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二三二期----沈默「超能水滸」兼談一點武俠類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武俠只有一種樣子?


談談武俠的類型。其實我覺得武俠一直都在那邊,偶爾逛逛博客來,分類上還是有武俠玄幻,書還是一本一本出。偶而去一些貼文網站,鏡文學,方格子之類,都還是會瞄到些掛著武俠當類型分類的作品。但這些作品我大多看個開頭就放下了,因為大多很難招喚出期待。
也順帶談一下,我看目前很多人寫了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小說,簡介自己時卻說得非常簡單,好像說你看了就知道。但現在不是讀者找書看的時代,是書在搶眼球的時代。是不是可以介紹一下自己作品特色,講點道理讓我也可以知道大概可能有什麼,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這也和今天要講的有點關係,大家不說,不用自我介紹,潛意識裡應該是覺得武俠就是有某種大家熟悉的樣子,不用特別介紹。但不是這樣的,武俠不是只有那種樣子,所以還是可以多自我介紹一下。
這也說明了,為啥武俠一直都還在,但沈默覺得身邊已經沒有同行,只剩他一個人踽踽獨行了。那要扯到他對武俠的認定。他說的武俠是要創新的,武俠不是一個停駐的框框,是每個作家從前人那邊接收到一些東西,然後加上自己的想法,在重新找到形式表現出來。
所以今天就以一個長期讀者/旁觀者角度來談一下沈默的武俠,當然是用我觀察的脈絡,可能沈默自己來講也會不太一樣。但一來沈默埋頭創作很忙,二來可能我講得會比較簡單好懂一點,旁觀者清,或許提供一條簡單認識沈默這個怪武俠作家的路。
一般介紹沈默會講得很文謅謅,講說他文字很文藝,就文字很美,內容是講關於孤獨,講超越,到<劍如時光>這部作品之後,開始直視家庭親情的傷害等等,聽起來就是文藝圈跨錯圈子的人。一般對沈默的理解也是這樣,畢竟沈默他有另一個身分是詩人。
但我覺得其實沒有這麼複雜,也不用這樣標籤化的去理解沈默,只要理解一個脈絡,其他小說形式,文字風格等等,就只是接不接受習不習慣的問題,沈默沒這麼難懂。

還是從魔戒和地海談起。這兩本奇幻的起源經典,我其實隱約想談兩者世界觀的差別。魔戒的世界是黑白分明,邪惡必須要除惡務盡,惡的種苗如果不隨時謹慎小心除掉,就會很快長成毀滅世界的力量。
但地海的世界觀邏輯就完全不同,善與惡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平衡和自我往內心的探索,世界往往不是被外在的邪惡力量給毀滅,而是內心的崩潰。這個世界觀的設定態度和魔戒完全不同。
魔戒和地海呈現了兩種不一樣的價值觀,當然兩者不是互相排擠非黑即白的(這個扯起來會有點遠在此不多談)。但世界觀改變,裡面所有的東西就會完全不同。把魔戒裡的英雄放在地海世界,就會顯得愚蠢粗暴,但把地海的睿智巫師放在魔戒的世界,看起來就像個啥事都不幹的怪人,或者普通至極的平凡人。
沈默的武俠,創作就是要從這個世界觀的改變來看。
談回武俠是什麼?
武俠這個類型有些基本元素,有武功,有講俠義的人。這只是最基礎的元素,但世界觀其實是有幾個大的框架,像金庸這樣的,有歷史背景的,有像古龍這樣的,在模糊的古代中國的,或近代有穿越,修仙。但大多數人,都是把這樣的框架先套用起來,在裡面改一個小設定,通常是改人設,或風格,像連城訣寫得很苦,俠客行諷刺,韋小寶諷刺中偏好笑,但金庸的大背景就是看一本就可以懂其他本的,都是在一個好像有歷史的古代中國。就算沒有歷史背景如古龍也一樣,都還是有個模糊朦朧的古代中國元素。
但沈默的武俠沒有古代中國。雖然有武功有異人(未必是一般對於俠的認定,俠的定義其實還是要從古代中國脈絡去談的)。沈默的武俠其實要放在奇幻對於世界觀的擺弄思考上去看。厲害的奇幻作家,如地海作者勒瑰恩,其小說往往很多都是這樣一種如果世界是如何如何,人會如何如何的思想實驗。而就我所知,勒瑰恩是沈默常常提在口中的,師傅級的人。
早期的沈默小說就是描述一種孤獨的內心奇觀。到劍如時光就是終於打開了縫隙,讓家庭親情,世間的生老病死進入了內心。但到了超能水滸,其實我覺得是沈默終於好像有點放鬆玩樂起來了。
講一下超能水滸。沈默寫了一個架空的虛構歷史的未來台北,末世之後台北分成幾個自治區,就好像軍閥割據這樣,雖然這些大區裡面歌舞昇平,看似和平繁華的世界,但這樣的繁華表象下真的人就幸福嗎?沈默描寫了寶藏巖這一個小小地方(寶藏巖只是公館旁邊一個旁邊有河的小山坡),是個缺水缺電,生活回到電氣化之前的原始狀態。住在裡面的所有人都是女人,各種個性的社會邊緣人,都是女人,這樣一群女人互相支援在這邊落腳生活的故事。
其實就這麼簡單,就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哪裡這麼好,這麼多漂亮女人生活在一起都相親相愛,我是直男我不信,沒看到台灣爆紅的網飛影集華燈初上是怎麼演的嗎?相愛還要相殺),但這樣素樸的邊緣人互助想像還是讓我感到挺溫暖挺可愛的。沈默很愛寫各種圖譜化的女人,從更早之前<王的十二女色>這本號稱小說詩還是詩小說的實驗作品時就有這樣的傾向,所以我也不知道超能水滸只是這樣傾向的再次展示(這或許有更複雜的內心糾結),或者是對於女性烏托邦的啟程探索,這本其實據說只是系列作的第一本,文字也調整到很平易近人(當初設定目標是作為輕小說出版),不過出版就遇上疫情,出版社都苦苦支撐,好像也就沒有後續出版計畫。
當然以上是我一個長期讀者的理解。沈默自己來談的話,應該會講出更多不一樣的講究,如對命名的想像(為啥他要借用水滸角色的名字當自己角色,名字給了他什麼想像等等),有機會在聽他自己談。
我之前不談目前還正在寫的台灣作者作品,一來是講朋友作品或台灣本土創作很容易弄得很像是打廣告,同溫層互相取暖的宣傳,另一方面也是很多現代作品沒經過時光的考驗,好像在我們頻道有限的時間裡未必真的這麼值得談。
但藉著談沈默,我想說就作品成果來看,俠不是只有一種定義,不是只有金庸和古龍,其實很多作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要找到新的定義,沈默可能是表現得最極端,從根本的世界觀打破的人。或者有人會說,這樣打破世界觀的作品還可以被稱為武俠嗎?沈默可能會告訴你,即使世界不一樣了,有些東西還在,那個還在的東西就是他心中的武俠。至於那些是什麼,就得讀者自己想自己找。
其實還有很多作者從這樣的觀點上都值得談,例如BJ就卓然成家,也不談遠,僅就溫武十年,一些得獎作家也都重新從其他類型吸納了很多元素,我認為很精彩,有人願意聽有機會再來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5會員
282內容數
<p>「武俠電子報」是由幾位愛好武俠的朋友輪流撰寫,內容包括書評、影評等各式評論。只要是與「武俠」相關,或能以「武俠」的視角切入的各種事件,都是武俠電子報的守備範圍。</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作《天敵》時,我並沒有信心時序顛倒交錯的寫法能夠成功,我只是非常想試試看,有沒有可能在武俠裡重現《百年孤寂》的風采,一方面是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我個人的挑戰,沒想到僥倖完成了,讓《天敵》也許可以稱之為是一次武俠文學的大爆炸。    
書摘 這章是<求劍>這本書裡的一章,完整標題是<第二次慶祝無意義,一本八十幾歲的小說> <慶祝無意義>是米蘭昆德拉最近的一本小說,<慶祝無意義>是大陸翻譯,台灣的翻譯是<無謂的盛宴>。
今天想來談一個我心中困擾很久的事,就是老婆到底要如何選?
來讀書吧。 摘錄<求劍>中一章<有關鑑賞這麻煩東西,並試以屠格涅夫為例子>
芥川龍之介經典作品〈地獄變〉描述畫師為了畫出超絕屏風,在女兒被火焚身時,竟是狂喜著魔地將之描繪下來。《阿鼻劍前傳》眼下看來也完全是地獄變,距離地獄空還遠得很。但願這趟退魔尋佛之旅,最終真能導引向那美好的應許之地。
善非常艱難。相對來說,惡太容易就可以掉進去。惡念總是徘徊縈繞於人心,不散不離。維持善念,卻如同在炎夏中要呵護一塊碎冰,難行得近乎不可能。但這也正是武俠小說的價值,往死亡與地獄之蔭穿去,仍舊堅守悲憫愛憐的最大可能。
寫作《天敵》時,我並沒有信心時序顛倒交錯的寫法能夠成功,我只是非常想試試看,有沒有可能在武俠裡重現《百年孤寂》的風采,一方面是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我個人的挑戰,沒想到僥倖完成了,讓《天敵》也許可以稱之為是一次武俠文學的大爆炸。    
書摘 這章是<求劍>這本書裡的一章,完整標題是<第二次慶祝無意義,一本八十幾歲的小說> <慶祝無意義>是米蘭昆德拉最近的一本小說,<慶祝無意義>是大陸翻譯,台灣的翻譯是<無謂的盛宴>。
今天想來談一個我心中困擾很久的事,就是老婆到底要如何選?
來讀書吧。 摘錄<求劍>中一章<有關鑑賞這麻煩東西,並試以屠格涅夫為例子>
芥川龍之介經典作品〈地獄變〉描述畫師為了畫出超絕屏風,在女兒被火焚身時,竟是狂喜著魔地將之描繪下來。《阿鼻劍前傳》眼下看來也完全是地獄變,距離地獄空還遠得很。但願這趟退魔尋佛之旅,最終真能導引向那美好的應許之地。
善非常艱難。相對來說,惡太容易就可以掉進去。惡念總是徘徊縈繞於人心,不散不離。維持善念,卻如同在炎夏中要呵護一塊碎冰,難行得近乎不可能。但這也正是武俠小說的價值,往死亡與地獄之蔭穿去,仍舊堅守悲憫愛憐的最大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冷水心為何色誘沈寶玉?) 冷水心要大鯤鳥先帶她回無極觀,她要向師父無極師太稟明拿不到嗜血劍的原因。 到了無極觀,發現師父剛閉關練功,要過兩天才會出關,冷水心索性在無極觀住下來。 她從小在觀裏學藝,無極觀對她來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歸屬感。 師姐妹們見到她,紛紛圍著她問: 「沈寶玉和獨孤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仙俠類型的作品,一直不是我擅長的,除了敘述方式之外,龐大的世界觀以及仙俠設定對我來說相當苦手,因此沒有接觸相關作品,但這部作品卻讓我大開眼界。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無法習慣,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艱辛,能夠很自然地閱讀到最後,簡易好讀的敘述方式,能夠立刻讓人投入故事劇情,加上節奏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異星孤俠傳2> 獨孤劍很少出現在江湖,江湖傳言: 獨孤劍不出,天下太平,獨孤劍出,江湖必出大事。 這天獨孤劍一身長白衫,飄飄然出現在一塊人跡罕至的山崖上,眼睛直直的望著深山底下一座氣勢雄偉險峻,綿延數里的莊院-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沈莊」。 他的眼神凄迷、面無血色的站在壁崖上,一動
Thumbnail
<異星孤俠傳1> 武林中有三絕: 劍絕、刀絕、簫絕。 劍絕獨孤劍從不使劍,他那把色艷如血的寶劍,只要一出鞘,就必須見血,見血封喉! 獨孤劍不希望那些前來找他一劍比天下的江湖人士,被他的劍刺喉而死。 所以他總是避開人群,住在沒有人找得到他的地方。 所以他叫:獨孤劍。 刀絕沈大刀的刀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評書與武俠小說有一項重要的差異,就是敘事很少鋪陳,多開門見山請出主人公;反觀武俠小說,舊派通常直接一些,但也沒有劈頭就說主角的,重要人物都是慢慢一個一個帶出。新派更不必說,第一回出場的通常不是重要角色。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雖然沈醫師不寫詩,但是我總覺得他是一位貨真價實的詩人。 他承繼了遠自西方古希臘時代吟遊詩人的餘緒,也兼具東方黃河流域採集民間歌謠所成的詩經,他漫遊在高雄地區,以一個當代吟遊詩人之姿為城市留下紀錄。 哲學家班維明在百年前提出漫遊者的概念,認為漫遊者雖然身處都市文明中,卻能以旁觀者的姿勢凝視擁擠的人
(冷水心為何色誘沈寶玉?) 冷水心要大鯤鳥先帶她回無極觀,她要向師父無極師太稟明拿不到嗜血劍的原因。 到了無極觀,發現師父剛閉關練功,要過兩天才會出關,冷水心索性在無極觀住下來。 她從小在觀裏學藝,無極觀對她來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歸屬感。 師姐妹們見到她,紛紛圍著她問: 「沈寶玉和獨孤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仙俠類型的作品,一直不是我擅長的,除了敘述方式之外,龐大的世界觀以及仙俠設定對我來說相當苦手,因此沒有接觸相關作品,但這部作品卻讓我大開眼界。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無法習慣,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艱辛,能夠很自然地閱讀到最後,簡易好讀的敘述方式,能夠立刻讓人投入故事劇情,加上節奏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異星孤俠傳2> 獨孤劍很少出現在江湖,江湖傳言: 獨孤劍不出,天下太平,獨孤劍出,江湖必出大事。 這天獨孤劍一身長白衫,飄飄然出現在一塊人跡罕至的山崖上,眼睛直直的望著深山底下一座氣勢雄偉險峻,綿延數里的莊院-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沈莊」。 他的眼神凄迷、面無血色的站在壁崖上,一動
Thumbnail
<異星孤俠傳1> 武林中有三絕: 劍絕、刀絕、簫絕。 劍絕獨孤劍從不使劍,他那把色艷如血的寶劍,只要一出鞘,就必須見血,見血封喉! 獨孤劍不希望那些前來找他一劍比天下的江湖人士,被他的劍刺喉而死。 所以他總是避開人群,住在沒有人找得到他的地方。 所以他叫:獨孤劍。 刀絕沈大刀的刀
我從16歲開始用「逸竹」作筆名在各報副刊和雜誌寫文章,之後用過許言做筆名,也本名在各報副刊刊登文章,我寫短篇小說,散文,詩等,<異星孤俠傳>是我第一篇中篇小說,也是第一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卻給了真實世界的我們某些慰藉,希望我的武俠小說也能如此。
Thumbnail
評書與武俠小說有一項重要的差異,就是敘事很少鋪陳,多開門見山請出主人公;反觀武俠小說,舊派通常直接一些,但也沒有劈頭就說主角的,重要人物都是慢慢一個一個帶出。新派更不必說,第一回出場的通常不是重要角色。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雖然沈醫師不寫詩,但是我總覺得他是一位貨真價實的詩人。 他承繼了遠自西方古希臘時代吟遊詩人的餘緒,也兼具東方黃河流域採集民間歌謠所成的詩經,他漫遊在高雄地區,以一個當代吟遊詩人之姿為城市留下紀錄。 哲學家班維明在百年前提出漫遊者的概念,認為漫遊者雖然身處都市文明中,卻能以旁觀者的姿勢凝視擁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