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觀點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
2022年第15屆,首度交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資深參與者怎麼看?
文/張輯米
我從2008年開始接觸臺北藝穗節到2020年,從一開始僅僅模仿國外藝穗節,到後來這幾年,我深刻地體會到,臺北藝穗節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環境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的藝術節。它與其他的國際城市藝穗節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已經成為一個「創作者教育平台」了。前期一連串說明會,主辦單位依照藝術節流程催各類資料等,讓一個個創作者在一次的演出裡,就可以學習到實際製作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需要耗費三、四年以上的跌跌撞撞。
此外,找尋各類新奇的場地,也是臺北藝穗節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會僅僅因為有個新場地而去看一個演出,藉此了解這個城市與創作又有了什麼新可能。而這幾年有許多空間也因為藝穗節被認識,後續有了更多常態的演出,這對於小型團隊以及非典型表演空間的共生非常有助益,許多創作能量也都是如此迸發出來的。而且在臺北藝穗節獨特的看戲大隊機制,並非任隨評審選擇自己想看的而已,除了熱門節目會有一堆人搶票外,同時他們也會被分配一些冷門的「驚喜場節目」,讓藝穗節的每一個節目都至少有一個評價,姑且無論評價如何,這對演出本身的存在來說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然而原生的藝穗精神「不審核、即時看戲評價與得獎機制」,這三件事所造成最重要的結果是,創作者不需要很會寫企劃案,不需要學院科班畢業,不需要認識名人,不需要家裡有錢,就能參加以及被許多人看見,完全依賴市場,而不是依賴人脈關係或其他無形資本。它發展至今,私以為已經是目前藝文補助結構下,讓新鮮創作者嶄露頭角的最佳解,只要想做就可以發生。最後,在這些創作者做完之後,主辦單位還會將歷年的節目網站整個封存進資料庫,提供給團隊以及學術研究使用。
上述這些行政作為讓臺北藝穗節成為了完整的創作生態鏈,我相信放到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一直以來,藝穗節雖然在市政府的資源不多,卻還是有許多創作者願意參與的原因,因為它已經不是個只給觀眾的藝術節了,而是給未來的藝術節。
原本一群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們,從一個個攤位單打獨鬥,因藝穗節聚集而成為了一片夜市,觀眾可以不用去高級餐廳,而是在各種非常有趣的空間,演出各種也許不成熟,但極具創意的作品,而觀眾也已經懂得要抱著踩雷的心情去撞。
然而,2022年雖然是個許多事物開展的一年,也是許多事物變成回憶的一年。臺北藝穗節似乎在人間蒸發了,要不是身邊有朋友要參加藝穗節,我可能就忽略了。也許是預算不足,劇場徐大哥說原本有發手冊的地方都沒有看見,而且官方網站要搜尋到特定節目也非常不容易,層層關卡就像北藝中心的無線網路,連guest也需要密碼,就算有了密碼也只能在單一的設備使用,使得300M超快網速的設備極少人能用。此外,藝穗節前後也有一堆系列節目,全台灣不到35萬的藝文人口本來就已經不多,但因為同時間節目數量過多,觀眾基數又不足,因而造成整個藝文資訊過載彼此蓋台。大小團隊每天不是在轉發推薦節目訊息,就是在求人進劇場,甚至在後期推出更低票價或是送票,讓原本開賣就買早鳥的觀眾傻眼,造成觀眾只想等開演前再買票,反正最後可能會更便宜或送票,如此循環著。最最讓人心酸的是,今年的藝穗節有許多節目是找不到任何評論的,而且在藝穗節結束之後,介紹頁面就不復存在,連曾經上演過什麼都無法得知。
2022臺北藝穗節閉幕式於藍盒子前台空間舉行(攝影/林育全)
相信臺北藝穗節交接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後,執行團隊們一定有許多很棒的想法,也明白場館有自身的場館業務,而且新場館建成之後,每天也要處理一堆場地本身的問題。我只能針對自己的經驗以及所看見的現況,以這篇文章簡單整理臺北藝穗節之所以被藝術創作者重視的原因,讓營運團隊在忙於場地之外能看見其他視角。當然,這些原因與觀點並不是要團隊守舊的理由,更不需要按照過去的模式營運。只是在思考,現在臺北市又有一個新劇場了,它對於這個城市,對於各類的系列藝術節有著什麼樣的任務想像,以及對於整體藝文環境能夠有什麼樣的影響,而這些都是讓我對於它所感到期待的,最後也恭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順利開幕!
By the way,講到場地,雖然知道倉促開幕下有許多瑕疵,但整棟建築的室內或戶外,許多空間都非常有趣,很適合用來作為演出空間,的確是非常厲害的建築。尤其是導覽路線,整條路上都可以當一個個小型表演場地,如果有一屆藝穗節將標準劇場外的空間都拿來做為演出,我想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 張輯米
劇場工作者,時而書寫文字,近年專注於創作各類觀演體驗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