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價格內容通常可以區分為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部分,例如一份餐點裡的主食、配菜等這些是可以看見的,市場行情是甚麼價格,可以估算其中的成本,而看不見的則像是餐廳營造的氣氛,裝潢、燈光、音樂、服務等這些費用是較難以計算,是商品價格內看不見的部分,這部分多半和人的情緒感受有關,為了較好的氣氛一般人願意花錢到比較貴的餐廳和親友聚餐,人願意為了有較好的情緒而花錢,自然有廠商願意營造(販賣)情緒。
股市的情況和上述商業邏輯是類似的,股票值多少?概略的本益比、殖利率等數字是看得到、可以計算的,但股市經常在本益比之外加上不一樣的市場情緒,在資金充沛時期販賣貪婪與樂觀的情緒,使本益比上升,或是在資金緊縮時期販賣恐懼情緒,壓低本益比,這些市場情緒是難以計算的價格,有些企業可能還在虧損,股價卻高的離譜而無法計算本益比,或是企業獲利不差,股價卻跌到彷彿陷入營運困境。
缺乏衡量的基準,使看不見的氣氛與情緒價格通常很貴,例如股市泡沫時期的價格、景氣循環類股在景氣高峰的價格,都因為包含了樂觀期待的情緒價格,當價格出現修正都是很大的跌幅,在投資角度是要避免在已經加上氣氛與情緒成分的高價區投資,或是相反的情況是,當市場已經在販賣恐懼情緒,不必因此而覺得恐懼,市場情緒只會使投資人做錯誤的判斷。
倒不是說市場沒有令人恐懼的時候,投資人是否應該恐懼,是依照環境與風險來判斷,而不是因為市場有恐懼氣氛所以覺得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