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期觀點|給未來的藝術節——談臺北藝穗節(文/張輯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期觀點
臺北藝穗節——14歲少年的青春轉型
2022年第15屆,首度交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資深參與者怎麼看?
文/張輯米
我從2008年開始接觸臺北藝穗節到2020年,從一開始僅僅模仿國外藝穗節,到後來這幾年,我深刻地體會到,臺北藝穗節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環境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的藝術節。它與其他的國際城市藝穗節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已經成為一個「創作者教育平台」了。前期一連串說明會,主辦單位依照藝術節流程催各類資料等,讓一個個創作者在一次的演出裡,就可以學習到實際製作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需要耗費三、四年以上的跌跌撞撞。
此外,找尋各類新奇的場地,也是臺北藝穗節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會僅僅因為有個新場地而去看一個演出,藉此了解這個城市與創作又有了什麼新可能。而這幾年有許多空間也因為藝穗節被認識,後續有了更多常態的演出,這對於小型團隊以及非典型表演空間的共生非常有助益,許多創作能量也都是如此迸發出來的。而且在臺北藝穗節獨特的看戲大隊機制,並非任隨評審選擇自己想看的而已,除了熱門節目會有一堆人搶票外,同時他們也會被分配一些冷門的「驚喜場節目」,讓藝穗節的每一個節目都至少有一個評價,姑且無論評價如何,這對演出本身的存在來說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014臺北藝穗節開幕活動「特務遊」(照片來源:表演藝術評論台〈「製造節慶」的時間與人稱──台北藝穗節開幕活動「特務遊」〉文/專案評論人吳思鋒)
然而原生的藝穗精神「不審核、即時看戲評價與得獎機制」,這三件事所造成最重要的結果是,創作者不需要很會寫企劃案,不需要學院科班畢業,不需要認識名人,不需要家裡有錢,就能參加以及被許多人看見,完全依賴市場,而不是依賴人脈關係或其他無形資本。它發展至今,私以為已經是目前藝文補助結構下,讓新鮮創作者嶄露頭角的最佳解,只要想做就可以發生。最後,在這些創作者做完之後,主辦單位還會將歷年的節目網站整個封存進資料庫,提供給團隊以及學術研究使用。
上述這些行政作為讓臺北藝穗節成為了完整的創作生態鏈,我相信放到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一直以來,藝穗節雖然在市政府的資源不多,卻還是有許多創作者願意參與的原因,因為它已經不是個只給觀眾的藝術節了,而是給未來的藝術節。
原本一群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們,從一個個攤位單打獨鬥,因藝穗節聚集而成為了一片夜市,觀眾可以不用去高級餐廳,而是在各種非常有趣的空間,演出各種也許不成熟,但極具創意的作品,而觀眾也已經懂得要抱著踩雷的心情去撞。
然而,2022年雖然是個許多事物開展的一年,也是許多事物變成回憶的一年。臺北藝穗節似乎在人間蒸發了,要不是身邊有朋友要參加藝穗節,我可能就忽略了。也許是預算不足,劇場徐大哥說原本有發手冊的地方都沒有看見,而且官方網站要搜尋到特定節目也非常不容易,層層關卡就像北藝中心的無線網路,連guest也需要密碼,就算有了密碼也只能在單一的設備使用,使得300M超快網速的設備極少人能用。此外,藝穗節前後也有一堆系列節目,全台灣不到35萬的藝文人口本來就已經不多,但因為同時間節目數量過多,觀眾基數又不足,因而造成整個藝文資訊過載彼此蓋台。大小團隊每天不是在轉發推薦節目訊息,就是在求人進劇場,甚至在後期推出更低票價或是送票,讓原本開賣就買早鳥的觀眾傻眼,造成觀眾只想等開演前再買票,反正最後可能會更便宜或送票,如此循環著。最最讓人心酸的是,今年的藝穗節有許多節目是找不到任何評論的,而且在藝穗節結束之後,介紹頁面就不復存在,連曾經上演過什麼都無法得知。
2022臺北藝穗節閉幕式於藍盒子前台空間舉行(攝影/林育全)
相信臺北藝穗節交接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後,執行團隊們一定有許多很棒的想法,也明白場館有自身的場館業務,而且新場館建成之後,每天也要處理一堆場地本身的問題。我只能針對自己的經驗以及所看見的現況,以這篇文章簡單整理臺北藝穗節之所以被藝術創作者重視的原因,讓營運團隊在忙於場地之外能看見其他視角。當然,這些原因與觀點並不是要團隊守舊的理由,更不需要按照過去的模式營運。只是在思考,現在臺北市又有一個新劇場了,它對於這個城市,對於各類的系列藝術節有著什麼樣的任務想像,以及對於整體藝文環境能夠有什麼樣的影響,而這些都是讓我對於它所感到期待的,最後也恭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順利開幕!
By the way,講到場地,雖然知道倉促開幕下有許多瑕疵,但整棟建築的室內或戶外,許多空間都非常有趣,很適合用來作為演出空間,的確是非常厲害的建築。尤其是導覽路線,整條路上都可以當一個個小型表演場地,如果有一屆藝穗節將標準劇場外的空間都拿來做為演出,我想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注釋:
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 https://www.tpac-taipei.org/
2. 臺北藝穗節官方網站 https://www.tpac-taipei.org/series/theme/fringe

✍️ 張輯米
劇場工作者,時而書寫文字,近年專注於創作各類觀演體驗的演出。
avatar-img
13會員
42內容數
從劇場出發的文化生活消費指喃,興趣使然的線上雜誌。2022年10月創刊,目標是刺激藝文消費,活絡文化產業經濟(好像政見?),意即幫助消費者把錢變成喜歡的東西、生產者把喜歡的東西變成錢,形成正向循環。不定期任性出刊,每期內容包含〖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無差別工商〗、〖大好き工商〗及其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消費型文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非制式場地往往是看點之一,然而今年場地過度集中,導致原本「臺北」藝穗節的範圍大大縮小⋯⋯
藝穗節就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藝術,主辦方應以身作則「因藝穗制宜」,貫徹「加辣不切」的藝穗精神⋯⋯
非制式場地往往是看點之一,然而今年場地過度集中,導致原本「臺北」藝穗節的範圍大大縮小⋯⋯
藝穗節就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藝術,主辦方應以身作則「因藝穗制宜」,貫徹「加辣不切」的藝穗精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嘉義市的台語吟詩比賽 台語吟詩比賽簡章 比賽方式分(a)古典詩文人調組(b)社青組詩詞新唱組(c) 校園組詩詞新唱組 台語吟詩比賽宗旨 (一)推廣嘉義地方學,延續尋鷗吟社精神,鼓勵愛好詩文者積極投入臺語學習。 (二)獎勵學子學習台語白話文、台語文讀音(漢文)從事古典詩創作
Thumbnail
大部分聽眾朋友可能離高中都很遠了,臺灣規模最大、歷史也最久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平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主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到今年是第24屆了,對臺灣的高中生,尤其是戲劇社或喜愛戲劇的學生來說,這是個蠻重要的活動。今天與我們聊花樣的有青藝盟的團長賴亮嘉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第58屆外亞維儂藝術節7月2日正式開跑,創紀錄共有1,666個節目、25,000場次將在3週期間演出,還有在傍晚舉行、備受矚目的大遊行,台灣是今天的主題國,所有團隊受邀走在首列,由文化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帶隊,跟著外亞聯盟大會成員及鼓樂隊,街道群眾也不時為台灣團隊歡呼打氣。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華盛頓華山文創延期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個行程的文創言情是說台灣第4成形的文化延期很久以前曾經參與這個案子也算是跟這個延期很有岩鹽所以常常關心她的相關活動支持是由中央藝文公園這邊走了走的 這一片的草地很適合辦活動,簡單生活節就是自一片大草原上辦活動,反應非常好,朋友告訴我說門票即然要3000塊,真的很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嘉義市的台語吟詩比賽 台語吟詩比賽簡章 比賽方式分(a)古典詩文人調組(b)社青組詩詞新唱組(c) 校園組詩詞新唱組 台語吟詩比賽宗旨 (一)推廣嘉義地方學,延續尋鷗吟社精神,鼓勵愛好詩文者積極投入臺語學習。 (二)獎勵學子學習台語白話文、台語文讀音(漢文)從事古典詩創作
Thumbnail
大部分聽眾朋友可能離高中都很遠了,臺灣規模最大、歷史也最久的青少年戲劇交流平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主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到今年是第24屆了,對臺灣的高中生,尤其是戲劇社或喜愛戲劇的學生來說,這是個蠻重要的活動。今天與我們聊花樣的有青藝盟的團長賴亮嘉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第58屆外亞維儂藝術節7月2日正式開跑,創紀錄共有1,666個節目、25,000場次將在3週期間演出,還有在傍晚舉行、備受矚目的大遊行,台灣是今天的主題國,所有團隊受邀走在首列,由文化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帶隊,跟著外亞聯盟大會成員及鼓樂隊,街道群眾也不時為台灣團隊歡呼打氣。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華盛頓華山文創延期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個行程的文創言情是說台灣第4成形的文化延期很久以前曾經參與這個案子也算是跟這個延期很有岩鹽所以常常關心她的相關活動支持是由中央藝文公園這邊走了走的 這一片的草地很適合辦活動,簡單生活節就是自一片大草原上辦活動,反應非常好,朋友告訴我說門票即然要3000塊,真的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