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地球「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的暖化困境,我們如何「跳出溫度舒適圈」?在一個陽光美好的午後一口氣讀完,是本超喜歡的小書。
我對林子平老師的認識,來自一張印象深刻的台北盆地氣溫分佈圖,讓身處在熱帶叢林的我們,一目了然地看見台北盆地裡的氣溫分佈(
參考)。
台北盆地氣溫分布圖,2022年7月21日12時。圖片來源: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趙立衡繪圖,林子平提供
讀著「跳出溫度舒適圈」這本書,更像聽著子平教授用親切的方式向讀者說故事。跟著子平教授的兒時記憶看見活潑的幼稚園兒童與空氣粒子晃動,以及藉由頂棚彈力球的頑皮遊戲,描繪大氣層與溫室氣體的彈跳反射,讓普通人也能秒懂「空氣粒子與氣溫的關係」、以及「大氣層輻射&溫室效應」等科學知識。
書裡還有各種讓人印象深刻的動物奇觀,包含依循季節遠渡重洋的青斑蝶、黑肚皮&黑眼圈的狐獴、還有可愛毛茸茸的山羊如何適應炎熱氣溫,本書透過鮮活的動物小知識展現生物演化與溫度的關聯,並對比出人類如何在溫度的變化與反應之間作出行動,體現改變的可能。
至於人類面對溫度的各種「詮釋彈性」,子平教授除了透過「一份炒飯各自表述」的有趣隱喻,此外更有採取科學方法的熱舒適性調查,對比出身處熱帶地區的台灣人對「溫度」的獨特行為及喜好感受(可說是「台灣人的氣溫行動圖鑑」XD)。
最後,面對「沒有最熱與有更熱」的地球,本書也提供許多具體的建言讓我們讀完不至於失去希望。可以做事情的包含:擴大為都市降溫的城市設計、幫助通風與遮陽的各種建築節能手法,以及從個人的日常行為做起的「耐溫」或「降溫」對策。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本兼具理性與感性,專業又有趣的科普讀本,更是「最有溫度」的一本好書。推薦大家一起讀起來!