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前言

禪宗裡有則慧海法師的故事:

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吃飯,睏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

(景德傳燈錄‧卷六)

走路的三個階段

小孫子剛學走路時,步態蹣跚,左晃右搖,然而一刻不停的,一心一意在走路上,他根本沒想到其他,就只是右晃左搖的勇往直前…。

一般人在走路時,可能根本沒注意到自己在走路吧,心裡想著這個那個,耳裡聽著這個那個,手裡拿著這個那個,口裡喝著這個那個,他有在走路嗎?表面上是的…

<冥想靜心的練習>一書中有所謂的"行走靜心"。先深呼吸幾次後,把心靜下來後,開始行走靜心。舒服的站著,眼睛張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身體的重心平均分散在腳上,雙臂自然垂放在身體兩側。然後把注意力放在腳上面,注意一下腳趾,看看能否感受到每根腳趾。覺察一下腳和鞋接觸的感覺;覺察一下腳踏在地上的感覺;就只是感受一下,不要有任何想法,不要起任何情緒,就只是感覺一下…

把重心慢慢的轉移到左腳上,注意一下每一個細微的身體變化,例如平衡的改變,肌肉的伸展,腳踝的承重,右腳的抬起、前移、放下、碰地、承重…,接著是左腳的抬起、前移、放下、碰地、承重…,專心注意著腳的移動,以及接觸地面時的感覺,同時不要放過身邊的景色和聲音。你可以心在心中默唸「抬,放;抬,放…」。接著,慢慢的覺察到自己抬放時的動作和感受,抬起左腳,把腳往前伸,把腳放在地上,把重心放在左腳上;抬起右腳,把腳往前伸,把腳放在地上,把重心放在右腳上…;抬起,前移,放下,停頓;抬起,前移,放下;停頓…你自然而輕柔的移動著,認真的感受著當下這一步的經驗…,你在走路,你就只是在走路。

看山是山

《指月錄》卷二十八,「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

結語

我走路時經常胡思亂想,很少注意到自己正在走路,好像還在「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因此,正在注意並練習走路時專心走路,把注意力放在:抬起,前移,放下,停頓;抬起,前移,放下;停頓…依照<冥想靜心的練習>一書的說法,你還可以將此種不管做什麼就只專注正在做著的這件事兒上頭,沒有其他的想法,不起任何的情緒,就像慧海法師的說法:「饑來吃飯,睏來即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8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07.01.21現場開示阿伯的話 (修行篇) 1.修行即是在安住於心,看或聽高僧大德的文鈔或開示並不能悟道,重要的是,看或聽了之後要實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07.01.21現場開示阿伯的話 (修行篇) 1.修行即是在安住於心,看或聽高僧大德的文鈔或開示並不能悟道,重要的是,看或聽了之後要實修
Thumbnail
夜裡閒讀《六祖壇經》。
Thumbnail
夜裡閒讀《六祖壇經》。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