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柱鳥類学 スズメはどこに止まってる?》

Lynne-avatar-img
發佈於Audible聽書、讀書有感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日本的野鳥協會貼出一則講座消息,名為「電柱鳥類學」,主講人是三上修先生。沒想到竟然可以把停在電線桿上的鳥類,劃分成專有的學門,好奇之下,就到日本亞馬遜,找了三上修的《電柱鳥類学 スズメはどこに止まってる?》電子書來看看。
本書一開始,三上修先從電線與電線桿的基本常識講起,從電力線、通信線到電線桿上的絕緣體、支架等,每一條線的作用到電線桿上的零件、長度、粗細,用淺顯的語言鉅細靡遺地加以解釋。讀者可以很輕易瞭解電線桿的作用,知道送電跟配電的流程。在日本電線桿的數量約有三千多萬根,相當於每三個人就會出現一根電線桿。這也就是為什麼都市的鳥類會與電線桿產生交集的原因所在。
緊接著,切入本書重點,分析什麼鳥喜歡停在電線桿上?各種鳥分別喜好停在電線桿的上層、中層還是底層?什麼鳥喜歡停在電線上的中央還是兩端?停留的原因是因為純粹有電線可以停呢?還是電線適合某些鳥類停駐呢?
舉例來說,小型的麻雀停留時無分電線桿的上中下段都可以停留,卻尤好中段,且特愛集中在電線中央。反之,比較大型的鳥類如烏鴉,喜歡停留在電線桿的兩端。
三上修推測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小型鳥類需要隨時跳到地上覓食,在高度上停留在中段跳下來覓食時較為便利。至於集中中央,可能是為避免死角,以確保隨時注意到環境中四面八方而來的天敵跟危險。而體型較大的烏鴉等,喜站電線兩端,或因擔心自身的體重造成電線之搖晃,加上一般電線桿多設置在十字路口,為了獲取獵物,站在電線兩端,也比較容易觀察到四面八方。
講到電線桿與鳥,就非講到電線桿上的鳥巢,麻雀喜歡鑽進電線桿的四角支架築巢,喜鵲則喜在電線上築大大的巢,鳥類在電線桿築巢,有時巢材的掉落會引起停電危機,為此,日本政府也是不斷想辦法防止鳥類在上築巢。日本還曾發生東方白鸛在電線桿築巢後,當地人士擔心東方白鸛安危,特地將電線上的電改以支線供電,以利東方白鸛的育雛。
本書真的很多科普小知識,像是為什麼鳥類站在電線不會觸電?在電線桿的支架裡築巢,雛鳥難道不會中暑嗎?喜歡利用電線桿築巢的,除了鳥類還有什麼生物呢?
最後,三上修思考著電柱鳥類學的未來,如果未來電線都地下化後,鳥類是否又將花一段時間學習生存在沒有電線桿的地方。是否會因此造成鳥類的減少?還是還給鳥類原本應有的自然生態?
以前我總覺得,電線上的鳥拍起來醜醜的,電線一根又粗又長,背景又空虛,除非是比較特殊的鳥類,不然根本懶得舉起相機拍照。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想,以後除了樹上、空中的鳥外,電線桿上的鳥,將會納入我的觀察範圍了~
avatar-img
6會員
29內容數
拍鳥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yn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想到這裡,想要按下快門的手指,似乎開始猶豫......。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想到這裡,想要按下快門的手指,似乎開始猶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最近麻雀越來越少見,反而在很常看到八哥黑色的身影出沒。 跟它們的初對話始於車水馬龍的大十字路口。 每次經過此處都會被要上快速道路跟過橋的車陣堵住,但是八哥它老大哥就會見縫插針停在路中央覓食。 不是啊這邊路殺超多的orz真的不要仗著藝高鳥膽大就這樣虐待我的心臟好嗎!
Thumbnail
【路邊麻雀】 再過幾天就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這幾天必須早點回家收行李,也必須早點睡覺不能熬夜。 走到家裡附近的公車站時,看見哥哥正在看著一個方向,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看,我看見了一隻幼鳥。 好小好小一隻,黑夜中,咖啡色系的羽毛讓站在水溝蓋旁的牠一點都不顯眼...
Thumbnail
臺灣都市三大常見鳥。分享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的有趣豆知識,增添生活樂趣,並窺見牠們和人類的關係及生態變化。
距離在觸碰不到的地方 聆聽一段故事 有關麻雀如何生存 如何鳴叫的意義 牠們看不見海 也不曾被看見 試圖理解的人們 解釋距離 「太短,不夠承受風阻和氣壓」 解釋牠們無法離去 成為燈塔的引信 始終細碎 「無法表現疲憊,必須鳴叫、覓食」 細碎聚集地 看著無法鳴叫 卻不停更換皮草 的巨像 俎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公司冷氣的戶外機就安裝在窗戶外面,戶外機的外圍有裝了一個鐵架,時常會聽到有鳥兒在戶外機的位置發出很宏亮(吵)的叫聲,應該就是鳥兒佇足在鐵架上,因為平常窗戶不會打開,加上角度的問題,沒辦法看到鐵架的最下方位置,所以從窗內很難看到是什麼鳥在發出聲音。
Thumbnail
夢見我在照顧幾隻小鳥。整理鳥籠的過程中,看到一堆線纏著吊架,想把線剪掉,結果過程中不小心拔掉許多鳥羽毛。 我感到很驚慌,急著看是否誤傷小鳥。結果在羽毛堆中找到一隻黑白色的小文鳥。羽毛被拔掉不少,但還活著。我小心翼翼捧著牠,牠也一直和我撒嬌。
Thumbnail
這裡是舊有的舟山路邊上的水鳥生態池,旁邊有四個水閘,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水閘門串聯了水工試驗所,水可以由那邊排到這裡。這生態池裡面的有烏龜跟魚,也有水鴨或鵝還有白鷺鷥,因此許多人來這邊看看水鳥的生態。 特別是小孩子,我非常喜歡看他們在這裡一直叫爸爸媽媽你看,讓整個地方都顯得非常有活力。不過我也曾經看過
Thumbnail
原本是人類學家的作者,從一個好奇開始,研究跟人類一樣雙足步行的鳥類,從而展開一連串有趣的探究之旅。
最近麻雀越來越少見,反而在很常看到八哥黑色的身影出沒。 跟它們的初對話始於車水馬龍的大十字路口。 每次經過此處都會被要上快速道路跟過橋的車陣堵住,但是八哥它老大哥就會見縫插針停在路中央覓食。 不是啊這邊路殺超多的orz真的不要仗著藝高鳥膽大就這樣虐待我的心臟好嗎!
Thumbnail
【路邊麻雀】 再過幾天就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這幾天必須早點回家收行李,也必須早點睡覺不能熬夜。 走到家裡附近的公車站時,看見哥哥正在看著一個方向,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看,我看見了一隻幼鳥。 好小好小一隻,黑夜中,咖啡色系的羽毛讓站在水溝蓋旁的牠一點都不顯眼...
Thumbnail
臺灣都市三大常見鳥。分享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的有趣豆知識,增添生活樂趣,並窺見牠們和人類的關係及生態變化。
距離在觸碰不到的地方 聆聽一段故事 有關麻雀如何生存 如何鳴叫的意義 牠們看不見海 也不曾被看見 試圖理解的人們 解釋距離 「太短,不夠承受風阻和氣壓」 解釋牠們無法離去 成為燈塔的引信 始終細碎 「無法表現疲憊,必須鳴叫、覓食」 細碎聚集地 看著無法鳴叫 卻不停更換皮草 的巨像 俎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公司冷氣的戶外機就安裝在窗戶外面,戶外機的外圍有裝了一個鐵架,時常會聽到有鳥兒在戶外機的位置發出很宏亮(吵)的叫聲,應該就是鳥兒佇足在鐵架上,因為平常窗戶不會打開,加上角度的問題,沒辦法看到鐵架的最下方位置,所以從窗內很難看到是什麼鳥在發出聲音。
Thumbnail
夢見我在照顧幾隻小鳥。整理鳥籠的過程中,看到一堆線纏著吊架,想把線剪掉,結果過程中不小心拔掉許多鳥羽毛。 我感到很驚慌,急著看是否誤傷小鳥。結果在羽毛堆中找到一隻黑白色的小文鳥。羽毛被拔掉不少,但還活著。我小心翼翼捧著牠,牠也一直和我撒嬌。
Thumbnail
這裡是舊有的舟山路邊上的水鳥生態池,旁邊有四個水閘,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水閘門串聯了水工試驗所,水可以由那邊排到這裡。這生態池裡面的有烏龜跟魚,也有水鴨或鵝還有白鷺鷥,因此許多人來這邊看看水鳥的生態。 特別是小孩子,我非常喜歡看他們在這裡一直叫爸爸媽媽你看,讓整個地方都顯得非常有活力。不過我也曾經看過
Thumbnail
原本是人類學家的作者,從一個好奇開始,研究跟人類一樣雙足步行的鳥類,從而展開一連串有趣的探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