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媽媽和解:你偏愛兒子,只是因為我是女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不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你比較不愛我?


近期處理學員內心深層情緒,面對了一個傳統的老議題「重男輕女」,雖說是老議題,但因為自己在家族中也深深體驗過,雖不是直接,但間接的多重感受,當父母重年輕女時,對身為女兒的角色,有多麽的錯愕、無法理解、無法接納這樣的情感差異,是因為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實-「性別」。

難道,我就得因為天生這個事實,而接受你比較偏愛兒子?


第一層意識 : 表意識情緒


在一般看來,我們容易把問題標籤在父母身上。

「為什麼你不公平?」

「為什麼你不平等對待我們?」

「為什麼你比較愛哥哥/弟弟?」

「為什麼做事的都是我,被疼的都是他們?」

事情做得越多,越想證明自己比另一個性別更值得被愛,於是做得越多,卻越得不到時,會加深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對立。於是得到內心的結論:我都是付出的一方卻是得不到愛的一方。

所以一開始,面對不公平的父母時,外層情緒都是滿腹委屈、內心有說不盡的埋怨,我請學員說出她為家人做的,努力希望被認同的點點滴滴,學員會講出自己種種為家人的付出

「我都帶你出國、我都回去陪你、我都為家裡出錢、生病時都是我來顧、我都是買東西給你的那個,但哥哥/弟弟都沒有,你都照顧他、你都幫他、你都一直偏袒他!」

這需要一段時間的訴說,站在學員身後,一手支撐著心輪後方,一手放在她肩膀上給予力量與支持。


raw-image


第二層意識 : 渴望



表層情緒有的人壓抑、有的人退怯、有的人顫抖、有的人如鯁在喉。

但把攻擊、憤怒、哀傷、委屈當成是認知更深層自我的一個過程、管道,就不會糾結在,我該說不該說、是不是攻擊是不孝的?講出自己內心話是不是很丟臉?是不是我不夠大器不夠寬容?

當我們願意順流而下,不再跟情緒拉扯,我常說「情緒是靈魂的語言」,一點不假。



第二層開啟,陪著她往渴望的層次邁進。

「我只是想.......」引導著,在她身後一次一次唸出,但讓她接續。



「我只是想要你看見我....」眼淚直流,但那是好的眼淚,對內在真誠,對自我真實。



「我只是想要你,跟愛哥哥/弟弟一樣愛我.....」



這是多美的話,接受並認知內在的渴望。

一步一步的,陪著她,我們更加走近代表媽媽的能量方向。

內在小孩的需求被釋放,我們再來要退回自己的位置。



第三層意識走出自我為自己負責




再一份近距離的和解後,我們對著靈魂說,說出這一場戲的學習並感恩母親在其中的扮演。



「我的靈魂在此刻能清楚認知,透過母親的扮演,我看見我對公平的愛的渴求,如今我已經在這段關係中認出我對愛的需要,因此,我必須重新調整我們的距離,尊重媽媽所是的、也接受她的學習,我願為我自己要成為的人負責,不再把我選擇成為的女兒加諸在她身上。重新調整我們彼此的距離。」



帶著她,我們從很靠近母親的位置開始往後退,這份勇氣與自我尊重被拉出,這份自我認同被定義,那是很剛好的一段距離。



前三層,是她從找出渴望、面對恐懼、重新長大的歷程。

最終,我們站在母親的能量前,等待母親的話語。



我沒有比較不愛你但你的確比較能幹




媽媽的能量,示現出這段情感,「傻孩子,我怎麼會不愛你,你就是你啊」

我們都曾為了恐懼,以為我們必須要如何如何,做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一份愛,但那到底是因為對方讓我感到焦慮、恐懼,還是因為我們自己先怕了,於是拼命地做來渴望得到?




這把枷鎖,在情緒過後,被解開拿下,不管你想成為像男孩一般的女孩、像女孩一般的女孩,親愛的,你成為你所是的女孩就足夠好了。

只要不再害怕、只要願意活出自己的樣子,請安心,你都是滿滿的被愛著,請你從中自由、創造出你想要的選擇、體驗它、喜歡所是的自己,我也愛你。




raw-image


⭕️近期活動

實體|女人自我和解
走進,自己所是的女人
鏡子自愛-女人自我和解工作坊

線上|輕和解 自癒之夜

個案|請私訊 和解療癒工作室

====================

Hi 我是 Hsin老師,26歲經歷靈魂暗夜開啟靈性接觸,30歲走上修行之路並開始大量上靈性課程認識自我、翻轉各種內心恐懼,並開啟帶領潛意識回溯個案、脈輪課程,專長於深層情緒釋放覺察、女性靈性自我成長。

於2020年創辦並系統化多年來的療癒流程「和解療癒」,透過四種自我和解情緒核心、五種潛意識自癒方法,帶領女性不被情緒所困、活出輕盈、和諧流動的幸福關係。

➡️ 8年脈輪課程講師、大自然能量療癒、花魂療癒、深層情緒釋放課、潛意識深層回溯

➡️ 600多位和解個案

➡️ 系統化自我和解情緒4E流程及5T自癒工具

➡️ 和解療癒創辦人、和解療癒師師資養成培訓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in老師|和解療癒的沙龍
72會員
129內容數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媽媽有交代要照顧弟弟,還有弟弟的小孩也要一併照顧。」女兒說。 「什麼?為什麼姊姊就要照顧弟弟?弟弟難道不能自己獨立嗎?」主持人訝異問道。 「因為從小媽媽這樣教我們,這也是一種孝順吧!」女兒面露微笑地說著。 在談話性節目中,媽媽解釋說因為兒子個性較為內向也不擅長人際關係,姊姊天性聰穎也較會賺錢,所以
Thumbnail
「媽媽有交代要照顧弟弟,還有弟弟的小孩也要一併照顧。」女兒說。 「什麼?為什麼姊姊就要照顧弟弟?弟弟難道不能自己獨立嗎?」主持人訝異問道。 「因為從小媽媽這樣教我們,這也是一種孝順吧!」女兒面露微笑地說著。 在談話性節目中,媽媽解釋說因為兒子個性較為內向也不擅長人際關係,姊姊天性聰穎也較會賺錢,所以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