去,也因淚水而模糊。
「嗯嗯,沒事的!這是可以的!」我點了點頭,用允許來安撫已經靠近情緒洞口的她;畢竟,走到這兒已實屬不易,即使還沒找到打開大門的關鍵。
於是,我安靜地陪著她,而她低下頭、怯懦地讓眼淚滑過臉龐的路徑,盡可能地不要被看見;直到淚水稍微停下,才用手背快速抹了抹臉,用「沒事」的樣子,回到鏡頭前。

「妳都是這樣對待情緒的嗎?」我帶著好奇提問。

「嗯⋯⋯我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剛剛就突然有一股⋯⋯」她不知所措地說。
「我不是責怪的意思,只是想要知道『這就是妳平常、在有情緒的時候,會有的反應嗎?』,這樣。」我補充了幾句的同時,學了她剛剛的動作,讓她可以放鬆下來。
「嗯⋯⋯我不知道;嗯⋯⋯好像⋯⋯差不多都是這樣吧!」她尷尬地笑了之後,眼睛飄進回憶裡;依據她的回應,看起來是找到蠻多畫面的。

看到她已經可以順著情緒的線索、進到記憶之中,我向她分享【療癒❺步驟】的〔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中的初始事件〕,以及「人,在孩子的時候,都是會直接表達情緒的;當我們長大之後,情緒的流動受到阻礙,通常都是因為學到的應對方式是壓抑、迴避、過度反應⋯⋯等等」
而她,在花了點時間回想之後,發現:情緒,從來沒有人「教」她要怎麼處理、照顧;她只知道「情緒是沒有用的東西!」,因為總是忙碌的母親,即使臉上有淚痕,都還是埋頭於家裡的小生意裡。

「會想要埋怨母親嗎?」我試探性地問。

「怎麼可以?」她驚呼。
「妳的回答很有趣!如果不會想埋怨母親,回答應該會是輕鬆的『不會啊!』,對吧?所以⋯⋯」我反過來問,試著讓她接住這把鑰匙。
「不行⋯⋯母親已經付出很多了!」她一把推掉。
「好吧!就當是我要求妳埋怨母親的吧!就當這是一道考卷上的題目,妳會怎麼回答?」我把鑰匙放在中間,由她來決定要不要使用。
「嗯⋯⋯如果她能再多關心我一點,就好了!」這句話,從她的嘴巴裡,看似是被吞吞吐吐地說出來的;但是,一聽就知道,已經埋藏在心底深處很久了。
原來!她的母親是自助餐的老闆娘;因為餐廳的作息是跟著用餐時間的,所以她雖然總是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享用,但也都是和調皮的弟弟一起吃,不會有母親的陪伴。
某次,她到朋友家玩,也被留下來吃晚餐;在朋友家的餐桌上,她看到:晚餐,竟然是一家人互相分享事情和心情的時光。這讓從來沒有被這樣傾聽的她,相當驚訝;回家後,便積極地提出「一起吃晚餐」的要求,但是換來的卻是母親帶著歉意、但是混雜著汗水和淚水的臉龐,而向來貼心的她,也只能硬生生吞下這份渴望。

「所以,看著女兒們,覺得她們得到了妳當初想要的,有嫉妒的感覺?」我問。
「嗯,好像有一點;但是⋯⋯跟女兒吃醋,很無理取鬧吧?」她歪著頭說。
「或者,妳發現:母親其實是可以這麼關心小孩的喔?但⋯⋯」我的話被打斷。
「對!我一直以為母親是沒有辦法的⋯⋯」她徑直承認。
「又或者,妳有『難道是我不配得到?』的想法?」我繼續推進。
「喔⋯⋯我的天啊!」她不斷地搖頭;只是,這個動作不是在否認這個想法,而是對於自己的內在竟然貼著這樣的定義,感到不可置信。
。。。我刻意在對話中留下空白,讓她好好與自己的情緒感受在一起。。。
「都有吧!對女兒們,我有『妳們好幸福』的羨幕,也有『以前,都沒有人這樣對我』的難過,還有『這個幸福,竟然來自於我的母親』的嫉妒。對母親,原來是有能力可以這樣對待小孩的,我有困惑不滿⋯⋯再加上妳剛剛說的,我認為自己是不配得到的,感到無力。」過了一會兒,她整理出這些。

「人真的很複雜,對嗎?」我欣慰地看著她。

「啊⋯⋯真的。」她挺起內縮的身軀、深深吸氣,在最高點、用力地嘆出氣來。
「妳很棒啊!現在的妳,已經梳理出這些不同方向的情緒,有充滿愛意的羨慕、帶有敵意的嫉妒,也有帶來力量的憤怒,以及讓人洩氣的無能為力⋯⋯這已經是療癒裡的〔步驟釋放情緒,整合理性〕了喔!妳剛剛在命名那些情緒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在同理自己;沒有再像一開始的那樣,無法定義、說不出來,或是不敢承認⋯⋯」我明確地鼓勵她。
「對捏!」她接下我的認可,也肯定了自己。

「還是會覺得『自己是不配得到』的嗎?」我趁勝追擊。

「該怎麼說⋯⋯好像沒有到『完全沒有』,但已經不會像一開始那麼沈重了!」她直接進入自己的感受,細緻地分辨著。
「很好哇!那現在的妳,已經來到〔步驟❹用新的自我認知取代舊的負面定義〕了喔!對妳來說,舊的負面定義就是『我是不配得到的』,新的自我認知⋯⋯」我的話再次被打斷。

「我值得!」她直指核心地說了出來。

「對!很厲害喔!就是這個⋯⋯不過,要從『我不配得到』直接變成『我值得』會不會有點難度?」我看著她眼裡的興奮中,閃過一絲遲疑。
「有一點⋯⋯」她不好意思地說。
「沒關係!這是很正常的,就像妳的名字是OOO,這樣叫了三十幾年,現在突然要叫妳OXO,反應不過來,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就是回家作業、〔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產生新行動〕了,要請妳在療癒完之後,生活裡遇到腦海裡響起『我不值得』的時候,要有意識地用『我值得』的意念去覆蓋。」我簡單扼要地說明。
「這樣啊⋯⋯」她再次皺起眉頭。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的大腦是一片草原。以前都是走『我不值得』這條路,已經讓它在這大草原裡、變成一條有三、四線道的高速公路;現在不走這條路,要改走『我值得』的時候,就變成要從草原裡面開闢一條新的路⋯⋯所以,生活裡出現『我值得/不值得』的時候,不能走好走的、大條的『我不值得』,一定要停下來,在十字路口賦予自己選擇權,然後選擇用新的『我值得』的自我認知去走。」我用極具畫面感的方式,引導她在這個情境裡去理解。
「那『我值得』就會變粗!」她淺顯易懂地給出回饋,弄得我哈哈大笑。

結束療癒後,又過了幾天;這位媽媽,發來私訊。
訊息大意如下。「那天,我去接女兒們的時候,隨口說出的『妳們好幸福喔!放學之後,阿嬤都會陪⋯⋯』被母親聽到。一開始,我不敢抬頭確認母親的反應,害怕她會認為我在怪罪當年的她;但是,回家之後,我鼓起勇氣傳了『如果我在現在、這個時候來當妳的女兒,妳也會像照顧雙胞胎女兒們那樣照顧我嗎?』的訊息給母親,並且得到『當然!』的回覆⋯⋯我好開心!」
對於她的轉變,以及新的收穫,我也深深地感到喜悅。
因為,許多人在與父母和好的路上,在講出「覺得被辜負的地方」之後,得到的並不是好的回饋,而是害怕被責備而極盡所能地推卸責任、迴避;有的家長甚至還會有反過來攻擊、貶低孩子情緒感受。
所以,無論對方的反應如何,我們都還是要持續地與自己和好喔!跳脫認同父母的桎梏,重新理解童年時期的自己、融化因著未處理而凝固的情緒⋯⋯讓內在小孩轉大人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我改變了親密關係互動中、一個很細微的因子,讓太太變得更愛我了! 上個月,我在影音平台上看了《魔法滿屋》之後,提升了「情緒」的認知層次;當更深層的負面情緒浮現的時候,對過去來說是正常的抗拒,力道變得更小、持續時間也變得更短,我能看見自己更無懼地走進情緒之中;而情緒也在被完整體驗過後,自然離去
今年的十月二十三日,是大女兒的十八歲生日。 往年,我們都會一起慶祝的;但是,這一次,似乎很難。而這也讓大女兒陷入情緒漩渦,也讓我思考「長大是什麼?與原生家庭脫離,又是什麼意思?」
最近,因為工作量變多,開始需要練習與他人合作;沒想到,這樣的拉伸,觸及到了信任的議題⋯⋯而這更引發了一連串的恐懼反應,但我不想要就此退縮啊! 八月,我獲得出版社的邀請、書寫與「內在小孩」相關的內容;這是我從以前就想做的事情,所以大腦便很火力全開地高速運轉:新書的內容,要直接與「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相
上個月月中,太太的阿娘開刀住院。 因爲疫情的緣故,醫院有了「住院期間只能有一位照顧者陪同,並且不能探病」的規定,所以我和太太決定在住院開刀的那二天,以及出院的那一天,陪伴阿娘和阿爸。 一週後,阿娘要回診、確認復原情況,我和太太也照樣陪同。 在這幾次的互動裡,我大多扮演「跑腿」的角色。 。 — —
「妳們覺得:我和媽媽彼此相愛,對妳們來說是重要的嗎?」我突發奇想地向女兒們發問。 只見女兒們同時抬起頭來,雙雙帶著「還用問嗎?」的表情看向我,很有默契地給出「當然啊!」的回答;聽到這個答案的我,開心地用「我也是這樣想捏!」接住她們的回應。 而這個問題,卻沒有我想像中簡單。
前幾天,大女兒要出發去外公、外婆家拍紀錄片。 通常,去女兒們的外公、外婆家的時候,都是我們一家四口全體出動的;但是,這一次,是大女兒單槍匹馬上陣。而且,大女兒不是自行搭車前往,而是外公、外婆結束北部的行程、要南下的時候,順便把大女兒一起帶回南部。 出門的當天早上,行李箱一樣空蕩蕩地躺在那裡。
前陣子,我改變了親密關係互動中、一個很細微的因子,讓太太變得更愛我了! 上個月,我在影音平台上看了《魔法滿屋》之後,提升了「情緒」的認知層次;當更深層的負面情緒浮現的時候,對過去來說是正常的抗拒,力道變得更小、持續時間也變得更短,我能看見自己更無懼地走進情緒之中;而情緒也在被完整體驗過後,自然離去
今年的十月二十三日,是大女兒的十八歲生日。 往年,我們都會一起慶祝的;但是,這一次,似乎很難。而這也讓大女兒陷入情緒漩渦,也讓我思考「長大是什麼?與原生家庭脫離,又是什麼意思?」
最近,因為工作量變多,開始需要練習與他人合作;沒想到,這樣的拉伸,觸及到了信任的議題⋯⋯而這更引發了一連串的恐懼反應,但我不想要就此退縮啊! 八月,我獲得出版社的邀請、書寫與「內在小孩」相關的內容;這是我從以前就想做的事情,所以大腦便很火力全開地高速運轉:新書的內容,要直接與「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相
上個月月中,太太的阿娘開刀住院。 因爲疫情的緣故,醫院有了「住院期間只能有一位照顧者陪同,並且不能探病」的規定,所以我和太太決定在住院開刀的那二天,以及出院的那一天,陪伴阿娘和阿爸。 一週後,阿娘要回診、確認復原情況,我和太太也照樣陪同。 在這幾次的互動裡,我大多扮演「跑腿」的角色。 。 — —
「妳們覺得:我和媽媽彼此相愛,對妳們來說是重要的嗎?」我突發奇想地向女兒們發問。 只見女兒們同時抬起頭來,雙雙帶著「還用問嗎?」的表情看向我,很有默契地給出「當然啊!」的回答;聽到這個答案的我,開心地用「我也是這樣想捏!」接住她們的回應。 而這個問題,卻沒有我想像中簡單。
前幾天,大女兒要出發去外公、外婆家拍紀錄片。 通常,去女兒們的外公、外婆家的時候,都是我們一家四口全體出動的;但是,這一次,是大女兒單槍匹馬上陣。而且,大女兒不是自行搭車前往,而是外公、外婆結束北部的行程、要南下的時候,順便把大女兒一起帶回南部。 出門的當天早上,行李箱一樣空蕩蕩地躺在那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我們都覺得異常煩惱。。。也許母親節是我們過去29年唯一一樣沒有變過的心情。。。 我阿媽也是一樣,很像從來不會替人開心。 上星期我們大陸也有一個十幾年沒見的親戚來見我阿媽,吃飯的時候我阿媽也是對茶樓很不滿,我不知道她當時有沒有黑面,但是我知道她的心,就是沒有很開心。。。那個親戚十幾年沒有跟我老母聯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剛剛聽到一個女同事吐槽說:回娘家看到老媽一個人在廚房忙碌,嫂子啥都不幹,飯不做,碗也不洗,菜做好了,嫂子坐下來就吃,也不收拾,讓我媽來收拾,突然覺得好心酸,好心疼我媽。
Thumbnail
我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有一陣子,當我在說些事情的時候,媽媽直接說「你還不夠臣服」,我聽到是很不爽的,所以用情緒回應,接著媽媽又說「你聽我講完、你在說沒有的時候就是不臣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我們都覺得異常煩惱。。。也許母親節是我們過去29年唯一一樣沒有變過的心情。。。 我阿媽也是一樣,很像從來不會替人開心。 上星期我們大陸也有一個十幾年沒見的親戚來見我阿媽,吃飯的時候我阿媽也是對茶樓很不滿,我不知道她當時有沒有黑面,但是我知道她的心,就是沒有很開心。。。那個親戚十幾年沒有跟我老母聯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剛剛聽到一個女同事吐槽說:回娘家看到老媽一個人在廚房忙碌,嫂子啥都不幹,飯不做,碗也不洗,菜做好了,嫂子坐下來就吃,也不收拾,讓我媽來收拾,突然覺得好心酸,好心疼我媽。
Thumbnail
我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有一陣子,當我在說些事情的時候,媽媽直接說「你還不夠臣服」,我聽到是很不爽的,所以用情緒回應,接著媽媽又說「你聽我講完、你在說沒有的時候就是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