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巨大的王,與暈眩──《新.超人力霸王》與《正宗哥吉拉》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文/陳韋均

⋯⋯綜以上各章之所論,吾已說明人之天性(及因其各種感情之作用而使之服從國家之治權),又論及治國者之大權,而擬之為「利維坦」(leviathan)。「利維坦」之義,吾取之於約伯書第四十一章最末之兩節,上帝述及利維坦之威權,而謂為驕傲之王也。其言曰:「此其偉大,莫與比倫,彼無所畏懼,即至高之物,無不在其下,蓋一切驕傲之王也。」
──《利維坦》(霍布斯著;朱敏章譯;商務出版)

幾年前當《正宗哥吉拉》上映時,以其諷刺意味濃厚的開會場景、充滿想像力但「逼真」程度不如好萊塢的特效,招致不少視漫威美學為電影之唯一正宗者的批評。幾年後,《新.超人力霸王》儘管在中文片名上面採用了不同的架構,但事實上他們不僅出自同一個企劃,更同時宣佈了未來將與我們見面的《新.假面騎士》(暫譯)。而當我們看完當前的這兩部作品,我們似乎已經可以預言未來的假面騎士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一個擁有至高力量者,終於恢復至與人類等身的大小。

《正宗哥吉拉》是一頭巨獸、荒神,但其毀滅的同時為國家帶來了新生。祂有著三個變態過程,彷彿祂是一種真實的生物,但是無論哪個型態都非常巨大,藉此,我們足以回到畫面上的隱喻:巨大。當我們是孩童時,巨大、充滿力量之物對我們有著完全相反的兩個作用力:我們要不是很愛(這帥呆了!)、要不是很怕(這太可怕了!)。光是一個巨大的個體就足以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純粹衝擊,以及去接近或者逃避祂的衝動,而虛擬的電影世界提供了一個適當的距離去滿足這種刺激,於是「特攝」出現了──它既大又小,那些被哥吉拉一踏步就踩碎的巨大房屋,可不是以等比例微縮的模型嗎?

raw-image

與此同時,這種大與小之間縮放自如的幻術為寫實感提供了一種暈眩,駕籠真太郎關於特攝的漫畫《歪像冥獸(アナモルフォシスの冥獣)》很巧妙地強調了這點。我們在去年光點台北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影展中,盯著 1954 年最初版本的《哥吉拉》,一隻與這個世代的特效有著截然不同質感的巨獸,祂拖著巨大的身軀在城市中暢行無阻、摧毀電塔,甚至在水中游泳,而我們坐在觀眾席信以為真;又或許帶著一絲不肯定,但是在電影播放的時間之流中,不得不為真。這是不亞於「剪接」的電影魔法。

因此,特攝作品是不是「子供向」這個問題不是太重要,它的魔法只在有童心與想像力的人眼中成立。現在談到想像力,或許特效比起剪接要求更多一點,因為在剪接上,我們是憑藉直覺與習慣對其信以為真,但面對特效,尤其是特攝,我們還需要有想像力。

raw-image

舉例來說,即使《沙贊》已經是一連串超級英雄電影中相對帶有童趣(有的人或許稱之為「廉價感」)的一部,但是在比利變身為超級英雄的時候,或許我們該對那道閃電遲疑一下:「想當然耳地在一道閃光之後變身」是一種直覺方法,「在旋轉門中轉好幾圈之後變身」則是更富有想像力的方法,比利對超人的崇拜確實其來有自。重點在於特效的調度。無論是《哥吉拉》還是《正宗哥吉拉》,皆在調度著觀眾的想像力,而同樣巨大且舞動著那有些僵硬、刻意帶有戲服感的身軀的超人力霸王也在相同的邏輯下運作,他的自體旋轉與輕盈突破了我們對肉體的認知。

但是,正如同所有怪獸/超人力霸王電影,他們不會是唯一的主角,擔任企劃的庵野秀明帶我們回到辦公室,這個高度沈悶、無趣、與外頭的大怪獸產生完全相反張力的空間。或許,真正的巨獸在這裡,祂不需要任何毫無來由的代稱,祂已經有了名字:利維坦。

raw-image

首先,在《正宗哥吉拉》當中我們能夠發現一種詭異的情感缺席。就連 1954 年的《哥吉拉》都有著一條微弱、糾結的情感支線,於是我們問,庵野秀明主導的新怪獸宇宙當中,究竟哪裡有更值得讓觀眾共情的標的?是否只是一種指認式的熟悉與懷舊感呢?

事實上,作為一個商業系列,操縱觀眾對熟悉事物的喜愛與懷舊是事實,觀眾愛著這個被以「祂」來尊稱的可畏生物,帶著崇敬瞻仰祂,然而對於電影中的人物來說,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當他們看著手機和電腦螢幕上哥吉拉的姿態,他們感到絕望,因為他們所愛的另一尊巨獸將要被消滅,也就是國家。霍布斯以利維坦這隻傳說中的怪獸作為國家的形象,同時也是人民自我放棄部分權利所換取的君王的無上力量,但或許在此我們不該把它視為實際的政治體制,而是專注於形象──君王。這部電影當中並沒有任何一個「英雄」,只有人與人之間領導權的不斷轉移,就像那些高速閃過的字卡與場景。無論是逃亡中的百姓或是官員,一旦他們無能為力,甚至是真的被一道光束給擊落喪命,他們知道,唯一能做的便是將國家與自身移交給一位真正的能者,這乍看是一位英雄,但是他所背負的是國家的安全與未來,而不是康德式的內心道德。最終在嚴密、團結與犧牲的計畫中,他成功了,但電影以一個令人極度不安的畫面作收:哥吉拉尾部的人形。

raw-image

如果說,試著統御一頭能夠擊倒哥吉拉的無機巨獸是《正宗哥吉拉》在模式化的構圖中試圖傳達的,在同樣的風格中,《新.超人力霸王》卻開始導入更多個人的意志。從巨獸變成巨人,超人力霸王(以及其他外星人)在展現了力量以後,人們仍舊爭相簽署放棄及轉讓權利的契約書,試圖給予這些「高階存在」超然的統治地位,一切都是為了最小化鬥爭,一個掌控之下的和平。然而,超人力霸王試圖透過「光」,將人的自主性歸還。

首先,他隨著一道紅光降臨於地球,但同時間接傷害了神永新二。為了維持其生命,他與神永結合。儘管並沒有詳細拍攝融合的過程,在森林裡──目前這兩部電影中最動人的自然場景──當他看著神永的軀體,陽光透過葉縫不均勻地照耀在地面上,唯獨躺在地上的神永已經失去了色彩,而這正是犧牲的色彩,也是他試圖理解的人類行為。誠然,人類有被轉化為數十億巨型兵器的可能──人人都可以是利維坦!但他明白人類意志的奇妙,即使他願意當人類的保鑣就像神永保護小孩,但這背後的意義在於自發,人類必須自己選擇要當君王還是英雄。這裡的英雄並非局限於個人主義,廣義地來說,人人都可以當英雄,但君王只能有一個。而那正是外星人的陷阱、騙術。

raw-image

是札拉布的光學幻術?不,「真正的幻術」才正要在超人力霸王與人類聯手獲得解決方案的反攻中開始。現在讓我們回到初衷:真正的幻術是在小與大之間,超人力霸王從人類的大小,隨著倒數計時一步一步逐格放大至畫面中的巨大超人型態。在這縮放所引起的空間跳躍中,光變得異常,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後設空間,在這裡觀察變身的過程如何成為真實、如何接納這不同的光的表現形式,而佐非與利琵亞對話的空間則是想像力的流動,帶著完全放飛的童趣情懷,在那裡我們的想像力正在以最大的推進力運作,就像是特攝之於我們。超人力霸王在這裡將意識還給神永,他從一個擁有巨大身軀的至高無上者回歸人形。接下來人類該如何面對這個「全宇宙化」的世界?

我們想起了在《正宗哥吉拉》當中,矢口蘭堂與加代子在鐵軌旁對話的那顆推軌鏡頭,從兩人的中景一直到遠景,我們看到等待重建的空間環境。從巨獸與君王的隱喻回到人,《新.超人力霸王》高呼著人類的自主,儘管我們知道,大與小的切換恰好意味著利維坦與人兩者很可能實際上同為一體,就像這兩部電影難以拆開來獨立分解一樣,他們纏繞在一塊,彼此呼應。因此我們更要期待在未來的作品中,庵野秀明會給予我們什麼樣的暈眩。

全文劇照提供:野獸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9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Thumbnail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Thumbnail
從巨獸與君王的隱喻回到人,《新.超人力霸王》高呼著人類的自主,儘管我們知道,大與小的切換恰好意味著利維坦與人兩者很可能實際上同為一體,就像這兩部電影難以拆開來獨立分解一樣,他們纏繞在一塊,彼此呼應。因此我們更要期待在未來的作品中,庵野秀明會給予我們什麼樣的暈眩。
Thumbnail
從巨獸與君王的隱喻回到人,《新.超人力霸王》高呼著人類的自主,儘管我們知道,大與小的切換恰好意味著利維坦與人兩者很可能實際上同為一體,就像這兩部電影難以拆開來獨立分解一樣,他們纏繞在一塊,彼此呼應。因此我們更要期待在未來的作品中,庵野秀明會給予我們什麼樣的暈眩。
Thumbnail
自2016年的《正宗哥吉拉》後,庵野秀明再次將一大特攝IP《超人力霸王》搬上大螢幕,這次的《新•超人力霸王》完完全全展現庵野秀明的粉絲心態,透過這部作品庵野秀明嘗試將「特攝」再次搬到大眾眼前,《新•超人力霸王》擁有滿滿的懷舊風格,無論是畫面、劇本、台詞都非常具有昭和時期的風格,但在仿舊懷舊之餘,電影
Thumbnail
自2016年的《正宗哥吉拉》後,庵野秀明再次將一大特攝IP《超人力霸王》搬上大螢幕,這次的《新•超人力霸王》完完全全展現庵野秀明的粉絲心態,透過這部作品庵野秀明嘗試將「特攝」再次搬到大眾眼前,《新•超人力霸王》擁有滿滿的懷舊風格,無論是畫面、劇本、台詞都非常具有昭和時期的風格,但在仿舊懷舊之餘,電影
Thumbnail
超人力霸王,日本特攝三本柱之一,搭配上庵野秀明跟米津玄師兩個名字,怎麼能不叫人心動? 【新瓶裝舊酒,不減其鋒】 【惡趣味至上,多元人物關係】 【畫面呈現力下降?或許只是訴求不同】
Thumbnail
超人力霸王,日本特攝三本柱之一,搭配上庵野秀明跟米津玄師兩個名字,怎麼能不叫人心動? 【新瓶裝舊酒,不減其鋒】 【惡趣味至上,多元人物關係】 【畫面呈現力下降?或許只是訴求不同】
Thumbnail
不管是熱愛「超人力霸王」的影迷,還是熟悉庵野秀明風格的觀眾,甚至是單純想看點「不一樣的電影」之人,看這部片都可以很有樂趣呦~
Thumbnail
不管是熱愛「超人力霸王」的影迷,還是熟悉庵野秀明風格的觀眾,甚至是單純想看點「不一樣的電影」之人,看這部片都可以很有樂趣呦~
Thumbnail
不管在你的認知裡,那個從M87星雲來的巨大銀色外星人是叫作「力霸王」、「鹹蛋超人」、還是「奧特曼」,都不影響他在幾代特攝科幻迷心目中傳承下來的穩固地位,以及每年一季的新番持續推出。而傳聞許久、由庵野秀明製作的起源重啟電影版《新.超人力霸王》(シン・ウルトラマン)也終於在台正式上映了。
Thumbnail
不管在你的認知裡,那個從M87星雲來的巨大銀色外星人是叫作「力霸王」、「鹹蛋超人」、還是「奧特曼」,都不影響他在幾代特攝科幻迷心目中傳承下來的穩固地位,以及每年一季的新番持續推出。而傳聞許久、由庵野秀明製作的起源重啟電影版《新.超人力霸王》(シン・ウルトラマン)也終於在台正式上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