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專訪|李坤璋教授:RPA 的價值在於流程重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直以來,RPA 相關的中文資源就相對稀缺,因此當 RPAI 數位優化器看到東吳大學李坤璋教授與曾任職於知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邱敬淳今年出版的〈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時,除了第一時間下單購買,也很榮幸地約訪李教授並暢談一晚。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當晚交流的三個核心觀點,包括:

  • RPA 在台教育推廣歷程
  • RPA 的價值在於:Process - 流程重構
  • 我們的啟發:別盲目追隨,找到市場的風口
在開始閱讀正文之前,也別忘了先追蹤我們的 臉書粉絲專頁方格子帳號
raw-image
首本由台灣人撰寫的 RPA 入門書籍:〈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 在台教育推廣歷程

你有沒有發現,現代科技進步如此之快,而我們的教育是否有隨之因應和調整?

這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任教於東吳大學會計學系與法律學系的李坤璋教授表示,他之所以會接觸 RPA 領域,便是因為在一次研討會中接觸到 RPA 的產業應用,並第一時間聯想到 RPA 可處理重複性、可大量、結構性任務的特性,非常適合運用於會計領域,且對監管、風控措施也能有所助益,因此便下定決心要在台灣推廣 RPA ,也成為將 RPA 技術加入高等教育的第一人。

而在訪談過程中,李教授也不斷強調,現今所有交易幾乎都已實現數位化,並透過各式各樣的系統持續運作,因此會計人員也得與更多不同的資訊技術協作,讓傳統審計流程持續與時俱進才行,而 RPA 正是非常適合的工具,為此教授甚至直接飛往成都,與當地 UiPath 最高負責人會面,順利取得對方支持和軟體授權。

raw-image

迄今為止,李教授不僅在東吳大學成立智能審計研究中心,將 RPA 導入學習地圖並列為研究所必修課程外,每年更同時擔任上百家上市櫃公司的講師,向外分享 RPA 導入企業的實務應用與案例。

如同 RPAI 數位優化器的初衷,李教授也深感目前 RPA 很多概念性、功能運用的學習資源都來自國外,甚至是以程式背景的邏輯思維進行撰寫,因此不利於一般大眾理解和學習,因此李教授才選擇出版〈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一書,希望以最淺白的方式,帶領大眾理解 RPA 為何以及其未來潛力。


RPA 的價值在於:Process - 流程重構

RPA 的全名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你覺得這三個英文單字當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元素呢?

答案是流程(Process),
只要有流程,就是 RPA 可以發揮之處!

李坤璋教授分享,RPA 發展歷程可以分為 1.0 至 4.0,以下我們將針對這四個階段一一進行介紹:

  • RPA 1.0
    早期的自動化工具如 Zapier、按鍵精靈,皆可算是 1.0 服務。在此一階段自動化主要是運行於用戶自己的電腦中,且自動化規模和流程也較為有限。
  • RPA 2.0
    目前企業所導入之 RPA 服務應用,可以算是 2.0 和 3.0 的過渡期。與 1.0 階段不同的是,RPA 服務在此階段已經能夠進行較具規模且完整的開發,並且可將 RPA 機器人部署於雲端環境上,而非只能在用戶個人電腦運作。
  • RPA 3.0
    RPA 3.0 與 2.0 的差異在於,這個階段更強調所謂的流程重構(re-engineering),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原有流程,並且重新去思考人機該如何協作,才能夠發揮 RPA 的完整功效。
  • RPA 4.0
    RPA 4.0 主要是對於 RPA 技術的未來想像,可以將其與人工智慧(AI)進行串聯,透過兩者相互協作,可突破原先 RPA 3.0 無法進行非結構性資料處理的限制,進而做到更精準預測與流程執行優化。

從下方圖片我們可以得知,目前 RPA 技術即將發展至 4.0,也就是與 AI 相互結合的認知型 RPA

圖片來源:AIMDek Technologies

圖片來源:AIMDek Technologies

李教授也向我們分享,企業在導入 RPA 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如何重新理解與詮釋流程,當我們找到全新的人機協作方式,才能更妥善運用 RPA 工具,而非僅僅是將人為流程以 RPA 進行取代。

而教授也打趣地提到,RPA 與 AI 的互動協作是未來幾年數位轉型領的重要發展方向,如果要討論企業未來的數位轉型發展,只提到 AI 是完全不夠的,兩者關係就像是「大腦」與「手」一樣缺一不可,企業可先透過 AI 技術提供規則性判斷邏輯給 RPA,由 RPA 處理更多非結構性資料,相輔相成便可創造更大綜效。


我們的啟發:別盲目追隨,找到突破的風口

在那一晚的交流當中,教授也不斷提醒著我們,如果想要成為台灣 RPA 領域的領先者,必須要從現在開始思索未來 5 到 10 年的產業趨勢與技術發展,再回頭檢視自身目前尚有哪些不足之處,才能夠掌握先機,不是與別人瓜分大餅,而是自己去創造大餅!

以 RPA 為例,目前國外企業的實務應用已逐步發展到 4.0 階段,而台灣則大多在 1.0 和 2.0 階段遊走,那對於我們來說,開始關注人工智慧與 RPA 的結合、思考如何協助企業進行流程重構就尤為重要,未來才有機會協助台灣企業走向 RPA 3.0、4.0 。

這樣的概念不僅適用在 RPA 領域,在職涯其他面向也都非常適用,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充滿焦慮氛圍的社會當中,我們必須設法釐清未來幾年的產業脈動與對自我的目標期許,才能更有效投資自己、掌握先機。

嘗試過程中不用害怕犯錯,
最壞的結果頂多就是和不行動相同。

另一方面,李教授也向我們分享,目前台灣已有不少組織、代理商投入於 RPA 推廣,那麼與此同,我們又能如何與其他 RPA 從業者做出差異化?無論是從服務內涵、教學形式還是商業模式著手,都需要不斷地思考並設法獲取市場驗證才行。

raw-image

與李教授交流的那一晚,不僅是對於 RPA 議題的深入討論,更是 RPAI 數位優化器對於團隊未來發展方向、商業模式建立的重要啟發和鼓舞,因此 RPAI 數位優化器未來也將透過以下兩點實際行動,持續投入於台灣 RPA 推廣與產業發展:

  • 取得市場驗證,積極籌備課程
    RPAI 數位優化器一直以來都朝著推廣 RPA 工具為核心目標,開設線上課程的規劃也受到教授鼓勵而如火如荼地準備中,不僅是將國外現行 RPA 觀念及技術引入台灣,更希望能創造符合台灣企業需求的 RPA 課程,因此如果各位有任何希望瞭解的 RPA 概念或軟體功能,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們知道,我們將會斟酌加入到未來的線上課程當中!
  • 腳踏實地累積,著眼未來可能
    因此 RPAI 數位優化器除了持續學習目前 RPA 2.0、3.0 的技術與應用範疇外,也會持續關注 RPA 相關的最新技術與相互應用可能,例如 AI 與 RPA 如何相輔相成、如何協助企業優化內部作業流程,並從現在就開始思考未來市場風口,持續放眼未來應用可能。
讓 RPA,成為工作者增進效率的最大利器!
跟我們一起從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點愛心或留言,讓我們相互交流和成長!
這次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想了解更多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RPA 軟體功能介紹及實務應用案例,也歡迎追蹤 RPAI 數位優化器的社群和我們交流互動,我們下次見!
🚀 Instagram:RPAI 數位優化器
🚀 臉書粉絲專頁:RPAI 數位優化器
🚀 YouTube 頻道:RPAI 數位優化器
🚀 〈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書籍購買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PAI 數位優化器-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8
avatar-img
RPAI 數位優化器
172會員
135內容數
我們是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結合「人工智慧(AI)」為主題的中文學習社群,旨在分享 RPA + AI 的學習資源、應用實例和最新發展趨勢,讓工作者透過自動化工具的有效應用,創造數位優化與轉型契機,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RPAI 數位優化器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近期在 FB 上看到曼報 Manny 分享一個有趣的研究,是透過分析用戶跟 Claude 的對話紀錄來判斷用戶的職業,進一步導出哪些職業最受到 AI 影響的結論。例如如果你經常問 AI 「幫我用 python 來開發這個功能」,那你應該是個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經常問「 幫我針對這個產品發想銷售
Thumbnail
2025/02/20
近期在 FB 上看到曼報 Manny 分享一個有趣的研究,是透過分析用戶跟 Claude 的對話紀錄來判斷用戶的職業,進一步導出哪些職業最受到 AI 影響的結論。例如如果你經常問 AI 「幫我用 python 來開發這個功能」,那你應該是個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經常問「 幫我針對這個產品發想銷售
Thumbnail
2024/12/03
最近Ai議題火燙,也有非常多人已經開始使用Ai工具在日常的工作上,但是不是大部分時候是覺得對工作上的效率沒有太顯著的提升?還是習慣以往的作業型態? 過於『單點式』的使用Ai是大部分人遇到的問題! 真正透過AI體驗到效率翻倍的人少之又少,就讓這篇文章開啟你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2/03
最近Ai議題火燙,也有非常多人已經開始使用Ai工具在日常的工作上,但是不是大部分時候是覺得對工作上的效率沒有太顯著的提升?還是習慣以往的作業型態? 過於『單點式』的使用Ai是大部分人遇到的問題! 真正透過AI體驗到效率翻倍的人少之又少,就讓這篇文章開啟你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0/19
這篇文章深入比較兩大自動化工具 Zapier 和 UiPath,分析了在適用範圍、擴展性、執行環境和學習門檻上的差異。Zapier 適用於簡單的雲端整合,適合快速啟動自動化流程;而 UiPath 則支援複雜的業務流程和桌面應用的自動化,適合大型企業和需要高度客製化的自動化需求。
Thumbnail
2024/10/19
這篇文章深入比較兩大自動化工具 Zapier 和 UiPath,分析了在適用範圍、擴展性、執行環境和學習門檻上的差異。Zapier 適用於簡單的雲端整合,適合快速啟動自動化流程;而 UiPath 則支援複雜的業務流程和桌面應用的自動化,適合大型企業和需要高度客製化的自動化需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RPA是什麼? 試想想,在你上班,睡覺,甚至玩樂的時候,都有一個助理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的幫你工作。不會喊累,不會翹班,不會一直要求加薪。 你,會需要嗎? 如同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RPA,也是一個可以協助我們的軟體機器人。
Thumbnail
RPA是什麼? 試想想,在你上班,睡覺,甚至玩樂的時候,都有一個助理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的幫你工作。不會喊累,不會翹班,不會一直要求加薪。 你,會需要嗎? 如同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RPA,也是一個可以協助我們的軟體機器人。
Thumbnail
RPA作為企業開始落實數位轉型,確實是必要且實用的工具之一,然而若只是建立機器人並投入生產,未能正確進行管理維護,RPA流程反而會成為企業的拖油瓶。因此我們今天要來分享RPA的五大潛在缺點及限制,正式選擇採用 RPA 前可先多了解這些狀況,再好好評估是否導入!
Thumbnail
RPA作為企業開始落實數位轉型,確實是必要且實用的工具之一,然而若只是建立機器人並投入生產,未能正確進行管理維護,RPA流程反而會成為企業的拖油瓶。因此我們今天要來分享RPA的五大潛在缺點及限制,正式選擇採用 RPA 前可先多了解這些狀況,再好好評估是否導入!
Thumbnail
想透過 UiPath 自學入門 RPA?本篇精選四堂高評價 UiPath 線上課程,來自 Udemy 與 Coursera,適合初學者使用英文學習。無論你想找 UiPath 學習資源、取得證書或建立實務經驗,都能在這篇找到最適合的課程推薦。
Thumbnail
想透過 UiPath 自學入門 RPA?本篇精選四堂高評價 UiPath 線上課程,來自 Udemy 與 Coursera,適合初學者使用英文學習。無論你想找 UiPath 學習資源、取得證書或建立實務經驗,都能在這篇找到最適合的課程推薦。
Thumbnail
想了解 UiPath 的優點與是否適合導入你或你們企業的自動化流程嗎?這篇文章以客觀角度分析 UiPath 的四大核心優勢,包括操作門檻低、功能模組多、學習資源完善與系統整合性強,幫助你快速掌握這款主流 RPA 工具的特色與適用場景!
Thumbnail
想了解 UiPath 的優點與是否適合導入你或你們企業的自動化流程嗎?這篇文章以客觀角度分析 UiPath 的四大核心優勢,包括操作門檻低、功能模組多、學習資源完善與系統整合性強,幫助你快速掌握這款主流 RPA 工具的特色與適用場景!
Thumbnail
通常大家聯想到 RPA,都會直覺認為其需給予明確指令和動作,本身並不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 RPAI 數位優化器便希望透過分享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 RPA 的技術發展及該如何與人工智能協作,以及 RPA 如何在不同產品週期產生更大的效益。
Thumbnail
通常大家聯想到 RPA,都會直覺認為其需給予明確指令和動作,本身並不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 RPAI 數位優化器便希望透過分享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 RPA 的技術發展及該如何與人工智能協作,以及 RPA 如何在不同產品週期產生更大的效益。
Thumbnail
一直以來,RPA 相關的中文資源就相對稀缺,因此當 RPAI 數位優化器看到東吳大學李坤璋教授今年出版的〈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時,除了第一時間下單購買,也很榮幸地約訪李教授並暢談一晚,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當晚交流的三個核心觀點!
Thumbnail
一直以來,RPA 相關的中文資源就相對稀缺,因此當 RPAI 數位優化器看到東吳大學李坤璋教授今年出版的〈RPA 入門與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時,除了第一時間下單購買,也很榮幸地約訪李教授並暢談一晚,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當晚交流的三個核心觀點!
Thumbnail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在台灣還是新興工具和概念,不過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釋出相關職缺機會。如果想從事 RPA 相關工作,我們又該如何準備面試呢?RPAI 數位優化器參考了不少國外網路資源,以下分享幾個在 RPA 職缺面試時,國外應徵者經常碰到的 RPA 觀念問題:
Thumbnail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在台灣還是新興工具和概念,不過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釋出相關職缺機會。如果想從事 RPA 相關工作,我們又該如何準備面試呢?RPAI 數位優化器參考了不少國外網路資源,以下分享幾個在 RPA 職缺面試時,國外應徵者經常碰到的 RPA 觀念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