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散記 - 讀書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南加州  Barnes & Noble 書店  Before the Coffee Gets Cold 書籍展示桌 作者攝於 2022年10月5日

南加州 Barnes & Noble 書店 Before the Coffee Gets Cold 書籍展示桌 作者攝於 2022年10月5日

做為一名喜歡讀書的旅者,旅遊期間如果不抽出時間去當地的書店走訪一下,自覺這是說不過去的事情。

現在我們買書大多利用網路購買,簡單方便,但是在實體書店慢慢地翻一翻書本,撫摸一下紙張的體驗,還是無法被手指兩三下點選電腦螢幕買書的感覺所取代。

那天下午,我走訪南加州的一家 Barnes & Noble 書店。它位於頗具規模的購物中心內,相較於購物中心其他服裝店、百貨公司顧客人多音樂聲音又大,書店內顧客人數比較少也沒有音樂,整個書店顯得安寧沉靜,只聽到顧客偶爾翻書的聲音。

Barnes & Noble 是我以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經常光顧的書店,這麼多年下來,看到它依然屹立不搖,沒有被網路購物打倒,心中為它高興。

走進書店一樓大廳,跨過了禮品區及服務台,走了沒有幾步就看到了本文置頂照片那張放滿同名書籍的展示桌,立著書名及書評推薦句的牌子,很明顯這是書店主推的書籍。

這張展示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是知名的美國作家,相較於其他知名作家而言,這書作者是一位沒有顯赫名氣的亞洲作家。那天下午我逛遍書店的兩層樓,觀察所有展示桌主推的書籍,這是唯一一位亞洲作家作品的展示桌。

這位作家是現年51歲的日本作家川口俊和,書店主推書名為「在咖啡冷掉之前」,副推作品為「在謊言拆穿之前」。

這兩本書倒底有什麼魔力,能夠在日本、台灣、甚至在美國引起關注呢?

讀過這書的文友一定對小說誕生的傳奇故事不陌生:

川口俊和原本是舞台劇導演以及劇作家,出版社編輯看過川口編導的「趁著咖啡還沒冷」舞台劇,邀請他把劇本改成小說。川口以前從來沒有寫過小說,他起初沒有積極回應,把這個念頭擱置了三年,經過編輯鼓勵才在2015年寫成「在咖啡冷掉之前」,結果一炮而紅,2018年改編電影,後來作者陸續出版其他包括「在謊言拆穿之前」在內的相關小說。

「在咖啡冷掉之前」有著奇幻的情節:

一家咖啡店其中一個座位有著神奇的功能,坐上那座位,只要遵守一些規則,就能回去你所希望回去的那一天。這些麻煩的規則有一項是「回到過去之後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改變現實」。這本小說描述了戀人、夫妻、姊妹、母女如何在這個神秘的座位學到有關愛與遺憾的故事。

在這本書的中文版,我讀到作者為台灣讀者寫的推薦序,其中有一段話我特別喜歡,摘錄如下:

「就算寫得不好也沒關係,總而言之,就是寫完它。這其實是最難做到的一點。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論怎麼寫,自己讀起來都覺得寫得太糟糕,好多次都感到氣餒不已。但是責任編輯卻對我說:"川口先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與其介意寫得好不好,重要的是寫得有川口先生的風格。" 這句話真的拯救了我。」

看到這間美國最大連鎖書店推薦一位外國作家初試啼聲的小說作品,這件事本身就像「在咖啡冷掉之前」帶有神奇的色彩。

我相信這本小說的神秘情節肯定吸引著眾多讀者的目光,然而更重要的,作者所描寫的主題具有普世價值:愛情、親情、懊悔、遺憾、⋯⋯無一不能打動任何國籍、任何年齡讀者的心弦。

包括我在內的方格子作者,我們在這裡發文的初衷也許有千百種,但是Barnes & Noble選書的標準給我們很好的啟示:那就是作品的內容和文字傳遞的價值應該是我們寫作的精髓,放諸四海皆準。

本篇文章是旅美散記系列第十篇,也會是這系列的完結篇,感謝文友們這段時間以來的閱讀指教。

我想以川口俊和上面這段關於創作的話作為旅美散記的結語。

我們做為寫作者都會有懷疑自己寫作功力的時刻,時常像川口俊和以前那樣感到氣餒不已。

然而,只要我們繼續寫、寫完它、寫出自己的風格,也許有那麼一天,在咖啡冷掉之前,我們之中會有另一位川口俊和出現,在台灣、⋯⋯甚至在美國譜寫嶄新的神奇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8
完全同意!上班的時候有時候還得做一些自己不見得喜歡的工作,現在完全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6/18
書籍可說是作者靈魂的延伸。它想傳遞的可能是作者的思想、知識、經驗、想像、夢想,還有許多許多,尤其是在其中描述自己的過往人生。人生是座舞台,書中何嘗不是呢?就算是由劇本改編成為小說,只是對話和情節過場的表達方式改變,它所敘述的內容本質不會改變。小說,甚至更為深刻,有太多太多的深層元素在現實中是無法表現的。書本是人一生的好友,它無言,但內涵卻是最豐富的。這裡的格友前輩們都是一本本的好書,文青前輩是橫跨寫作及美術兩界的超級百科大全書。如果將本人比喻成書本的話,大概就是無字天書了吧?毫無內容可言。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8
築夢人 築夢老弟過獎了!我絕非百科大全書,充其量只對少少領域略知皮毛而已。倒是你更絕非無字天書,我覺得你跟J.K. 羅琳是同一類別的奇幻小說家,腦袋充滿奇異魔幻故事,我自嘆不如。方格子魔力在於我們讀每一本好書之際,還可以及時跟作者心靈交流,樂趣無窮。
Beta-avatar-img
2023/03/13
寫作的動機,若單純點,快樂可能也多一些。 有些人的寫作動機,可能是想得獎、想出名、想成為網紅、網美,其實也沒關係,但是,很容易陷入失落,就寫不下去了。 再者,網路上隨便看,到處都是苦苦掙扎的作家,寫完的作品,不知凡幾,Beta 個人「不專業」的觀察: 「寫完」可以靠意志力,但,「走紅」可能得靠天命。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4
我完全同意Beta的觀點:寫作的動機如果單純點,快樂可能也多一些。尤其我們在這裡創作,不為錢也不為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創作,是很單純的動機。讀者青睞都是額外的驚喜,如果作為主要快樂來源,就像你說的,那麼就很容易陷入失落了。
藍草-avatar-img
2023/02/19
我想起前幾天我的夢,夢裡一片迷霧中,有輛車子在遠方,我追著跟進迷霧裡,結果穿越回三天前。很酷,那個霧感覺就像結界啊,可以回到過去的結界。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0
藍草的夢都很有詩意,也許從佛洛依德分析角度來看,每個夢都反映出內在小孩、原生家庭、或內心渴望某部分。你這場夢中霧感覺很奇幻。
心晴-avatar-img
2023/01/01
看了隨安的發文連結到這篇文章,才知道文青的小說謎團裡引用的就是這本著作呀!那時看了覺得印象深刻,希望能找機會來閱讀一下。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01
謝謝心晴,感動!你也假期愉快喔!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2.0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和朋友約了咖啡店喝咖啡,朋友因為工作關係會晚點來 我就先在咖啡店拿起我的KINDLE一邊看小說一邊等他 最近在看一本小說 “選擇”(Choose) 偵探小說或是驚悚小說類型的 都蠻難以推薦的 不小心就涉及謎底或重要內容,所以一直以來每次想推薦讀者們這類型的小說我都有點不知道如
Thumbnail
和朋友約了咖啡店喝咖啡,朋友因為工作關係會晚點來 我就先在咖啡店拿起我的KINDLE一邊看小說一邊等他 最近在看一本小說 “選擇”(Choose) 偵探小說或是驚悚小說類型的 都蠻難以推薦的 不小心就涉及謎底或重要內容,所以一直以來每次想推薦讀者們這類型的小說我都有點不知道如
Thumbnail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Thumbnail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Thumbnail
這集小步大世界將陪伴大家探索一位作家與一個故事懈逅後,他所打造的新世界。 小步大世界-EP3 連結 這位作家是我透過方格子的創作者,熟齡文青先生,在2022年10月18日 發表的旅美散記 - 讀書篇,中認識到的。 據文青先生所描述,他走訪美國南加州的一家書店時,發現川口俊和,是作品被擺放在展示桌上,
Thumbnail
這集小步大世界將陪伴大家探索一位作家與一個故事懈逅後,他所打造的新世界。 小步大世界-EP3 連結 這位作家是我透過方格子的創作者,熟齡文青先生,在2022年10月18日 發表的旅美散記 - 讀書篇,中認識到的。 據文青先生所描述,他走訪美國南加州的一家書店時,發現川口俊和,是作品被擺放在展示桌上,
Thumbnail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Thumbnail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Thumbnail
做為一名喜歡讀書的旅者,旅遊期間如果不抽出時間去當地的書店走訪一下,自覺這是說不過去的事情。 現在我們買書大多利用網路購買,簡單方便,但是在實體書店慢慢地翻一翻書本,撫摸一下紙張的體驗,還是無法被手指兩三下點選電腦螢幕買書的感覺所取代。 那天下午,我走訪南加州的一家 Barnes & Noble 書
Thumbnail
做為一名喜歡讀書的旅者,旅遊期間如果不抽出時間去當地的書店走訪一下,自覺這是說不過去的事情。 現在我們買書大多利用網路購買,簡單方便,但是在實體書店慢慢地翻一翻書本,撫摸一下紙張的體驗,還是無法被手指兩三下點選電腦螢幕買書的感覺所取代。 那天下午,我走訪南加州的一家 Barnes & Noble 書
Thumbnail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Thumbnail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沒有資源,出國旅行是遙遠的夢想。買書也是。那時的我喜歡一個人,到家附近的圖書館搬書回家。透過書籍文字,帶我走遍世界,甚至穿越時空。 長大後,有了機會穿梭台灣與世界的角落。陌生城市裡的書店,則是我喜歡閱讀當地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沒有資源,出國旅行是遙遠的夢想。買書也是。那時的我喜歡一個人,到家附近的圖書館搬書回家。透過書籍文字,帶我走遍世界,甚至穿越時空。 長大後,有了機會穿梭台灣與世界的角落。陌生城市裡的書店,則是我喜歡閱讀當地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書店和圖書館。年輕時曾夢想擁有一家書店,還兼賣功夫茶和咖啡,有音樂家獻唱,有作家談書,有寫作課等。後來也曾夢想成為一位坐擁書城、知識豐富、又可助人的圖書館員。 年末,去了舊金山南灣幾家很難得還倖存的書店,分別是史丹佛大學書店、Barnes and Noble(巴諾書店)、Book
Thumbnail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書店和圖書館。年輕時曾夢想擁有一家書店,還兼賣功夫茶和咖啡,有音樂家獻唱,有作家談書,有寫作課等。後來也曾夢想成為一位坐擁書城、知識豐富、又可助人的圖書館員。 年末,去了舊金山南灣幾家很難得還倖存的書店,分別是史丹佛大學書店、Barnes and Noble(巴諾書店)、Book
Thumbnail
為什麼這三本書會放在一起呢? 從過年前開始,在彰化的獨立書店 #紅絲線書店 參加 #百年降生台灣文學故事 的讀書會。我超級不熟台灣文學史,而這本書的寫法對於我這個歷史學家(這樣自稱應該不過份)其實我是不喜歡的,但是也認識了很多人名、作品。
Thumbnail
為什麼這三本書會放在一起呢? 從過年前開始,在彰化的獨立書店 #紅絲線書店 參加 #百年降生台灣文學故事 的讀書會。我超級不熟台灣文學史,而這本書的寫法對於我這個歷史學家(這樣自稱應該不過份)其實我是不喜歡的,但是也認識了很多人名、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