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一直忙著聽胡希恕八十幾歲時講《傷寒論》的錄音檔,發現胡老講《傷寒論》,前後真的很連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看了好幾本白話解說《傷寒論》,總感覺一條一條的很散,你說條文之間不相關嗎?也不是,你說相關嘛,你也看不出個門道來。YouTube 網路上郝萬山的傷寒論影片我也看過,結論是整理的很好,可是對我而言還是一條一條的,死記硬背,自己所謂有是證用是藥,沒有思路的抓一個自己以為對的主症對來對證下藥,雖然很有用藥的實驗精神,但終究非正途。聽到現在,這是第一次看《傷寒論》生出《傷寒論》的辨證架構感覺,其中人參的用途大大刷新我之前模模糊糊的認識,下面整理胡老對人參的解說。
《傷寒論》第62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葯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來源:https://youtu.be/_RqzSkeYyvU
『那麼這個人參啊,它也並不是個萬能的藥,它就是健胃,健胃呀它也有證候,這個書後面大概有,理中湯我記著就有,什麼時候呢?就心下痞硬。這個《外台》說的明白,這是人參的一個主要證候,它治胃虛,胃虛到什麼分氣上呢?所以胃虛,我們要講瀉心湯的時候就有了。這個胃虛呀,這個邪氣,客熱邪氣就都往胃這塊來,客氣動膈嘛,膈就指著心下胃這塊了,那麼這樣子胃就是硬了,無論是這個水飲吶,或者是這個邪熱之氣呀,都跑到胃這了,這就合乎咱們這個《內經》上說的這句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哪塊虛,這邪就往哪塊去,你這下或者發汗,虛其胃了,那麼這個邪氣就往胃這塊跑,於是胃痞。痞也就是感覺上下不通,而且拿手按著也硬,所以心下痞硬不可下,下之則死,這陽明篇上就有了,這到後頭都有。
那麼我們用人參呢,要注意這一點,這個人參不是萬能的,當然它也是與附子啊,都能夠促進這個機能沉衰了,拿著現在話說呢,就是代謝機能沉衰,但是用處各有不同的,真正現虛寒的這種證候,你非用乾薑、附子不可。那麼人參這個藥啊,它是苦甘偏微寒,所以這個在陰證裡可以用,在陽證裡也可以用。真正虛寒,寒得厲害,真正純陰證,人參不能用,你看那個復脈湯裡頭、通脈四逆湯、四逆湯都不用人參。用它的時候,它有一個特殊的證候,就心下痞硬,這個病人吶,他說心下痞,按著這塊挺硬,食慾不振,有一種胃虛的反應,這時候就要用人參。要是沒有這個證候呢,用著是有害無益,用什麼藥都這樣子。』
《傷寒論》第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來源:https://youtu.be/RKb6kadwsX0)
真正的要到這個心臟衰竭,機能沉衰了,這個寒性藥是一點用不得啊。那個我們後頭講這個通脈四逆湯就是,那只能夠救胃,所謂救胃扶陽了,這個胃氣保住一分,這個人吶,生命可以挽回一分,要如果這個胃氣全完了,那人就是好不了了,所以那個他必配合四肢厥冷,他這個四肢厥冷呢,就這個血液達不到四末,那個基礎在胃,這個胃是水穀之海了,它胃一點消化作用沒有了,所以到那個時候吃這個藥不行了,這個藥(炙甘草湯),一點寒性藥也不能用了。《傷寒論》第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來源:https://youtu.be/J50gkrd_h70
『它這個人參這個藥,我們現在有些人他老想吃參,它不是個萬靈的藥,人虛它是補虛。這個藥也有它的證候,這個人參補虛啊,它在於胃虛,而且現心下痞硬的這種情況才能用,這根據張仲景的這個書,我們平時用它呢,也是健胃主要健胃,如果胃實沒有用人參的,那不是一個好藥,那吃了有害無益。咱們說它補氣也有道理,這個氣就是津液,它是來自於水穀,化生於胃,你胃要不好,這個就是津液不行而氣虛啊,那個氣就指的津液說的,咱們上邊說「手足冷」就是的,這個手足冷,他的胃不行津液,津液不達於四末就冷。』
《傷寒論》第370條: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來源:https://youtu.be/ZzvQLZoOHyo)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要用通脈四逆湯,這裡頭隱含著有「脈微欲絕」,它沒說呀,因為這個方子頭前說多少次了,所以我們研究它這個東西呀,就把這個方劑各條的這個論說呢,擱到集中看就好了,這個通脈四逆湯就是四逆湯,把附子乾薑增其用量,這個附子這個藥,附子乾薑這兩個藥,這就是人的這個生理機能極度沉衰了,你看心,這心也衰了嘛,非這個附子大力,它不能恢復的。這時候用這陰寒的藥物,一點也用不得,連人參都用不得,人參它微寒吶,那只有四逆湯這一類的藥,才能夠亢進它這個機能。所以這個咱們說這個四逆湯也好啊,通脈四逆湯也好,都有強心作用,這個強心作用在什麼時候?都是要虛脫這個時候,你看它這個書,你前後看吧,沒有到這個時候用人參的,所以咱們拿人參湯治這個病,一治一個死。所以咱們通過臨床啊,應該否定的就把它否定了,肯定的就把它肯定是對的,所以咱們這些年臨床遇著了,這個用獨參湯,下回還用獨參湯,那個死了,這個跟著走,他也不覺,真是這樣子,這我見著就多了。』
《傷寒論》第69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來源:https://youtu.be/_RqzSkeYyvU
『在霍亂篇有這麼一節,它說「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人參四逆湯主之」。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它本來講的是霍亂呀,霍亂是上吐下瀉,耗損人的這個津液是最厲害了,損津液就損血液。那麼後來這個人就是雖然不瀉利了,脈微,惡寒得厲害,說這個病沒好啊,不吐不下了,可是脈微而惡寒,而又復利了。霍亂好了,現在又下利了,完了,他底下說了,「利止」,說是呀霍亂這個利止,那不是真好,那是亡血也,那麼在裡頭就是咱們說脫水呀,他沒有可吐可下的了,所以他當時利止,但是病沒好,所以脈微惡寒,這個霍亂篇裡要詳細講的。那麼這個呢,他是亡血了,我們方才講了,這種亡血就不能用生地了,它是陰寒吶,惡寒脈微而復利,以前霍亂這個利止呀,那就是無可利而利了,那就是沒有什麼可利,當時是止住了,可是這個病它沒好,所以脈也極微,脈微者亡陽也。這個亡陽指的津液。那麼現在又利了,那就是這個病不但有陰寒,而且陰血也虛到家了,所以這個地方你要想法這個滋津液、益血液,只能健胃,他怎麼?他是陰寒證嘛,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只是能加人參,那生地、麥冬簡直就是不行啊。
所以這個地方就拿《醫宗金鑒》,《醫宗金鑒》這個書是太醫院,滿清的時候,那都吃俸祿的人,他們也瞎鬧啊,他們說這就不對,這個附子、乾薑為大熱藥,這個亡血怎麼能吃這個東西,其實他是不明白,這個亡血要看怎麼一個證候,他是陰寒的證候的這個血少,你吃寒性的滋陰藥啊,那還不讓他死呀是吧,所以他就拿《醫宗金鑒》也這麼說,那正是這個陰寒的津液虛、血液虛,同時還得治陰寒,咱們說是回陽啊,還得用四逆湯的基礎,那麼血液哪來的呢?就健胃,他胃氣不復嘛,胃氣一復,那水穀之氣一行,這個血液馬上就恢復了,它這個不是,所以它是用四逆湯加人參湯,治陰寒而血如注,它用這個方子。』
我記得好多年前我上過張步桃先生的課,買了一套《醫宗金鑑》,張老師上〈刪補名醫方論〉第一個方就是獨參湯,濃煎頓服,這是救大命的藥,這是我一直留著的印象,然後我上黃師的課時,他說他老爸就是吃人參吃太多吃壞的,過與不及,補藥歸補藥,用的對就是補藥用的錯就是毒藥。我對人參的理解是補氣,氣有固攝作用,例如《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佛手散》的注:『若夫氣虛難產,產後血脫,唇面黃白,少氣煩亂,動則昏冒,若誤與此,反致立敗,則必倍加人參,速固無形之氣,以救有形之血也。』
看完胡老對人參的解說又想到一個例子,也有一位年紀大的患者因為寒證感冒吃了西藥後吐了一陣,接著嚴重氣喘氣虛後來吃陳士鐸的定喘神奇丹:
人參2兩,牛膝5錢,麥冬2兩,北五味2錢,熟地2兩,山茱萸4錢。
治痰氣上衝於咽喉,氣塞肺管,作喘而不能取息,其息不粗,而無抬肩之狀,屬氣虛而非氣盛者。
據聞人參開到四兩,而且這方麥冬性涼二兩很重,最後是沒救起,但是現在根據胡老對人參的解說,我有點懷疑這藥開的到底對不對,因為我理解的消息患者是寒證也就虛寒證,如果真是這樣,那恐怕真的是吃錯藥了。所以藥沒有好壞,只有對不對證,胡老講求的是方證辨證,才有是證用是藥,如果我們看一個危重症的人很喘,就冒然開方吃定喘神奇丹是否辨證確實?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以上就是我目前對人參的理解了,大家參考看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54內容數
自己學中醫用中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L-TCMstu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紀長了之後,很奇怪動不動就這裏疼那裏痠,有時也不太明白怎麼回事,但是我退下來之後,自己的自由時間多了,就比較有心有時間觀察,得了一個心得就是姿勢不良。
有個常說的笑話:   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中西合醫,治成標本。 人的老病死現象,我們應該還是要有點知識傍身的。所以危急時刻到底是送西醫急診還是要找自己信任的中醫?依然是個艱難的決定,病人年紀、體力、病況、當時所處環境條件等等都要想清楚並好好考慮,畢竟是爭分奪秒的事。
整脊應該也屬於傳統民俗療法的一部份,所謂傳統民俗療法定義,我也沒什麼研究,查了一下Google,一個地方政府的法規宣導說是「以紓解筋骨、消除疲勞為目的,單純對人施以傳統之傳統整復推拿、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拔罐等方式,不得宣稱醫療效能」。以下分享我這半年多來整復的經驗。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七月份兩老跟自己都出了狀況被折騰得夠嗆,沒力氣更新。這天太熱了,這週六7/23據說是大暑,真的要小心顧好津液不到去熱到了……
年紀長了之後,很奇怪動不動就這裏疼那裏痠,有時也不太明白怎麼回事,但是我退下來之後,自己的自由時間多了,就比較有心有時間觀察,得了一個心得就是姿勢不良。
有個常說的笑話:   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中西合醫,治成標本。 人的老病死現象,我們應該還是要有點知識傍身的。所以危急時刻到底是送西醫急診還是要找自己信任的中醫?依然是個艱難的決定,病人年紀、體力、病況、當時所處環境條件等等都要想清楚並好好考慮,畢竟是爭分奪秒的事。
整脊應該也屬於傳統民俗療法的一部份,所謂傳統民俗療法定義,我也沒什麼研究,查了一下Google,一個地方政府的法規宣導說是「以紓解筋骨、消除疲勞為目的,單純對人施以傳統之傳統整復推拿、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拔罐等方式,不得宣稱醫療效能」。以下分享我這半年多來整復的經驗。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七月份兩老跟自己都出了狀況被折騰得夠嗆,沒力氣更新。這天太熱了,這週六7/23據說是大暑,真的要小心顧好津液不到去熱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傷寒,脈滑而厥者」,傷寒邪入厥陰,滑脈是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代表有濕、有熱、有實,雖然厥陰證患者手腳冰冷,裡寒很盛,但是當血裡面的水、津液不夠時,一樣會有經熱,血脈神經的熱。所以只要對證,不管病在太陽、少陽、陽明,都會有白虎湯證,患者會覺得喉嚨乾、嘴唇黏黏的(沒口水),身體熱的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三四七、「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傷寒,脈遲」,如果是太陽證的傷寒,脈應該是浮緊的,現在摸到遲脈,脈遲為寒,「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黃芩湯」是介在太陽與少陽之間,黃芩性寒,屬於急性腸炎
四逆散方 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右四味,各十分(約15克),搗篩,白飲(米湯)合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傷寒,脈滑而厥者」,傷寒邪入厥陰,滑脈是脈象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滾玉盤之狀,代表有濕、有熱、有實,雖然厥陰證患者手腳冰冷,裡寒很盛,但是當血裡面的水、津液不夠時,一樣會有經熱,血脈神經的熱。所以只要對證,不管病在太陽、少陽、陽明,都會有白虎湯證,患者會覺得喉嚨乾、嘴唇黏黏的(沒口水),身體熱的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三四七、「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傷寒,脈遲」,如果是太陽證的傷寒,脈應該是浮緊的,現在摸到遲脈,脈遲為寒,「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黃芩湯」是介在太陽與少陽之間,黃芩性寒,屬於急性腸炎
四逆散方 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右四味,各十分(約15克),搗篩,白飲(米湯)合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
豬膚湯方 豬膚(豬皮)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的下利,常常伴隨著手腳冰冷,惡寒蜷臥,這是因為中陽被寒水所迫造成的,「咽痛」,腸胃津液因下利所傷,胃的津液少而造成胃底的膽汁化燥,燥氣上衝咽喉而咽痛,「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