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地名_02_日文漢字

都說
發佈於N2-1
2022/10/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攝於東京明治神宮參道
攤開一份日語文章,或者如這篇文章的貼圖照片,會發現其中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文字,分別是:平假名、片假名、以及漢字。
舉例如照片中的一段文字所示:「高さ 12メートル」。
高:漢字(使用在名詞、形容詞、以及動詞)
さ:平假名(使用在接頭詞、形容詞與動詞的活用字尾,以及沒有漢字或漢字難讀的日文單字。此處さ接在高之後,表示為「高度」的意思)
メートル:片假名(使用在外來語或者科學上的名詞。此處的片假名,即為「公尺」的英文Meter的直接音譯)
日語文章中使用假名(平假名或片假名),此為「表音文字」,意思是寫出來的即為其發音,這點類似於英文,亦即當你看著文字的同時,即可逐字念出其發音。對於處於華語圈的我們來說,其實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以下面的句子來說明:
「ㄓㄜˋ ㄕˋ ㄧˋ ㄅㄣˇ ㄕㄨ」
聰明的你,一定看得出句子其實就是:「這是一本書」。
小時候我們都是從「注音符號」開始學,在某個時期之後,因為已經知道文字的念法為何,因此也不再寫出其注音符號。然而對於外國人來說,若只是寫出「這是一本書」這樣的句子,其實並沒有交代如何念,這種使用符號來表示意思,而沒有表示出發音方法的文字,即為「形意文字」。
上古時候,日本並沒有文字,而在千年前,由中國引進漢字後,曾經有段時期,其實是拿漢字來當作「表音文字」,用來標注日本語言的發音,就如同我們目前還在使用的「注音符號」一般(有興趣者,可以在網站上搜索「萬葉集」,會有更詳細的說明),而之後演化出來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將這些被使用的漢字加以簡化,組成更完整的一套表音文字。
然而在日本引進漢字的同時,也相當程度地,直接使用其「形意」上的用法,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在日文中還穿插有不少的漢字。對於華語圈的我們,只要文章中有足夠的漢字,我們幾乎可以猜中其中十之八九的意思。儘管日本有多次試圖廢除漢字的歷史,但終究不敵漢字存在的優點,而仍然被保留下來。
有興趣深入瞭解日文漢字歷史的人,不妨可以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因為本系列文章的重點在於「如何念」,因此就此打住,下一篇來談談日文漢字的「發音」。
接下來,請移動滑鼠向下,選擇『下一篇』-日語地名_03_漢字發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9會員
179內容數
分享生活中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